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是我们的孔圣人提出来的经典学习方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论语中的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一、勤思与乐学

  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

  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

  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

  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

  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

  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二、诲人与自省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在今天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需要终身学习,永不满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大脑里唯有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有生命的活力。

  “诲人不倦”,永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在学生面前有丝毫的厌烦之情和工作倦怠之意。

  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理,甚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永远做好学生幼小心灵的守护神。

  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启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可能是中国,也是世界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言论。

  教师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其效果最佳应是在学生的愤、悱状态。

  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逐渐进入愤、悱状态,让学生真正地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最严格的自我教育者:“一日三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就领会了其老师思想之精髓,一生尽心尽力做事,将每一件事能做得圆满,做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真诚地对待和自己交往的朋友;及时温习、领会老师所授的知识,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为古人,每天都能多次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工作,不辜负别人的重托;对得起朋友,不辜负朋友的信任;对得起老师,不辜负老师的教诲。

  曾子也大概能算得上那个时代自我反省最深刻的人了。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三、仁与爱

  最早倡导教学民主者:“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倡导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为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主张“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是我们的孔圣人提出来的经典学习方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论语中的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一、勤思与乐学 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679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