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初中人教版地理会考复习题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地理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自然科学,想要学好地理需要多做一些题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小明对中国古代史《灿烂的文学》进行专题复习时,罗列出下列著名的文学家,按照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晋诗人陶渊明 ②战国诗人屈原 ③南宋诗人陆游 ④北宋词人苏轼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2.关于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下列描述中最为准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3.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以来后,中国先后派遣了10余艘舰艇奔赴澳大利亚以西印度洋“疑似残骸”海域全力搜救。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哪一时期?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抗日战争 D.新中国成立后

  4.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右图中的标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台儿庄战役胜利

  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西部大开发

  7.下列四幅图中反映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8.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9.公元前453年,三名希腊贵族前往罗马考察,考察后他们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B.外邦人、奴隶无公民权

  C.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D.雅典民主制是全民民主制

  10.很多人酷爱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罗马帝国》再现了公元前27年到公元300年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全盛时期。你知道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谁吗?

  A.伯利克里 B.克拉苏 C.屋大维 D.凯撒

  11.1933年,一位著名的记者游历了日本、苏联、德国和美国,写了以下四篇新闻报道。你认为不符合实情的一项是

  A.军部支持下的广田弘毅内阁建立 B.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C.美国在罗斯福领导下推行“新政” D.希特勒上台,出任德国总理

  12.“决心通过完成内部市场,增强内聚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来促进人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施旨在保证经济一体化和其他领域同步发展的政策”;“决心对各成员国的国民实行共 同的国民身份制度”;“重申为人员自由流动提供方便的目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这些条款出自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北大西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

  13.“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德国

  14.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和平演变

  1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C.《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 D.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16.近年来,全球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增强,从甲型H1N1到H7N9,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实验测出了包含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如右图)。 这主要得益于现代科技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7.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在三国的重大事件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三:下面是反映19世纪后半期日本社会面貌的几幅图片。

  (1)根据所学史实,填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4分)

  (2)指出材料二中英、法、美三国实现“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具体体现?(3分)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和图3所示信息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日本在当时采取的哪三项具体改革措施?(3分)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18.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兴国家”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材料二: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三: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1500年,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花了99.4%的时间。然后到1750年,世界人均GDP达到180国际元,花了0.59%的时间。从1750年开始到2000年,世界人均GDP增加了37倍,达到6600国际元,只花了0.01%的时间。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的250年——也就是在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材料四:近代以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是15世纪欧洲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通过哪些途径“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2分)

  (2)材料二中分别在英国和法国首开先河的历史事件各是指什么?并各举出一个代表人物。(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人类“在0.01%的时间里”创造了“97%的财富”的主要原因。(2分)

  (4)概括材料四中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世界的主要原因。(2分)

  (5)指出材料四中“群雄竞起”的含义。(1分)

  19.20世纪前半期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和创伤,进入21世纪,世界和平仍然只是个“看上去很美”的愿望。和平的一小步,总是那样来之不易。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

  【过去战争之殇】

  项目 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400万km2 15亿 0.7亿 0.3亿 3400亿美元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2200万km2 20亿 1.1亿 1.9亿 4万亿美元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有哪些共同特点?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4分)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并多次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声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其言行受到了中、韩等亚洲国家强烈的抨击和严厉的谴责。

  (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2分)

  【现代战争之因】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

  (3)“奥德赛黎明”行动表明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根据所学,列举20世纪90年代末在这一因素主导下发生的地区战争。(1分)

  【未来战争之思】

  (4)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美国在金融危机的泥潭中再遭“停摆”打击,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乌克兰危机使美欧与俄罗斯的政治博弈进一步升级;中日钓鱼岛之争和南海问题日益突显。我们是走在摆脱危机的路上还是正接近另一场巨大危机的边缘?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2分)

  初中人教版地理会考资料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猜你喜欢:

1.初中地理会考测试卷及答案

2.最新初中地理会考试卷

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

4.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题

5.初中地理会考试卷

384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