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初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从设定这个科目以来就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科目,无论初中历史还是高中历史。但是想要学好初中历史一定的学习还是需要掌握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第1课

  1、元谋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是前额低平、眉骨突出、鼻子扁平、嘴巴前突。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改善了北京人的体制和生存条件。

  3、我国典型的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包括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

  4、氏族部落时期,我国的古代居民是通过推举制来选举自己的部落首领的。

  第2课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建立者是禹。家天下的开始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是启采取的行动。

  2、_______________之后,商朝的统治长期稳定下来。

  3、周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统治新征服的广阔地区,周天子自称天子,封自己的亲戚和有功的大臣为诸侯,赐给他们人民和土地,受封的诸侯要忠于周王,镇守疆土,缴纳贡赋和出征作战。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平民和奴隶的等级制度。

  4、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文明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

  第3课

  1、在“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这主要是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后经周天子派人送去代表权力的的弓和车,其盟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

  2、春秋时期著名的兼并战争包括晋楚城濮之战,长江下游的吴越争霸。、

  第4课

  1、战国七雄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有东南西北到中间之说。

  2、在战国七雄的变法活动中,秦国商鞅的变法最为突出。内容包括:废除旧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奖励耕战,废除_________贵族的特权。

  4、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5、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是长平之战,秦国国实力最强。

  6、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农具的使用耕牛的推广。

  7、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是都江堰。

  第5课

  1、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它是人们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仁者爱人”。

  2、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大变革和私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学派是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

  3、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又称墨子。他主张兼爱和非攻,还提倡节俭。

  4、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政的治国主张。

  5、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

  6、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制度,实行法制。

  第6课

  1、商朝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出土文物。

  2、我们把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甲骨文”,它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3、商周时期,青铜器上也铸有文字,它们被称为甲骨文或金文。

  4、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楚辞”,代表作是《离骚》。

  第7课

  1、“六合”指东、西、南、北、天和地。

  2、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BC230——BC221,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决定自称“皇帝”。又因他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所以自称“朕”。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的两级行政长官分别叫做郡守和县令。

  4、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后又在全国推广一种笔画平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至今仍很常用。

  5、秦始皇下令废除流过旧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还在全国颁行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器。

  6、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中原。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收复河套地区,并且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里长城加以防御。

  7、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地区的越族后,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为了转运粮饷而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8、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9、秦始皇暴虐无比,其子秦二世胡亥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10、BC209年,陈胜和吴广带人戍边,行至大泽乡突遇暴雨,按秦律必死无疑,无奈起义,在陈建立政权,一度打到咸阳附近,最终虽然失败,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人民反秦,最终,秦始皇相传之万世的秦朝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

  11、简述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治国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汉武帝在自己统治时期完成了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大一统。

  (2)秦始皇处理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用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汉初年造成的王国问题。

  (3)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出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

  不同点: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汉武帝则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第8课

  1、秦朝灭亡之后,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为使国家富强,西汉之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到BC140年,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他和秦始皇被并称为“秦皇汉武”。

  2、汉武帝即位后不久,儒生董仲舒就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3、汉武帝将儒法兼通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条件,还在长安兴办太学,儒家学说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儒家思想从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5、西汉之初,刘邦实行分封制,引发了王国问题,诸侯王拥有军队,自行任免官吏,铸造钱币,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6、王国问题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得到彻底解决的。他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7、汉武帝以向朝廷进贡的物品质量不好为理由,直接削夺了许多侯的爵位,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金夺权”。

  8、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全国财政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将盐铁收归国家垄断经营,向富豪征收财产税,由国家平抑物价。

  9、汉武帝重视兴修水利,征发几万人治理黄河。

  10、汉武帝时期的搜粟校尉赵过推广代田法,创制耧车。

  11、汉武帝重视训练军队,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派张骞通西域;平定东南地区地区,设置郡县;连络“西南夷”,使之归汉。

  第9课

  1、秦末汉初,北方的匈奴强大起来,冒顿单于统一了蒙古草原。

  2、西汉之初,因财力极为有限,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的金、银和丝织品。

  3、两汉时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被称为“西域”。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西域贯通后,西汉大批的丝织品通过西域转运西亚、欧洲,这条路被人们誉为“丝绸之路”。

  5、BC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天山南北的交通安全有了保证。

  6、西汉后期,匈奴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求亲,宫女王昭君慷慨应召,远嫁匈奴,史称“昭君出塞”,此事换来汉匈50多年的和睦相处。

  第10课

  1、AD8年,西汉灭亡,AD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帝建立东汉后,也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发布大赦令,平反冤狱;将田租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撤并机构,精简官吏。

  3、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用于冶铁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4、经过光武帝30多年的励精图治,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增加,史称“光武中兴”。

  5、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年幼继位,朝廷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擅权的局面,国势渐衰。

  6、东汉末年,因政治黑暗、天灾不断,AD184年,张角领导几十万农民起义,即黄巾起义,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第11课

  1、1986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初墓发现一张西汉初年的纸质地图,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

  2、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作原料,蔡伦造纸术,深得东汉和帝的称赞,这种纸被称作“蔡侯纸”。

  3、造纸术向外传播的顺序是:4世纪,传至朝鲜,7世纪,传至日本,8世纪,传至印度、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至欧洲、非洲,16世纪,传至美洲,19世纪,传至大洋洲。

  4、东汉时期的数学专著是《九章算术》,按照题目的应用范围和解题方法分类,系统的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5、东汉时期,我国最著名的医生是张仲景和华佗,他们两人最大的区别是:一个身处朝廷,一个身处民间。

  6、张仲景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主张“辨证施治”。他本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7、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医术全面、犹擅外科的民间医生,被人誉为“神医”。他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他还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熊、鹿、猿和鸟五种禽兽的动作。

  第12课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由大月氏传入中国内地。佛教认为:人死后能够转世再生,人在今生受苦,若虔诚信佛,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他奉老子位创始人,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炼制丹药,追求长生不老。

  3、佛教和道教最大的不同是:佛教追求的幸福在来世,道教追求的幸福在今生。

  4、《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全书130篇,52万字,全面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艺术的杰出代表。

  第13课

  1、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官僚和豪强地主的势力不断扩大,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北方实力最强的是袁绍,其次是曹操。

  2、曹操胁迫汉献帝到许,“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居于主动;面对战乱和灾荒,曹操招募流民实行屯田;还多次颁布求贤令,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做官。

  3、AD200年,曹操与袁绍决战于官渡,曹操夜袭乌巢,以少胜多。

  4、208年,曹操为了统一全国,南下进攻刘备和孙权,双方决战于赤壁,孙刘联军用火攻战术打败曹军。

  5、220年,曹丕废黜汉献帝,自己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222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6、诸葛亮年轻时很有抱负,自比春秋战国时期的乐毅,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后又辅佐其子刘禅,对外联吴抗曹,对内赏罚分明,重视农业生产,改善了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第14课

  1、南朝包括宋、齐、梁和陈四个前后相继的朝代。北朝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几个或相继、或并立的政权。

  2、西晋末年以来,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3、东晋和南朝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生产得到发展。当时,江南修建起许多堤堰,农民但粪肥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粟、麦、菽在南方的种植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

  4、建康是南朝四个政权历代相沿的都城。

  第15课

  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并在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百年的割据局面。

  2、统一北方后,北魏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特别是如何与汉族和睦相处,使各种问题的核心。为此,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3、北魏的改革从整顿吏治入手,一面发给官吏俸禄,一面制定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其次,北魏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缴纳租赋_。第三,北魏在地方设置乡官,打击豪强地主。第四,北魏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第五,改革鲜卑旧俗,下令禁胡服,学汉语,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用汉姓。这次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第16课

  1、祖冲之是南朝齐、梁之间著名的科学家,他最大的功绩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一千年后,这项纪录才被阿拉伯的数学家打破。

  2、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对东汉末年末年成书的《水经》作增补和深化,留心河道的分布和通塞情况,足迹遍布黄淮流域,也到过长江中下游的地区。

  3、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种植,不误农时。

  4、秦统一六国后,将小篆定为通行全国的字体,后来又推行了一种笔画平直、便于书写的字体隶书,曹魏的钟繇将它转化为楷书。

  5、东晋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的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他最擅长画人物,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7、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艺术开始盛行,最著名得代表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其中,云冈石窟已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17课

  1、AD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结束了中国南北方的长期分裂。

  2、为了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便于到江南巡游,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依次包括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四段,依次沟通黄河、淮河、长江和洛水四大水系。

  3、AD618年,隋炀帝在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第18课

  1、AD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后来,他的次子李世民即位,他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2、李世民把国君比作“舟”,把人民比作“人民”,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李世民非常重视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为此完善了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他还非常善于纳谏,此时最著名的大臣是魏徵。

  4、李世民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赎回被突厥掳走的中原人民。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史称“贞观之治”。

  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她改国号为周。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发展科举制,对试卷采用“糊名制度”制度,实行“殿试”,创设武举,郭沫若评价她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朝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达到全盛,他任用姚崇、宋璟等名相,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他在统治后期,惰于朝政、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最终酿成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叛乱。

  7、唐都长安市、坊分明,前者是商业区,后者是居民区。

  第19课

  1、唐朝初年,生活在金山一带的突厥经常南下。唐太宗击败突厥后,“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得到北方各组的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

  2、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

  3、吐蕃族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之上。松赞干布将其统一后,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为妻。

  20课

  1、唐朝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唐都长安是东西方文化汇聚的中心。

  2、唐朝时,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和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学习唐朝的制度和文化。

  3、日本的古都平成京(今日本奈良)就是仿照长安建造的。

  4、唐朝时,中国僧人鉴真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传播佛法之余,还亲自参与修建了唐招提寺。

  5、贞观年间,高僧玄奘只身前往天竺(今印度),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口授,由其弟子整理写成《大唐西域记》。

  第21课

  1、隋朝工匠李春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桥。

  2、唐朝晚期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经卷卷末注时间为“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

  第22课

  1、唐朝著名的诗人有被推崇为“诗仙”的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他的诗作有“诗史”之称。此外,还有生活在唐朝走向衰落时期的白居易。

  2、唐朝书法成就最高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他们的书法特色被誉为“颜筋柳骨”。

  3、盛唐画家吴道子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4、甘肃敦煌的莫高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要冲。其艺术价值最高的是精美的壁画、彩色塑像和珍贵的佛经、文书,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第23课

  简述辽宋“澶渊之盟”的情况:

  1004年,辽对北宋发动进攻,逼近澶州,威胁东京,宋真宗依寇准劝说勉强亲征,重创辽军。1005年,宋辽和议:北宋每年向辽交纳银、绢等“岁币”,宋辽皇帝互称兄弟。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

  这次和议对北宋虽然是屈辱的,但北宋和辽保持了长时期的相对和平,有利于北方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民族融合。

  第24课

  简述岳飞抗金的情况:

  (1)岳飞抗金的原因:南宋初年,金军不断南下侵扰,一路烧杀抢掠;南宋的一些将领力主抵抗,岳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岳家军取胜的原因:纪律严明,得到广大民众的爱戴和支持;岳家军作战勇敢;岳飞善与部下商量,有谋略

  (3)败因:宋高宗消极抗金;秦诬陷

  第25课

  1、我国的经济中心移到南方是在两宋时期,确切的说是在______时期。

  2、北宋时,四川地区的大商人联合印制了一种纸币,称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两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那里设有专门管理外贸的市舶司,这是我国最早的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它设置于_______时期。

  第26课

  宋朝普遍受到重视的节日有元旦、元宵节、端午节节、中秋节等,分别是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和八月十五。

  第27课

  1、1206年,蒙古族的杰出领袖铁木真被推选为“成吉思汗”。

  2、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了全国。

  3、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这是我国设“省”的开始。

  4、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的宗教和吐蕃地区事务。它的第一任长官是吐蕃宗教领袖袖八思巴。西藏从此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5、元朝在浙江行省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6、元朝时,在民族融合的潮流中,我国的回族_产生了。

  第28课

  1、北宋平民毕昇是世界上活字印刷术的首创者。

  2、北宋末年,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这项发明推动了欧洲航海业的开辟。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宋代著名的词人有:北宋的苏轼、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和南宋词人辛弃疾。

  第29课

  1、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简述明清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明朝:A、废丞相、设六部B、设立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

  (2)清朝:A、为了加强皇权,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B、清朝统治者为了控制思想,加强专制,制造文字狱。

  第30课

  1、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派郑和七下西洋,最远航行到非洲的东海岸。

  2、简述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的史实:

  (1)戚继光抗倭(2)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3)康熙皇帝发动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

  3、两次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通过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初中历史记忆归纳方法

  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2、1915年,意大利参战。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归纳记忆法:

  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383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