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有哪些?初中物理说难也不难,主要看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教师的教案也是听重要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三物理复习课教案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物理复习课教案

  课题: 简单机械和功

  [复习目标]

  1、理解力臂的概念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4、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

  5、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6、理解功率的概念

  7、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

  【重点与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

  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3、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

  4、功、功率的概念

  5、机械效率—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课前准备]

  1.自主复习杠杆的概念,会对常见生活用品中杠杆进行分类。

  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及研究方法。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

  4.功、功率的概念。

  5.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 简单机械

  2. 功和功率

  二、讲解练习

  (一)作图题

  1. 如图1所示,AO是一用来提升重物的杠杆,在图中画出F1和F2的力臂。

  图1 图2   图3

  2.画出使杠杆AB在图2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3.用滑轮组拉出陷人泥中的汽车.在图3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二)计算题

  4.如图所示是锅炉上的保险阀,当阀门受到的蒸汽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阀门被顶开,蒸汽跑出一部分,使锅炉内的蒸汽压强减小,已知杠杆重可以忽略不计,OA与AB长度的比值为1:3,阀门的面积是3cm2,要保持锅炉内、外气体的压强差是 ,试求应将质量为多大的重物挂在杠杆的B点?(g取10N/kg)

  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处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重5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在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 J,拉力做的功是 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w,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N.

  7. 某建筑工地用图中所示的滑轮组搬运建筑材料,若工人用200N的拉力F将建筑材料匀速吊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被吊起的建筑材料重___________N。

  8. 李刚同学在实验室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3N的钩码,他测得的拉力为1.25N,10s内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1m。在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9.一辆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⑴轿车速度为多少km/h? 合多少m/s?

  ⑵若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40kW,则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多大?

  该车发动机做的功是多大?

  (三) 实验题

  10.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_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课后练习

  《课时作业本》相关内容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初三物理复习计划

  一、 指导思想:

  2011年中考,我将本着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的指导思想,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总复习。

  二、复习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

  2、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复习任务;

  5、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学生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初二教学主要是声学、光学、电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到了初三的力学,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要使学生熟悉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所教授的班的具体情况如下:九二班为普通班,有尖子生,也有学习困难极大的学困生,有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知道,知识掌握的好坏的差距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深入细致的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从2月21日至4月13日,约7周28课时。

  2.第二轮复习从4月15日至5月11日,约4周16课时。

  3.第三轮复习从5月14日至6月15日,约5周20课时。

  五、 复习内容、要求:

  从2月21日至6月15日这总共四个多月,16周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注重效率,以期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我拟将整个复习按“双基过关”、“能力提升”、“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分专题进行有序组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双基过关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查漏补缺,力争“双基一分也不丢”。能力提升重视知识的把握与整合,突出综合能力训练,提高应试水平。综合创新关注新题,活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复习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原则上每个章节配两份练习题,习题全部由备课组教师商定:一份以基本概念为主,紧扣课本和课标,不拓展不加深,习题量以45分钟为限,可作为随堂复习笔记,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另一份,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运用,习题量以45钟为标准,可作为本章检测试题,命题主要由组内教师轮流完成,题目主要从备课组的几本资料和习题库中选取,提前两天交文印室印刷,重点章节适当再加一份检测试题。

  第一轮复习按照电学、热学、光学、力学四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

  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周至第三周:电学部分

  知识点有:电荷量、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能和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磁体和磁极、磁场和磁感线、电流的磁场、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发电机、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共计21个;分项细目有51个,其中14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8个:1、会用电流表测电流;2、会用电压表测电压;3、会读电能表示数;4、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5、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6、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7、会读电阻箱示数;8、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极和电流方向。

  主要措施:以电学综合题的训练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电和磁(1课时)

  2、电流和电路(2课时)

  3、电流的定律(6课时)

  4、生活用电(1课时)

  5、综合测试(2课时)

  2、第四周:热学部分

  知识点有:温度、熔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比热容、热机、能的转化和守恒,共计10个;分项细目有33个,其中2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2个:1、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2、会查熔点表和比热容表。

  主要措施:以探究题、实验题、图像题为训练形式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

  1、热现象(1.5课时)

  2、内能和热量(1.5课时)

  3、综合测试(1课时)

  3、第五周:光学部分

  知识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及应用,共计6个;分项细目有11个,其中1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1个:1、会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光路图。

  主要措施:参照近5年中考试题,以作图题、联系实际题来训练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

  1、光的直线传播(0.5课时)

  2、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1课时)

  3、光的折射(0.5课时)

  4、透镜及成像(1课时)

  5、综合测试(1课时)

  4、第六周至第八周:力学部分

  知识点有:质量、密度、力的概念、重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速度和平均速度、惯性及惯性定律、摩擦、压力、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强、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浮力、阿基米德、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滑轮、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声音的发生及传播、乐音及噪声,共计27个;分项细目有77个,其中28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9个: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会用钟表测量时间;3、会调节托盘天平,会使用游码,会用托盘天平称质量;4、会用量筒(量杯)测体积;5、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6、会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7、会查密度表;8、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9、会画力臂。

  主要措施:采取分块复习的方法,以典型例题的讲解突破难点、提升能力。

  1、测量(1课时)

  2、质量和密度(1课时)

  3、力(3课时)

  4、运动和力(1课时)

  5、简单机械、功和能(3课时)

  6、声现象(1课时)

  7、综合测试(2课时)

  (二)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这一轮复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习题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备课组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实验专题”、“比例、方程等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专题,如:“电路分析和故障判断”、“综合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开放题”、“信息题”、“实验设计题”、“综合类型题”、“应用题”、“科学方法题”等。本轮复习重在方法指导和能力提高。

  (三)第三轮复习,以县内模拟考试和城区中考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以上做法,既让学生得以考前练兵,熟悉中考的试题类型,也可让教师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练习试题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四)做好四月下旬的毕业考试的辅导准备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当然,根据两个班级的各自的特点,在总复习中,复习计划还将有随时的微调,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争取使学生通过总复习,每个人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

3686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