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市委书记全委会议讲话

市委书记全委会议讲话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市委书记全委会议讲话

  市委书记既是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执行者,又是党在地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市委书记全委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市委书记全委会议讲话篇1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地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xx年各项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科学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为打造更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而努力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

  全面回顾20xx年各项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发展机遇,对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提振发展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及乌鲁木齐“7?5”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强力推进“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19亿元,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16.67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28.42亿元,增长29.9%;第三产业13.1亿元,增长14.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3亿元,增长4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57元,比上年增加 902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49:23,与20xx年基本持平。以四大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专业化招商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开工建设,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种植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基本完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竞相发展,较为完整的畜牧产业链条初步建立,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与快速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第三产业体系日臻完善。20xx年新疆乌苏啤酒节成功举办,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公开承诺的10个方面的大事顺利完成,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平安、和谐乌苏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较好落实。

  (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与应对激烈区域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二是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行质量方面任重道远。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任务艰巨。四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够深入,对项目的研究不够透彻,带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五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六是城乡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体等社会事业总体水平不高,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全面把握加快发展的差异化优势,更好的谋划科学发展。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出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制定今后10年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新疆工作。乌苏与全疆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均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抢抓机遇,更好的将机遇转化为发展实效,必须全面把握好、充分利用好我们所具有的差异化优势。我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5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三大口岸,是东联西出、承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毗邻国家石化基地独山子,与周边奎屯市、独山子区在区位、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有着极强的关联度和互补性,这是我们加快发展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饱含着广大干部群众追求工业化、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努力,积淀了厚重的工业文化;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大力开展经济软环境建设年活动,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这是我们加快发展具有的人文优势。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大农业资源丰富,中电投项目的建设又将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这是我们加快发展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我们必须全面观察形势,辩证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将重要的机遇期转化为真正的黄金发展期,创造新的业绩;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之策谋划得周全一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发展。

  二、明确工作任务,加快科学发展的进程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启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方针政策和地委决策部署,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培植市级财源、构建和谐乌苏”三大主题,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大局稳定,推动事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和“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20xx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70亿元,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18.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36.3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15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亿元,增长20.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28亿元,增长13%。

  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聚合发展要素,按照做大做强的要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我们按照地委、行署“三大经济板块”发展布局,大力推进“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为我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新型工业化建设实践中,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市情的认识不断丰富,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为我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强要求,必须以发展四大产业为核心构筑新型工业体系,以加快园区建设为基础聚合产业发展要素,促进全市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优势,重点发展四大支柱产业。一是高载能及化工产业要加快发展,实现突破。围绕中电投乌苏煤电规划,加快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及2×60万千瓦火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并统筹考虑,引进一批热、电承载项目,力促石油石化及相关服务型企业发展,尽快形成高载能、化工产业集群。抢抓自治区“深部找矿”工程和重要矿种勘查“358”重大项目实施机遇,加大煤炭等资源地勘工作力度,着力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煤炭产能和市场竞争力,为高载能及化工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提供坚实保障。二是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培育,全力推进。依托乌苏良好的区位优势,利用新疆和中亚“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引进和培育农牧林机械、石化机械、矿山机械、食品加工机械、环保机械生产加工企业,扶持壮大现有机械加工企业。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丝绸之路”,把乌苏市建设成为立足新疆、面向中亚的装备制造业出口加工基地。三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要延伸链条,提高质量。继续按照“建基地、强龙头、连农户、闯市场”的思路,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细加工,创建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四是建材产业要全力支持,快速壮大。立足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积极引进新型建材生产企业,鼓励和动员现有建材企业与疆内外大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扩大产能,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做文章,推进建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按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创新思维,科学设计工业园区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服务功能。坚持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发建设生活服务区,依托土地资源和运用金融手段,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石化工业园生活服务区建设进程,力争年内建成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重要公益设施,达到入驻条件。认真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结合乌苏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的管理新机制,确保工业园区及生活服务区在科学的管理下高效运转,发挥作用,成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遵循市场规律,突出优势产业,按照做大做优的要求,提速发展现代农业。我们按照地委、行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提出“四区一线”发展思路,并坚决实施,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提速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优要求,必须树立强基础、上台阶的意识,以落实四项工作为载体发展现代农业,以推广高效节水为契机推进“三个转变”,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新农村,努力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认真落实四项工作,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继续狠抓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现代畜牧业发展、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四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四项重点工作,要秉承“围绕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抓产业,依靠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这一思路不动摇,重点在“围绕市场调结构”上实现新突破;要牢牢把握“围绕‘四区一线’建基地和依托基地建企业”两个原则,坚持壮大农牧业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并重,实现农牧民快速持续增收;要努力搭建“基层组织建设平台、新农村建设金融信贷平台及农牧民素质教育平台”,以整体推进“三个平台”建设为依托,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努力推进“三个转变”,突出发展现代畜牧业。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要素的重组创造了条件,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要抓住有利时机,稳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向农区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推进大农业格局由以种植业为主向以农区畜牧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转变。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畜牧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畜牧养殖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引导和动员农牧民发展符合“四区一线”片区规划的农区畜牧业,提升大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强化科技平台、养殖基地平台、加工平台、流通平台及金融信贷平台建设,延伸畜牧产业链条,提高链条各节点附加值,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同时,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新农村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重点突出、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思路,坚持每年遴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队,市财政重点支持,市直单位结对帮扶,力争每年建成一批有良好带动效应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管建并重,加强制度建设,抓好村队民主监督管理,提高村党支部、村委会服务发展的能力;继续开展以“五清”、“五改”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充分利用村级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及科技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综合素质。

  (三)依托区位优势,围绕发展需要,按照做大做活的要求,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重点,以独特的乌苏啤酒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功举办两届新疆乌苏啤酒节,初步形成了以节庆活动促进第三产业壮大的发展模式,为第三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创造了良好条件。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活要求,必须按照“注重差异发展,增强发展活力”的总体思路,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发展职业教育,以打造品牌为目标发展特色旅游,以区位优势为依托培育壮大仓储物流业,构建有明显差异化优势和强大拉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吸引投资,加快发展,必须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符合企业需求、结构合理、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作为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要面向全疆产业发展方向,以订单培养为基础,采取服务外包、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等办学模式,加快建设以培养矿山采掘、机械装备制造、化工工艺类技能型劳动力为重点的塔城地区公共实训基地,搭建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平台。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强化职业教育市场调研,制定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新增劳动力、城乡富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技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富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围绕周边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旅游资源是乌苏的优势资源,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按照“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突出文化,塑造特色”的思路,积极推动乌苏啤酒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积极打造新疆乌苏啤酒节、天山雪佛度假游、周末休闲游、生态观光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原则,完善投融资机制,尽快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综合服务功能。精心举办新疆乌苏啤酒节,不断丰富啤酒节系列活动内容,扩大啤酒节的影响力,提升乌苏知名度,努力把新疆乌苏啤酒节办成区域性节日盛会。

  围绕日益增长的商贸需求,培育壮大仓储物流业。要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大力发展与奎屯有明显差异优势的仓储物流产业。坚持按照“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口岸功能,服务大石化、大农业”的思路,积极引进仓储物流企业,努力把乌苏建成东联西出、贯通南北的大宗农产品、矿产品、化学品仓储物流中心。坚持以优质农产品对外销售为重点,加强立足全疆、面向中亚的外销平台建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火车站扩容升级工作进程,完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配套设施,为仓储物流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尽快建立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文化品味,按照做大做精的要求,加强宜居城市建设。我们根据区域人居需求,明确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规划立意高远、建筑优良精美、管理科学严谨”的理念,编制了老城区改造及石化工业园生活服务区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经过不懈努力,老城区改造取得良好效果,生活服务区建设顺利推进,市政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日渐增强,成为进一步加快宜居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精的要求,要以加强管理为核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在老城区改造方面,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每年新建一条精品街道,整体推进巷道改造,逐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在石化工业园生活服务区建设方面,要遵循“基础设施一步到位,生态环境同步完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的原则,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突出城市建筑特色,体现城市建设风格。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相互衔接、合理分工、高效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重视城市经营工作,彰显“啤酒之都,价值乌苏”的独有魅力,发挥新疆乌苏啤酒节的品牌效应,以节庆促投资,加快城市建设;以节庆促旅游,聚合城市人气;以节庆促宣传,打造城市名片;以节庆促文体,提高城市品位。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要完善设施,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坚持高位推动,完善激励机制,按照做大做实的要求,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我们立足“金三角”区域化工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中央企业“援塔”的政策机遇,不断改进招商方式,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为我们继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扎实推进项目工作再创了新优势。经验表明,落实做大做实的要求,要按照“重点抓招商,突出抓项目”的总体原则,以提高水平为主题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以激励机制为保障增强项目工作实效。

  加大招商工作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成果。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积极引进符合“四大产业”布局要求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增加规模和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水平;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并重,引进项目和引进产业并举,“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并进。大力推行“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招商模式,认真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工作奖励机制并严格落实,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招商水平和招商引资成功率。

  加强项目基础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实效。当前,我市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必须进一步深化项目是全市投资主要载体的认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全市各级各部门项目工作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项目、积极投身项目工作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找准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与乌苏实际的链接点,扎实做好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社会事业项目的规划、筛选、论证和编制工作,不断完善项目库,使更多项目符合自治区和国家规划建设要求。认真做好各类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全力保障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科学发展的本领

  服务能力是一种涵盖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服务方式、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的综合实力。当前,投资者选择投资环境时,眼光正在由注重优惠政策、承诺事项等硬性指标,向更加注重社会文明程度、大众诚信意识、政府办事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等软环境因素转变;区域竞争的重心也正在由注重经济总量、规模、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硬性指标,向更加注重服务质量高低、发展环境优劣等软环境水平转变。各县市都在改善服务环境,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实,前所未有。今年,地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将围绕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争创最佳办事环境、增强执政效能观念,实行地县两级联动,覆盖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垂管部门,在全区组织实施‘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推动形成高点定位、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导向和作风导向。”这既是对我们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也是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不足、对照要求查找差距的标尺。

  近年来,我市连续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环境大为改观,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连续三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特别是20xx年,我们取得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的历史性突破,经济社会保持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就经济增速与自身纵向比,乌苏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但与地委的要求相比,与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各县市横向比,欠发达市情和服务能力滞后的实际情况,容不得我们有任何自满。

  在全疆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我市正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大农业内部正在以种植业为主向以农区畜牧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转型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市不同层面、不同层次上,依然存在着服务意识不符合、服务能力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心与事业心不强导致的“拖沓浮夸”现象。一些部门衙门作风积习未改,办事“繁、慢、拖、推”,效率低下;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不敢碰硬,回避、上交矛盾。二是能力素质不强导致的“有心无力”现象。部分党员干部满足于现状,凭经验办事,忽视知识更新积累,缺乏能力与素养的锤炼,出现能力与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现象;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经济部门干部“所学非用”或“学非所用”的比例较大,专业知识欠缺。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导致的“墨守成规”现象。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奉行“本本主义”,懒于思考,“唯书、唯上”,不重实际;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奉行“拿来主义”,习惯于照搬照套、生搬硬套。四是服务意识淡漠导致的“服务缺失”现象。有的部门一味强调办事条件,不能主动为企业和群众着想,缺乏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服务意识;在社会层面上则表现为,待业人员进厂务工意愿不强,普遍存在进机关、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心理,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思想缺失。五是大局意识不强导致的“本位思想”突出的现象。部门利益至上、无视全市大局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部门和党员干部“官本位”及特权思想严重,存在着有权不会用、职权滥用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不足、思想解放的程度不深、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准。要实现市委确定的发展目标,打造更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就必须从思想上深刻反省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行动上迅速改进。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提升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以强化服务理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和落实各类学习制度,加强对学习的指导和服务,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以扎扎实实的学习成效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理念。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主线,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把理论指导和政策宣传内化为各族干部群众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的自觉行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扩大服务领域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全面推进农村、企业、机关、学校、城市社区、“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建立党组织的做法,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结合各族群众及广大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从各层面、各领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以转变服务方式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人才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工业优先,人才先行”的思想,探索建立经济类人才信息库,创造性地做好培养、管理和使用人才的各项工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制订针对性强的培养计划,通过党企挂职、外派学习、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选拔配备素质优良、熟悉工业工作、善于开拓创新的干部进入党政领导班子,提高领导工业发展的水平。全面掌握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将产业工人培训与招商引资同步启动,与项目前期工作同期推进。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放宽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我市工作,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突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战略地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以强化服务保障为重点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除制约服务能力建设的陈规陋习,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首先,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事管理体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人才流动新格局。其次,要充分发挥市政信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制;加快建立金融信贷协调领导机构及政府、银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相关情况;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涉及企业和项目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全市干部群众参与工业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全市上下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第三,要不断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将项目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坚持每年安排一定经费,挖掘、包装、策划一批符合乌苏产业发展方向的新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以增强服务实效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关系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的全局。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宗旨意识,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求真务实贯彻到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上。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持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用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最关键的事项上。要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尤其要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过程中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增强服务实效。

  (二)注重改善民生,为提升服务能力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以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以实施就业、教育、卫生、文化、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廉租房及农牧区抗震安居住房等方面的惠民工程为着力点,大力改善民生,使各族群众更多的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凝聚服务能力建设的合力。

  切实加强就业工作,构建多形式就业格局。坚持把转变广大群众择业就业观念作为促进就业的重点,扎实做好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心理预期,更加理性地择业就业。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适龄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认真做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引导、鼓励他们到基层、企业和偏远乡镇就业和创业。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快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开发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在农村着重结合抗震安居工程及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解决好困难农牧民住房问题。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认真做好老龄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和谐乌苏建设。统筹抓好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强化大外宣观念,多方开辟外宣渠道,大力宣传推介乌苏,提升城市知名度。加大双拥共建工作力度,巩固和发展军地共建、军民团结的成果。扎实开展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迎检”复验工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强化维稳工作举措,全力维护大局稳定。扎实做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健全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狠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五个认清,五个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学习培训,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关于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大局稳定的安排部署上来。坚持打防结合,加大防范力度,全力落实和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坚决把“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消灭在预谋阶段。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旗帜鲜明地保护爱国宗教人士和正常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非法宗教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大力开展平安创建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争创平安的良好氛围。

  (三)增强服务意识,为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坚持以增强服务意识为着眼点,以服务型政府、诚信体系、依法治理、反腐倡廉建设为核心,优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环境。

  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统领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创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深入研究,善于运用“非禁即可”思想增强服务能力,善于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与消化吸收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各部门要寓管理于服务中,把窗口前移,将服务延伸,不断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环境上取得新成果。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尽心竭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形成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整体合力。要有宽阔的眼界,胸怀全市大局,摒弃部门小利,相互之间要搞好协作配合,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论条块、不分内外地认真执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以构建诚信体系为依托优化商务环境。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形成人人关注诚信建设、主动参与诚信建设的强大舆论导向。善于总结和发现各领域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干部群众向诚信楷模学习。大力推动“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要积极推动信用工程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健全并严格执行失信惩戒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在政务、商务及社会活动中,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准则,诚信为本,言必行、行必果,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共铸诚信,塑造诚信乌苏新形象。

  以加强依法治理为重点优化经济环境。要积极探索社会化和多样性的普法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构筑多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抓好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行量化管理,充分发挥市纪委、行政绩效考核督查中心等职能部门的作用,进一步畅通人大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加大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严肃处理违反审批制度、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适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敲诈勒索行为,坚决依法从重、从严惩处破坏经济环境的犯罪行为。

  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抓手优化社会环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始终不渝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高教育实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评议制度;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问责等制度,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发挥查办案件惩戒功能和治本功能;全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努力在全市营造廉政务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20xx年,我们要积极响应地委关于实施“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的号召,立足乌苏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把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重点,全力打造更加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全力以赴,站在新起点,再创新局面,凝心聚力创造乌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17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