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初一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一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一政治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重点比较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政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下学期政治知识点

  1、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自尊的含义: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表现:①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

  ②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为什么要自尊?(自尊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

  ③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感,懂得自爱、自强,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

  ★3、如何做到自尊?(怎样用行动赢得自尊)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就要维护自己的人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出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尊重,要靠自我努力、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执着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1)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

  (2)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5、为什么要有自信?(自信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②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

  ③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④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6、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①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 ②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收获成功的喜悦,逐渐获得自信。

  ③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

  ④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心理。

  磨砺意志 学会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 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

  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 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4.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寻求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1.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⑷会自我疏导。 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2.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维护公平正义承担社会责任

  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2、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①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3、中学生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答:①树立社会公平意识;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③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④自觉维护社会公平。

  4、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分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

  5、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要为人正直;②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③要坚持正义的标准;④不侵犯他人的利益;⑤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6、责任的定义: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7、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8、承担责任有什么影响?(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

  答:①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自己一的兴趣和爱好;②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可能影响健康;③可能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④危险和危急时刻还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声明。

  9、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①能促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③才能赢得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④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10、怎样做一个付责任的人?(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答: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②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③在责任面前,学会在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学会统筹兼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④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⑤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①服务、奉献社会的最有条件做到的就是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

  12、中学生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

  答:①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③清除小广告;④打扫社区卫生。

  初一政治复习方法

  1、课前读书

  课前读书时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课前读书绝不是仅仅将课文从头到尾朗诵一遍就完事了。我们通过课前读书,要大致了解课文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初步把握课文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要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在读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框题、目题把握知识结构。(2)利用名言、警句、漫画、图片和小栏目等来理解重点、难点。(3)利用相关链接等补充材料加深对课文的认识。(4)注意课文中的问题。

  2、课堂学习

  (1)注意联系重大时政热点

  (2)注意联系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学习思想品德课重在导行。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同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做。例如,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自己应怎样做等等。

  (3)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思想品德课注重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其进行利与弊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笔记

  (1)记不易理解的知识。学习中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如观点、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等。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听课时最好将老师讲解这方面的具体事例记下来。

  (2)记还未掌握的知识。有时我们对某个问题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就要记下自己还不懂得环节。

  (3)记忆理解不透的知识。相对而言,每个人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不足,在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上都可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在听老师进行全面讲解时,要记下自己还没认识到的方面。

  (4)记方法与技巧。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记下老师教我们如何审题、如何分析、如何同教材知识联系等的方法与技巧。

  4、课后小结

  考试过后自我小结,有助于我们今后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考后小结和作业小结应弄清楚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得失清,就是弄清每个类型考题得失的分数。如选择题得失分数,辨析题得失分数,分析说明题得失分数等。

  (2)原因清,就是重点弄清失分的原因。这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知识和能力方面,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记忆是否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当,还存在哪些不理解的问题等。二是心理状态方面,如答卷前的心理状况如何,是由于过度紧张将复习过的内容忘记了造成失分,还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失分等。三是学习方法方面,如复习是否抓住了重点,老师讲解时是否做了笔记等。

  (3)措施清,就是根据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如若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就应加强这方面的复习,夯实基础知识;若是解题思路和方法上还有欠缺,就应由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等。

  (4)方向清,就是在明确上述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如制定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等。

  初一政治复习策略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猜你喜欢:

1.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

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3.七年级时事政治要点

4.初一政治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382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