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措施>

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2)

时间: 巧萍1053 分享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后果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有关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近来却频频出现,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漂白粉到假薯粉,它们造成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首先,不安全食品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相信我们都已经知道了食品中毒的严重后果,也都了解了大头娃娃的悲剧。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也关系到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多数出现问题的食品一般都是出自一些小作坊或者黑加工点,他们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大多使用劣质原料或者使用假商标,以降低生产成本,这就严重侵害了一些正规厂家的合法权益,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食品开发商利欲熏心,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企业“犯法成本”太低了;多部门分管,责任边界不清,工商部门只管生产经营资格、农业部门只管原始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商务部门只管流通环节、质监部门只负责食品生产中出现的质量标准问题等等。更根本的原因或许还是在于现有食品安全监管的领导体系制度上。食品行业有一个特点:食品生产时受益的往往是当地企业、经济、政府等等;但食品有安全问题时,受害的却往往多是外地或当地的消费者。而现行食品安全监管领导体系制度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所属的有关部门监管当地的食品生产安全,那么就比较容易受地方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利益、有意或无意的忽视食品安全监管,不去认真仔细的检查,严格处理,以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放声了。具体分析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政府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管。

  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据我了解,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平时没有有力的监察,当老百姓举报时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不知何处检举,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可以毫无顾忌的生产销售伪劣食品。

  2.消费者知识匮乏。

  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还有许多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没有了解食品安全的渠道,从而缺乏相关的知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且容易只图便宜,不太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实正是因为有了消费者的需求,才导致这些问题食品的生产。试想,若广大消费者都有高度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去购买这些假冒伪劣食品,那么这些食品的生产必将大大减少。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比如食用河豚的某些部分是会导致中毒的,比如啤酒和螃蟹一起食用也是对身体很不好的,还有比如空腹食用很多食物是不行的„„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识,可却有很多人不太注意,所以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这也是消费者知识匮乏的体现。

  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1.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3.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4.大力发挥新闻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群众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一,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及部门网站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有计划报道食品安全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其二,有步骤地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在每个社区、乡镇、行政村、学校设置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其三,在市、县(区)及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咨询投诉和救援中心,开通举报热线,负责受理有关食品安全的咨询、投诉和应急救援工作;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耳目和帮手作用。其四,定期召开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向人民群众提供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揭露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制售假劣食品的“黑名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情权和监督权。

  从近期曝光的“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到“瘦肉精”猪肉、“牛肉膏”事件,再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暴露了食品存在重大的安全问题。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一方面部分食品生产、食品经营从业者道德素质低下,为获取不当利益,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利益,不仅无视社会公德、践踏市场准则,甚至不惜以戕害他人生命为代价。另一方面相关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对违法制毒贩毒者处罚过轻,不足以杀一儆百。

  面对接连不断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温家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靠什么救治“健美猪”?归根结底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让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唾弃,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切实保障。在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与诚信教育的同时,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监管部门不能习惯于在媒体曝光之后再进行突击式检查,应该主动出击,通过严密监管严惩各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使铤而走险者付出令其难以承受的代价,真正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看过“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的人还看了:

30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