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教案是提高学生 学习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师们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一

  13.2.3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

  教学目标

  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角角边.

  2.三角形全等条件小结.

  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

  4.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

  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复习:(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

  三个角、三个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三种:①定义;②SSS;③SAS.

  2.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

  Ⅱ.导入新课

  问题1: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

  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问题2: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将所得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全等.

  提炼规律: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问题3:我们刚才做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三角形,随意画一个三角形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A′、∠B=∠B′、AB=A′B′呢?

  ①先用量角器量出∠A与∠B的度数,再用直尺量出AB的边长.

  ②画线段A′B′,使A′B′=AB.

  ③分别以A′、B′为顶点,A′B′为一边作∠DA′B′、∠EB′A,使∠D′AB=∠CAB,∠EB′A′=∠CBA.

  ④射线A′D与B′E交于一点,记为C′

  即可得到△A′B′C′.

  将△A′B′C′与△ABC重叠,发现两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确定,第三个角一定确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作图,用“ASA”推出“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呢?

  探究问题4:

  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

  证明:∵∠A+∠B+∠C=∠D+∠E+∠F=180°

  ∠A=∠D,∠B=∠E

  ∴∠A+∠B=∠D+∠E

  ∴∠C=∠F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例]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

  求证:AD=AE.

  [分析]AD和AE分别在△ADC和△AEB中,所以要证AD=AE,只需证明△ADC≌△AEB即可.

  证明:在△ADC和△AEB中

  所以△ADC≌△AEB(ASA)

  所以AD=AE.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P99练习1、2.

  (二)补充练习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图(1)中由“ASA”可证得△ACD≌△ACB.图(2)由“AAS”可证得△ACE≌△BDC.

  Ⅳ.课时小结

  至此,我们有五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判定定理: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推证两三角形全等时,要善于观察,寻求对应相等的条件,从而获得解题途径.

  Ⅴ.作业

  1.课本习题13.2─5、6、11题.

  课后作业:<<课堂感悟与探究>>

  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二

  13.2.3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

  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复习旧知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

  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 、 ,

  斜边是

  3、如图,AB⊥BE于C,DE⊥BE于E,

  (1)若∠A=∠D,AB=DE,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2)若∠A=∠D,BC=E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3)若AB=DE,BC=E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4)若AB=DE,BC=EF,AC=D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Ⅱ.导入新课

  (一)探索练习:(动手操作):

  已知线段a ,c (a<c) 和一个直角 利用尺规作一个Rt△ABC,使∠C=∠,

  AB=c ,CB= a

  1、按步骤作图: a c

  ① 作∠MCN=∠=90°,

  ② 在射线 CM上截取线段CB=a,

  ③以B 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④连结AB

  2、与同桌重叠比较,是否重合?

  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巩固练习:

  1. 如图,△ABC中,AB=AC,AD是高,

  则△ADB与△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2.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

  (1)若AC//DB,且AC=DB,则△ACE≌△BDF,

  根据

  (2)若AC//DB,且AE=BF,则△ACE≌△BDF,

  根据

  (3)若AE=BF,且CE=DF,则△ACE≌△BDF,

  根据

  (4)若AC=BD,AE=BF,CE=DF。则△ACE≌△BDF,

  根据

  (5) 若AC=BD,CE=DF(或AE=BF),则△ACE≌△BDF,

  根据

  3、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4、如图,B、E、F、C在同一直线上,AF⊥BC于F,DE⊥BC于E,

  AB=DC,BE=CF,你认为AB平行于CD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理由:∵ AF⊥BC,DE⊥BC (已知)

  ∴ ∠AFB=∠DEC= °(垂直的定义)

  在Rt△ 和Rt△ 中

  ∴ ≌ ( )

  ∴∠ = ∠ (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如图,广场上有两根旗杆,已知太阳光线AB与DE是平行的,经过测量这两根旗杆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是一样长的,那么这两根旗杆高度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提高练习:

  1、判断题:

  (1)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2)一个锐角和锐角相邻的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3)一个锐角与一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4)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5)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6)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7)一个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8)一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2、如图,∠D=∠C=90°,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D≌△BAC,并在

  添加的条件后的( )内写出判定全等的依据。

  (1) ( )

  (2) ( )

  (3) ( )

  (4) ( )

  课时小结

  至此,我们有六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边边边(SSS)

  3.边角边(SAS)

  4.角边角(ASA)

  5.角角边(AAS)

  6.HL(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

  作业

  1.课本习题13.2─10、12题.

  课后作业:<<课堂感悟与探究>>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三

  13.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

  教学目标

  1、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教学重点

  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教学难点

  角的平分线的作图方法的提炼.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三角形中有哪些重要线段.

  问题2:你能作出这些线段吗?

  Ⅱ.导入新课

  在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做过这样一个题:

  在∠AOB的两边OA和OB上分别取OM=ON,MC⊥OA,NC⊥OB.MC与NC交于C点.

  求证:∠MOC=∠NOC.

  通过证明Rt△MOC≌Rt△NOC,即可证明∠MOC=∠NOC,所以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

  受这个题的启示,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在已知∠AOB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M=ON,再分别过M、N作MC⊥OA,NC⊥OB,MC与NC交于C点,连接OC,那么OC就是∠AOB的平分线了.

  思考:这个方案可行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统一思想,认为可行)

  议一议: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要说明AC是∠DAC的平分线,其实就是证明∠CAD=∠CAB.

  ∠CAD和∠CAB分别在△CAD和△CAB中,那么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

  看看条件够不够.

  所以△ABC≌△ADC(SSS).

  所以∠CAD=∠CAB.

  即射线AC就是∠DAB的平分线.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总结:

  1.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

  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练一练:

  任意画一角∠AOB,作它的平分线.

  探索活动

  按以下步骤折纸

  1、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上标好字母;A、B、C。把角A对折,使得这个角的两边重合。

  2、在折痕(即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C,

  3、过点C折OA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CD,其中,点D是折痕与OA的交点,即垂足。

  4、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OB边交点为E。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下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发现:

  如图,已知AO平分∠BAC,OE⊥AB,OD⊥AC。

  求证:OE=OD。

  Ⅲ.随堂练习

  课本P106练习.

  练后总结:

  平角∠AOB的平分线OC与直线AB垂直.将OC反向延长得到直线CD,直线CD与AB也垂直.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中我们利用已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探究得到了角平分线仪器的操作原理,由此归纳出角的平分线的尺规画法,并进一步探究到角平分线的性质.

  Ⅴ.课后作业

  1.课本P108习题13.2─1、2.

  课后作业:<<课堂感悟与探究>>

  思考

  1.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练习一道题,题目的图形如图所示,图中的BD是∠ABC的平分线,在同学们忙于画图和分析题目时,小明同学忽然兴奋地大声说:“我有个发现!”原来他自己创造了一个在直角三角形中画锐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在AB上取点E,使BE=BC,然后画DE⊥AB交AC于D,那么BD就是∠ABC的平分线.

  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画法表示怀疑,你认为他的画法对不对呢?请你来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1.初中数学教案设计

2.八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

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

5.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

370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