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高效课堂 > 寻隐者不遇课堂实录

寻隐者不遇课堂实录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寻隐者不遇课堂实录

  寻隐者不遇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做好准备给学生好好分析。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寻隐者不遇课堂实录,教师们不妨参考一下。

  寻隐者不遇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师:中华民族有着悠远的历史,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和智慧。我们的土陶艺术,我们的国画,我们的书法,我们的民乐,我们的文学,构成一座宏伟精深的宝库!古诗,就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绚丽斑斓的瑰宝。你们听:

  [笛声悠悠,宁静的画面上出现《寻隐者不遇》的诗句,漂亮的童体字从四面八方飞入,经过一番碰挤后,排列成整齐的四行,还熠熠生辉。动情的配乐诗朗诵在耳畔响起……]

  孩子们惊喜的目光注视着屏幕,嘴巴微微蠕动。

  师:能与老师一起轻声朗读吗?

  孩子们早就按捺不住了,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坐在后排的一位孩子甚至站起来了,还边读边比画。听课的老师们开心地笑了。

  (续)[民乐还是那么悠扬,画面还是那么宁静、悠远。]

  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心境来学习这一首古诗呢?

  咦,怎么提这样的问题?台下的老师们吃惊地看着张老师。孩子们侧着脑袋思考着,一秒、两秒、十秒,孩子们的眼睛一亮,一个个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生1:我认为应该用热爱的心境来学习!

  生2:我认为应该用欣赏的心境来学习!

  生3:我认为应该用赞美的心境来学习!

  生4:我认为应该用轻松的心境来学习!

  生5:我认为应该用深沉的心境来学习!

  生6:我认为应该用平静的心境来学习!

  生7:我认为应该用激动的心境来学习!

  生8:我认为应该用陶醉的心境来学习!

  生9:我认为应该用愉悦中又有忧愁的心境来学习!

  孩子们纷纷争抢着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极了。

  师:好!让我们带着各自的心境,走进今天的学习中。张老师特意送给你们一个环节,准备让你们在这中间感受愉悦的心境是什么味道。

  大约停了十秒钟,老师故作神秘地:

  课前我们一起商量过要做两件事,没忘吧?

  孩子们惊喜地大声叫:没忘!

  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大声说:第一件事收集资料,第二件事扩大阅读。(没抢到机会的孩子失望地摇了摇头)

  师:现在要你们选择,展示这两样成绩,你们愿意先展示哪样?请说明理由。

  生1:我愿意先展示收集资料,因为收集资料比较有趣,我就喜欢有趣的事。

  生2:我希望先展示扩大阅读,因为读书的过程中,我跟很多名人交上了朋友。

  持两种观点的孩子们纷纷站起来发言,理由都很充分。就在这时候,张老师微笑着比比手势。

  师:都想先展示,那可得说服另一部分同学才行哦!

  (孩子们又激动起来)

  生1:收集资料的过程非常辛苦,扩大阅读却非常甜蜜,我想:先苦后甜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今天何不跟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呢?

  生2:同学们,我有个小秘密要告诉你们(故意停顿了一下,大家都着急地喊:快说嘛,快说嘛!)想知道吗?请跟我们一起展示收集资料吧。

  (终于,孩子们达成一致意见:先展示收集的资料。)

  抒情优美的古筝曲那么轻那么柔,屏幕上展示的深山、古寺、苍松、书童,那么静那么美……

  师:行,准备好,展示收集的资料。

  收集了作者资料的,请到讲台的左边;

  收集了古诗解释的,请到教室的中间;

  收集或准备了其它资料的,请到教室的后边。

  短短几十秒钟时间,孩子们飞快地找到了小组。课堂临时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成立了。张老师就像一位指挥家,用眼睛快速“扫描”完三个学习小组后:

  师:这么大的三个组,没组长可不行,每组尽快推选一位组长吧。(很快,小组内通过自荐和推选,每组内都有一位孩子高高举起了小手。)几位组长,请跟张老师见见面吧!

  师:请组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出书写手及主讲人,然后由组长组织大家交流资料,时间:三分钟。

  小组内,一会儿在举手,一会儿在鼓掌,然后,各小组开始了激烈而又紧张的交流。只听见这儿在叫:张老师过来一下;那儿又附在老师耳边悄语……最后,有的小组的孩子一阵嘀咕,就跑回了座位。

  师:(巡视教室一圈,见所有孩子都安安静静地回到了座位。)准备汇报吧。听清要求:

  1.汇报时,小组成员集体上台,如果不愿意上台,也可以不去。组长需介绍本组分工情况,推选一位联络员协调书写手与主讲人的速度。

  2.需书写的内容及在黑板上的位置,既可以由书写手自己确定,又可以小组成员商量,还可以请老师当参谋。我个人认为左边写古诗,右边写解释比较好。

  3.主讲人需讲出资料的出处、来源。组内的其它同学可以作补充,其它组的同学,除了认真倾听外,更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场了,他们展示的是:收集的诗人贾岛的相关资料。书写手在黑板正中最上方,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诗的题目及作者的姓名。站在前面汇报的同学一字形排列,首先是组长介绍本组的分工情况,接着,主讲人上前一步介绍了贾岛的生平、相关诗集、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情况。书写手站上了小凳子,一边听主讲人讲解,一边在黑板上进行记录。主持人讲完后,组长问:请问我们组的同学还有补充吗?组内的同学作了相应的补充后,组长便宣布“汇报完毕”。

261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