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 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认真学习

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认真学习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认真学习

  孩子的教育很关键,家长想要孩子认真学习,就要以有效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指导孩子认真学习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指导孩子认真学习的方法

  1.制定计划

  根据存档成绩,结合孩子的当期表现,我们就知道了孩子的学习优点和缺点,然后进行发扬和规避;根据名次比较, 我们知道孩子的强科和弱科,然后进行保持和提升。

  而计划的制定,就需要把上述内容具体化,可操作化。(强调,必须是可操作性的计划,而非笼统的“你做的很好,你很努力”)

  计划制定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各科或弱科的,在家学习时间量或额外学习量;过程验收时间截点。

  额外学习量:

  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效率会高于成绩低的学生。即,在相同学习时间内,相同作业量的情况下,成绩差的学生,很难超越成绩好的学生。要想实现成绩和名次的提升,必须有额外的作业量,有学校作业外的额外学习时间。

  成绩提升的必然过程:拼学习时间--提高成绩--拼学习效率--再次提高学习成绩。

  对中小学生而言,全体学生的学习时间并不是很长,只需在时间上做出延长,即可提高成绩;但对高中生而言,一天24小时,时间上已经拼无可拼了,应注重学习效率。

  曾有一位家长问:既然成绩=时间×效率,我们可否先提高效率,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

  否。效率的提升,实际是成绩提升的伴生物,没有一定的优秀成绩,绝对不可能产生出高的效率;同时,在幼稚的年龄条件下,对游戏可以产生出高的效率,但对学习,却很难。

  延长学习时间,是中小学生,提升成绩的最佳选择。

  杏坛要做的,是在这个时间基础上的,效率提升,使时间不成为“假学习时间”。

  对于有限时间的家长,则需要进行下述的过程监督。

  2.过程监督

  我们下面所说的过程监督,前提设定是:家长能用于孩子辅导的时间有限;或者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您不在此列,可在下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增加。

  可操作性:

  在计划制定阶段,我们强调计划要有可操作性,具体指的是:孩子学习计划的可操作性,以及家长监督的可操作性。

  比较两种计划书:要加强语文的学习 VS 每3天完成一篇课文背诵,3周内全部完成。

  第一种计划,让孩子执行起来很混乱,而且家长怎么监督?第2种计划,家长就可以在每周结束的时候检查孩子的2篇课文背诵,执行和监督都有明确的目标。

  强制性:

  孩子天性玩耍而非学习,也许在知道成绩的那一刻,或者在制定计划书的时候,会下很大的决心去学习,第一天会100%完成,第2天也许就会有拖延。这就需要家长去监督,督促孩子去完成已经制定好的计划。

  计划调整:

  新制定的计划,由于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掌握不够充分,或者在制定计划时,对执行力的过分自信,往往会制定出过于缓慢或过于急促的计划,导致孩子很容易完成或很难完成。太容易,则起不到额外学习的目的;太难,则打击孩子自信。所以完成计划制定并实施一段时间后,要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计划进行审核,是否太快或太慢,然后进行调整。这个过程也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过程。

  3.结果验收

  请注意此结果验收不是学校的考试,而是由家长主导的验收。

  一般而言,我们会分阶段制定不同的计划。比如刚开学时候的计划,侧重各单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预习;考试前的计划则侧重整册书的复习和整合。再每个计划结束时,家长进行结果验收。

  验收时,必须完成计划的全部内容,但效果评估可依照下述进行:对于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孩子,能完成目标的50%-80%即可,比如十篇背诵课文,在过程监督的时候,都可背诵下来,但在结果最终验收时,只要有5-8篇会背诵即可。对成绩较好的孩子,则需要完成80%-100%。

  对于知识有限的家长,结果验收可单纯的依据“数量”进行。比如买的习题做了多少页,而不关注正确与否(这种方式效果会低,但仍然有效)。

  然后依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再制定新一轮的学习计划。一般有2个方向:a.已完成的计划的再次学习,时间上一般会较短;b.全新计划的制定。依次,推进孩子学习。

  综上:学习计划的制定,耗费时间最少,但最重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过程监督则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蜻蜓点水,多次进行;结果验收则是给孩子设置一个又一个的类考试,让孩子看到成长,建立信心。

  指导孩子认真学习的建议

  1.言而有信:对孩子的许诺,不要使用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如果在考前给孩子许下诺言,比如考过多少分,给什么奖励;或者没考过多少分,给什么惩罚。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当你拿到孩子成绩的时候,请去实施。

  说要奖励肯德基,就不要去麦当劳;说要打十下,就不要打八下;说要打断3根棍子,就不要打断2根半。这点很重要!

  做一个言而有信的父母,让孩子学会说到做到,应该比一次成绩的好坏更重要。(拿到书面上说的时候,我们都赞同,但实际上您做到了吗?尤其是惩罚孩子的时候)

  如果要给承诺,请制定孩子经过一定努力,可达到的奖励标准;也请制定你可真正实施的惩罚措施,而非实际不可行的恐吓。

  2.成绩存档,自身比较

  例,孩子本次考试只得50分,还没及格,家长也许就要打上了,但如果上次只考了10分呢?这可是400%的成绩进步,很惊人的进步!家长要做的应该是看一看之前的孩子成绩:如果出现这种400%的进步,应该分析孩子这段时间的具体学习情况,到底做出了什么改变,才达到了这种效果,然后继续保持下去。我们很反对类似“最近你很努力”这种很正确但对孩子毫无指导意义的表扬。应当明确指出孩子是如何努力的。反之,则指出孩子哪一块做的不好。必须让孩子有个清晰的认知,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

  做出上述分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书面的成绩存档!

  存档越多,越有利于分析孩子的学习,然后进行调整提升!

  (哎,实话说,这种看成绩分析下步学习的方法,需要相对较专业的能力,哪怕一些家长给孩子存档了,也未必能分析出什么来,这点真的不可否认。但还是请存档吧,可以把存档的数据发给杏坛,由杏坛来进行分析)

  3.名次存档,横向比较

  本次考试前进了多少名,或者退步了多少名。然后与自己前面3-5个名次的同学比对,成绩差的科目,要有意识的去提高;成绩好的科目,要保持原有状态。

  这个分析,家长做起来很简单,只需在家长会的时候,记录上述同学的成绩即可。

  指导孩子学习的注意事项

  一、不当监工,引导孩子自觉学习

  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学习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便常常坐阵监督,孩子稍一走神、玩耍,家长便呵斥、批评、甚至打骂。其实,孩子走神、玩耍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不是靠“盯”出来的,而是在严格有序的训练中形成的。家长在辅导孩子时,首先要提出学习要求,让孩子心中有数。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孩子按规范要求去做。特别是孩子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家长要及时排除对孩子学习习惯可能带来的干扰,坚定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不当帮工,鼓励孩子独立学习

  现今的家庭辅导,大多集中在孩子们作业的解难答疑上。当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时,家长大都帮助解答,并不厌其烦地讲给孩子听,直到孩子听懂、会做为止。精辟、透彻的讲解,固然能使孩子恍然大悟,但往往是以牺牲孩子的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积极创新的机会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依赖心理,很少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三、不罚苦工,促使孩子愉快学习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是非常高的,为了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在学校、社会大力提倡“减负”的情况下,一些家庭怕“减负”影响孩子的成绩,纷纷“加负”,各类教辅图书市场火爆便是证明。在书山题海面前,孩子成了做题机器,整日生活在枯燥乏味、苦不堪言的题海中,其结果是渐渐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厌学,其实,孩子学习是有选择性的。他有兴趣的,就接受;没有兴趣的,他接受不了。西方国家的小学生之所以能写出洋洋万言的“我怎样看人类文化”、“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太空去旅行”等个人研究报告,是因为这些创造性的作业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之后有一种成就感。兴趣是孩子探求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只有使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保持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孩子学习主动了,学习效果便能提高;反之,学习就被动,而且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猜你喜欢:

1.教育孩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老师怎么跟孩子沟通的技巧

3.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家长谈谈是怎么有效教育孩子

5.教育孩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377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