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态度 > 学习态度的特点及其评价(2)

学习态度的特点及其评价(2)

时间: 若木623 分享

学习态度的特点及其评价

  而对学生进行的态度评价则具有以下功能:首先,态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到不同学生对不同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自我概念、学习效能感等方面的真实态度,从而对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表现的个别差异性、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有效开展个别化教学意义重大;其次,利用态度评价来评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尤其是新教学手段的采用在学生中的接受程度,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成效的真实效果给予了相应的重要的反馈信息。最后,对态度进行评价,全面掌握学生对学科、学习、自我、他人等方面所持的态度,是全面评估教育工作的真正成效,是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表现。

  二、态度评价的目标

  (一)对学科的态度

  不同学生会依自身兴趣、爱好对相应学科形成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并不一定是保持固定不变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极易发生情感迁移。影响个体对该学科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如原本喜欢的教师对某事件的处理令其不满意、教师新采用的教学方法很有意思等。经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态度如何、有何变化,及时查明原因,确保学生对该学科的积极态度。

  (二)对学习的态度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曼·皮尔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现在持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热爱学习和工作的人。正确的学习态度往往会让人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挑战采取正确的应对态度。刻苦、勤奋、好问、独立思考等是很多教师希望学生形成的良好学习态度。然而,课堂教学参与程度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形成的学习态度并非都是教师所期望的,如,课堂上学生主动答问的积极性是越来越低。(孙云晓、郑新蓉、康丽颖:《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20个发现》,载“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比率,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显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是越来越被动,这是值得教师关注的。

  (三)对自我的态度

  自尊、自我概念都是一个人对自身态度的反映。尽管学生的自尊可能受家长、学校以外事件的影响比教师要大,但教室里发生的事情仍会对学生自尊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我概念往往决定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自我接受感及其自我定位,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具有某方面的能力,那么,他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有信心和毅力去克服;反之,即使只是小小的障碍,也会让其马上退缩。

  (四)对自我作为学习者的责任感

  教育者对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尊有实质性影响。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善于学习,他会更倾向于参与学习。能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者的学生,能够积极监控自己的学习与进步,从而也能在不同情境中有意识地运用新学到的技能。如果学生将自己看作自身学习活动的积极主体,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为自己设立成就目标,并相信自己能够获取完成目标的相应策略并完成学习任务,便能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习进行。

  (五)对他人的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离不开特定的集体环境。能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诚实、谦逊、宽容,正确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不嫉妒、诋毁他人的成就,不轻视、瞧不起他人的失败,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友善帮助他人,这些同样是教育评价需要关注的内容。学生能友好与同伴相处,对其他种族、性别、不同生活环境中成长的成员宽容、开放,将来才有可能在社会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六)对相关教学因素的态度

  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涉及教与学双方的主体、教学工具、知识载体、教学氛围和环境,甚至教育策略等诸多因素。适应学生喜好、适宜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相关因素会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和投入,形成良好学习气氛、学习习惯,从而爱学、肯学。

  三、态度评价的方法及实施

  态度评价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询问人们对某件事的看法,但并不能肯定他们所讲的一切就是真的。如果试图在实际情境中观察他们,便会发现这种情境的来临需要等待漫长的时光;如果试图模仿这种情境,又必须确定在这一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与实际情况下的行为表现是否能够相互比较。因此,我们提倡,在进行态度评价时,要考虑采用多种方法,尽量收集全方位信息,以评价学生真实性的态度及其变化。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是了解学生态度及其变化的有效方法。在对态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坚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把握学生某方面较为稳定的倾向和规律


学习态度相关文章:

1.学习态度的特点及其评价

2.好的学习态度有哪些特点

3.浅谈学习态度的培养

4.培养学生最佳的学习态度

5.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6.如何端正学习态度

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