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山西导游词 >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

时间: 康华0 分享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5篇

在这独特的土地上,历经岁月长河但时代变迁的转折不仅见证了人类智慧及文明的发展,也给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注入了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精选篇1)

李家大院

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运城市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堪称风水宝地。

李家大院景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笑话博览园六大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吃、住、游、娱乐、购物、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旅游胜地。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20__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坚固耐用;通风透光,守备森严;装饰考究,古朴典雅。

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另因西院院主李道行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走进李家大院,尤如投进吉祥的怀抱,那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青砖高墙、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各式各样、精妙绝伦的砖木石雕;千姿百态、无所不备的字画、碑帖;展室里的创业、经商、善举史等等,既让人大饱眼福,又令人回味无穷。李家大院正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向中外游客展示其永恒的魅力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精选篇2)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导游词,我们来看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导游词(一)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 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 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

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央,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

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造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坐像,高13.75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

云冈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第 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

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第11——13窟是一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 483)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

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 496)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

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皆为窟中精品。东壁佛龛形制各异。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为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东部窟群,指云冈石窟东端1——4,均为塔洞。第1、2窟为同期开的一组,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二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

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后室南面两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农纹流畅的一佛三菩萨。坐像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6.2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

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间铭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研究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精选篇3)

大家好,我是导游..。今天,有幸能和您在这佛国胜地相逢,是我们的缘份。这次由我陪大家一起游览五台山著名的古刹显通寺,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服务,能使您对显通寺留下深刻印象,对这次游览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显通寺,位于台怀镇寺庙群,它的前身是“大孚灵鹫寺”,早建于东汉永平年间,距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两千年的风风雨雨中,显通寺几经修整重建。北魏扩建显通寺时,设置了十二院,并设有专门的塔院,结构比较松散,体现了宋元以前寺院以佛塔和钟楼为主建筑群。布局较为随便自然的风格,现在的显通寺,即以前十二院中的善住院,是明清时的建筑和格局。寺内古树参天,香烟缭绕,占地4.37万平方米,有房屋殿宇四百多。中轴线上七座大殿,或雄伟庄严,或精巧玲珑,相互辉映。东西廊房对称配合,总体色彩华丽典雅,带有宫廷建筑的特点,体现了明清时寺院布局严谨、富丽庄重的风格,是明清时庙宇建筑的典型。

这座幽幽古刹是目前五台山规模,历史悠久的寺院,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十大青庙之一。明永乐三年,在此设“都纲司”,使它成为五台山青庙的首领庙。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诗句,如“五月行踪入大孚,万松如剪雪平铺。……炉烟经卷停云阁,不信人间有画图。”(引自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台山》第7页)等。国务院在1982年把显通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将要参观的重点是显通寺的钟楼,以及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我们在显通寺将游览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钟楼下集中。

前面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显通寺钟楼,它建于明代,是显通寺较早的一处建筑。它的下层是一个石旋洞,是通往显通寺的要道。上层是高大的木结构钟楼,为两层三檐庑廊式结构,上承十字顶,脊顶四端有四个雕刻精巧的龙头。我们往上看,廊柱飞檐,交相辉映,十分壮观。从上面远眺,层层山峦,簇簇寺庙,历历在目,使人心胸开阔,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细心的游客可能已经看到钟楼上“震悟大千”这四个字了,“大千”即“大千世界”,是佛教用语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指广阔无边的世界。“震悟大千”的意思是说佛法无边,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教化和感召下,整个大千世界都震悟觉醒了。

既然叫钟楼,那一定离不了钟,现在我们上楼去看五台山的一口铜钟。

这口钟叫“幽冥钟”,又叫“长命钟”,是明万历四十八年铸造的,重达万斤,因要避讳“万岁”的“万”字,实际只有9999.5斤。钟口边缘呈波浪形,颜色呈暗褐色,敲钟时发出深沉圆润、深厚宏亮的声音,顺风可传十多里,余音达几分钟。

在没有现代先进技术的古代,要铸造这样的一口巨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铸造时,采用我国历史上铸造技术要求的传统工艺——无模铸造,即“泥坑法”(引自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五台山导游》第17页)。巨钟的铸造,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显通寺的铜钟,不仅是古代铸造技术的代表作,而且赋予了它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它不同于我国民间讲的“晨钟暮鼓”之钟。关于敲钟就很有讲究。

大家都知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它已成为“得过且过”的代名词。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撞钟很简单,到时辰敲几下就可混过一天,既不用动脑子,又不多花力气。这实际上是对佛门职事僧工作的误解。撞钟时,要撞出轻重缓急的节奏,钟声要抑扬顿挫,传的远还要回荡不息,要撞出具有五台山特色的钟声和佛教乐理的神秘。早晚两次撞钟,要紧七下、慢八下,不紧不慢二十下,这是一通,重复三次,共撞105下,后在撞三下,前后共108下。撞钟时还要念固定的佛经。

大家都知道张继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寒山寺钟声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夜半钟声,更在于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敲完108下,而且后一下,要敲在夜半十二点正,不能提前或推后一秒。可以想象,如此纯熟的撞钟功夫,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据说敲完钟的和尚都有“钟行汗步出钟楼,犹如卸下千斤担”之感。由此可见撞钟绝非易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和我们做人一样,要实实在在。

此外,钟的外表刻有一部楷书佛经,共一万多字,字迹端正清晰,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这些铸字了。大家看,这口钟里里外外已被成千上万的纸条遮挡住了。为什么在钟上贴这么多纸条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威望的和尚圆寂后,要把他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与钟长鸣,好象在通知西方极乐世界,又一位高僧往生极乐了。现在,人们为了求得佛祖保佑,也把自己或亲朋好友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不过贴名字还有个讲究,为死去的人祈求平安要贴在钟内,为活着的人祈求幸福要贴在钟外。如果您有兴趣,可千万别贴错啊。

好了,各位游客,参观完这口巨钟,让我们一起步入古树幽幽的显通寺内院游览。

大家请跟我来,从这儿进去,我们将参观中轴上观音殿、大文殊殿等七座大殿。在这里,我要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讲过,寺院座大殿一般是天王殿,供四大天王以守护寺院,为什么显通寺座大殿不是天王殿呢?听完我的讲解,您自然会明白。

明代以前,现在的显通寺和前面的塔院寺原本是一座寺庙,天王殿在前面,明成祖永乐五年(1047),分为现在塔院寺和显通寺两处庙宇,显通寺就没有天王殿了,但一个寺又不能没有守护神,于是在两侧立了两块石碑,大家看,一边是“龙”,一边是“虎”,用“龙”“虎”代替四大天王守护寺院,名叫“有龙虎把门,不用四大天王劳驾”。

中轴线上座大殿叫观音殿,因在南端,所以又叫南殿。旧时,寺院举行的赈济水陆生灵的水陆法会道场也设在这儿,故又称水陆殿。殿内供奉观世音、文殊、普贤三大士,观音居中,殿两侧是护法天神。

观音菩萨,虽然在佛国世界中并非首脑,但她却是中国善男信女们崇拜的对象,因为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符合老百姓朴素的为人心理。

我们都知道,声音要听,景物要看,而观音菩萨的名字却很有意思,叫“观世音”,即看世间声音。其实不难理解,观音菩萨法力高强,六根圆通,当然可以“观世间声音”,这“观”,不是用眼,而是用智慧观世间疾苦,以解救芸芸众生。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许多寺庙内都有专门的文殊殿,显通寺也是如此。前面这座大殿便是大文殊殿。

文殊殿前立有两块石碑,并建有碑亭。石碑高2米,宽不足1米。立于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大家请仔细看一看,这两座石碑有什么区别呢?立碑,总是为记述什么,可您仔细看过后,会发现西边这通是一块无字碑。大家都知道,西安乾陵武则天墓前有块著名的无字碑。有人说那正是武则天的聪明之处,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那这里的无字碑又是为什么而立呢?原来啊,康熙皇帝来五台山朝山时,站在一进门的地方,发现菩萨顶象条龙,而大文殊殿前两个水池的反光正是龙眼。古代人们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天下只能有一个,而这儿又出现了一条龙,那还了得,于是,康熙一怒之下让人把大文殊殿前两个水池用石碑压住了。石碑立好后,庙内老僧请康熙写碑文,可康熙只写了一篇,便起驾还朝了。从此显通寺就留下了这块无字碑。

文殊殿,以供奉文殊为主。我们进殿看,正中这尊的塑像是大智文殊。文殊全称文殊师利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他专司“智慧”,在四大菩萨中地位。他的坐骑是一只雄武的猛狮,代表勇猛和智慧。

我们前面讲过,五座台顶都有寺庙,庙内文殊各不相同,在大文殊殿内便供奉有五台文殊。大智文殊左侧一尊是西台的狮子吼文殊,右侧一尊是东台的聪明文殊,前面三尊分别是南台的智慧文殊、中台的孺童文殊和北台的无垢文殊,殿内两侧是十二圆觉菩萨。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所以希望自己或亲朋好友聪明的善男信女们往往顶礼膜拜,求文殊赐予智慧,不过拜文殊只是人们追求智慧的一种形式,要得到真正的智慧,还需靠自己努力,去求索、奋斗。 来源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精选篇4)

我们刚刚从佛教圣地五台山出来,那我们一会儿要经过山西另一个鬼斧神工的建筑——应县木塔,相信大家对佛教知识还是记忆犹新的吧。那么大家一定记得那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一句对见义勇为的道德情操赞美的话,同时,它也反映了佛家慈悲为怀的理念。浮屠即是塔的别称。

塔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印度,初的佛塔都是舍利塔,也就是佛的埋骨塔,有坟茔的意味。那在这儿就给大家讲讲舍利。舍利是梵语的音译,主要是指得道高僧们在荼毗后炼出的结晶体,它们坚如金刚,闪闪发光、形态各异、色彩也各不相同,常称为“五色舍利”。例如五台山净如法师,在圆寂之后,发现了各色舍利5000余颗。据专家研究,白色的舍利是骨舍利,黑色的舍利为发舍利,赤色的舍利为肉身舍利。

那随着宗教文化不断地深入与发展,塔也在不断地发展,塔的意义已超出了其建筑本身,而是发展成为了一种塔文化。

由于初的塔是埋葬佛舍利的地方,所以它的作用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寺庙中的大雄宝殿,那随着佛教的发展,寺庙中就有了专门供奉佛像的殿阁,那塔和殿就可以相提并论了,唐代是塔修建在殿旁,直到宋代塔才修在了殿后。

塔的用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改变。塔在汉朝传入中国,初为木塔,后来出现了砖塔,到宋代的时候,出现了石塔、金属塔、琉璃塔。形制也发生了变化,早的为覆钵式塔,到后来有了楼阁式、密檐式、还有为宝贵的金刚宝座塔,全国这种塔仅存5座。作用也从早的舍利塔,发展到藏经塔还有一些世俗塔,比如风水塔、文峰塔。

塔的层数通常是奇数,面数通常为偶数。中国传统文化中奇数数为阳,偶数为阴,而阳为天,阴为地,所以塔也可以称得上是负阴抱阳,顶天立地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塔,它一般都分为四部分,即塔刹、塔身、塔基,地宫。

我国早的佛塔修建于东汉年间的洛阳白马寺内,遗憾的是这座塔早已被毁,我国的塔林在登封少林寺,共有229座。山西也有很多珍贵的宝塔,广胜寺的七彩飞虹琉璃塔是我国现存一的琉璃宝塔,太原双塔是我国的双塔,普救寺的莺莺塔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五台山的大白塔是典型的覆钵式塔,也是五台山的代表。

那讲了这么多,这应县木塔到底有什么值得参观的地方呢?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是我国木构建筑的奇迹,它的珍贵价值可以概括为古、、多、巧、固这几个词。

古是说它的塔龄,它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1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现存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古的木构建筑。

时它的高度,它的高度有67.31米,相当于20层楼房,不仅是全国的木塔,而且是当今世界的纯木构建筑,所以,它也堪称是一个擎天柱。

多是指它的斗拱种类。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三者交叉重叠,合称斗拱。木塔共用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堪称斗拱博物馆。

巧是说木塔的设计。木塔为纯木结构,67.31米的高度没有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和卯咬合,造型美观。据统计全塔共用木料10000方,重约7400吨,当地有这样一句话:坎尽黄花松,建起应州塔。

固是说它的结构。我们知道高度和稳固是成反比的,越高越不稳定。应县木塔67.31米,那为什么951年了,它仍屹立不倒,这与它的结构有关。它是一个双层套桶结构,这就增加了它的稳固性,此外,这样的结构还巧妙的发挥了木头的柔韧性,所以,在经历了十几次大的地震后,宝塔还能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还有一绝,名匾众多,我们站在塔下,会看到大大小小的牌匾,共有53块,有的叙事,有的赞扬,那在这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我们介绍其中的几块。

在塔的第三层有一块这样牌匾,上写三个大字:释迦塔。三个字写出了塔的本质属性,那除了这三个字以外,在其旁边还有很多小字,不要小看这些小字,共236字,却记载了木塔的修建年代,为对它的历史的考证,提供了有利的历史资料。

此外,还有明武宗朱厚照留下的“天下奇观”:明永乐皇帝所题的“峻极神工。

那塔的外观就介绍到此,我来看塔的内部。

塔既然相当于殿宇,那它的内部就一定会有塑像,整座塔在每一层都有塑像,而且造型都不一样,那所供奉的多的就是释迦牟尼。

在层中供奉的释迦牟尼像是有特点的,高11米,所塑的是释迦牟尼的说法印,大家细细观察会发现,佛的鼻子下面长有绿色的胡须,而且还戴有耳环,这也正是辽代男子的特征,所以,塑像也为考证木塔的建造年代,提供了依据。

那大家会问了,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建这么高大的一座塔呢?大体有三个原因:

一、 礼佛。辽代的统治者是崇信佛教的,所以就建了这么一座塔,用来礼佛。

二、 军事作用。辽代时,经常发生战争,而这里又是军事重镇,当时,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瞭望设备,那么,高大的古塔就成了军事瞭望塔。

三、 历史作用。在辽代,萧氏家族共出现了三位皇后,那为了炫耀家族势力,他们就建了这座古塔,作为家庙。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萧皇后是应州人,建这么一座塔,是为了让她,登塔欣赏家乡的风光的。

此外,在春夏,大家会看到一景,那就是麻燕围绕木塔群飞,本身木塔就是一个谜,那麻燕群飞就也成了一个谜了。其实,这也是木塔千年不毁的一个原因。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所以大家就不用担心,木材的天敌白蚂蚁了,这里没有:但是,应县在山西地区又属气候较为湿润的地方,所以难免生虫,那麻燕就是在这里守护木塔,防止它被虫蛀,因为它们都在觅食。

应县木塔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所以它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埃及的金字塔合称为世界四大奇塔。

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亲自看一看,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样的鬼斧神工到底神在什么地方。

运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导游词(精选篇5)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静升村。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平方米。东大院俗称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

城堡因地布局,顺势而建。鸟瞰东大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中部是两座主院和北围院;东北部是俗称“柏树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城堡的四面各开一个堡门。东堡门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东端,西堡门开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门开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间,北堡门开在小偏院的东北角。南堡门外是一条长50米、宽3米的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长 127米,宽11米,全部用青石铺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砖砌花墙,墙内建有60多米长的风雨长廊。东大院主体建筑是两座三进四合院,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

从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厅、厢房、绣楼、过厅、书院、厨房之别。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低栏、高墙等。院中有院,门内有门,窑顶建窑,房上座房。主院西南角的大偏院是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的,可供主人小憩。主院正北的后院是由一排13孔窑洞组成而又分隔为四个小院的护堡院。整个东大院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出东大院的西堡门,走过一条马蹄形的沟涧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称红门堡,是一处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面向与背靠同东大院完全相同。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只有一个堡门,开在南堡墙稍偏东的位置,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祯堡”的青石牌匾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人们都叫西大院为“红门堡”。

堡墙外高八米,内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砖砌筑。堡墙上有垛口。堡门外正对堡门的地方,有一座砖雕照壁。堡门左右及堡墙东北、西北角各有一条踏道可上堡墙。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主街,人称“龙鳞街”,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院划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

。横巷把西大院分为南北四排。从下往上数,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顶甲。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堡墙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楼一座。堡内东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内共有院落27座,除顶甲为6座外,其余三甲均为七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异,多数为一正两厢二进院,正面以窑洞加穿廊为主,顶层有建窑洞或建阁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东西基本对称。也有一部分院落为偏正套院,院门偏在东南方向,院门内是一条较长的通道,通道西侧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门,北端是通往后院的门。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王家大院史话

静升镇静升村,为晋中地区的村庄,村内自古除“九汉八堡十八道巷”外,尚有五里长街一条,现实际人口达万。灵石历史上四大家庭之一的静升王氏家族为太原王氏后裔,其先祖这一支早年从太原移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的沟营村(今富家滩镇属沟峪滩村),元仁宗皇庆年间(13-13),宗祖王实又从沟营村迁至静升村,至今历680多年,传27世。

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据现可考文字表明,拥翠巷(通称王家巷)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

锁瑞巷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拱秀巷内之义安院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嘉庆元年(17)重修。崇宁堡(通称西堡子)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拱极堡(通称下南堡)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恒贞堡(通称红门堡)建于乾隆四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间。视履堡(通称高家崖)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间。5座祠堂中仅存的孝义祠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主祠堂建于嘉庆九年(18),耗银3200两的戏楼台至今幸存。

康乾嘉期间,王家人通过正途科考,异途捐保和祖德荫袭三条途径,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跻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余人,另有贡生、监生、生员125人。官职中有广西柳州知府、湖南宝庆知府、刑部陕西司郎中、山东司郎中、户部浙江司郎中、陕西按察使司副使道、贵州提刑按察司等。王家大院中的3座府第宅,司马第宅和1座旗杆院,便是修建时期主人已具有一定名位的标志 康乾嘉期间,王家先后奉旨修建15座牌坊,其中除11座节孝坊外,其余为功德坊、恤典坊、忠义坊等。

王氏家庭从道光后逐渐衰落,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安乐于锦衣玉食,不少人既无承继先业之志,亦无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为盗贼、乞丐或不惜卖儿卖女之“莠民”.于是红门堡内便有一家先将祖院出卖。出卖后,异姓新主人不满于堡门楼上“合堡同宗”之匾,执意要取,王家不得已改一字为“合堡同德”暂存。

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筑豪华,包括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达11728平方米的高家崖堡,仅以964两纹银,又易主他姓。再后来,当年合族引以为荣、奉旨为王梦鹏修建的大型石雕孝义坊和面积为428平方米的孝义祠,也只以吊铜钱卖出。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后,王氏家族中当时资财还比较雄厚的二十一世王饮让,匆匆地将其在静升本土和晋南、晋中、石家庄、保定及京津一带的商号全部变卖处理,尔后举家南迁。自此,作为一方望族的王家,历经600多年的奋发与辉煌,终于销声匿迹,仅仅成为一方土地上的历史话题了。1950年土地改革后,王家大院已属于贫下中农所有。贫下中农居住期间,许多主体建筑,非但未遭破坏,且大部分还保持了原有风貌。

1月12日,王家大院被列为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灵石:在灵石县旧城北门外吕祖庙内,有一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旧时附近乡民视为“神石”,前来焚香朝拜,祈求平安。据考察系古代降落的一块陨石。灵石县名即因此物而得名。

188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