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 如何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如何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如何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篇一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篇二

  一、教育以育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就是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育人为本,就是我们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要始终坚持育人原则。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是育人,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是育人,学校出台的每一种规章制度每一项措施都是育人,育人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指针。

  育人为本,首先要考虑育什么样的人。一言以蔽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其具体内涵,就是让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研究教育科学,讲究教育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办学以人才为本,要以教师为主体,以服务教师,引领教师师德、专业发展为己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主体。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育管理者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师,为教师服务,努力建设好教师队伍。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务。教育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有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意思。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是三位一体的。这是对教育全面发展的科学完整的理解。而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各教育因素、各教育环节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不断发展的教师队伍。

  我们今后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其所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平台、搭建舞台,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让我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我的理解就是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我们有自己学校的校情,各班有各自的班情,每一位学生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我们要看到差异,看到特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讲究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策略、方式、方法,对症下药,唯其如此,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走科学发展之路,这就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篇三

  科学发展观,就是引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各项事业全面更好更快更持久的发展繁荣,我认为,要让这场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做到“进心、上手、入脑”。

  第一,要进心。就是要用心学习。不能走过场、摆形式,要认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针对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胡锦涛指出:“当前,党的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地方的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的讲话很有现实针对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反思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

  第二,要上手。就是实践。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定要防止和克服用学习代替实践的倾向。必须认真领会胡锦涛指出的三个“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结合实际情况,边学习边思考,积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学习、实践,再

  学习、再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深化,才能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三,要入脑。就是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形成习惯形成风格。不能学习活动期间是一套,在学习活动之后又是一套的情况,“一阵风”式的学习根本达不到开展学习活动的目的。这次应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

  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是时代赋予广大党员、干部的崇高使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才能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283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