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湘教版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湘教版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湘教版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是地理的一个学习内容,那么你知道怎样写教学设计吗?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湘教版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湘教版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出生率,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研究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特征;

  3、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不同地区资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

  2、 借助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 通过分析我国的人口发展资料、案例,让学生能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的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 借助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 素。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

  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

  ②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调查班级学生兄弟姐妹人数,再调查学生父母兄弟姐妹人数。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自己兄弟姐妹人数一般少于三人而父母人数则一般在三人以上。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什么原因导致的?那纵观整个历史又有哪些人口增长模式呢?带着这三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人口增长的模式。

  二.过程:

  (一)人口增长

  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也可以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研究人口变化的基本数据。

  活动1:

  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湘教版人口增长模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完成四幅图的教学。第一幅图,是图1-1-2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本图首先要让学生读出人口增长的特点:一是人口不断增长,二是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接着引导学生将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分成三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原因。第二幅图,是图1-1-4人口增长模式图。本图首先让学生读出三条线的不同含义,尤其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不同,另外,粗心的学生可能将总人口变化趋势错读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也要特别指出,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图中能否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接下来,引导学生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为每个阶段命名,并思考为什么此阶段出生率(或死亡率)发生变化,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进一步了解不同阶段的典型国家或地区。第三幅图,是图1-1-5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图的阅读方法(横轴、纵轴)以及含义(年龄、性别结构),接下去引导学生观察从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塔基和塔顶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变化,最终提问这样的变化会导致什么样的人口问题发生,并由此导入第四幅图的学习。第四幅图是图1-1-6 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通过本图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并进一步探究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按照以上思路,教学实施比较顺利,但在批阅作业时发现,依然有大部分学生将我国的人口增长阶段错答为第三阶段,一方面说明课堂组织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听课的质量需要提高,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两点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注意。


猜你感兴趣的:

1.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优秀教案

2.游子吟湘教版教学设计

3.城市空间结构教案湘教版

4.七年级下册地理人口教学设计

5.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3374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