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方法百科 > 保健治疗方法 > 心肌病的治疗方法

心肌病的治疗方法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心肌病的治疗方法

  心肌病是一组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那么,得了心肌病该怎么办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心肌病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心肌病的病因:

  扩张型心肌病(20%):

  扩张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毒。细菌药物中毒代谢异常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等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受体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

  肥厚性心肌病(20%):

  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约1/3的有明显家庭史,心脏肌球蛋白重链及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另外,儿茶酚胺代谢异常,细胞内钙调节异常,高血压,高强度运动等均可作为本病发病的促进因子。

  限制型心肌病(20%):

  以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心肌僵硬及心室舒张充盈受阻为特征。起病缓慢,早期可有发热、乏力、头晕、气急等症状,晚期出现全心衰竭。心房颤动也较常见,部分合并内脏栓塞。 多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仅有散发病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20%):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旧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其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临床常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心律失常和猝死。1995年WHO/ISFC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关于心肌病定义及分类的报告中将ARVD/C列为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并列的第4类原发性心肌病。

  心肌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由于本病病因未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针对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栓塞等治疗。由于病理改变不同,在对症治疗时也有差异。

  1、扩张型心肌病 控制心力衰竭,防治心律失常,预防栓塞

  (1)一般治疗

  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心衰者应卧床休息,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以免病情恶化。

  (2)纠正心功能不全

  ①强心甙:地戈辛0.125~0.25mg,口服,每日一次。注意本病由于心肌损害广泛,洋地黄类药易于中毒,应减量应用。

  ②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多巴酚丁胺每分钟以2.5μg~10μg/kg速度静点,给药后1~2分 钟起效。氨吡酮静脉给药负荷量1.5~3mg/kg,再以每分钟10μ/kg静滴维持,口服100mg,每日3次。

  ③血管扩张剂:消心痛5~10mg,每日3~4次,开搏通12.5mg~25mg,每日3次,严重病例可用硝普钠25~50μg/分静点。

  ④利尿剂:双氢克尿噻25~50mg,每日1~3次;氨苯喋啶50~100mg,每日1~3次; 水肿明显或有急性左心衰时可用速尿口服或静脉给药。

  (3)纠正心律失常:

  ①房早、房颤:扩张型心肌病可用地戈辛0.125mg,口服,每日1次,心室率过快时,可加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6.25mg,每日2~3次。

  ②频发或多源性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可用慢心律100~200mg,每日3~4次;乙胺碘呋酮0.1~0.2g,每日3次。静脉用药可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心律平、溴苄胺等。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药物治疗无效,危及生命或意识丧失者可考虑电击复律。

  ③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预防栓塞:阿斯匹林40~80mg,每日1~2次。

  2、肥厚型心肌病 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控制严重心律失常,防止晕厥或猝死

  (1)β受体阻滞剂:可选用心得安10mg,每日3~4次。可根据情况逐渐增大剂量以改善症状,或氨酰心安12.5~25mg,每日2次,或倍他乐克25~50mg,每日2次。

  (2)钙拮抗剂:异搏定40~120mg,每日3~4次,可使症状长期缓解;也可选用硫氮卓 酮30~60mg,每日3次,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含用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3)禁用洋地黄类、异丙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可能加剧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药物。仅当发生快速房颤而无预激综合征时方考虑应用。

  (4)控制心律失常

  ①房性心律失常:可选用异搏定,剂量同上。

  ②室性心律失常:双异丙吡胺0.1g,每日3次,或乙胺碘呋酮0.2g,每日2次,5~7天后改为0.1~0.2g,每日4次,长期服用者需注意其副作用。

  (5)预防栓塞:当房颤或左房大并有附壁血栓,或以往有栓塞史者,应予抗凝治疗。阿斯匹林40~80mg,每日1~2次。

  (6)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必要时可予抗生素。

  3、限制型心肌病 对症治疗,控制心衰,预防栓塞

  有房颤者可予洋地黄类药;有浮肿、腹水者可予利尿剂;预防栓塞可用阿斯匹林。

  心肌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1、气滞血瘀

  【证候】胸闷,憋气,活动后发作性胸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 脉沉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瘀痹阻

  【证候】胸闷心悸,动则胸痛,头晕,甚则晕倒,不省人事,或咳嗽喘息,恶心纳呆,舌质暗淡,苔薄或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通痹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3、气阴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自汗,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

  4、阳虚水泛

  【证候】心悸自汗,形寒肢冷,神疲尿少,下肢浮肿,咳喘难以平卧,唇甲青紫,舌质淡暗或紫暗,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

  5、阳虚欲脱

  【证候】心悸气急,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淡或紫,苔薄,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味
看了心肌病的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法

2.心脏病发作怎么急救

3.突发心脏病怎样急救

4.老年性房颤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1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