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江苏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该怎么写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江苏导游词该怎么写?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吧,说不定能帮到你呢。谢谢阅读支持。

  江苏扬州何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可是当我们踏上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时,却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周围光景可惜,可见在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啊!整个何园占地面积为l.4万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那么何园到底有哪些造园手法呢?请游客们跟我前去游览。

  【何园概况—何园的布局】

  各位游客: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道台何芒舰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进行扩建,历时13年而建成的一座大型住宅园林。建成后,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意境,题名为“寄啸山庄”,又因为园主人姓何,故俗称何家花园,简称“何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园空间有东西花园、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主体建筑前后三进,全部用水磨砖砌成。《扬州揽胜录》一书,称其为“咸(丰)同(治)后城内第一名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东园:牡丹厅—船厅】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数北面的船厅了,厅似船形,台阶前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在船厅正厅两旁柱上有对滥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游客们,当您看了这幅祖联后,你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脑内荡桨。我们不得不赞叹构园者在东园的山水楼阁中居然能使“无水而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是一座秀丽的假山,长约60余米,上有盘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绕山行,遍植梅树,山上有座小亭,过小亭可登串楼。远远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国的大好河山图。如果把风火墙比作画家笔下的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通思。

  【两园:水心亭—蝴蝶厅—桂花厅—太湖石假山—复道回廊—漏窗】

  游客们:如果说东园是何园的序幕,那么西园就是何国的主体。楼台的豪华,层次的深密,复廊的透迄曲折,山石的深幽空灵,在中国园林中也的确是独树一帜。西园以水地居中,空间开阔,四面设景,都以申楼为主体,并有石板曲桥延伸至水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什么意思呢?“亭”者停也,是停留休息的地方,水心亭,顾名思义,是在“水中央”休息的地方。此亭是为了巧用水面和环园走廊的回声,增强其音响的共鸣效果而建,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夏日招凉”之用。这种水心方亭,在扬州园林中称作“小方壶”,“方壶”即海中仙山。电影《红楼梦》、《毕昇》,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等影视剧都把它作为拍摄的场景。

  西园楼台极富层次,在水池北面,有上下两层的七楹楼房,中间三间稍突,两侧两间稍敛,歇山顶式建筑四角昂翘,就像振翅起舞的蝴蝶,我们称之为“蝴蝶厅”。这里原为园主人接待宴请宾客之处,所以也称“宴厅”。这些厅堂一个个都装扮得极为富丽,厅内术壁上雕刻有历代名碑字画。如苏东坡的竹,郑板桥的兰,唐寅的花鸟,曹操的诗等,雕刻面积达140平方米,从这些书画作品美术工艺中,可以看出画家飞逸的翰墨,雕刻家明快的刀刃,流畅的线条,都得到了极为细致的体现。

  在水池的西面古木相映,绿意盈野,花丛中矗立三门厅房,这就是桂花厅。厅前种有大量的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每当中秋佳节,桂子月中落,花香云外飘,此厅是赏桂的最佳处,因此称之为“桂花厅”。

  在水池的南面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峰高约14米,是全园的最高处,有险壁,悬崖,奇峰,幽岩,或如一人,或似一物,或像群猴戏闹,或如雄鹰高踞,底部还有梅花三洞,互相串联,碧水贯注其中,远远望去,显得幽深清冷。此处构山极为适宜,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是何园的边缘,仅一墙之隔就是园外,而游客们看着眼前高耸的假山边缘,定会产生“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的感觉,这就增加了景深,开拓了意境。而整座假山既有盘山曲道,直达山顶,又与山脚空谷相连通。园主人在工作之余,来此散步之际,既可沿山道玩味山石奇趣,又可登山顶俯视全园美景,还可来到山谷品味纳凉,叙谈话旧。

  另外,在水池西墙壁上刻有王羲之的《十七帖石碑》,颜真卿的《三表真迹》,苏武的《海市并叙》等石刻文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就不—一展开讲解了。

  各位游客:西花园的楼台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富层次,虽为单体建筑,却也浑然一体。其中起纽带作用的就是复廊了。廊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对于我们旅游者来说、廊是一条生动活泼的旅游线路。复道回廊是何园建筑的一大特色,全长430米,并把整个后花园的主要景点和玉绣楼贯穿起来。它分上下两层,形成立体面,起到分离客流的作用。可见,3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建造立体交通的思维。漫步复廊里欣赏全国美景,还可以观赏到水心亭上的戏曲表演。即使在下雨天,也能免遭淋雨之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构园者用心良苦,独具匠心。

  游客们:请看廊的东南两面都开有漏窗,有的用水磨花花窗作为分隔,有的直接开成空心窗洞,置两排平行12个什锦花盆,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这样我们在廊上走,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加深了园林的层次,使花园与住宅相互关照,增加了园林内部环境气氛的曲折变化,各景之间相互呼应。从复廊曲折南行,我们看到的这幢重檐歇山顶建筑便是“赏月楼”,这里是主人母亲居住的地方,廊旁铁栏花案刻有“延年益寿”的字样。

  【住宅区:煦春堂—玉绣楼】

  住宅区主要由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煦春堂和两座七开间的西洋楼组成,是一幢单檐歇山顶建筑,整座煦春堂大厅分正厅、耳厅,是目前扬州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方法,选用整块4平方米玻璃配成窗,有利于采光。在朝南一面走廊上有13个西式木雕月牙门,上面雕有折枝、牡丹花和牡丹花篮,象征着主人对如意、美好、吉祥、富贵生活的神往。

  在楠木厅后面有两进具有异国风格的双层楼房,叫玉绣楼,共有28间,中西合壁,新颖别致。这里曾是小姐闺房,是园主人女儿居住的地方,在封建社会,小姐是不可以轻易与人见面的,因此园主派“重兵”把守,客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游客们:请抬头往上看,顶上廊板中有个方孔,配有滑轮升降,这是专为小姐输送食物和茶水之用的。

  游客们:刚才我们游览了庭院区的各栋住宅,不知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带有西方建筑特色,这是因为国主人从小留学过欧洲,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片石山房:石涛的叠石—楠木厅—不系舟】

  在何园东端还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片石山房”。何园自古就有大花园、小花园之说,如果把何园比作大花园,那么小花园就是园中之园片石山房了。

  片石山房,原名“双愧园”,是清朝初期画坛巨匠石涛叠石造园的惟一遗迹。后因年久荒废,仅有假山主峰残石倚墙而立。1989年底进行了修复,使胜景得以再现。石涛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明朝宗室的后裔,明朝灭亡之后,为避免清统治者的迫害,出家为僧,亡国之痛使之寄情山水,并在叠石时将胸中郁愤转化为佳山秀水。石涛死后葬在扬州蜀冈。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州无山,园林中常采用平地叠石之法,而叠石增山是很讲究的,必须运用高度技巧,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奥秘呢?请游客们继续跟我往前走。请看前面片石山房门厅处置有一滴泉,形成“注雨观瀑”之景。水池前一厅为复建的水谢,厅中以石板进行空间分隔,一边为书屋,另一边为棋室,中间是涌的泉,并配置琴台,琴棋书画合为一体。在池的南面有三间水村,与假山主峰遥遥面对,高山流水,此情此景正能体现石涛的诗意:“白云迷古洞,流水心檐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

  在园中之园的东面那幢楠木厅,是整个何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在经过装修重新对外开放。它结构严谨,典雅端庄。在楠木厅西侧有一“不系舟”,临池停泊,坐在船上俯视池中游鱼,就像游船正从外面野航回来,其乐无穷。楠木厅东院墙上嵌有砖刻“片石山房”四字,是后人临摹石涛真迹而放大的。

  游客们:分峰叠石当为扬州造园的一大特色,而何园现存的湖石假山保持了基本原貌,今天我们有机会领略它的风采。请看.假山之上,用连皮杉木新建的半亭,名为“葫芦亭”,充满野趣。假山丘壑中的“人工造月”堪称一绝,光线通过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倒影。在西廊壁上新刻了碑文,选用石涛诗文等九篇。壁上还嵌置一块硕大镜面,整个园景可通过不同角度映照其中。

  片石山房虽占地不广,却使廊、厅、亭、假山与水达到有机的统一,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在有限的天地中给人以无限的通思。

  各位:假如在皓月当空之际来到何园,水心亭签歌悠扬,湖心亭上身着长袖舞衣的少女拨动琴弦,倩影映入湖水之中,湖中游鱼自由畅游,置身其中,您哪里会以为这是何园,分明是瑶台仙境。著名造园家陈从周教授游园后曾赋诗一首:“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扬州。水心亭上看波绿,览胜来登一片楼。”

  何园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但愿何园这轮扬州的难保的明月,永远留在您的心里。

  南京瞻园导

  各位游客:南京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古典名园,一座是曾经作为太平天国天王府的煦园,另一座是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瞻园。现在我们将去参观的是瞻园。

  【历史沿革;明朝王府—杨秀清东王府—“中统局”杂院】

  在前往瞻园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瞻园的历史: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西瞻园路。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原为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给明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作为他安度晚年的府邸花园。

  在600多年的历史经历中,瞻园几易其主。清代,中山王府改成江宁布政司所在地,瞻园由私家花园变成行署园林。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先是作为东王杨秀清的东王府,继而又成了夏宫副丞相赖汉英的邻国。太平天国失败后,遭到清军破坏。同治四年、光绪二十九年曾两次重修。国民党统治时期,这座江南名园曾是国民党“中统局”的杂院,荒芜不堪。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在刘敦桢教授的主持下开始整建,历时六年,到1966年,建成目前所见的面貌。

  【乾隆与瞻园—瞻园总体概况】

  瞻园到了。各位现在看到的赡园大门上的砖刻,“瞻园”二字,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手迹。据历史记载,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江宁(南京)曾驻此,并题有“瞻望玉堂”四字,瞻园之名也由此而来。乾隆对瞻园风光十分垂青,回京后还命人在京城北郊长春园中仿照瞻圆形式建造了如园,足见瞻园园艺的精湛。

  的确,瞻园作为江南名园,风景优美,布局合理。整座园林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游人到此,定会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瞻园分为两大游赏区,东面为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分五个馆,分别是序馆和一至四馆,1958年开始在此举办太平大国革命历史展览。南、北、西三面为假山,主体建筑静妙堂把园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两个空间,各成环游路线,成功地弥补了南北空间狭长的缺陷。下面就请大家进内参观。

  【仙人蜂—绮云峰—南石山】

  各位游客:山、水、石是瞻园的主景。进入园内,我们首先看到这南门后的庭园中置立着一块玉立多姿的太湖石,这就是仙人峰。此处前有落地漏窗作框景,从暗窥明,恰似一幅山水条幅画卷,用以作为人口的对景和障景,十分恰当。仙人峰是瞻园名石的代表,瞻园的奇石还有缔云峰、友松石、步石、炸石等,为江南园林山石之珍品,有些还是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步入回廊,曲折前行,经海棠院,只见在花篮厅东南角的桂花丛中一块突兀灵秀的太湖石又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便是和仙人峰齐名的绮云峰。

  看完石景,我们再去看山景。瞻园分为南石山和北石山两组,全系假山堆叠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有人说瞻园是著名的假山园,全园面积仅8亩,假山就占3.7亩。

  现在我们来到了南石山。它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气势雄浑,山峰峭拔,洞壑幽深。只见假山上伸下缩,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钳住水面。进人假山内,我们还可看到暗处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蚀景观,悬坠了几块钟乳石,造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观。山上的植物让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机,请看水池东北各有古树两株,栽种于明代,已饱经600年风霜,只见紫藤盘根错节,女贞翠绿丰满。另有牡丹、樱花、红枫等点缀其间,衬托了南石山秀丽多姿的特色。

  【静妙堂一北石山】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静妙堂。静妙堂是全园的中心,系一座面临水池的鸳鸯厅,它将全园分成南北两大空间,并置有南北两大水池。我们先来看一下南水池,它紧接静妙堂南沿,略呈葫芦形,靠近建筑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再看北水池,空间比较开阔,曲折而富变化。东临边廊,北濒石矶,西连石壁,南接草坪。在静妙堂西侧,有一泓清溪沟通了南北两大水池,使南北两个格调鲜明的空间有聚有分,相互联系。

  下面让我们去参观一下北石山。北石山坐落在北部空间的西面和北端。西为土山,北为石山。两面环山,东抱曲廊,夹水池于山前。山中还有著名的普静泉,水面清澈澄静,宛若明镜。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紧贴水面的石平桥,沟通了东西游览路线。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游客们:北石山顶是全园的制高点,有兴趣的朋友还可登高一望,体会风光旖旎的山前景色,让瞻园全景尽收眼底。

  各位游客:瞻园的自然景观部分就欣赏到此。东部还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革命史料和实物,请大家自由参观。

  无锡寄畅园

  各位游客:在无锡有一座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游览的寄畅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I4.85亩。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人围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1988年寄畅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历史沿革和得名由来】

  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故名“秦园”。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在明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为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隐”和“汇寓”两僧舍,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因秦金号“凤山”,故初名“凤谷行窝”。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从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民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而命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武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奇畅园游览。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乾隆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以寄畅因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各位游客:寄畅园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随我到园中去参观。

  【凤谷行窝大厅—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邻梵阁】

  各位:在门厅右侧墙壁上,嵌刻的是明代石刻《寄畅园记》。过门厅,天井里两块刻石,右边是康熙题写的“山色溪光”,概括国内景色;左边是乾隆题写的“玉戛金從”,赞美园内八音洞的美妙泉声。往前是“民谷行窝”大厅,三门敞厅正中悬挂朱妃瞻所题写的匾额。凤谷行窝是寄畅园最早的名字。寄畅园第一代主人秦金,号“凤山”,惠山俗称龙山,以“凤山”相对,指出此地是“凤藏龙山”的风水宝地。现在的大厅是清雍正年间改建的,厅前柱子上挂着无锡金石家高石农篆书翁同龢的楹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凤泽洁畅,气爽节和。”走廊东门叫“侵云”门,“侵云”为锡峰塔的别名,出此间可望锡峰塔影。酉门为“碍月”门,可眺望九龙山峰,因峰高阻碍月色,故名“碍月”。

  从“碍月”门出来,是一座苏式小庭院,中间是小水池,用太湖石围砌。周围红柱回廊连接整个庭院,廊的两端各有一个月洞门,分别叫“凝翠”和“含秀”。在廊壁上嵌有一部分《寄畅园法帖》石刻。院子南面的“秉礼堂”,古朴典雅,装饰扇木格子落地长窗,共有18扇。这里是执掌礼仪的场所,据说此堂题名是为纪念关公。关羽被曹操软禁后,为试探关羽,只给他一间房,关羽把房让给嫂嫂,自己站在门外,借月光读书到天明。曹操为此佩服至极。园主人更是敬佩关公,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

  从北面出小院,坐西朝东的三门古屋,是“含贞斋”,这里原是明代园主秦耀读书处,这位官场失意的园主喜欢吟咏“盘桓抚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我贞”的诗句,因此斋名也就叫作“含贞斋”。屋前两棵银杏树,高大挺拔,在它的后面种植着大片桂花树。穿过树林,看到的是“九狮台”。

  九狮台是座大型假山,整座假山看上去像九只用太湖石叠成的巨大的雄狮。据说这是根据元代无锡大画家倪云林的《九狮图》画稿堆砌而成的。登上狮首,是全国最高点,整个园林一览无余。

  从九狮台南行,不远就到了“邻梵阁”。梵界即为佛界,阁建在假山上,因紧靠惠山寺,故名“邻梵阁”。原来的建筑已毁,现在的阁是在80年代初根据明代王稚登《寄畅园记》的记载重建的,游人登临眺望,锡山风光尽收眼底。

  【美人石—锦汇漪—郁盘亭—郁盘长廊】

  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向东走,在快到尽头的高墙前,这座三米多高的湖石,它倚墙而立,像窈窕淑女,在方池前以水为镜,梳理发妆。所以人们都叫她“美人石”。石前这个长方形的池塘,叫“镜池”。游客欣赏“美人石”一定要站在方池的西南角,少女楚楚动人的神态才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您的面前。石前的御碑亭里有乾隆的御笔。乾隆来此游览时,认为此石巍然昂首,有大丈夫气魄,将它改名为“介如峰”。园主人为此特意把乾隆的题字和题诗刻成石碑,立在镜池前面。各位游客,大家看一下石的南墙角,有一块不显眼的石头,好像一只癫蛤蟆,对着美人石张口垂涎,真像癫蛤模想吃天鹅肉。

  从美人石的碑亭向北看,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是“锦汇漪”,因为它汇集全国锦绣景色而得名。而整个寄畅园的风景正是围绕着这一流池水为中心而展开的。“锦汇漪”南北长,东西狭,面积仅有2.5亩,却显得开阔明朗。东面是临水亭廊,西面地势高处造假山,水面上筑有石桥,使水面成为不规则的巨大镜面,把周围的山影、塔影、廊影、亭影、树影、花影和人影汇集在池中。

  从“锦汇满”东岸沿长廊向北,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六角小亭,亭名“郁盘”,取自王维《辅川园记》中“郁郁盘盘,云水飞动”之句。亭中青石圆台和石鼓凳是明代遗留下来的秦氏旧物。郁金亭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清朝惠山寺有位老和尚,棋艺高超。乾隆游惠山时,便和他在青石圆台上对弈。结果,乾隆连连得胜、他想:我的棋艺远不如老僧,为何反而连连得胜?无非我是皇帝,他不敢取胜罢了。后查明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因此乾隆虽然获胜,仍郁郁不欢,后人就把此回台取名“郁盘”,亭就叫一郁盘亭”了。

  由郁盘亭向北的长廊叫“郁盘长廊”,为秦耀改造园林时所建。旧廊前后古木成荫,郁郁葱葱,墙上漏窗外竹石花木若隐若现。游客仔细看会发现,这里的廊柱特别高,这条长廊也特别高敞。因此在廊内举目四望,“锦汇漪”对面的高大树木,以及雄伟的惠山也能一览无遗。

  【知鱼槛—鹤步滩—七星桥—涵碧亭】

  顺着长廊向北,只见有一方亭伸入水中,此亭名叫“知鱼槛”。它三面环水,是当年秦耀改建寄畅园时建造的。建成以后言主人常常在此凭槛观鱼,怡然自得。亭中的匾额是张辛稼所书,中间悬挂着吴永康画的观鱼图。

  “知鱼槛”对面是“鹤步滩”。它是园中的主山,用当地山石围叠,并用土夯实。造园者把这里的假山当作惠山余脉来处理,使它们气势相连,假山脚下有弯曲谷道,洞水顺流而下,水石相谐,情趣盎然,好似成群白鹤栖息漫步,因此取名“鹤步滩”。

  “锦汇漪”上的石桥,用7条石板直铺而成,因名“七星桥”。七星桥东面临水的是飞檐翘角的“涵碧亭”。亭后的古樟,已有400多年历史。

  【嘉树堂—八音涧—明清古樟—《寄畅园法帖》石刻】

  嘉树堂是寄畅园最北面的一座建筑,1993年全面翻修,恢复明代硬山式建筑风格。游客站在堂前,南面秀丽的锡山,山顶的龙光塔和园中的知鱼槛、郁金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地塔影”的奇妙景象。这是寄畅园小中见大建园风格的体现。

  嘉树堂东面是“浣绿”廊门,而出西边“闻韵”廊门,便到了“八音涧”。此涧是根据晋代左思“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名句而命名的。八音洞用黄石堆砌而成,上面种古树,下面清泉流淌,洞水引自“二泉”水,人行其中如行幽谷中。

  八音涧边假山群中的这些古树,都是有二三百年树龄的古樟,它们枝繁叶茂,最大的胸围有4米。

  在游览寄畅园中,我们还可欣赏到《寄畅园法帖》石刻,一共200多方,分布在郁盘亭长廊、秉礼堂、含贞斋的墙上,以及邻梵阁、嘉树堂中。这些法帖是清嘉庆年间秦氏家族在乾隆所赐《三希堂法帖》的基础上,搜集宋、元、明、清名家,如秦观、文徵明、董其昌、刘塘等的墨迹,精雕细刻而成。现在看到的是1981年根据旧拓本重新摹刻的,基本再现古时风采。在含贞斋南侧围墙上,还保存着零星残存的原有石刻。如果客人中有书法爱好者,可以慢慢浏览欣赏。

  各位游客:寄畅园的游览已经结束了。通过刚才的游览,使我们感到此园面积虽小,却能巧用借景,小中见大,达到咫尺园林,多方胜境的效果。


江苏导游词相关文章:

1.江苏导游词

2.一些江苏的导游词分享

3.江苏导游词精选范文400字

4.江苏导游词范文大全锦集

5.导游词大全

41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