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关于文化会议讲话稿(2)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文化会议讲话稿(二):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省、娄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和市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全市文广新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对此次会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肖部长等市领导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省、娄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20xx年全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重点是:抓好文艺创作、文化民生、文化产业、文化保护四大攻坚战,把重心向基层倾斜,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夯实文化发展基础,切实加强导向管理,抓好创作生产,巩固壮大舆论主阵地;大力推进重点惠民工程,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形成强大的文化发展合力。娄底宣传思想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高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水平,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娄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20xx年工作简要回顾

  20xx年我局领导班子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开拓创新,奋发而为,全面开展文化强市建设,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成功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查,珠梅抬故事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局获20xx年度娄底市绩效考核第一名,文化信息工作全省第四名、娄底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市直文化单位和各乡镇文化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桥头河镇获“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排演的《李三娘》获湖南省湘剧票友大赛“优秀展演奖”,演员李慕春获个人表演金奖;春歌艺术团等编排的《我们的中国梦》在湖南省“欢乐潇湘”群众汇演中获三等奖;市图书馆获湖南省“三湘读书月”系列活动“阅读活动奖”;市艺术学校获“欢乐潇湘”群众文化活动“优秀文艺团队”;市影业发展公司李琦敏的书法作品获“文萃抒怀”全国书画摄影大赛最具潜力奖等。成绩来之不易,大家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全市广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单回顾一下20xx年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1、举办“欢乐潇湘”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去年,我们积极策划组织,举办了“欢乐潇湘,幸福涟源”广场舞大赛、群众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几十个节目参赛参演,数千名群众参与。我市选送节目参加省、娄底的“欢乐潇湘”汇演,《我们的中国梦》获省三等奖、娄底金奖,《梦想成真》获得银奖,《乡村街舞》获得铜奖,《鱼水情》等其他节目获表演奖。

  2、举办“美丽涟源,幸福家园”涟源市社区文化艺术节。4月,“美丽涟源,幸福家园”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市湘剧传承中心编排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其他市直文化单位举办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廉政文化图片展、文艺辅导、图书送展等系列活动。文化进社区活动在蓝田办事处、石马山、六亩塘等地方举办多场,群众反响十分热烈。

  3、“美丽计生〃幸福万家”专题文艺巡演。为庆祝省计生协会成立30周年,市湘剧演艺有限公司和市计生局合作,创作编排“美丽计生〃幸福万家”专场文艺节目,在全市20个乡镇、办事处巡回公演,观众累计达1万多人次。

  4、三湘读书月活动。市图书馆积极组织故事会、图片展、征文等系列活动,举办“首届拨尖人才当代艺术展”等书画摄影展览活动10多次,在全省的读书活动评选中,市图书馆荣获“阅读活动奖”,刘蔚然同学获“三湘少年儿童阅读之星”称号。

  5、乡镇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各乡镇办事处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蓝田办事处的文化志愿者“爱心助力,健康成长”贫困家庭子女素质教育活动;三甲的六一文艺活动;杨市、水洞底的龙舟大赛;六亩塘、龙塘、荷塘、茅塘等地的广场舞大赛;斗笠山等地的书法展览;枫坪、伏口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等。

  (二)文化惠民,扎实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为民办实事

  1、免费开放。文化馆开设声乐、舞蹈、美术等培训班20多个,共培训学员1000余人,与茅塘等10个乡镇文化站联合举办广场舞培训班,开展城乡免费文艺辅导培训30多次,共培训5000余人次。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0多万人次、图书流通8万余册,开展业务辅导10多次,举办送书下乡活动5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全部免费开放,全年,我市公共文化机构共开展大型文化活动10多起,举办培训100多场,接待群众8万多人次。

  2、送戏下乡。湘剧演艺公司复排《卖妙郎》等大型剧目2个,新创作《孙迷》等小品3个,开展送戏下乡117场,受到了老百姓热烈欢迎。

  (三)深入发掘,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1、加大古民居保护力度。市委书记曾益民等市领导也先后多次调研文物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了100万元的古民居维修保护资金,李聚奎故居、锡三堂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逐步推进。11月21日,在龙塘镇召开市长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李聚奎故居维修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各项工作,工程将在20xx年底全面完成,并对外开放。

  2、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市委政府全面推进“旅游强市”建设,市人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涟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湖南省杨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湖南省三甲古村落群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决定》,为涟源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3、做好文物安全工作。文管所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将所有馆藏文物录入全省的文物数据库,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录像,加强了文物单位的安全巡查,为文保单位更换了灭火器。投入1万多元完成娄底文保单位胜梅桥的“四有”工作,投入4万元开展库房安防建设,在库房周边和院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库房内配备了除湿机、空调等设备。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过三年的努力,珠梅抬故事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塘木偶戏进入娄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市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珠梅“抬故事”、枫坪傩狮舞、三甲烙画、伏口偿新节等系列展演活动,吸引中央电视台第7套《乡土栏目》、“乡土曲艺进深圳”采风团等媒体专题采访报道。

  (四)强化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开展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我局按照涟源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和部署,设立了专门的行政审批股室,委任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5月,2名工作人员进驻政务办事大厅办公,正式开启了新的行政审批体制。

  2、建设网上监控平台。根据上级的政策精神,我局积极开展文化经营户网上监控平台建设,将全市文化经营户的信息全部上传到了网络监控平台。

  3、开展“扫黄打非”系列行动。依照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系列整治行动,对全市文化环境进行了清扫,全年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60多家,查处违法案件3起,确保了我市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五)文化下乡,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1、积极推进文化人才下乡派驻工作。根据中央、省的文件精神,我局积极开展“三区”文化人才下乡派驻工作,选派19名优秀文化工作者作为文化指导员,在经过培训后派驻到各乡镇。文化指导员们到乡镇后,积极工作,带动了农村文化发展。

  2、举办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我们举办了乡镇文化站长和“三区”文化指导员参加的业务培训班。培训班为期四天,聘请省里和娄底的专家授课,通过培训,提升了文化干部管理文化、发展文化的能力。

  (六)优化结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湘剧演艺公司稳步发展。湘剧演艺公司投入资金30多万元,对剧场的舞台吊杆全部进行了更换,剧场环境不断改善,14年共接待承办各类晚会、会议活动47场次,实现经济收入10多万元。为促进湘剧传承保护发展,中心收集整理传统剧目剧本近200部,复排《喜荣归》等剧目4个,策划编排大型综艺节目2台,实现经济收入15多万元。

  2、艺术教育再获佳绩。市艺术学校招生86人,总人数达206人,再创历史新高。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参加了张家界的《烟雨张家界》演出,韶山的《润泽东方》演出,在高考中,学校取得了7人参考,6人考上本科的骄人成绩。

  3、影业发展公司逐步走出困境。公司领导积极努力,盘活资产,在市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清偿了所拖欠的300多万元债务,单位职工的工资福利问题也得到了全面解决,影业公司甩掉了包袱,可以轻装前行。

  (八)督查落实,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我市出台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经过认真调研和商讨,并通过市领导审定后,2012、2013年度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及时下拨到了各乡镇。11月,我们和财政局组织3个督查组到各乡镇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督促乡镇专款专用,将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用到实处,推动农村文化发展。

  (九)理顺关系,做好广播电视管理工作

  我们狠抓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建立了重要保障期24小时值班制度,完成了全市播出机构换证工作,确保重大节庆期间广播电视播出万无一失。去年,根据市长办公会议精神,原来属于水利局管理的防汛广播移交我局管理,全市共有防汛广播125处,分布在16个乡镇,我们克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困难,完成了管理维护等工作任务。

  (十)扎实推进,其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1、创文明城市工作。举办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劝导,认真收集整理创文资料,扎实做好图书馆等实测单位的迎检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2、宣传工作。开展了世界版权日、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发放法律法规传单6000多份,悬挂标语20多条,制作专题宣传展板20多块。

  3、扶贫工作。共投入4万多元到扶贫点水竹村开展扶贫建设,六一、七一分别为水竹村的少年儿童和困难党员送去了节日的慰问。

  4、提案交办和信访工作。去年共承办建议、提案14份,办理结果全部满意。我局正确对待群众诉求,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处理信访函件6起,耐心劝退上访群众多次。

  三、20xx年工作部署

  20xx年,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不能骄傲,20xx年,我们要乘势而上,更上一层楼。20xx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要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努力推出文艺精品力作等为重点,大力繁荣文化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我市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我们要全力抓好大型湘剧《烧车御史》的创作生产,现在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还要组织好工作班底,聘请专家和专业演员,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争取能登上舞台演出参加第五届湖南省艺术节,并力争获金奖。各文化单位要围绕“中国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主题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市文化馆要创作一首反映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歌曲,要编排几个涟源地方特色舞蹈,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要创作一个戏曲精品,市艺术学校要拿出一个舞蹈精品。此外,我们还要调动社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组织歌舞、戏剧、美术、书法、摄影等精品力作参加湖南省艺术节。要建立城乡联动的文化活动机制,把“社区艺术节”、“少儿艺术节”、“三湘读书月”等文化活动办出特色、办成品牌,要继续组织开展好文化志愿者系列活动,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管理,认真组织好送戏下乡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我们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在市图书馆创办公益讲坛,讲坛将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定期开课,讲授地域文化、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方面知识。讲坛面向全社会开放,要打造成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重要窗口。二是要按照去年市长现场办公会的部署重点抓好李聚奎故居的维修保护工作,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对外开放。要继续抓好世业堂、锡三堂和云桂堂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加大文物安全巡查力度,确保文物安全。三是要继续开展对涟源地域文化的研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深入发掘湖湘文化、梅山文化和湘军文化等文化资源,要利用文化遗产宣传日、传统节日等节庆做好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工作。要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指导珠梅抬故事做好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的申报工作。要充分发掘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做好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推荐、申报工作。

  (三)扎实做好文化惠民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今年,我们将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目标,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改善文化民生。要切实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做好设备配送工作,加强对文化站舍和设备的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全市“十佳文化站长”评选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体制,确保文化经费用到实处。进一步推进“两馆一站”的免费开放,不断丰富免费开放的内容,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服务。要组织好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推进全民读书、送书下乡,尽快开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城乡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满意度。 (四)落实好“三区”文化人才下乡派驻工作,进一步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出台“三区”文化人才下乡派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挑选合适的文化人才下乡派驻,并对派驻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同时,也请各位乡镇文化站长认真配合好指导员,一起把工作做好,为农村文化发展多做好事、实事,切实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加强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训,组织举办广场舞培训班,文化人才培训班等,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在加强文化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发展壮大文化指导员队伍,调动社会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为推动我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人员保障。

  (五)改革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重点抓好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工作,在全市挖掘、包装1-2个文化产业项目,争取参加深圳文博会、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会展等活动,推动涟源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不断深化院团体制改革,市影业发展公司要积极盘活资产,开拓电影放映市场,市湘剧演艺公司要大力发展文化演艺、歌舞娱乐市场。要积极引导市内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网吧、印刷出版企业的整合升级,积极支持文化旅游、移动互联网等文化企业的发展,加强引导,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六)理顺文化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要进一步规范好文化行政审批职能,为文化企业提供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理顺好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真正实现“行政审批、委托执法、指导监管”三位一体的机制体制,切实履行好指导、监督检查文化市场的职责,要充分发挥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作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要加强对全市网吧、娱乐演出、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网络(院线)等经营活动的监管,加大“扫黄打非”力度,组织开展重大专项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合法经营,守法经营,安全生产。特别是文化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乡镇文化站也要参与对本地文化经营户的安全监管,起到预警作用。

  (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推进广播电影电视健康发展

  要加强广播影视的导向管理,规范节目的审批、报告制度,着力提升全市广播影视节目的品味和质量。加强对传输机构和播出机构的管理,确保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要积极完成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的资料建档工作,坚决杜绝乡镇有线私设电视台和非法接收传输境外电视节目。要抓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村村响”等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影电视的权益。要继续做好城乡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提升电影放映的质量,着力开拓流动电影放映市场。

  (八)坚持从严治党,扎实抓好作风建设

  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扎实抓好作风建设,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明确党建工作一岗双责,积极开展好各项活动。要认真搞好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通过党员教育、民主测评等方式,深入学习,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建设的规定,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及重点岗位的监督,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廉政文化教育。

  同志们,20xx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让我们齐心协力,奋发拼搏,为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124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