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导游词>

包公文化园导游词(2)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包公文化园导游词篇2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观包公园,我是 号讲解员,我姓 。从现在起将由我为各位作全程讲解服务,首先真诚祝愿各位在包公园游览期间,能够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清官包拯而建。包拯字希仁,人尊称为“包公”,他于公元999年出生于安徽庐州即现在的合肥,1062年去世于河南开封。享年64岁,死后谥号为“孝肃”二字,“孝”指的是包公是个孝子,因为他29岁考取进士,但父母年老体弱,曾一度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在家奉养双亲,“肃”概括他一生严以律己,为官清正廉洁,所以仁宗皇帝用“孝肃”两个字来评价他的一生。

  包公园占地30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安徽省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河区廉政教育基地,它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和浮庄等景点组成。

  包公祠是包公少年读书的地方,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包公墓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所葬之地,占地三公顷,目前是国内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

  1999年在包拯诞辰1000周年之际,包河南畔又兴建了清风阁,取其两袖清风之意,立于清风阁的最高层,你可鸟瞰(kàn)整个包公园的秀丽风景,并清晰可见包河上有一座村庄似的公园,宛若一叶小舟轻浮水面,那也是包公园的景点之一――浮庄。

  可以说,在这里的每个景点都蕴藏着浓郁的包公文化,各景点也是分别以“历史包公”、“文物包公”、“戏剧包公”、“民俗包公”的视角来诠释包公。至于各景点的内容待会儿我会一一向大家做详细介绍的。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游客中心,今天我们参观的路线是从包公祠到清风阁,最后在包公墓结束。若是有意在各景点照相、留影的客人,可自行安排。

  包公园的第一个景点――包公祠。(走进包公祠)包公出生于合肥肥东县解集乡小包村,在他去世后的第四年,家乡人民就在老城区内的兴化寺建了一座包公祠,那是包公祠的最早雏形,因此合肥的包公祠至今已有九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其实包公一生多处为官,如今许多包公曾任过职的地方都建有包公祠。如河南开封、安徽合肥、广东肇庆等地,但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的,当数合肥包公祠。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座包公祠屡有兴建,也屡遭破坏。明朝弘治年间( 1488年),当时的庐州太守宋克明在此兴建“包公书院”,那时是包家后裔及城内一些有声望的大家子弟读书的场所。到了明嘉靖年间,即1593年,朝廷御史杨瞻(zhān)重修“包公书院”,并定名为“包公祠”。明清两代的官吏,贤人圣士都对包公祠进行过修缮(shàn)、增制。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曾一度毁于战火。清光绪八年( 1882年),合肥另一位名人――晚清大臣李鸿章独自捐资了2800两白银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今天大家看到的祠堂建筑就是由李鸿章当年修建的。因此在合肥流传了这么一句佳话:包家祠堂,李家修。

  大家随我踏入殿堂之前来看看殿檐下面两侧的一副对联:这是清同治二年(公元1864年)庐州知府唐景皋所题,安徽省书法家华浩泉先生书写的篆体:凡吾辈做官须带几分骨气;谒先生遗像如亲三代典型。

  我们看到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这尊塑像高约八尺,着金色,高大威严,正气凛然,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包拯塑像的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现在请大家抬头看上方高悬着的三块横匾,正中匾额上写“色正芒寒”四个大字,“色正”指包公执法如山、铁面无私、“芒寒”即所谓锋芒毕露之意,包公不徇私情,执法严明,足以使小人胆战心惊。这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所题,说起李瀚章所题的这四个字,还有一段故事:我们前面提过现在的包公祠是光绪八年李鸿章重建的,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李瀚章捷足先登,李瀚章当时是湖广总督,因母亲去世归家奔丧,便写了这副“色正芒寒”的横匾,并挂在了正中,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意屈居偏旁,只好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在石头上,一会儿给大家详细介绍。

  左匾上“节亮风清”四个字,是清朝乾隆年间庐州知事萧登生所题;右匾上“庐阳正气”,是光绪年间的一位才女左锡旋所题。这里的庐阳指的就是合肥,合肥古代又称为庐州或庐阳。大家可能已经发现殿的上上下下,到处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联匾额,从这一点足以证明合肥包公祠历史久远。

  包拯塑像旁有三口铜铡,这脍炙人口的三口铡刀,可以说是包公执法严明的象征,这三口铡刀所斩的对象也不同,上面的是“龙头铡”,专斩犯罪的皇亲国戚;中间的是“虎头铡”,专斩贪官污吏;最下面的是“狗头铡”,专斩刁民小人,恶霸劣绅,由此可看出我国的封建社会,等级非常森严,人活着的时候有等级,死了之后也是有等级之分,而当今社会,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那包拯如何得到这三口铡刀的呢,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描述:当年陈州受灾,包公向皇帝上了一道要求为陈州放粮的奏章,皇上披阅后,立刻派包公前往陈州稽查放粮之事,但包公担心自己手中无权柄,恐不能服众,于是仁宗皇帝赏了他三道御札,就是三道公文,但包公的谋士公孙策却把表示公文的“札”字附会成铡刀“铡”字,做成了三口铡刀,并分上中下三品,龙、虎、狗的式样,包公看了大喜,呈给皇上御览,皇上也觉得这是奇才巧思,于是,包公就带着这三口铡刀奔赴陈州,一路审理冤案,声名远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古碑就是刚才提到的――李鸿章所写的《重修包孝肃公祠记》,李鸿章在碑文中深情地写到:他对包拯当时的处境深有感触,因为包拯没有赫赫之功,却要冒颜直谏,当然不为浊世所喜,也就被许多庸人所误解,遇到不少阻力。对此,李鸿章也联想到自己当大臣的种种艰难,自然是感慨不已了,同时他还希望后人能够不要忘记这个楷模,努力学习包拯的为人,所以才在百忙中还惦记着重修包公祠。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整篇文章中,李鸿章两次写到自己的名字时,都缩小字体,大概是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和对包公的敬仰吧。

  接下来我们参观殿堂内右壁上的内容,首先是一块石刻包公像,上刻“宋包孝肃公遗像”,这张画像最初是由包公的学生为其画的一张全身画像,画上的包拯头戴乌纱帽,身着紫罗袍,脚蹬粉底靴,白脸长须,书生气派,画像一直由包家的后代珍藏,只有每逢过年或清明时才供奉,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广东督学,在包家后代的家中看到了这幅画像,于是请工匠以包拯的画像为范本,请人临摹刻在包公祠的石碑之上。由于是一比一的画像,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包公并不是像戏曲上演绎的那么威猛,个头也不是很高。从这副画像中大家可能发现有一奇特之处,就是包公的帽翅特别长。说到包公的帽翅长,包家后代常常骄傲地谈起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就因为包公身材不是很高,每次上朝的时候,站在文武百官中很不起眼,仁宗皇帝很难看到他,总是让包拯往前站一站。但是包公不愿意争那个脸面,于是皇帝就想了个办法,加长包公的帽翅,比一般官吏帽翅两边各加长三寸,同时又下了一道圣旨: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杀无赦。所以包拯身旁的大臣都尽量站离他远点,这样在朝上很容易把包公给显现出来了。当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包公在仁宗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边还有三块石碑,这一块石碑上刻的是包拯在青年时写下的一首言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yí)来者羞。”前两句指他治身处世要求清心直道,中间句用挺拔的树干和不弯的精钢来比喻自己刚正不阿的精神,并用先贤遗训勉励自己为人民谋利益,使人民富足,让鼠雀狐兔都能安逸。包公把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在一处做官,就把它贴在办公室的墙壁上,所以诗名为“包拯书郡斋壁”,如今,无论你从历史或传说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可以发现,包公一生确实按照这样的准则去做事―――刚直不阿。

  这一块石碑上刻写的是包拯的一篇奏折:《乞(qǐ)不用赃吏疏(shū)》,从这篇奏折我们可以看出包公的治国和用人思想。他首先提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认为国家郡县那么广,官吏那么多,贪污事件,层出不穷,案情报上来,有的宽贷以保全其性命;有的推诿(wěi)掩饰其过错,虽有严厉的法律条文,等于一张废纸,形同虚设,贪赃之徒,从不畏惧。他还列举了汉代因贪赃定罪的,皆禁锢(gù)其子孙的例子,宋太宗赵光义对犯赃滥者,一律放逐,以后也不再恢复官职,包拯向宋仁宗提出,今后官僚若有贪赃枉法的将依法处理,决不轻恕。纵遇大赦,也不再录用。如果所犯的事很轻微,至多当个副职,这样才能使贪官有所畏惧,从而遏(è)制贪污事件的发生。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与今天国家所倡导的反腐倡廉比较吻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块石碑上刻的是包公的家训,详细内容我将在包公墓给大家做介绍。

  游完包公祠正殿,现在请随我继续参观东西两厢房陈列室。

  西厢房陈列室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包公戏剧以及包公故事的源流,从古至今有关包公的故事流传的十分长久,而且经久不衰,包公去世后的南宋年间,民间就有他主东岳速报司的传说了,速报司是传说中阴曹地府的官职,宋代有三篇有关包公断案话本,明清两代更是160多种包公的故事,就是到今天,他的故事也没有间断过,大家还记得90年代台湾电视连续剧《包青天》吗?曾经风靡大陆。戏剧中包公形象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也是扎根于人们心目中最深、传播最广的,远比史书记载的包公更有人格魅力。人们尤为感兴趣的是他断案的故事,不仅生动有趣,且扣人心弦,包公断案过程中所体现的智慧,更让人拍案叫绝,分明是山穷水尽,顷刻间,又柳暗花明。所以当年胡适先生称包公为“东方的福尔摩斯”。元代时期,包公戏剧更加丰富,可以说包公是站在了元曲的巅峰,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就是《窦娥冤》的作者,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杂剧,其中很多是有关包公的,如《三勘蝴蝶梦》等(我们将在清风阁了解这个故事。)(注:用手指着写有《灰栏记》文字说明的展牌)这里展板上提到的元代杂剧《灰栏记》被后人誉为“智慧型的作品”。在《灰栏记》里包公的确表现出了异乎常人的智慧,书中说的是一对真假母亲争夺一个孩子的故事,假母亲是为了家庭财产继承权,而冒认这个孩子,假如故事发生在今天,就简单了,人们可采用DNA做亲子鉴定,可是当时没有这项技术,那包公是如何断案的呢?他首先用石灰画了一个圈,权当围栏,然后将孩子放在圈内,让两个母亲去拉拽(zhuài),声称把孩子拽出者就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包公正是抓住坏人的弱点,即心理上的松懈,因为假母亲一心要夺家产,拼命地拉拽,最后将孩子拉出了石灰栏,但却暴露出她不是孩子的亲母亲的真情,因为真正的亲生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是不会忍心用力去拉孩子的。这个故事,情节曲折跌(diē)宕(dàng),戏剧性强,因而影响很大,很早就被翻译到国外,是最早翻译成外文的元杂剧,1948年,根据该剧改编的《高加索灰栏记》在美国公演,产生了轰动效应,直到今天《灰栏记》仍然被改编成电视剧、舞台剧,它真正称得上是经久不衰,中外都知晓的一部古典剧作。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确实,明清两朝代时,小说盛行,关于包公的故事流传的就更多了,人们基本上是把包公塑造成忠臣的典范,封建统治的救星,如这里《万花楼演义》是将文曲星包公、武曲星狄青、杨家将揉和在一起一部演义故事。说到包公故事,大家就会立刻想到包公身旁的助手、护卫等,这就不得不提清代影响最大的包公小说《三侠五义》,《三侠五义》是将包公断案与侠客义士的传奇故事串为一体,并创作出一群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如公孙策、御猫展昭、锦毛鼠白玉堂等等。其实清代有很多的“公案小说”,多数是讲述包公的,《三侠五义》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部。鲁迅先生曾经评论《三侠五义》:说很像是一篇《水浒传》,只不过由于社会背景不同,《水浒》讲述的是一群梁山好汉反官府的事,而《三侠五义》说的是包公带着一帮侠义之士帮助官府的故事。

  因此,包公所有的形象都是从这些众多的杂剧、演义、公案小说中产生出来的,在民间也就形成一个非常著名的清官形象了。当然这个形象与历史上的包公真人还是有些区别的,因为人们太神话他了,已经把他传到神的地位,甚至说他额头上有一弯弯的月牙儿,可以“日审阳,夜审阴”,不过说到包公的相貌,可以肯定地说,历史的真实面貌与民间形象大不一样。那么包公究竟长什么样,请大家随我到东厢房去看看。

  (到了东厢房),刚才在大殿里大家通过包公的石刻像了解了包公的身高,那么包公的长相又是怎样的呢?当然这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不过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包公的形象是脸黑若锅底,且额头上还有一弯弯的月牙儿,真实那是一种戏剧的演变,凭借包公的黑来寓意他的铁面无私,在东厢房里我们可以看到包公的四幅画像,这四幅画来历都不同,这一幅是梁启超的《饮冰室集》里收藏的一张包公像;这一幅画像是由合肥的包家后代口述,画家画的,因为据说当年在合肥,包家一直珍藏一张包公晚年的画像且一代传一代,但到了““””期间这张画像被红卫兵一把火烧毁了,包家后代凭着记忆回忆起当年那张画像里包公的容貌,请画家画下的;这一幅是《清代话本·历代名臣画像集》中收录的;这一幅是最为珍贵,也最接近于历史真实的包公,因为它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薰殿内,是一张包公最早的画像,距今有950年的历史。需要解释的是,这四幅画虽然每一幅画都不一样,但基本形象是一致的,就是与我们大家所想象的以及众多传说、故事、戏曲里的包公形象差异是很大的,他并不是像人们常说的黑脸、方正、刚硬的形象,而完完全全是一个文人形象――白脸、清瘦、柔弱,我想这就是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之间的差异性吧。东厢房里还陈列了一些当年包公墓出土的一些随葬品等,这些我将在包公墓给大家作详细介绍。

  出了祠堂,我们看到这座玲珑小巧的六角亭,亭内有一口古井名叫廉泉井,。据说,这口井的水可以判断为官者是否清廉,因为赃官、不肖子孙喝了,都会头疼,闹肚子的,而清官喝了,却会觉得它甘甜无比,所以称为廉泉,这个传说我们可以从李鸿章的侄孙、光绪年间的举人李国衡写的《香花墩井亭记》中了解到:昔日有一太守游览包公祠,喝此井水,头疼不止,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太守是个赃官,才得到这样的报应。之所以叫廉泉井,是因为不廉者喝此水就会头疼,虽说是个传说,却反映了人们对包公这样的清官的爱戴以及对赃官的憎恶。当年李国衡应包家后代的要求为这口井修了个亭子,作为一“景”留下,并留存至今。大家是否发现,廉泉的井沿上,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那是井绳长期磨擦而留下的。正对井口的亭子顶端天花板中央,雕有一块浮雕龙像。雕龙的影子倒映在井内,随着井水的晃动,好似龙在戏,所以人们又称这口井为“龙井”。

  1999年初为纪念包公诞辰1000周年,包公祠内新建了一座包公故事蜡像馆。这座蜡像馆由对包拯颇有研究的著名雕塑家、蜡像专家、河南大学李元星教授设计和制作。他把戏剧、影视、美术、建筑集为一体,成为了熔历史、文化、科技于一炉的综合性艺术的结晶。这里共塑造了《怒弹国丈》、《铡美案》和《打龙袍》三组脍炙人口的故事。

  第一组是《怒弹国丈》的蜡像。身着红袍的是张尧佐,他的养女被仁宗皇帝册封为贵妃,张尧佐借助于女儿的势力,连连升级,此时包拯担任的是朝廷的谏官,谏官有弹劾百官的义务,也有监督皇上的责任。在公元1050年,他对当时身居四项要职,自称“国丈”的张尧佐进行弹劾,他一连上奏五篇奏章,仁宗皇帝都不予理睬,最后,包拯和御史张择行、唐介,谏官陈旭、吴奎一起上殿和皇帝当面诤(zhèng)谏,包拯义正词严,措辞尖锐,情绪激动时,唾沫星子都溅到了皇帝的脸上,终于使皇帝罢免了张尧佐的两项要职,还迫使仁宗作出“今后后妃之家,不得担任朝廷的重要军政要职”的决定。这组蜡像再现了包拯铁面无私、犯颜直谏的高贵品质。

  第二组是《铡美案》,这组蜡像表现的是一个家喻户晓、人人传颂的包公故事。包拯将欺君罔(wǎng)上、杀妻灭子的十恶不赦之徒处斩,从而留下了一则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现在我们看到的场面就是包拯面对太后、公主的百般刁难,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毅然决定不做官也要处决陈世美,最后仁宗皇帝给包拯出了一道难题,说你可以斩陈世美,但斩的地方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上不见天,下不着地,不在屋内,也不在屋外,不成想,包公十分机智灵敏,竟然选在了符合这四个条件的门槛上斩了陈世美。其实如今很多史学家都在为陈世美翻案,他们认为《铡美案》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却无其事。据《湖北历史人物大典》、以及《湖北郡县县志》上记载: 陈世美是湖北均州人氏,(今丹江口市人)原名陈熟美,又名陈年谷,是清朝的一名清官,因当年“任人为贤,不任人为亲”,得罪了一些同学,这些同学认为陈世美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现在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于是故意编戏辱骂于他,这出戏还真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共鸣,后来又根据观众的愿望,又改编成陈世美让包青天给铡了的故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当时为泄私怨一时冲动,却酿成了一个无可弥补的历史冤案。

  第三组是《打龙袍》,其实就是那则狸猫换太子的宫廷奇案,当年宋真宗有两个妃子,为了夺宠,刘妃阴险地用剥了皮的狸猫换出了李妃的儿子,迫使李妃打入冷宫,最后流落民间,二十年之后,李妃巧遇包公,当包公得知实情后,帮李妃找到了儿子,也就是当朝的仁宗皇帝,但仁宗看着又老又丑的李妃拒不相认,包公非常生气,认为皇上为人子却不尽孝道,于是状告皇帝,最后仁宗也被包公的真诚和执着感动,最终愿意接受包公的惩法,由于一个臣子不能处罚天子,于是包公就借打龙袍来以示天子犯法与庶名同罪。

  先前大家所看到的,听到的多是包公的传闻轶事,那么包公的真正的政绩又是怎样的呢?请跟我继续去参观“包拯历史文化长廊”。包拯历史文化长廊”是大家参观游览以及了解真实包公的好去处。

  现在大家看到东西两边墙上,分别题写着“顽廉”、“懦(nuò)立”四字,其实“顽廉懦立”是个成语,出自《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意思是使贪婪的人廉洁,使懦弱的人立志,形容仁德之人对社会巨大的感化力量。刻在这里就是指包公的清廉精神对世风世道的一种警策教化作用,是想让包公以及他的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各位随我手指的那边看,有个小亭子,相传是包公小时候读书及休息玩耍的地方,称之为“流芳亭”。

  历史文化长廊是我园与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在二00二年共同建造的。它是把瓯(ōu)塑、碑刻、书画、刺绣、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集为一体,再现了包公真实的一生。首先我们进长廊之前,看到一幅对联,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书写的“风虎龙云几多过客, 琴心剑胆一介包公”,这副书法作品中“忠贤将相 道德名家”八个字当年是收录在《包氏宗谱》里的,据合肥的包家后代介绍说包公生前仁宗皇帝曾用“忠贤将相道德名家”八个字赞扬他,而死后仁宗又给他两个字“孝肃”作为谥号来概括他。 “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这是当年欧阳修赞扬包公的话语。这是包公的刺绣像,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全是用手工一针一线绣制出来的。杭绣的细致手工,精湛的工艺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大家现在所见到的是包氏家族世祖像,共有十二幅,下面是合肥包氏家族的世系图。说到包氏家族的起源,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实包姓的始祖是申包胥,申包胥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名士大夫,当年吴国攻打楚国时,他曾经到秦国,搬兵求救,但当时的秦哀公不愿出兵,申包胥眼看自己祖国将无法光复,悲痛欲绝,当即在秦国的朝廷上放声大哭,一连哭了七天七夜,真是日夜不绝声,滴水不入口,演出了一幕千古绝唱“哭秦廷”,最后,秦国上上下下无不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于是秦王终于出兵攻打吴国,救了楚国。所以申包胥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楚国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儿孙们依照当时的“以氏为姓”的习俗,取他名字中的“包”字为姓,因而产生了包氏家族的一世祖,北宋初年,有位名叫包传的军官,随军来到合肥,做了庐州都护,后来便在合肥买田置宅,定居包村,逐渐成为合肥的望族,包公的祖父包士通读书种田,没有做过官,父亲包令仪刻苦攻读考中进士,当过福建惠安县知县,任过朝廷虞部员王外郎,据合肥的《包氏家谱》记载:包公是申包胥的三十五代孙,包公兄弟三人,两个哥哥均早年去世,包家只有包公一人传宗接代,如今包氏家族还有很多的后代,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多数是生活在合肥肥东县谢集包村,有近400户人家,已经传到包公第38代孙,提及包公的后代,最有名气的当数香港的,被誉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他在宁波天一阁的《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得知自己是包公的二十九代孙,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1987年,曾携家眷来合肥参加祭祖,并给合肥人民献了一份厚礼,捐赠500万港币,合人民币600万建了一座兆龙住院楼(第三人民医院)。

  这是采用“瓯塑”工艺展示史实的包公,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包公历史传记。“瓯塑”是一种民间雕塑工艺品,采用的是彩色油泥塑出浮雕效果,又称“油泥塑”,流行于浙江温州地区,因温州位于瓯江之滨,所以得名。这里共分六大块,分别从“孝、忠、廉”三个角度突出了包公孝顺父母、忠于朝廷、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

  这是第一部分:少存壮志,读书尽孝。我先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发生在少年包公身上的一件事:包公少年是在合肥城里的兴化寺读私塾,在通往兴化寺的巷子里住着一个大富豪,包公和同学们出出进进都必须经过他家门口。有一天富翁备好酒菜,想请包公与一李姓同学来作客。在这之前,富翁也曾热情相邀过,但被包公拒绝了。这一次,李同学觉得盛情难却,准备进去,可包公告诫他说:“他是个有钱人,我们是读书人,若以后取得功名,今天的随便交往,不是给今后添累赘吗?”结果两人都没有赴宴。十多年后,他俩果然先后担任庐州知府,因为不欠人情账,都能秉公执法,光明磊落地处理政事。由此可见包公从小对人际关系就很慎重,处理事情总是从长计议。包公29岁金榜题名,考取了进士,可是当时父母年事已高,不愿随儿子远离家乡,在这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包公毅然辞官不做,留下侍奉父母,待父母双双离世后,又在墓旁守孝三年,长达十年之久,39岁时才在里人的劝阻之下,重登仕途。

  包公首任的是扬州天长县知县,也就是今天安徽天长市,当年是个望县,在天长县包公曾经审判了一桩无头案――牛舌案,故事说的是,有一天,一个农民来状告他家的耕牛不知被谁割去了舌头,牛被割了舌头,不能吃草,眼看就要死去,对于农民来说,一个耕牛等于半个家业,包公非常重视这件事,但他觉得割别人的牛舌头对盗割者来说,似乎没什么经济利益可得,可能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于是包公想了一个“金钩钓鱼”之计,他对农民说:你来告状有人知道吗?农民说没有。包公便吩咐他回家把牛杀了并拿到集上去卖。农民走后,包公写了一张禁杀耕牛,揭发有赏的告示贴在集上。因宋朝有规定,不许私自宰杀耕牛,擅杀耕牛是犯法的。不久,就有个无赖到县衙来控告那农民杀牛,准备拿赏。谁知包拯这时却把惊堂木一拍,厉声说道:“为何先割别人牛舌而又来诬告?”无赖做贼心虚,以为事情已经败露,只得招供,包公也就是在这个案件上越传越神,最后成了可以“日审阳,夜审阴”的形象。

  因为包拯在天长任知县的三年政绩突出,口碑极佳,所以,任期一满就升任为端州知府。端州是今天的广东肇庆,出产一种名贵砚台——端砚,至今都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那时也是朝廷贡品,可是历届郡守经常中饱私囊,向砚工征收砚台,砚工们苦不堪言。包拯在任三年,严令按进贡的定额征收,决不多收一块,包公离任时,百姓们特意精制了一方砚台送给他,但他婉言谢绝了,老百姓只得悄悄塞进他的包裹中,可包公的船行至江中心时,天气空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他认为苍天发怒,必有蹊跷,命人查点行囊,发现了这枚砚台,他依然把这方砚台抛入江中,顿时风停雨至,史书上称赞为“不持一砚而归”,这种律己的精神至今受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大殿中看到了包公的三口铡刀,民间传说包公用这三口铡刀斩了很多贪官污吏,甚至犯法的皇亲国戚,但你若翻翻史书你会大吃一惊的,包公没有斩过任何一个当官的,那他如何和这些贪官作斗争?这就得说说这一部分1043年,包公从端州回到京城,便留在朝廷,进入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担任监察御史,也就是担负起弹劾的重任,包公一生当中曾对64个官员进行过弹劾,其中,两次弹劾宰相宋庠(xiáng),六弹国丈张尧佐,七弹封疆大吏王逵,真正体现出老百姓传闻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为官作风。

  包公不仅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同样也不徇私枉法,戏剧就有《斩包勉》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史书上没有记载过包公斩包勉的故事,却有审舅舅一案,那是1053年,包公的长子包繶在家乡病故,仁宗皇帝体恤它,调他回家乡做庐州知州,中国有句古话:“京官难当,乡官难做”。包公一到庐州,就有一些不明大义的亲戚,好友倚仗包公的权势,仗势欺人,包公有个舅舅甚至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最终被告到包公那儿,包公将舅舅传到公堂,公开审讯,在人证、物证面前,舅舅只得低头认罪,包公根据法律重杖其十下, “杀一儆百”。

  这部分是“安疆备边,居安思危”。其实老百姓只知道,包公是个公正的法官,但不知他还是个良好的外交官, 1045年,包公曾奉命出使过契丹,契丹国就是杨家将里提到的辽国,当时宋辽两国关系不好,战事连连,因此包公去了之后受到了种种挑衅,可是包公却是以他不卑不亢,以理服人的外交官的风范,圆满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正是这次的出使,使包公发现了宋辽两国每年都有使臣互相访问,辽使来时,宋还要派三番使臣陪同接和送,三番是北宋时期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其三番使臣,常常乘迎送外交使者的机会,大事贪污中饱,拼命掠夺民财。每到一个驿站,都要大量索取物品,沿途百姓备受骚扰。所以他提出禁止三番索取;并且通过出使,更加察觉到固边强兵的重要性,他向朝廷提出许多关于加强国防的建议,特别强调代州、雄州两处是边关中的紧要之处,一定要精选良将固守,加强国防力量,他主张不以职位高下,只要有武艺才略,便可大胆使用,正是包公的这些建议,增强了皇帝和文武百官居安思危的意识,重视了国防的建设,抑止了辽国的侵略野心,从而保障了边界的长期安宁,以及国内的稳定。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部分是“忠正威仪,慑震开封。”说到开封,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戏剧中唱到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个景象,事实上包公做开封知府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年零三个月,可是他的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赢得了近千年来层出不穷的包公故事,大多数是写包公在开封府做府尹的事,因此从文艺角度来看看,可以说开封是艺术上的包公诞生地。的确包公在开封府做府尹的时候,做了很多实事,首先是为百姓疏通了一条河流---惠民河,惠民河原是开封一条古老的河流,名叫蔡河,由于年久失修,年年泛滥成灾,包公来到开封之后,发现其中的原由,是许多官宦人家在河边建了大量的花园亭榭,使河面变窄,河道淤塞,造成灾害。包公要求他们拆去亭榭,清除障碍,可他们借口有地契为凭,拒不执行。后来包公发现地契全是假的,不仅下令拆除亭榭,还把他们的名单上报朝廷,追究罪过,撤去官职,真正使蔡河成为一条惠及百姓的幸福河。其次是撤消门牌司职位,过去人们常说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说的就是开封府以前就有一条规定,凡是告状的人,首先要把状纸交给门牌司转收,门牌司趁机敲诈百姓,使百姓是有冤不敢伸,没钱也无处伸。但是包拯上任后首先撤出门牌司的职位,百姓可直接进衙门告状了。再者是整顿吏治:在包公刚到开封府上任的时候,衙吏们抱着文书档案挤了满满一屋子,包拯让他们依次传唤,逐个审阅,没差错的,当即退下,对敷衍塞责,心术不正的刀笔吏,包公一一指出,严词质问,并当即解除他们的职务,赶出公门,使衙门风气焕然。这里还描绘了当年包公审判过的一则案件----“匿金案”,说的是有两个好朋友相约去喝酒,一个名叫甲能喝,另一个名叫乙的不能喝。甲将身上的几两金子交于乙,以防喝多遗失,甲大醉而归。酒醒后他向乙索回金子,可乙却矢口否认,于是状告到包公那,由于没有证人,乙据不承认。于是包公想了一个办法,把乙扣押在堂,再派公差去乙家中,称乙已承认金子藏于家中,快将金子交出带回衙门,乙的家人信以为真,交出了金子,在赃物面前,乙不得不认罪。

  下面这个板块是“兴利除弊、恤民为本”。包公体恤民情,可以从陈州放粮的故事中得以说明,他是真正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头。陈州(就是今天河南淮阳县)有一年大雪,粮食减产,而贪官污吏们却将每斗五十文的小麦折成一百四十文,这样一来,百姓就是把打下的粮食全部卖掉,也交不起税收,为此包公为陈州减税上了一道奏章,要求为农民减轻负担,体现了他爱民如子的精神。

  这里是最后一部分“社稷明臣,俎(zǔ)豆千秋”。1062年,包拯六十四岁时,一天正在枢密院处理事务,突然发病,被抬回了家中,仁宗皇帝得知后,当即派自己的御医前去诊治,但十日之后包公就去世了,消息传来,整个开封城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仁宗皇帝也“辍(chuò)朝一日”,亲自前去吊唁。第二年,包公的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故里。

  这是一张完整的包公仕履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包公一生为官二十六年,从二十九岁中进士,39岁任知县,然后,做知州,知府,监察御使,转运史,最后做到了枢密副使(北宋最高军事机构的副长官),死后皇帝又追封为礼部尚书,官居二品。

  《宋史》记载了这样一句话“人以包公笑比黄河清,”说的是若让包公笑,除非让黄河清,当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用“孝肃天性峭严,未尝有笑容,人谓包希仁笑比黄河清”的诗句来赞誉包公的严肃。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篇《合肥包孝肃公祠变迁记》,再次回顾一下包公祠从古至今修建的经过,此篇文章由合肥教院的许有为先生撰文,安徽书法家许云瑞书写,在文章中,作者写到:包公去世后的第四年,他的一位好友――庐州的兴化寺仁岳和尚在寺内就建了一座包公祠,明朝时期,庐州太守又在此地兴建了包公书院,后又定名为包公祠,清代时李鸿章曾捐赠2800两白银将破旧不堪的包公祠加以重建,如今包公祠格局虽是李鸿章时期的,但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市人民政府屡拨专款修缮,1999年家乡人民隆重纪念包公千年诞辰之时,又将包公祠全面大修一番,并使之焕然一新。

  包公祠就介绍到这里,现在请大家随着我去下一个景点。

  各位游客,眼前这片水面就是“包河”。其实这条包河原先只是合肥的一段护城河。你们看河对岸,那条高出水面六七米的路面,弯弯曲曲地向两个方向延伸,那就是合肥古城墙的城墙根基。这段古城墙最初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到了宋代,合肥的多任知县相继修葺,使它加长了数倍。明代初期,开国功臣虢(guó)国公俞通海在任巢湖水师大将期间,奉命监修合肥城墙,把它改为砖砌城墙。弘治年间,庐州知府马金修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使古城墙的周长达26里,还建有7个城门,把合肥变成了 “铁打的庐州”。清代又不断修葺,使城墙越修越壮观。可惜的事,这座古城墙在1951年,因合肥城建被全部拆毁,所幸的是及时栽树形成绿化带。那么原来的这一段护城河为什么后来会被称为“包河”呢?

  据说有这样的一则故事,当年宋仁宗因为包拯为国操劳一生,为官清廉,在包拯晚年时要将半个庐州赐给他作为个人家产。包拯想自己为官二十多年,不占民财,两袖清风,如今已是暮年,怎能占半个庐州为己有呢?于是,坚持不受。但是毕竟圣意难违,包拯深思熟虑后,便要了这一段护城河。从此之后,这条河就姓包,叫包河。传说有年大旱,包河周边的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饥饿的灾民自然很想吃这包河里的藕。当时包公还健在,亲笔写下“河藕能吃不能卖,愿者挖藕度荒年”的告示叫家人贴到街上。百姓听说后,纷纷下河挖藕充饥,度过了灾难。后来百姓们感谢包公的恩德,不愿意将藕挖尽,特意留下许多藕根,让能繁衍至今。所以现在包河里有很多藕,但包河里的藕和一般的藕不一样,人们常说藕断丝连,可包河的藕不仅鲜嫩可口,而且每个藕都有七个孔,断而无丝,不仅藕奇特,包河里的鱼也是,脊背特别黑,不论你怎么烧煎、炸、煮,怎么都去不了它的黑色,几百个春秋过去了,人们终于明白了,那是因为包公铁面无私的缘由吧。

  我们现在大家来到的这个地方叫“脚印塘”。各位看看它是不是像个大脚印,脚印塘原是包河中小岛上的一个池塘,传说,包拯少年在香花敦读书时,常来这游玩。那时岛的北面并没有今天看到的“玉带桥”。有一天,包拯在这里玩的高兴想到对岸去看看,于是,他猛地向前一跳。因为包拯原为文曲星下凡,所以这一跳便在小岛上留下了一个又深又大的右脚脚印,天长日久形成了一个小塘,所以人们称它为“脚印塘”。这个传说,虽说有点神话色彩,但也表达出合肥的老百姓对包拯的敬仰之情。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浮庄,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村庄之意, 1983年重新修建起来,共占地20余亩,是一组由茶楼、莲塘、亭榭、曲桥等组成的古典园林。粉墙黛瓦,色彩素雅,黑白分明,具有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艺术特色。因为整个建筑就像中国古代的村庄,又像一片荷叶浮在包河之上,所以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它取名“浮庄”。大家看到了南大门上镶嵌一块金黄匾额,上书“浮庄”两个醒目大字,就是当年张爱萍将军亲笔书写的。2004年,浮庄经过改造,成为市政府次接待中心。

  我们现在走上台阶,就可到清风阁的入口广场。广场总面积为1920 m 2,可以满足清风阁景区和包公墓园的游人集合、停车的需要。我们首先看到的这棵古松树下的两块巨石,它们是从包公的出生地肥东县谢集乡小包村的山上采集而来的庐阳雪花石,质地坚硬,形态挺拔,寓意包公为官清廉,执法严峻。石头的一大一小则表示包公的孝肃家风代代相传,把它们置于青松之下,有着叶落归根之意。

  (走进清风阁)清风阁是为纪念包拯诞辰一千周年而建,整个景点不仅是为了弘扬包公的精神,同时也借助于包公为切入点,来宣传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明月亭,之所以取名为明月,不仅是为了和“清风阁”中的清风二字呼应,同时也寓意着包公的清廉之风如明月一样普照人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两根柱子上的一幅对联,这是清代文人顾建堂所撰文,安徽省书法家许云瑞所书,上联是“试掬清泉荐萍藻”下联是“长留正气阅沧桑”这里的荐是拨开之意,亭内竖有一块石碑,上刻一篇“清风阁碑记”,文章记述了清风阁的诞生,碑文由合肥教育学院许有为先生撰写。明月亭是一座仿宋代的建筑,其实,整个园内建筑均采用仿宋建筑形式,再现了包公生活年代的历史风貌,并借助青石铺路,方形布局,体现出包拯“清正廉明”的高尚品质。

  穿过明月亭,我们见到的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宋式建筑―――鱼沼飞梁。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水中有很多鱼,再加上沼上有一座桥梁 ,桥面呈十字型,给人以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所以得名为鱼沼飞梁。古代的桥梁多为一字形,唯独此桥结成十字形,可谓独具匠心,这座鱼沼飞梁是典型的宋代石雕技术的体现,其实,中国的石雕技术历史非常久远,自汉代至今已超过两千多年,到了宋代,石刻达到了成熟阶段。鱼沼飞梁这种建筑既可以独立成景,如山西晋祠的鱼沼飞梁最为出名,也可以在群体建筑中活跃气氛,现在我们通过鱼沼飞梁可到达清风阁。

  清风阁的主体建筑是一座高42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明五层,暗四层,共九层的阁式的建筑,其阁体清秀、挺拔,体现了宋式建筑的开朗、明快。一会儿登上阁顶,大家可以一览合肥风光和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

  进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当年李鸿章在光绪九年写的一幅楹联,上联为“一笑河清乡国旧闻传谏草”,下联是“千秋墩在岁时薄酹(lèi)荐香花”,“薄酹”是祭祀之意,李鸿章在这幅对联中写出了包公作为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严肃形象永远留在家乡人民的心中。

  清风阁共分为七个厅,一、耿光日月厅,二、庐州宋韵厅,三、江淮奇葩厅、四、江山明月厅,五、庐州夜话厅,六、梨园揽胜厅,七、包公文化奇观厅。

  进入耿光日月厅,我们可以领略一下包公的千秋风采。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主面壁上的一幅长5.4米,宽5米的大型椴木浮雕,名为《清风赞》,浮雕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中心部分为一尊包公木雕像,再现包公的高风亮节,一身正气的崇高品质。背景部分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迹,有《回乡尽孝》《审牛舍案》《陈州放粮》《弹劾王逵》四个故事片断。《清风赞》下还有一花岗岩书卷,上刻一篇由安徽省美学家郭因撰文的《清风阁赋》,郭因在文章中写道,一代英豪包拯生于斯,长于斯,归葬于斯,当然,江淮大地,回顾千年历史,安徽并非只出了包公一人,因此我们在文章中可以读到:夏禹治理淮河,皋陶(yao2)开启法治,曹孟德逐鹿中原。朱元璋一统天下。李鸿章大兴洋务。刘铭传开发台湾。老子倡无为而治。庄周好逍遥之游。朱晦庵有理学之创。戴东原有朴学之兴。桐城文派崛起于龙眠。新安画派灿烂于黄岳。皖地银河,群星闪烁,难以一一铺陈,而包拯固乃其中翘楚(qiao2chu3)也。在众多的人物中,包公是最为出类拔萃,所以清风阁就是借助于包公为切入点,来宣传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为了大家参观方便,我们先坐电梯到最高层――第六厅,然后一层一层往下参观。每一层都是分别以磨漆画屏、古绢彩绘、楹联或木浮雕等艺术形式来展示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也是赋予了清风阁丰厚的文化底蕴。

  六层梨园揽胜厅:

  现在我们站在了清风阁的最高处,唐代诗人杜甫曾作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此刻,相信各位站在42米高的清风阁顶上,可能有同样的心境吧,的确从这里看去,合肥的风光一览无余,尤其是包河秀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早在1995年,“包河秀色”就由合肥市民推荐、专家甄选,当选为“合肥十景”之首。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包园清风”更添风采,于2006年的“合肥新十景”评选当中,再次当之无愧地摘得了桂冠。(其实包河原先只是古合肥的一段护城河,当年宋仁宗皇帝因为包拯为国操劳一生,为官清廉,在包拯晚年时欲将半个庐州赐给他作为个人家产,但是包拯坚持不受,可毕竟圣意难违,深思熟虑后,包拯仅要了这一段护城河,从此之后,这条河就称为包河。上个世纪50年代,包河的水还可以淘米、洗菜,但70年代之后,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水质恶化。2004年,包河经过全面清淤、整治,贯通了水系,并引入中水活化了水源,所谓中水就是各种污水经过处理后,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符合景观用水的标准,中水回用使得今天的包河真正实现了水清林绿的自然美景。现在映入大家眼中的便是浮庄,所谓浮庄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村庄之意,是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粉墙黛瓦、黑白分明,具有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艺术特色。因为整个建筑就像中国古代的村庄,又如一叶小舟轻浮于包河之上,所以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它取名“浮庄”。若是全程讲解,这一段前面已介绍,这里可简单讲解)请大家顺着我的左手方向看,那片林带中有一个水塘,各位若是近距离看就会觉得它非常像一个大脚印,它就叫“脚印塘”。脚印塘原是包河中小岛上的一个池塘,传说,包拯少年在香花敦读书时,常来这游玩。那时岛的北面并没有今天看到的“玉带桥”。有一天,在这里玩得正高兴的包拯好奇地想到对岸去看看,于是,他猛地向前一跳。因为包拯原是文曲星下凡,所以这一跳便在小岛上留下了一个又深又大的右脚脚印,天长日久形竟成了一个小水塘,所以人们称它为“脚印塘”。另一个说法是当年包公去世后没多久,一天站在天庭之上,看到人间贪官污吏横行,非常气愤,于是狠狠地躲了一脚,于是就留下了这么个巨大的脚印,这两个传说,虽说具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却也体现出了合肥老百姓对包拯的敬仰之情。大家继续向左边看,那边绿树成林的小岛便为香花墩,包公少年读书处,如今是包公祠的所在地,其实国内外不少地方都建有包公祠,但数合肥的包公祠历史最为悠久,被誉为包公的祖庭。(注:若是游客没去包公祠,可建议他别错过参观包公祠。)古时的合肥不仅有护城河,还有护城墙,河对岸的树林地带最早就是合肥的古城墙,可惜的是,这座古城墙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初,因城市建设被全部拆毁,万幸的是,城墙上的土就近推向两侧,因而建成了一条环城马路,以后又沿路种植许多刺槐、雪松、女贞等树木,形成了这条总长为8.7公里,面积137.6公顷绕旧城一周的林带,1980年,在原环城林带基础上建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带状公园,称作环城公园。整个环城公园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束在新城、旧市之间,为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环城公园又被人们誉为“翡翠项链”。正因为这条靓丽的翡翠项链,使得合肥成为了“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城园交融,浑然一体”的独特园林风貌的城市,因此合肥有着“现代花园城市”称号,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之一,2004年,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又荣膺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走到西面的护栏处)现在我们看到前面的这块绿地原是国防工办的旧址,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一千周年,合肥市政府花了二千万元将其开辟为绿地,如今成为了合肥市民游乐及休闲的场所。前方您看到的建筑是少年宫和图书馆,如今合肥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正蓬勃发展,今天的合肥拥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以及各类科研机构200多家,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四大科教基地北京、西安、成都、合肥)。2001年合肥正式加入WTA(世界科技联盟会员),中国科技大学落户合肥,更使咱们这座“千年古城”享有了“中国科技城”的称号,所以今天的合肥有着“包公故里,科教新城”的美誉。

  (走到南面的护栏处)合肥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旅游和文化中心,当然体育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的体育事业也在腾飞,说到体育,不得不提一位大家熟知的人物,中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位冠军得主,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许海峰,许海峰在编入安徽省队的时候就是在我们眼前的训练场中训练,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现在大家所看到右手边是安徽省体育场,现在称作“老明光体育场”,左手边最前面的蓝顶建筑是红三环体育馆,老明光和红三环分别是生产酒和烟的企业,企业品牌赞助了体育,那自然体育也成就了品牌。其实合肥的品牌产品也有很多,如美菱冰箱、荣事达洗衣机、JAC汽车、国风塑业等等,正是这一大批明星企业,大大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也标志着合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放试验区已成为发展合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到东南面护栏)大家可能发现我们放眼望去的几个方向皆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唯独东南角没有太多的高层建筑,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合肥市东南地势低洼,是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通道。合肥东南引风口在合肥历史上已经形成了非常具有特点的风扇状城市形态,在历次规划中都得以预留控制,从而也保证了合肥城市中心区良好的空气环境,如今的东南引风口地带也是合肥的滨湖新区,滨湖区是结合生态湿地打造的滨湖新城,可以说是合肥未来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地带,她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是集旅游、商务、会展、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型、高档次现代化新城区,滨湖区的建成将会使合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湖城市,让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

  现在我们前方看到的是包公墓的远景,包公墓也是包公园景点之一,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所葬之地,目前是国内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河南巩义市有一个包公墓,那合肥也有个包公墓,到底谁真谁假?我想一会儿各位去包公墓参观,就会找到答案的。(注:若是游客已参观过包公墓,可以说:您已经得到答案了。)

  (准备进阁)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今天的合肥,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不仅有名胜古迹,也同样有很多现代建筑,所以我们可以称合肥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带着游客走进厅内)在这一层的主壁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副由椴木雕刻的《徽班进京图》,这幅图反映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的场面,非常宏伟壮观,热闹非凡,整幅木雕采用的是民间木版画和戏曲年画图谱等传统工艺手法,介绍的是京剧的前身徽剧,徽剧是安徽的地方戏种,始于安徽怀宁县石牌镇一带,清乾隆、道光年间逐渐走向鼎盛,四大徽班进京,就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四个安徽的戏班相继进京演出,并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又吸收京腔、秦腔等剧种长处,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国粹--京剧,由此可见,源自民间的徽班在其进京之后为清代乃至当代的戏剧文化立下了不朽功勋,说到京剧的开山鼻祖程长庚当年就曾被推为四大徽班的总管,程长庚又名程椿,字玉珊,生于1812年,死于1882年,享年70岁,是安徽潜山县人。当年,徽剧向京剧发展过程中,包公戏也应运而生,这样也就使得黑脸,且额头上带有月牙儿的包公形象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心中。

  五层庐州夜话厅: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编钟,编钟是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秩序的悬挂在木架上编连起来的一种乐器,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为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祭祀活动,才演奏编钟。近代,在许多古代王侯贵族的墓葬中,先后出土了很多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编钟,目前是中国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编钟,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同时也证明了中国音乐文化很早以前,就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比欧洲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套仿古编钟,全套共64枚,每个钟可以发两个音,分三列悬挂。当年一起出土的还有一种乐器为编磬(qìng),同样可以击出美妙的乐曲,它是用灵壁石制成的。灵壁石产于安徽省宿州市灵壁县,居中国四大美石之首,宋代诗人方岩曾赞美灵壁石为“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所以古人用来制作乐器,因它扣之有声,被称为“磬石”和“八音石”。

  这一层的主壁板上是以庐阳传说为素材,用磨漆画中的漆刻工艺形式制作的四个合肥地名的传说。分别是“三孝口“迴龙桥” “巢湖志闻” “杏花村”。

  这里说的杏花村不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诗中提到的“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的杏花村,而是合肥的杏花村,现为合肥杏花公园。我给大家说说中间这副图所展示合肥“三孝口”这个地名的来历吧,当年《合肥县志》记载:相传在合肥城西门附近曾住着一户张姓人家,家中有一老母年迈古稀,膝下有三子,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照顾好老母,三个儿子轮流精心守护左右,不轻离片刻,有一年,老母亲不幸染上的毒疮,毒血不止,三个儿子为减轻老母亲的痛苦,轮番用嘴吮吸疮口,为使母亲的病早日康复和治愈,三个儿子四下寻找名医,偏方,但都没有治好母亲的病,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位相士,相士随便信口开河说用人肉熬汤可以治好,他们竟信以为真,,回家以后就争着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赶紧熬成汤汁喂给母亲喝下,但是母亲还是不治而终,母亲去世后,三个儿子变卖家中所有财产为母亲办理丧事,不料这一天邻居家竟起了大火,眼看大火越烧越旺,为保住棺木,三个儿子竟以身伏在母亲的棺木上,发誓和母亲的棺木共存亡,也许上天被三子的孝心所感动,当大火烧到张家的时候,竟从他家跳了过去,这场大火过后,整个城的西门一条街房屋都被大火烧为灰烬,唯独张家完好无损,后人为了纪念三个儿子,就把这个地方称之为“三孝口”。其实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自古就有《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广为传颂,包公也是一位孝子,为了尽孝他放弃了十年的做官机会。所以去世后仁宗皇帝给了他“孝肃”二字做为他一生的谥号,现在合肥的东面有一座桥就叫孝肃桥。

  (《杏花村》

  据说南宋时,有一姓辛的老者随难民逃来合肥,在城北搭一草棚住下,白天以打制草鞋为生,晚间常挑灯读书至深夜,终日寡言少语,极少出户,因其打制的草鞋结识耐穿且价格便宜,故买者很多,有时遇逃难者和饥民路过取其草鞋,非但分文不取,还济以茶水饮食,为感谢辛公的美德,凡来此地的人,都习惯按老人的嘱托,赠以杏苗或杏核,辛公每见送来的杏苗、杏核,甚为高兴,并将其一一种于棚舍附近的空地,至于辛公为何喜兴于此,人们并不关注。却说一日,州府忽遣人来此寻找一名叫辛子豪的人,经打听,得到众口一词:“只有一姓辛的老人,不曾听说有叫辛子豪的人。”无奈差人只得如实禀报州府老爷,州府老爷听在耳里,想在心里,会不会姓辛的老者就是辛子豪?于是,州府老爷次日轻装微服,亲往辛公舍下,见面即和辛公寒暄起来,辛公见来者无异样,言词并无恶意,无意中流露真实身份,州府闻知后方喜:“辛老先生,下官今奉朝廷东台王御史之命,前来恭请大驾赴京。”说罢,将王御史亲笔书信递给辛公看,辛公阅信后,知身份已露,但又不愿相从,便略加思索后说:“请大驾先回,待我先收拾一下,明早动身不迟,次日清早,州府老爷亲自前来辛公住处接他,岂料此时辛公早已去向不明,辛公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但辛公在这悉心栽下的杏苗,播下的杏种,日渐发旺,终成一片杏林,每年开春后,到处是姹紫嫣红,后来人们把这里就叫做杏花村。”

  《迴龙桥》

  当年东吴孙权率兵攻打合肥,船行至藏舟浦时,曹操突然从藏舟浦冲出,孙权见曹操突然冲出,又见藏舟浦碧波浩淼,芦荡丛深,便怀疑曹操有诈,认为攻打无望,逆转而返回,因此这座桥得名为“迴龙桥”。

  《巢湖传说》

  传说在很古以前,今天的巢湖本为古巢州地,古巢州近江有个港口,打鱼的很多,鱼市也很旺,是一个鱼米之乡。有一天,江水暴涨,游鱼随潮而迁,有一渔者出港打鱼,偶获巨鱼一条,惊喜异常,于是赶忙入市趁鲜而卖,一嗜鱼者过此,见此罕物,非常喜欢,遂买回品食,可是吃的时候,唯一老妇人不食,不久有一老翁悄悄走进老妇人跟前小声说:“此鱼乃是我儿子,你不食,以后我一定厚报,近日你如果看到城东门外有一石龟,它的眼睛变成红色,这个巢州就要陷落,巢湖就要从地底下升出来,你就赶紧带你的家人逃难去吧。”言毕,老翁就不见了,老妇人闻言,深信不已,于是天天去城东门看那石龟的眼睛,老妇人天天如此,来去匆匆,行为诡秘,被一顽皮的小孩看到,很是不解,便好奇地探问何故,老妇人见是一小孩,未加留意,便如实相告,小孩听后感到好笑,顿生逗逗老妇人之意,第二天,小孩在老妇人没去之前以猪血涂在石龟的眼睛上,老妇人去后,见石龟双目汪血欲滴,急转身返回家中,叫上家人一齐往城外逃去,这时看见一穿青衣的年轻人,对老妇说:“我乃是龙之子,可随后行”于是引老妇人登山,然而此刻时辰已到,巢州陷落,巢湖从地下升出来了,老妇人逃难不及,立在湖边变成了姥(mu3)山。他的儿子立在湖边变成了孤山,老妇人慌忙之中丢的鞋子成了鞋山。)

  (《迴龙桥》、《杏花村》、《巢湖的传说》这几个故事要掌握,但不一定要作为讲解的内容。)

  四层江山明月厅:

  安徽有着“三山二水”之称,“三山”即是眼前这副磨漆画展示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左为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于是赋诗一首“灵山开九华”所以得名“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有“莲花佛国”的美誉,它以佛教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有着“佛国仙城”之称;中间就是黄山,黄山以奇松、巧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天下,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批准为“文化和自然的双重遗产”,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右为齐云山,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古称白岳,因为这座山是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当年乾隆下江南时,称此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但由于齐云山是一座道教名山,道家讲究隐蔽,并不张扬,所以不出名,但古人还是称它为“江南小武当”。安徽境内除了这三座名山之外,还有一座天柱山,古称“皖山”或“皖公山”,因其在安徽境内,所以安徽简称为“皖”。我给各位介绍一下有关安徽的内容吧,安徽面积13.96万平凡公里,居全国第22位,人口6000多万,居全国第8位,安徽作为一个省的建制,始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正式设巡抚建省,驻安庆府。后取安庆、徽州府首字,定名安徽省。 二水”指的就是流经安徽境内的长江,淮河,安徽不仅山美水秀,而且人文荟萃,在两周壁板上就是用长江,淮河二水的形式刻画了安徽历代名人31位,都是安徽文坛上的重要人物: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其实怀宁邓家非常有名,不仅出了邓石如,后来又出了一个名人,“两弹元勋”邓稼先,上面还有“桐城文派”开创者方苞,集大成者姚鼐,《四库全书》编撰者之一的戴震,被尊为“后圣”的南宋理学家朱熹等等,这边的人物更为久远一些,道教创始人老子,安徽涡阳人,庄子,蒙城人、“竹林七贤”第一人嵇康,南宋爱国诗人张孝祥,京剧开山鼻祖程长庚,还有“建安风骨”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曾说: “天下人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当然最能表现曹植才高八斗的例子就是的他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最早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原为六句,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成了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起曹植,大家一定会想到他的父亲曹操,曹操的文采也非常出众,这边就有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公元207年,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在归途中经过河北昌黎县的碣石山,面对大海写下了这首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也是汉代乐府诗,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以下是两壁板上刻的人物的名字、年代、籍贯以及身份,要掌握,以防游客问到)

  北面:渐江 (1610――164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休宁人,清初画家,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共创“新安画派”,渐江最为著名。

  周谷:?

  查士标(1615――1698)清初画家,休宁人

  梅涛(1623――1697)清初画家,安徽宣城人

  石涛:即原即 ?

  虚古(1824――1896)清末画家,安徽新安画派 今歙县人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宣城人

  方苞(1668-1749)清代散文家,桐城人,桐城文派的创始人

  方以智(1611-1671)清初学者, 桐城人 ,人称惜抱先生

  吴敬梓(1701-1754)清小说家 全椒人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

  戴震(1723―1777)清代思想家

  朱熹(1130-1200)号晦庵,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宋代文学家,理学家教育家,平生以讲学、著书为主

  邓石如(1743-1805)清代杰出篆刻家,书法家,精四体书,造诣很深,怀宁人

  包世臣(1775-1855)泾县人,喜言兵,中年好诗,晚年寓居江宁讲学

  南面照壁:

  戴逵(?-395)东晋学者,雕塑家和画家,今宿县人

  杨小楼(1877-1937)著名京剧演员杨月楼的儿子 安庆人

  曹植(192-232)三国魏文学家 曹操第三子 今亳州人

  老子(约公元前571-471)著名的思想家 涡阳人

  庄子(约前369-286)我国战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蒙城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 和县人

  杜荀鹤(846-907)唐代诗人 池州石棣(dì)人

  张籍(约767-830)唐代诗人 和县人

  嵇(jī)康(224-263)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宿县人

  李公麟(1049-1106)宋代诗人书画家 舒城人

  李阳冰(?)唐代文学家

  张即之(1186-1263)南宋书法家 和县人

  夏侯審(shěn):?

  三层江淮奇葩(pā)厅:

  这一层大家看到的是一幅汉白玉描金的《琅琊山诗间图》,它刻画了安徽琅琊山的林壑(hè)优美与蔚(wèi)然深秀。当年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让安徽的琅琊山名震天下,说的是1045年,欧阳修由朝官被贬到滁州当太守,在琅琊山上的小亭子里写下这篇文章,当时欧阳修年仅40岁,适逢遭贬,心情不好所以自号为“醉翁”,他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寄情于山水的闲适心情,写作方法很有特点,以散文的形式,语言简练,且通篇用的都是解释句,连用了21个“也”字,如大家熟知的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篇文章写好后欧阳修亲自润笔,刻于石上,后来“拓(ta4)者众多”已模糊不清,公元1091年,后任滁州知府的王诏便托人去颍州,请他的学生苏东坡重写,这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醉翁亭记》碑文,史称为“欧文苏字”,或称“欧文苏体”。其实,各位可能有所不知,欧阳修和包公当年同朝为官,包公离任开封府府尹,就是欧阳修接替的,可以说他俩都是开封府长官的楷模,包拯以威严名震京城,欧阳修以宽简誉满朝野,清代开封府府尹刘书元曾在开封府门外建了一座“包欧二贤祠”,并树了两座小牌坊,一写“包严”,另一写“欧宽”,教育后来的官员“严而思包严之道,宽而思欧宽之由”。

  和《醉翁亭记》遥相呼应的是一幅汉白玉的李白诗意图,它是根据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意创作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可谓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每每读来,都让人情满于怀,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诗的背后故事同样让人回味无穷,相传,当年安徽泾县的桃花潭居住着一位雅士,叫汪伦,汪伦对李白的诗极力推崇,一直想请李白来桃花潭吟诗作赋,如何才能请得李白,经过一方苦思冥想,汪伦给李白修书一封,上写:先生好游乎?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看后大悦,于是欣然而至,到后才发觉上了汪伦的当,原来信中所说的十里桃花是离泾县十里处有个桃花潭,万家酒店就是姓万的人在镇上开了一家酒店,但李白了解真相后,并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这是汪伦用心良苦,以下的日子,汪伦每天更是好酒好菜款待他,等李白临行时,汪伦又唱着歌来送行,这让李白感动得热泪盈眶,诗兴大发,于是便有了这首千古绝唱。

  两侧壁板上所展示的是从故宫博物院和安徽省博物馆征集来的安徽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幅: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邓石如的隶书四条屏:世虑全消,见几点落花,听数声啼鸟,尘缘割断,推半窗明月,卧一榻清风。

  (四周壁板上由左向右:祝昌的龛(kān)影窈(yǎo)杳(yǎo)雪图(安徽省博物馆藏)桐城人 ;邓石如的隶书四条屏(安徽省博物馆藏)怀宁人;吴定的溪山亭子安徽休宁人;公园柳水阁图:徐卫号 宣城人,还有浙江的黄山图册之九(故宫博物馆藏)歙县人;姚宋的秋山野度图 歙县人;方以智的草书诗卷 桐城人;仿名家山水之九 查士标 休宁人,这一段作为需要了解掌握的内容,仅供了解,可不作讲解内容)

  二层庐州宋韵厅: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幅《古庐州市景图》,它是以古绢彩绘形式,并借鉴了《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的服饰和用具,向大家展示了古庐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古庐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合肥。关于合肥的名字由来说法很多,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司马迁《史记》以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施指的是南淝河,肥是东淝河,就是合肥因地处南淝河与东淝河交汇处而得名。这里就是当时的南淝河码头,可以说是商船云集之地,所有的货物都得运到此处,再由这儿运往各地。在北宋期间,这里有很多的木采市场、米市等诸多的市场,由于这儿的水运发达,带动当时古合肥的繁荣。这里是金斗河,贯穿当时整个古合肥市区,现在是合肥市的淮河路步行街。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的美称,因此合肥有很多三国遗址,这儿就是当年曹操点将的地方,名叫教弩台,又名曹操点将台,唐朝时期,人们在台上挖出了一尊铁佛,于是在台上建了一座寺庙,叫铁佛寺,明代又更名为明教寺,现在明教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庙之一,和明教寺一步之遥的逍遥津,同样是三国的古战场,三国演义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说到的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儿,这是飞骑(jì)桥,当年孙权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被曹操打的大败而归,逃到这儿,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上的桥也已断裂,不得已,孙权只得策马飞过桥去,后人就把这座桥称为飞骑桥。罗贯中的一首诗中这么写到: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说的就是这么一段故事,这里是稻香楼,原为清代初期官僚龚鼎嗣建造的别墅,清代初期,合肥出了一位著名人物龚鼎孳,因他曾经出任过刑、兵、礼部三部尚书,民间称其为“龚大司马”,当时,龚家在合肥是声明鹊起,他的弟弟龚鼎嗣(他哥哥的名字是兹字头加个“子”字底,而他的名字是“司”字头下面加个“子”,电脑打不出来,但这个字通“嗣”)从浙江回归故里,选择这个地方修建别墅,因别墅周围原是一片稻田,微风吹来,稻花飘香而得名,现为合肥稻香楼宾馆,1958年,毛泽东来合肥视察就下榻于此。(走到这副图的结尾处)这里大蜀山,据专家们考证它曾经是一座活火山。那大蜀山因何得名?据《庐州府志》记载:曾经有个四川的僧人来这儿建了一座庙,时间长了想家了,就在山上挖了口井,竟然发现井水的味道如同瞿塘三峡味,因此命名为蜀井,蜀山也因此得名,蜀井今已无存,但蜀山之名却流传至今。据《尔雅》上讲“蜀”是“独”的意思,所以它也是合肥市区唯一的一座山,如今大蜀山下,也开发了许多旅游景点,如安徽名人馆,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安徽自古以来50多位名人的风采,还有儿童们钟情的野生动物园等等。

  请到负一层,负二层参观包公文化奇观。

  包公文化奇观厅选摘了四个戏剧故事。采用声、光、电、控等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传说中包拯办案的风姿。

  一、《乌盆记》元末戏,无名氏之作

  梁人杨国用,在街上听卜卦先生算他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便出门做买卖以图避灾。第九十九天在返家途中,误宿离汴梁城四十里的破瓦村盆罐赵店中,赵氏夫妇见财起意,杀死杨国用,将他的尸体放入瓦窑中烧毁以图灭证,岂知被烧成了一只乌盆。赵氏的邻居,张敞古老汉向赵要一个尿盆,赵便把这个乌盆送给了他。不料盆带回家后,对张老汉喊冤,开始张老汉不以为然,可乌盆一个劲地喊冤,张老汉查遍房内所有物件,未查到能喊出声的东西。半夜又听到床边有喊声,发现床边只有一只乌盆,便顺手托起乌盆问话。乌盆向张老汉诉说被害的冤枉,并请求张老汉带它到开封府告状。包公在公堂上向冤魂问清了被害经过后,将盆罐赵夫妇问斩正法。

  二、《三勘蝴蝶梦》元朝,关汉卿

  元朝时期,有一位王老汉进城为三个儿子买读书的纸笔,路上被一个叫葛彪的恶霸的马撞倒,葛彪非但不赔礼道歉,反而大骂他撞了自己的马头,当即把王老汉活活打死。王老汉的三个儿子愤怒之下,将葛彪打死。当晚,包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蝴蝶被蜘蛛网网住,很可怜,他将蝴蝶救下。第二天,在公堂上,兄弟三人争着将杀人的罪名揽到自己身上。母亲为了保全并非亲生的两个儿子,忍痛指证亲生子,说是老三打死了葛彪,包公见此情景深为感动。在元代,偷马是要判死刑的,难以宽恕。刚好酸枣县押来了一个偷马贼。包公便采用了“调包计”,将盗马贼判成死刑,顶替了王小三,保全了他们全家。

  三、《观世音鱼蓝记》明代戏,无名氏之作

  一个鲤鱼精见到秀才张真后,觉得此人才貌双全,正中心意。便化成金家的牡丹小姐主动去张真的书房,与张真婚配,金家发现有两个牡丹,于是请来包公勘断,包公拿出照妖镜,结果真假牡丹都不见了。无奈之下,请来观音相助,观音菩萨以封鲤鱼精为鱼蓝观音,才收服鲤鱼精。

  四、《探阴山》(《三侠五义》改编)

  少女柳金蝉元宵之夜去观灯,不料被无赖李保骗到家中强迫成婚。柳金蝉不从,上吊身亡。这件事被一名叫颜查散的书生发现告到衙门,可衙门的昏官知县却把他认定为凶手,并判以绞刑。颜查散的仆人告到包公那,包公到阴曹地府,令判官查生死簿,但生死簿上注明金蝉是颜查散所杀,包公不信。又到阴山亲问金蝉鬼魂,才发现判官是李保的舅舅,为袒护李保私改了生死簿。包公得知此事大怒,到阎王殿找阎王辩解,阎王一开始袒护判官,后弄清楚原由后,将李保交了出来。包公把李保给铡了,将柳金蝉救治复生。

  (右手展示的是包公园的硬木彩塑浓缩景观,可向游客简单介绍一下包公园各景点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包公墓。

  包公墓园是包拯以及夫人、子孙遗骨所葬之地,整个墓园占地三公顷,目前是我国国内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1062年包公去世于河南开封,享年64岁,次年,其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故里。包公一生为官二十六年,最高官职是枢密副使,去世之后,仁宗皇帝又追封他礼部尚书,官居二品,因此,整个墓园大小结构皆按宋代二品官葬制而建。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园前的第一块建筑物---照壁,照壁是墓园前的屏障,起着遮挡功效,人们站在它的前面就不能对园内的景物一览无余,就如现在北方的一些家庭院子里至今还有一道墙,人们把它叫做隐蔽墙,和照壁的性质是相同的。照壁上有六个大字最惹人注目,“包孝肃公墓园”,古代公是一种尊称,在合肥包公墓出土的一块墓志铭上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朝廷士大夫达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而呼之为公。可见,包公早在生前就已经名扬天下。孝肃是包公死后的谥号,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对包公的孝肃二字加以重新诠释,认为包公是孝于人民,肃以律己。

  这是一对“子母双石阙(què)”。高的为母阙,6.4米,矮的为子阙,4.5米,“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高台建筑,因在古汉语中“阙”通我们常说的缺少的缺字,一边一座高大的门楼式的建筑,中间为像门而缺,所以古人称之为“阙”。阙有着表标等级的作用,史料上记载:皇帝的陵墓可享有一对三重阙,而四品以上为官者方可建阙,一、二品可为一对子母双石阙,三、四品一对单阙,没有子阙。包公墓前有一对子母双石阙,可见包公的官品至少为二品。阙的建筑最初源于西汉,而东汉时最为流行,但明清时,人们多数以牌坊的形式来替代。

  现在大家脚下走的是神道。神道右侧为神道碑,碑上撰刻的是包拯的生平和政绩。碑下有一乌龟状的动物,相传是龙生九子之一,名曰“贔(bìxì)屃”。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一。即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贔屃”因其力大无比,故常驮石碑。中国有一句民谣“摸摸贔屃的头,一辈子不发愁”这也就是这个贔屃头部为什么发亮的原因,有兴趣的客人也不妨试一试。

  前方的这道门,就是“神门”。古人曰神灵所走之门。神门两侧是原全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启功撰写的楹联:“正直遗型传稗(bài)史,清忠初绩著端州”。稗史就是民间传说的小史或野史,正直遗型传稗史说明人们了解包公还是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多,比较丰富,在下联中您看到的 “端州”二字,说的就是当年包公在端州掷砚的故事,刚才在包公祠给大家介绍过的,他一生多处为官,但第二任官位却在端州,因此启功写下“清忠初绩著端州”的话语来概括其一生。神门上那块匾额,是原国务委员、副谷牧同志所题:“无畏无惧,刚正为民”,谷牧同志的这幅隶书作品写的相当好,同一个无字用了不同的写法,可见他的书法功底非常深厚,不过各位也许已经发现这块匾额的时间落款很特别,可以说是谷牧同志为后人留了一个疑问,因为他写的是兔年夏月,指的是1987年,不过生肖是12年为一个轮回,几百个春秋之后,这兔年似乎就成了一个考古问题了吧。

  穿过神门,印入眼帘的是一组石刻群。一对望柱,一对石虎,一对石羊,还有一对石人,大家可能参观过皇帝的陵墓,看到的石刻群多是十几对或几十对,但包公是大臣,当然不能和皇帝相提并论,宋代陵寝制度规定:五品官位以上陵墓前方可有石刻群,三品以上石柱、石虎、石羊、石人各二,三品以下,少一对石人。现在我们首先看到这根望柱,就是北宋时期二品官位应享受的等级待遇,它呈八楞形,高3.6米,柱身刻有缠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寿桃型光焰。那么石虎石羊又代表着什么?虎因在动物世界最为凶猛,所以起着震慑邪恶的作用,而羊极为温顺,可表达一种思念和哀悼之意。其实,前方这一对石人最值得一提,它们有着不同之处,讲解之前,我想请各位自己先看一看它们的区别所在,现在大家走近了,可能就恍然大悟了,一文一武,右边双手持笏本的是文官,而左边双手拿剑的是武官,而且文官的高度比武官高,文官为2.7米,而武官为2.55米,一个朝代的艺术形式可以反映出一个朝代的政体特征,因此,文高武底的石人也就体现出北宋的政体――重文轻武。众所周知,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皇袍加身的,所以其担心害怕武官权力太大会后患无穷,于是“杯酒释兵权”,采用以文制武,武官文做等一系列政体削弱兵力,以防政变,故而出现了文高武低的石人现象。这一对文武官员刻画的最为生动的是他们的面部表情,尤其是武官,双眉紧蹙,满脸怒容,当然了,江山是他们打下的,但官职却没有文官高,肯定不高兴,所以自古便是“武官打天下,文官做天下” 。

  享堂正门前的一副楹联为我省已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所撰。上写:“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故乡更美公乎其归”。上联“廉吏可为”隐含了一个典故。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个令尹名为孙叔敖,他辅助楚王称雄政绩卓著,赢得楚国百姓的赞颂。在他死后没有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财富,致使他的后人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被史籍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可是,和孙叔敖同时期的一些赃官、贪官,他们死后却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大笔财产,他们的后人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照,于是社会舆论感叹道:“廉吏不可为”。但作者在此反其意而用之:包拯名传后世,光耀史册,所以“廉吏可为”,并且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下联意思是包拯逝世九百余年了,他的故乡合肥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非宋代所能比。当年包拯病逝外乡,归葬故里,因此“公乎其归”既表现包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表现故乡人民对包拯的深情缅怀之意。

  享堂是专供祭祀的场所,古人云:祭享有堂,这里是为祭拜包公而设置的一座极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殿宇。享堂中央的神龛中安放着包拯的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专供后人进香叩拜的。神龛上方悬匾三块。中间的匾额上写的是:“为政者师”,系清代江苏王均撰写,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左侧为“正气凛然”,为著名书画家刘海粟题写。右侧为“清正廉明”,是已故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包公的牌位就安放在神龛内,而它前方的是一尊高60cm的包公塑像,这尊塑像是2006年底南京金陵文化博物馆(私人博物馆)捐赠的景德镇定烧瓷,(定烧瓷是有专门意义或者给特定客户的定做的产品)约上个世纪初期所作,所以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存世量极少,由此可见它的珍贵和人们对于包公的敬仰之情。这尊瓷像的造型十分独特,您看:面相威严的包公身穿紫彩蟒袍,腰围玉带,并且左手执带,右手握拳,似乎想要审尽人世间的冤屈。包拯不仅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在东南亚的名声同样响亮,就说新加坡,它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人数最多的是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包公在当地的信徒有5万多人,供奉包公的神坛神庙有600间,包公不仅在新加坡有名,在泰国亦是如此,据说在泰国有一种洗衣粉,就叫包公牌,特别畅销,他们的广告词打的也好,说:我们的洗衣粉去污力极强,就像包公对贪官污吏一样毫不留情。

  穿过享堂,包拯的墓耸立在眼前。坟冢(zhǒng)为覆斗式方形墓,春秋战国时,诸侯将相死后,多采用方墓,到了宋代,人们更是以方为贵,所以包公也是方形墓。墓碑上刻的是:“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这里,我需要解释的是包公一生中的最高官职为枢密副使,其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人们多以为包公做的是丞相官职,在戏剧中就把包公唱成了包丞相,其实那是民心所向,老百姓封他的官职,包公最高官却是枢密副使,是北宋军事机构的最高副长官,他在这个官职上做了一年零一个月就去世了,可以说这个官职鲜为人知。而他最负盛名的官职却是开封府府尹,因为在那个官职上他为老百姓审冤翻案,从此之后名声大震,成为清官的代表。

  碑画廊是为纪念包拯诞辰一千周年而建,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整个碑廊有220块碑文,都是当今名人,或名书法家为包公题写的,其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副主席刘炳森等著名当代书法家撰写的纪念包公的碑文,作者以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书法形体,歌颂了包公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风范。(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撰写的《孝肃包公传》,由江苏常熟书法家曹大铁书写;前外交部长姬鹏飞撰写的“为政清廉,后世风范”;澳门知名人士马万祺撰写的“赤胆忠心匡社稷,铁面无私慰万民”;前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撰写的“林环水绕古城秀,信是淮南第一州”;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的“公生明廉生威”;此外,还有袁木、刘复之、叶如棠、江渭清、陈野苹、刘文清及启功、刘海粟、溥杰、唐云、王遐举、曹大铁、孙铁青、亚明、葛介屏、刘夜峰、李百忍、方绍武等全国知名人士和省内外著名书法家所题写的碑联诗文。可挑几幅说说,根据游客对书法的兴趣,繁简适中。)

  我想大家更感兴趣的可能是这面墙上的大型雕刻,可以这么说,安徽引以为骄傲的不仅有黄山,还有安徽的徽文化,在徽文化当中,徽派雕刻艺术中的三绝,不得不提,就是木雕、砖雕、石雕,称之为“徽州三雕“,目前徽州三雕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体现的就是这种雕刻艺术,其中所描述的包公故事不是民间传说的,均是史料记载的内容,因为民间太神话了包公,而后来人就有些怀疑历史上的包公和民间传说的包公是不是一致,而这些都是包公真正的政绩,这第一幅是家训严明,说的是包公晚年的时候,曾给后代留下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读一下)意思是说要求后代子孙必须为官清廉,有贪赃枉法者,生前不许进包家门,死后也不能葬包家主茔之中,他觉得写在纸上还不够,要求刻在石碑上,砌在堂屋东壁,让千秋万代人都知道,都来监督包家后代子孙的行动,形成包家特有的“孝肃”家风。这些都是木雕,一种椴木制成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中间的一幅石雕。它可不是一般的石料,究竟是什么样的石料制成的,大家自己先看看,其实,它是用制作歙(shè)砚的石料雕刻而成,歙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它的产地是安徽歙县,其质地可用八字概括:细而不滑,坚而不燥,不滑是取其发墨快,不燥是可用于润笔。当然加上精湛的雕工更是无与伦比,这是雕刻出一幅包公上言七事的故事,所谓上言,就是向皇帝进言,进言七件事,事实上就是规劝皇帝用一些贤能之士,在用人方面的一种改革,你看,他当时的建议至今都可沿用,如:用人不疑,速用贤能,起用逐臣等等。这些雕刻的内容都是从正史的角度来阐述包公的,由此可见,不论民间有多么夸张,看来还是没有离开包公的真正精神实质,包公就是清官,应该说是无愧于戏剧舞台上的青天形象的。(这里共有九幅作品,其它几幅作品的内容可在包公祠回澜轩内容中找到。雕刻作品可一一讲解,也可重点介绍几幅,根据不同游客,讲解员们酌情处理。)

  下面,我们去包公的家族墓参观。

  穿过侧神门,就可来到附葬区,也就是包公的家族墓群,即夫人、子孙安葬的地方,中间的这座墓就是包公的夫人墓,右边的是包公的长子包繶、长媳崔氏合葬墓,左边的是次子包绶、次媳文氏合葬墓,最左边的是包公长孙包永年之墓,大家看到这里,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没有包公的嫂子墓,民间不都说包公是他的嫂子抚养成人的吗?的确,民间传说当年包公出生后不像别的胎儿呱呱落地,而是不哭不叫,全身漆黑,他母亲认为生个怪物,一时气愤,把他仍在住所边的荷花塘里,恰巧塘里荷花盛开,荷叶满池,托住了婴儿,没有落水,一会儿,包公的嫂子来洗衣服,发现婴儿,吃了一惊,知道这是刚出生的小叔子,连忙抱回房中,偷偷抚养长大成人,但这个动人的故事,一直没有文字记载,而在1973年,安徽省文物局发掘清理包拯及其亲属墓葬时,却发现了包拯大儿媳妇崔氏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大意是说:崔氏把小叔子包绶当作自己儿子来抚养;而在包绶的出土墓志铭上也有这样的记载:他能有今天,是寡嫂将他养育成人的,因此包绶把寡嫂崔氏当成嫂娘侍奉。崔氏死后哲宗皇帝还追封她为节妇,并把崔氏的事迹与包拯的政绩同时记入宋史。由此看来,“长嫂如母”故事的真正由来可能发生在包拯的儿子身上,也就是说包公的儿子是嫂子抚养长大成人的,并非说的是包公自己。

  大家在这里看到的家训就是包公给其后人留下的,刚才在碑廊已给大家解释过了,全文这里看的非常清楚。

  现在我们去包公的地下墓室参观。墓室由墓道连接,墓道两侧石壁上刻有仿宋《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孝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自古就有二十四位孝子的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如:《卧冰求鲤》、《卖身葬父》、《为母埋儿》等。(可挑选一至二个故事介绍一下)《二十四孝图》不仅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同时也表彰了包公的孝行。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位于主墓正下方,我们看到的这块方形石块是包拯的墓志铭,墓志铭是用在地下来篆刻包公一生生平和政绩的,墓志盖上刻有“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十六个篆字。包公一生最高官职是枢密副使,但他死后,皇帝又追封为礼部尚书,北宋二品官,墓志的铭文是由包拯生前同僚好友吴奎撰写,洋洋洒洒三千多字,但由于年代已久,许多字已漫漶不清,现在可以辨认的只有两千七百个文字,可这比宋史上记载的包公要详尽的多,也为后人研究包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尤其其中两处写的非常清楚:一是包公是庐州合肥人,二是葬公于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

  如今包公还有35片骨头,其中有头顶顶骨、四肢挠骨,肩胛骨等等,包公的一枚顶骨还曾经送到泰国去展示过,那是1996年,泰国举办包公生平事迹展,合肥应邀参加开幕式,当时,合肥代表团带去一枚包公的顶骨,当中方代表捧着顶骨一下飞机的时候,发现泰国机场的长廊里跪了一大片泰国人,包括他们的三军将领都长跪不起,可见包公的声望在东南亚一带甚高,目前,包公的遗骨就落葬在这个棺具中,这个完整的棺具是一个复制品,不过棺具木料的来历却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最初包公的棺具年代已久,出土时已不太完整了,原先棺具是金丝楠木做成的,如今,为了符合历史事实,棺具依旧取材金丝楠木,但金丝楠木是非常稀有的木料,很难寻找,当时包公墓的工作人员跑遍了很多山林,终于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一个高山村里找到了,不仅找到了,还找出了一段巧合:当年的高山村是被一位老人承包的,巧合的是这位老人也姓包,名为包浩元,据他自己介绍说他是包公第35代子孙,老人听说为包公做棺具求找金丝楠木,非常激动,亲自带着儿孙登上山顶开采下了22棵金丝楠木捐赠给了包公墓,做成了这具棺材,您可以说是这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说是一段千古奇缘,但我想这表明了包公的清廉的品质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时隔了近千年,重做包公的棺具时,却是由他的后代来提供木料,不多花国家一分钱,的确再一次体现了包公的清廉风范。

  2004年国庆期间,包公墓对外开放了一个展览馆,它是利用了20多块展牌,把包公的故事以及大家关心的话题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体现出来了。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块展牌可以说是解释了河南的包公墓和合肥的包公墓孰真孰假的问题?的确,合肥有个包公墓,河南巩义市还有一个包公墓,到底谁是真,谁是假的呢?

  1973年合肥包公墓出土了包公的遗骨和墓志铭,可以说是给了河南包公墓一次否定,这张照片就是河南巩义市宋陵里的包公墓,宋陵里有“七帝八陵”,七个皇帝,八个陵墓,其中有一座是赵匡胤父亲的墓,就在宋真宗皇帝的墓旁,有一座包公墓,其实从宋代的宗法制度看,巩义包公墓的位置有失君臣尊卑之序,因此,有专家怀疑巩义包公墓极有可能是宋真宗的爱弟燕王赵元俨(yǎn)的墓。赵元俨因为受封过八种王位,排行又是第八,被尊称“八大王”,他是戏曲中“八贤王”的原型——因为他的性格、威望、人品与包公有很多相似之处,久而久之,也许赵元俨墓就被误传为包公墓了。况且《狸猫换太子》戏中的刘娘娘墓、李娘娘墓都在这里,把这座墓叫做包公墓,传说就更富有艺术魅力了。曾经在1949年,河南当地老百姓自发挖掘过巩义的包公墓,可是当时他们只在墓里找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珠子,大的若核桃,小的如豌豆,和宋代官员身上佩戴的饰品很相似,因此一些专家又认为巩义的包公墓可能是包公的衣冠冢,当然,真相究竟如何,只能等待将来的进一步考古发掘,不过,今天来看,不管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这两座墓都应该是祖国文化的遗产,都是值得纪念和保护的。

  整个包公园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参观愉快,欢迎各位有机会再次光临包公园,祝各位一路平安,再见!
看过“包公文化园导游词”还看了:

1.包公园旅游导游词3篇

2.合肥包公园导游词

3.合肥包公墓导游词

123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