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 2016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

2016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

时间: 慧珍791 分享

2016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

  教师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去准备好怎么样的说课稿呢?总所周知,说课稿的准备是教师们上好课的重要基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6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以供大家阅读。

  2016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原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现在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四章四节,《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介绍了具有流动性的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属于流体动力学的知识,该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教材选通过实验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然后又通过实验并结合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分析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内容较为抽象,我们一般不易看见,所以对于初中生学习起来就更为困难。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让学生动手做些实验,来观察流体运动而产生的一些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鸟类羽翼的观察和探究,认识升力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

  2、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它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该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较广泛的应用,而该知识本身较为抽象,所以教材中有关它的应用——机翼(鸟翼)升力产生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设计理念:

  1、为了让学生自然轻松获得“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知识,我从学生前面所学的连通器原理导入,让学生自然地由旧知过渡到新知。

  2、对“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与液体类比的方法,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生活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自己探究,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最后的创造活动中,学生活学活用,自行解决鸟翼(机翼)升力产生的原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具和媒体

  CAI课件、自制伯努利管、自制漏斗、气泵、乒乓球、烧杯、水、吸管、玻璃棒、电吹风、自制鸟翼模型、白纸、双面胶、玩具彩球、洗衣机的排水管、水槽、纸花。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简述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情景引入(5分钟)

  播放龙卷风VCD

  导入:在刚才的画面中,为什么龙卷风会轻而易举地掀开房顶呢?让我们一起学习§10.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就可以揭开这个谜底。

  (三)新授(25分钟)

  1、伯努利原理(20分钟)

  (1)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5分钟)

  ①教师演示实验——伯努利实验

  ②学生观察实验并讨论得出:

  管子粗的部分的流速小,液体压强大;管子细的部分的流速大,液体压强小。

  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动液体中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流速较小的位置,压强较大。

  (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5分钟)

  ①引导学生类此猜想:既然液体的压强与流速有这样的关系,那么气体也有类似的关系吗?

  ②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乒乓球、玻璃棒、纸条、吸管、烧杯、水、剪刀、双面胶)自行设计实验探究。

  ③教师演示自行设计实验“彩球跳舞”。

  这个实验装置是自制教具,将矿泉水水桶的上端割下来(连桶口),然后将其接在气泵上,通过气泵送出很强的气流,当将玩具彩球置于自制漏斗下面,玩具彩球不会下落,而是在自制漏斗下面旋转。

  ④师生共同总结:气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

  ⑤师生共同进一步总结得出:

  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向学生介绍这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原理,并讲述伯努利的生平简介,进行情感教育。

  2、升力(5分钟)

  (1)学生利用电吹风和自制鸟翼模型进行实验探究,鸟翼的升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这个自制鸟翼模型在课前经过上十次的改进和实验,最后用泡沫做成鸟翼模型。且模型与支架间用吸管连接,从而保证实验直观、成功率高。

  (2)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并播放flash)

  鸟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鸟翼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因此在鸟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由于压强差的存在,使产生了作用在鸟翼上的向上的升力。

  (四)巩固与评价(10分钟)

  1、说一说(观看飞机飞行表演,简述飞行升力产生原理)

  2、找一找(观看一段录像,找出其中科学性错误)

  3、想一想(课前引入VCD,龙卷风为什么能掀开房顶)

  4、讲一讲(“香蕉球”为什么能沿弧线飞行)

  5、做一做(“天女散花”)

  (五)课后练习

  自制简易淋浴器

  2016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反思

  教学设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知识点较少,正好利用此机会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并通过制机翼模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进行安全教育。

  课前让学生准备好1角的硬币、纸片、细线等实验器材。

  教学中,先复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告诉学生液体和气体能流动,统称为流体,并提出问题:流体流动时压强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然后让学生进行想想做做1“硬币跳高”的实验,先教师演示,再学生探究,并让自认为吹得高的学生做给大家看,启发学生猜想:可能是硬币上方空气流动时压强变小了。布置课后实验:怎样能把硬币吹得更高、1元的硬币能否也吹过铅笔等。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再进行“吹纸片”的实验,先猜测纸片会怎样?然后进行实验,发现纸片向中间靠拢,于是得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让学生课后探究:吹的快慢不同时纸片靠拢的区别,纸张大小不同时的区别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直升飞机靠顶部的螺旋桨升空,固定翼的飞机顶部没有螺旋桨,它又是怎样升空的呢?秘密在机翼上。指导学生制作机翼模型并比赛谁做的精美、谁能演示让机翼尾部升起来,最后讲解(或用课件)介绍机翼升力的道理:空气对机翼向上和向下的压强差。

  最后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题1进行安全教育,题2进行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教育,指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甚至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小制作。

  40分钟很快过去了。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都认为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幽默风趣诙谐机智、驾驭课堂能力强,师生互动好,基础差的同学思考、实验也非常积极,“让外行学懂了物理原理”。教学效果好。

  反思本节教学,也还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在教授主要内容后,还可以再补充一些相关实验,如: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实验,用水管的水冲乒乓球的实验等,可更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进一步放开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总结,真正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

90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