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将对人民币的识别作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的十进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学设计

  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根据主题图精神,请学生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拘泥于教材上的三个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起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识别人民币

  1.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

  师: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师:(拿出装着真币的篮子)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举起一张1元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上面写着数字“1”(回答不确切。结合其他特征说明。)

  师:可能是1角、1分啊。(启发补充,还要看单位。)

  师:对,有“壹圆”的字样。(每说出一个就把方法归结出来。)

  ……

  师:辨别(认识)人民币,咱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图案。

  师:这一张呢?(举起新版50元币。)

  生:有毛主席的就有50元。(教师注意纠正。)

  师:(举起新版100元)这一张也有毛主席啊,也是50元吗?

  生:不是,是100元,因为它是红色的,最大,写着“壹佰”……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用手指着,结合例币小结每一种方法。)

  [学生对人民币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从现象中寻找本质的能力不够,而且不同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系统识别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

  3.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a.小组认识活动。

  师:真是聪明的小朋友,我要请小组长考考大家。首先请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你的小伙伴:“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始活动,教师下组倾听,调控活动方法,赞扬鼓励。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

  抢答反馈小组活动的学习效果。

  师:看,有一只不服气的跳跳熊要考考你们了。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就请你快快说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课件演示跳跳熊,学生抢答。

  [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不仅具有流通、贮藏、支付职能,同时兼具艺术价值和知识价值。同一张人民币有多种特征,从这个角度讲,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比较零散、模糊的。但是他们已有强烈的自主探索意愿和初步的交流合作能力,所以,识别和欣赏过程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丰富多种识别方法,构建对人民币多种特征和价值的了解。

  在小组活动中,要求仔细观察样币后选择喜欢的一种告诉同伴它的币值和识别方法,要求表述清楚,特别强调组员倾听认真,如果只有表述而没有倾听,那么这种“交流”就失去了大半价值,至多不过在梳理表述者的思维和锻炼语言能力,而不能达到交流最重要的功能:在交流中丰富个体的知识建构,反思思维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倾听是提高小组学习效益的关键。在全班汇报中,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所述知识的来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途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4.元、角进率。

  1元=10角的关系学生有所了解,通过换钱将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与进率沟通,即所有的换算都是基于1元=10角。

  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

  师:(举起1元纸币)看,这是──

  师:你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吗?

  生1:一个1元的硬币。

  师:对,1元有纸币,还有硬币。

  生2:两张5角的(纸币硬币)。

  师:(疑惑地)为什么两张5角和1元一样多呢?

  生:因为两张5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可见,1元就等于10角。

  (板书“1元=10角”)

  应用实践

  1.小组购物活动。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

  师:开商店都需要什么呢?

  课件演示所有物品及标价(教师简介)。

  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需要售货员,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售货员。选出的售货员站起来。

  售货员们要注意,听清楚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他付的钱够不够。

  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每人只有1元钱。

  师:请小组长打开信封,发给每个顾客一元钱,再把剩下的零钱给售货员。

  学生活动,教师行间观察、倾听、指导。

  [这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和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游戏仍在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强调小组活动必须制定和遵循游戏规则,如何推选组织者,确定顺序,制定评价方法,如何表达集体意思。教师提供部分方法,小组可参考选择,也可自定喜欢的规则。渗透集体概念,培养学生集体生活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2.汇报。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1元钱买了什么?

  师:一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货币承载着国家权威和荣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贯穿始终,视机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

  小结

  1.小结。

  师: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回家以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多面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2.拓展。

  师: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知道可以向我们周围的人学习,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棒!我希望其他的同学也向他学习。

  [将拓展人民币相关知识作为弹性内容,除了世界主要货币作为内定了解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教师讲解,意在拓展学生视野。从世界货币高度反观人民币,健全人民币概念,其余不作要求,任学生自由发挥,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欲望,激起探索意思。]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3.设计理念

  a.同伴教育。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人民币。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可以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2.可以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可以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不能怪学生的.


猜你感兴趣的:

1.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2.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苏教版

3.幼儿园《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4.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5.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心得3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将对人民币的识别作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中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 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
    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兼看图写话课文,这篇课文有三幅图。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地球的圈

  •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

324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