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平时肯花时间认真做七年级历史试题,历史考试的时候会更好地轻松面对。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第二卷答题卡的表格上,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人(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使用骨针缝衣 ②使用天然火 ③种植水稻 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6.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7.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8.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舜 D.禹

  9.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B.黄炎联盟通过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0、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夫死子继。这种现象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2.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你由此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13.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的启示是 ( )

  A.只有实行“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B.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构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C.只有实行王位的“世袭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

  15.分封制的作用不包括

  A.建立起了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 B. 教育感化民众加强了

  C.周王室与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D.密切了西周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义务的是 ( )

  ①交纳贡税 ②交纳田租 ③定期朝觐 ④服从命令

  A.①②③④ B.② C.②③ D. ①③④

  17、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8.假如你回到1.8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会见到的情景可能是 ( )

  A.山顶洞人在磨光处理石质装饰品 B.北京人在打制石器

  C. 河姆渡居民在种植水稻 D. 黄帝大战蚩尤

  19.如果西周一位农民在田地中劳作,他肯定不可能 ( )

  A.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 B.用石镰收割庄稼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器农具进行生产

  20.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2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有2000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受了这次地震的考验。2000多年前,组织发动民众修建此项水利工程的是( )

  A.水工郑国 B.蜀守李冰

  C.大将军蒙恬 D.监御史禄

  23.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

  A.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4.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是在 ( )

  A.商朝末年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5.战国初期,分裂为赵、魏、韩三国的是 (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燕国

  26、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 )

  A.大禹治水 B.烽火戏诸侯 C.立木为信 D.卧薪尝胆

  27.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28.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30、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了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四.据史实写成语。(每一个成语1分,共5分)

  33.齐桓公带兵去攻打北方的少数民族,迷了路,管仲提出建议,让人挑选几匹老马走在

  前面,果然找到了熟悉的路。(_________________)

  34.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带兵进攻赵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齐将孙膑为解赵国之围,带兵去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将庞涓不得不带兵回援,在途中,又中了齐军的埋伏。赵国之围被解。(_______________)

  35.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______________)

  36.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晋文王以报答楚王为名,下令全军后撤90里,避开楚军锋芒,精心布置阵地,大败楚军。(__________________)

  37.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__________________)

  五、材料阅读 (共20分)

  38、阅读下列材料:(8分)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2分)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4分)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分)

  39.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他在何时哪国进行变法?(2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的?(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C A D B D C A A C D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C C B A B D B C C D D A

  二、文物识别题:(共8分)

  31.远古居民:A.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四.据史实写成语。(每一个成语1分,共5分)

  33.老马识途 34.围魏救赵 35.卧薪尝胆 36.退避三舍 37..朝秦暮楚

  五、材料阅读(共20分)

  38.(1)齐国。(2分)

  (2)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经济。(2分)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2分)

  (3)葵丘会盟。(2分)

  39(1)商鞅。(1分) 公元前356年 秦国

  (2)秦孝公;(1分)

  措施:(5分)(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织(3)奖励军功;(4)建立县制(5)编定户口,实行连作制

  (3)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为以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3分)

猜你喜欢:

1.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3.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题及答案

4.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5.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试卷及答案

383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