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青海导游词 >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时间: 康华0 分享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优秀5篇

在这里, 你可以品尝当地独特的美食,并领略到人们在这里走过的历史文化胡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篇1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街北隅的化觉巷内。由于它与大学习巷的清真寺东西遥遥相望,而且规模较大,故又被称为东大寺或清真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清真大寺建成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距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明、清几次重修和护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清真寺前后分四个院落,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临照壁的木牌楼,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壮观。南北两边为仿古建筑的接待室。

第二院是悬挂“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院内树木成荫,花圃对称排列,石制牌坊矗立其间,碑阴镌刻有著名书法家米芾、董其昌的题字。

第三院是敕赐殿,院中央是三层结构精巧的八角形省心楼。南北两厢是经堂、宫殿,里面珍藏有阿拉伯文和汉文翻译的《古》及珍贵字画等。

第四院中心是一真亭,又名凤凰亭,南北各有面宽七间的厅房。南厅后有石碑廊,陈列着创建和重修清真寺的碑刻。

一真亭后有海棠形鱼池喷泉,亭南北各有一座碑亭。进石门,走上广阔的大月台,大殿就在正端。大殿面阔7间,进深9间,面积约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同时作礼拜。殿内天棚藻井,有画600余幅,彩画图案不一,墙壁刻蔓草花纹,套刻,构图着色,均表现中国伊斯寺院建筑和宗教彩画的特色。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篇2

西安化觉大清真寺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巨大古建筑群规模。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汉文化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清真寺之一。

全寺布局呈东西向长方形,南北宽约50m,东西长约250m,建筑面积约6000m2。全寺分五进院落,每进庭院均为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组成。其庭院布置可以说在中国清真寺中别具一格,与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式清真寺风格迥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称其为“世界上唯一中国式伊斯兰寺院”,它以清真寺的“另类”风格在中国清真寺中独树一帜。

西安化觉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宫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不仅是回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汉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篇3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是西安六万多穆斯林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善的清真寺之一。

大清真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寺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及保护,才成为目前的格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清真寺共有四个院落,布局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中轴建筑为主、左右建筑对称为辅的形式。寺内处处可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又有伊斯清真寺的格调和特点,因而在建筑特点上风格特别,独具匠心。

寺内第一进院,古建木牌竖于中央,高大精细,雕绘精美,琉璃瓦顶,非常壮观;第二进院内,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后有“冲天雕龙”石碑以及“敕赐礼拜寺”的“敕赐殿”;第三进院内,省心楼位居中央,乃二层三檐八角形攒顶古楼,其侧建有“讲经堂”,内藏有明代手抄本和天方麦加图;第四进院中央有凤凰亭一座,状如展翼神鸟,随后还有全寺的中心场所——礼拜大殿。大殿约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其内另有井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具千秋。

大清真寺景色优美,意境悠远。宁静伫立的古老石质建筑以及色泽黯淡的亭台楼阁,都似由遥远的唐朝一路行将而来,伴有淡淡的孤独气质,记录下片片逝去的时光。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篇4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北山因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陡峭的山坡上布满人工开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称。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内残存有壁画和藻井,从艺术风格上看,当属晚唐和宋元时代的遗迹。北山寺已经修葺,为道教寺观,有魁星楼、灵宫殿等建筑。位于北山顶峰的宁寿塔是清代所建的5层密檐砖塔,为北山寺的组成部分。

北禅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这里几乎水平状的紫红色砂岩、砾岩,其间还夹有石膏和芒硝层,岩性软硬相间,长期地质时期流水、风化等营力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险峰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发育。软岩层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当地人称“九窟十八洞”,洞内塑有玉皇、观世音、文殊、普贤、关云长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绘的神像图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汉、藏佛教绘画艺术风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称。硬岩层向外凸起,犹如屋檐,庙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群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藏佛,栈道回曲廊紧靠悬崖,甚至悬空架设,可称得上一座名副其实的悬空寺了。

北禅寺东侧有一座高达数十米名叫“露天金刚”的巨大佛像,当地群众叫“闪佛”,远远清晰看出它的头、身躯、下肢和面部五官,显得雄浑粗犷,具唐代艺术风格,这是广大信徒在原造型地貌基础上雕凿而成,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完美结合。

北禅寺的建筑有山门、山腰牌坊、奎星阁、吕祖殿、斗母殿、三教堂、无量殿、福宁楼、三宝殿、灵宫殿等。殿字楼阁依山势而建,显得格外壮观。

北山顶为宁寿塔,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苍苍茫茫,远望云雾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时隐时现,正如古诗所吟“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多少楼台云树掩,天然画图米家村”。“北山烟雨”由此而得名。

北禅寺从清代开始,每逢重阳节,老百姓纷纷上山抛撒印有“鹿、马”等字的鹿马纸,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吉祥。近几年来,每当重阳节晚上,北禅寺张灯结彩,数万人云集于此,热闹非凡。平日更多的游人、香客登上土楼山巅,眺望古城新姿尽收眼底。

北禅寺现为省内道教活动中心之一,每年众多海内外华人前来游览观光,并举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动。

青海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篇5

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一位实习小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马。请大家多多关照,并希望各位玩儿的愉快!今天我就带着大家去美丽的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距西宁市151公里处,又叫151基地,也是三江源的源头,是一个既遥远又美丽的地方。

大家来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青海湖畔,青海湖湖天一色,一望无际,太阳照在湖面上,湖面上就波光粼粼,晶莹剔透,一艘艘快艇飞快地滑过湖面,远处的雪山,白云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快看!那可爱的小湟鱼正在活蹦乱跳地嬉戏呢!湟鱼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相传啊,古时候大海里的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为了让儿子们学好治海的本领,他把还分封给儿子们管理。东海分给大儿子,南海分给二儿子,北海分给三儿子,小儿子呢?老龙王没有分给他,只是对他说:“我的海都分完了,你要是勇敢的龙的子孙,就自己造一个海吧!”听了父亲的话,小儿子架起云头,到处寻找造海的地方。他先是沿着东海飞,看见那里已经有两个湖:洪泽湖和太湖,于是他又往内地飞,又看见了两个大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他飞来飞去找不到一处造海的地方,只得又飞回老龙王身边。老龙王劝他往远处飞,小儿子也不甘心就这样半途而废,于是,他又飞呀飞,最后飞到了大西北这块广阔的土地。他来到这里,大显神通,汇集了108条河水,造出了一个西海来。因为这个海是和东、南、北各海相抗衡的,所以面积非常大。这个海就是现今的青海湖!

“噢!原来是这样啊!”大家都开始窃窃私语。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青海湖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儿的开心吗?我想是一定的啦!明天,还有更美的风景在等着我们。希望各位养精蓄锐,我们明天再见!

18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