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办公文秘 > 方案大全 >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10篇)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10篇)

时间: 文琼0 分享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范文(精选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我们会事先准备好应急预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10篇)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1)

根据项目办下发防汛应急预案与要求,为做好蒲河流域道路工程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水毁造成的财产损失,确保路基、桥涵等基础设施和施工工地、驻地等工作的安全度汛,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项目部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蒲河流域道路工程在发生以下水毁险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1、路基、桥梁及涵洞等施工部位发生水灾造成重大险情事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2、施工工地、驻地等发生水害造成重大险情。

二、实施原则

1、防汛高于一切。

2、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3、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4、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5、各标段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三、现场应急小组及主要职责

现场应急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2、成立现场通讯联络组、物质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善后处理组、原因调查组等险情水毁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人。

3、接报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水毁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4、险情事故发生后,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险情水毁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5、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6、对于已经报告的险情水毁抢修进展情况,要随时续报。险情水毁抢修完成24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报应急指挥部。

7、水文气象组每天密切关注气象局预报的天气及沿线河流的水文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

8、通讯联络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昼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负责内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9、应急抢险组工作人员要配备抢险装备,在汛期要确保保持随时待命状态,各类抢险车辆保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一旦汛情到来,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受伤人员,解救水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的损失,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工作。

10、物质保障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处理工作需要,负责抢险防汛物资的保管、发放。配足雨衣、雨鞋、水泵、照明、镐铲、草袋、绳索、沙石等抢险用品及绷带、担架等医护用品。预先设置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场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四、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四部份组成。它的形式为从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见下图)。

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标段),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标段)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小组应拉响反应警报,通过电话、手机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指挥部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邻近标段项目部、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五、险情水毁应急与救援

1、当得知发生险情水毁或收到水灾险情水毁呼救后,应急指挥部按照应急处理险情水毁的`基本程序,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险情水毁发生后,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应当立即到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3、到达现场后,各险情水毁应急救援处理工作组在现场应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立即开展工作。

六、险情水毁报告

险情水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险情水毁的时间、地点和路段。

2、发生险情水毁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水毁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险情水毁原因、性质和初步判断。

4、险情水毁抢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险情水毁抢修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险情水毁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七、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内容

各现场应急小组要实行严格的汛前检查、汛期监控、汛后复查的检查监控制度。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对现场的临建设施、基坑设施、施工用电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

1、临建设施

临建设施包括:职工驻地、办公用房、加工场地、库房等。

监控人的责任:全面检查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如有裂缝、倾斜、变形现象,及时采取加固、翻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拆除重建。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巡查。随时观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损害情况,及其基坑、脚手架、起重设备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2、基坑设施:

基坑设施包括: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桩基施工、土石方开挖等。

监控人的责任:随时观察基坑边坡有无出现裂缝、滚石、坍塌等现象,基坑支护有无变型,沿线路基边坡毗临建筑物、结构物的变化情况。对毗邻街道、建筑物、山体、临建设施的基坑设施要重点检查监护。如若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撤离人员停止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值班,严禁无关人员接近危险区域,并立即上报。汛期过后对基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3、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用电、生活用电等。

监控人的责任: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暴雨天气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准备好应急照明器材。汛情过后,对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电施工。

八、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九、具体实施措施

1、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注意天气预报,作好防汛准备。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吊装等作业。暑期作业应当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

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排水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

(2)应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沟。

(3)若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的边缘(现场的上侧)挖好截水沟,防止洪水冲入现场。

(4)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5)路基土石方挖填作业区,杜绝出现明显的凹凸现象,并始终保持一定的泄水坡度,不允许有积水,雨后如出现积水的区段,尤其是正在作业的施工面应及时排放。切忌挖填区土石方被雨水浸泡,在施工区及施工区域边沿结合周边的施工环境和地貌设置施工排水沟与截水沟和集水坑,并与拟建的排水沟、周边的沟、渠、河道有机的结合应用。做好整个施工场区内的排(防)水系统建立在降水、排(抽)水工作。

3、运输道路

(1)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

(2)对路基易受冲刷部分,应铺石块、焦渣、砾石等渗水防滑材料,或者设涵管排泄,保证路基的稳固。

(3)雨期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及时修好。

(4)场区内主要道路应当硬化。

4、临时设施及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应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严防水冲入设施内。选址要合理,避开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灾害地段。大风和大雨后,应当检查临时设施地基和主体结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雨期前应清除沟边多余的弃土,减轻坡顶压力。

(3)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深基坑应当派专人进行认真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4)雨期施工中遇到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山洪暴发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等情况时应当停止土石方机械作业施工。

(5)大风大雨后作业,应当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塔身的垂直度、缆风绳和附着结构,以及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轨道式塔机,还应对轨道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轨距偏差、轨顶倾斜度、轨道基础沉降、钢轨不直度和轨道通过性能等。

5、按照安全值班表每天有两位管理人员值班,发现灾情及时向有关防汛部门汇报,同时项目经理及施工员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发现汛情时,值班人员及时与其取得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指挥防汛。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2)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坚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防汛工作“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的原则,实行防汛责任学校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汛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汛期安全。

二、防汛应急预案内容。

(一)第一预案。

当受台风或强热带风暴影响风力达8级以上,暴雨日雨量达50.1毫米以上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将达起始标准后,浔中中心小学防汛机构人员和各学校负责人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各校(园)值班领导和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或灾情,及时下达临时紧急处置指令,并迅速向教育局、浔中镇政府和浔中中心小学领导汇报。做好防汛值班记录,检查学校各部门防汛值班到岗到位情况。

(二)第二预案。

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防汛工作领导组成员全部到位。防汛办公室及时向各小学、幼儿园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各小学、幼儿园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组建各类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三)第三预案。

当暴雨袭击或县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防汛领导组要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或立即通过域网进行紧急部署。要把防汛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防汛领导组要按防汛指挥网络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指挥岗位。

(四)第四预案。

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各小学、幼儿园要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地下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学校有关人员到位、到岗,确保学校排涝设施全过程、满负荷运转,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应及时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浔中中心小学防汛办公室,并立即报告浔中镇、教育局,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并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转移和安置师生。各校(园)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要特别注意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制定各项汛期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防汛领导组及成员股室职责。

(一)领导组职责:

组长:在浔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镇防汛指挥部指示精神,全面指挥防汛工作。

副组长:根据出现的险情,为组长提出排险、抢险方案。及时分析汇总汛期中水情和灾情,为组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组长的指令,指挥抢险队伍进行抢险。组织足够的防汛物资送达抢险学校现场。联系医疗部门,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组成医疗队参加学校抢险救灾工作。联系公安部门维护学校交通秩序,协助镇政府组织师生撤离和转移,负责学校稳定。协调和组织受灾学校迅速恢复教学活动。

(二)成员股室职责:

1、办公室:全面掌握汛情、灾情和各类动态等消息,按重要信息汇报制度在第一时间报送防汛重要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做好学校的防汛和抢险工作,做好学校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教学活动的指导工作。

2、保卫股:负责检查、监督所属所有学校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学校的防汛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组织一定的人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3、总务处:负责学校防汛项目经费安排,视实际险情,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到位,保障供给受灾学校师生的生活必需品;负责关闭、拆除危房,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人员伤亡。

4、教务处:负责做好师生人员、教学物资的安全转移,防止两次灾害发生;负责协助做好学校救灾工作,协助受灾学校安置师生人员,安排师生教学活动,帮助学校重建校园。

5、工会:负责学校防汛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及时了解并上报有关学校的防汛情况,向防汛领导组提供需要了解的防汛信息材料。

各成员股室除上述职责外,在学校汛情紧急时,均需承担突击性防汛救灾任务。防汛是一项头等大事,各股室各校(园)要进一步发扬通力协作精神,依靠师生联防,共同努力,切实抓好今年防汛工作。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3)

一、指导思想

我校防汛防洪工作在教育局、教管组的统一领导下,以减轻学校财产损失,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为目标,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救援,确保汛期学校安全。

二、防汛防洪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防汛防洪指挥部门指示精神,全面指挥学校防汛防洪工作。实行防汛防洪责任学校校长负责制,学校校长为防汛防洪安全第一责任人,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汛防洪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全校师生汛期安全。

2、组织足够的防汛物资,根据出现的险情,提出排险、抢险方案。及时分析汇总汛期中水情和灾情,为学校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负责检查、监督学校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学校防汛防洪物品的准备;负责做好学校防汛防洪的'指导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人员伤亡。

三、防汛防洪工作要求及措施:

1、防汛防洪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渡汛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及时关注和通知雨情、汛情等情报。做好防汛防洪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汛防洪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

3、防汛期间要保障通讯畅通,班子成员和值班人员做到二十四小时电话畅通。带班领导,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离岗、脱岗。

4、物资准备: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要储备一定量的防洪抗灾物资,如:编织袋、沙石、锹、手电等。

5、及时掌握险情,一旦学校发生灾害,全体抢险队员应立即赶到学校,听从组长的指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四、具体应急预案

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学校防汛防洪工作领导组成员全部到位。及时向老师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学校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防洪应急措施,组建防汛防洪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当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校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学校有关人员到位、到岗,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应及时把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4)

一、加强领导,做好防病工作

各村(居)、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救灾防病工作,把这项防汛防洪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及时做好部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二、强化职责,明确任务分工

1、各村(居)要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做好淤泥污物清理、环境消毒消杀。要针对洪灾后环境污染严重、蚊蝇孳生加快、容易传播疾病和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的特点,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自己动手整治环境卫生,彻底清除淤泥污物和积存垃圾、疏通阴阳沟、治理“四害”孳生场所,及时清运和处理垃圾污物,迅速搞好和恢复环境卫生,以减少疾病发生的条件。迅速成立临时消毒消杀队伍,添置消杀器械,开展环境消毒消杀工作。

2、镇爱卫办要指导各村(居)做好灾区除四害工作。坚持综合防制策略,大力开展以灭鼠、灭蚊蝇为重点的消杀工作,把“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要做好鼠药、卫生杀虫剂的组织供应工作,同时要深入一线,指导各村(居)除四害消杀工作。

3、镇卫生院要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测工作,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指导各村(居)切实做好污染环境、生活垃圾、粪便与厕所、被污染水源、群众安置点的消毒等工作。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根据灾后防病工作和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等高发特点,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的作用,采取专栏、传单、标语等方式,宣传普及防病知识,引导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品,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强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村(居)、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做好汛期防汛防洪运动的组织与督导工作,重点督导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安全、健康教育、垃圾与粪便管理、除四害与环境消毒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镇爱卫办要组织人员对汛期爱国卫生运动情况进行督查。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5)

按照上级防汛工作的相关要求和会议精神,我台狠抓贯彻落实,查隐患、抓整改、严督促,严格落实防汛防洪应急工作责任制,保障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宣传正常,确保全市广播电视设施安全和传输安全。现将我台防汛防洪应急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市里防汛文件精神

我台领导一直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把防汛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多次召开20__年防汛防洪应急工作会议,听取防汛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对全台防汛防洪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要求。要求:

1.一线新闻宣传记者组织到位;

2.防汛防洪隐患安全排查到位;

3.防汛防洪人员、物资准备到位;

4.防汛防洪责任追究到位。

真正做到“思想到位、指挥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对玩忽职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不力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的,追究有关领导和部门责任。

二、成立防汛应急领导小组

我台组成以广播电视台台长为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防汛防洪应急工作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同时明确防汛防洪分工及职责。

防汛防洪宣传组:负责防汛防洪新闻宣传报道技术安全保障组:协助防汛防洪领导小组迅速制定抢险方案,提出具体的抢险救援措施。

防汛防洪抢险保障组:根据险情实施具体的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抢险物资,对抢险人员供给生活用品,负责人员的运输、防汛防洪物资保管和输送。及时了解和掌握抢险信息,及时通报雨情、汛情和灾情,负责联络各抢险组并敦促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负责向上级报告防汛防洪情况,及时传达上级相关指示。

三、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

我台汛期实行领导带班值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落实防汛防洪应急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随时处理防汛防洪应急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防汛防洪应急人员保证按时到岗,填写好值班日志,做好交接班,昼夜联络畅通,值班司机不允许饮酒,保证随叫随到,确保不发生任何意外。一旦接到重要天气预报和发生较大降雨过程通知,快速上岗到位,及时掌握汛情。加强重大汛情灾情和工作情况报送力度,确保报送渠道通畅。遇有突发险情灾情,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上报。同时,加强舆论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落实防汛防洪物资准备工作

应对当前防汛防洪需求,做好防汛物资的补充和更新,加强了防汛物资储备,决不打无把握之仗。共储备防汛专用车2辆,防汛物资沙袋50个、救生衣5套、雨衣10套、雨鞋10双、救援绳50米等物品,确保在出现险情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做到了宁可有富余,不可有缺口,最大限度地保障防汛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不放松对行政设施构筑物的渗漏排查,及时处理存在渗漏。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6)

近期,__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辖区多处水塘、水库水量超过警戒线,部分农田、房屋面临损毁或倒塌的危险,直接或间接对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伤害,灾情预兆显现的第一时间,__镇党委、政府就迅速反应,果断启动了防汛救灾紧急预案,确保全镇顺利度过了此次危机。

一是启动预案,成立组织。面对雨量有增无减的情况,__镇党委、政府正确研判,审时度势,立即启动防汛应急机制,要求所有干部坚守岗位,24小时值守待命,同时成立防汛救灾临时指挥小组,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统筹领导,全力抗汛。

二是加强巡查,除险加固。雨量的骤增直接增加了河堤、桥梁及水闸、坝坡的压力,洪水破堤、农田房屋被淹的危险与时剧增,为确保安全,各村以3-10人为一组,对包保的水域进行全时段巡查监管,遇有险情及时调配人力、机械开沟泄洪,除险加固。

三是以人为本,全力抗灾。居民的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雨灾发生以来,镇党委、政府全力保护居民安全,同时镇主要领导亲自指挥,现场坐镇,对遭受水淹的__镇中学调配挖机开渠引洪,第一时间将学校师生转移至安全地带,并给予食物、雨伞等物资,同时对辖区内类似情况严密监控,妥善处置。

四是弥补损失,降低灾害。灾中及灾后,__镇对受灾面积、户数、程度及经济损失进行了统计并上报,对于急需救助的立刻开展民政救助,同时积极想办法弥补暴雨带来的损失,并通过多种方式方式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将此次抗水行动的经验内化于后续的防汛工作之中,确保顺利度过之后的汛期。

五是安全宣传,全民预警。防汛工作重如千钧,小的疏忽或失守则酿成大错,__坚持全民防汛、抗汛,通过采取横幅、讲座、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方式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水灾来临时能保护自己,避免损伤,同时集全民之力做好防汛工作。

此次顺利度过汛期是党委、政府强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体村干部凝心聚力,守护一方的结果,__镇将继续做好防汛、防溺水工作,在雨水多发的季节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7)

一、狠抓基础建设,增强防汛防洪的稳固性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防汛防洪工作的根本前提。我们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狠抓病险水库治理。我县境内共有小一、二型水库(山塘)102座。但由于大多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病险水库达63座,不仅影响到正常的农业灌溉,更危及防洪安全。要彻底治理这些安全隐患,任务重、投入大、困难多。特别是我县作为国家级财力困难县,自身财力十分有限,基本处于“吃饭财政”的状况。但在防洪投入问题上,县委、县政府从不吝啬,每年都要千方百计挤出上百万的资金,用入病险水库治理。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1296.39万元,治理病险水库55座,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我们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狠抓农田水渠的维修,既保证了农业的正常灌溉,又保证了水库的畅通。二是狠抓河道治理。我县黄金等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广为分布。过来,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在河道滥挖滥采,致使河床变窄、抬高,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一遇暴雨,泄洪不畅,极易成灾。为此,近年来,我县组织专门力量,对境内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共治理河道108处33.8万立方米,疏浚河道15公里,使河道从亚健康状态逐渐向健康状态转变。三是狠抓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在1996年“7.17”特大洪灾中,由于防洪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县城被淹近三分之二,给国家和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县城防洪工程建设。1998年,在上级未批复立项的情况下,自筹资金 余万元,新修了 余公里长的县城防洪堤,并设立了县城防洪站。之后,在几次特大洪灾袭击中,由于有防洪堤的保护,县城一直固若金汤,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由此可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二、落实责任体系,增强防汛防洪的主动性

抓好防汛防洪工作,关键在于落实领导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洪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定期部署,研究解决防汛工作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同时,严格按照防汛工作的要求,建立了“四个责任制”:一是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制。明确全县的防汛防洪工作由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指挥长具体负责,并实行县委常委包片、县级领导联乡责任制。哪位县级领导联系哪个乡镇,就对哪个乡镇的防汛防洪工作负责。如果因工作不力,导致防汛出了问题,该县级领导同样受到责任追究。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级行政“一把手”为防汛工作责任人。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并实行风险抵押制度,各乡镇乡镇长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交纳200元的风险抵押金。汛期结束后,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各乡镇的防汛工作进行检查评比,严格奖惩兑现。各乡镇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村级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从而形成了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防汛机构-村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三级管理为主的“金字塔”式的防汛组织与管理模式。三是实行部门配合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必须按照各自职责,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大联动、抗大汛”的格局。如:气象部门负责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测预报,水利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反馈和技术指导,国土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交通部门负责道路的抢修畅通,民政部门负责灾情核实与灾民安置,公安部门负责灾区治安秩序稳定,等等。同时,县委、县政府每次接到汛情通报后,都要及时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究应对办法与措施。四是实行库长负责制。对于重点水库,确定该村的村长为库长,实行专人盯防。如有异情及重大雨水情发生,必须立即向乡镇防指所、县防指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台帐,确定了专门的监测责任人,并建立了首报制度。为确保上型水库和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安全度汛,今年以来,我们针对全县97座上型水库及7处地质灾害点,聘请了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离水库较近的党员群众担任专职安全员,由他们负责5~7月主汛期间的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县防办对安全管理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每月按150元的标准发放报酬。

三、加强预案管理,增强防汛防洪的科学性

抓好防汛防洪工作,科学防范是根本。结合多年的防汛防洪经验,把工作重点由“救灾”向“防灾”转变。针对我县防汛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新的水情、工情,组织技术力量,按照应急管理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了全县104座水库的《水库抢险应急预案》,对境内的139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为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及自救能力,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县防汛指挥部每年定期举办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培训班,对各乡镇水利工作站站长及存在山洪灾害隐患的村、组负责人进行培训。经常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乡镇、村组进行防灾抗灾知识和防灾预案的宣传。利用新闻媒介、山洪灾害挂图、山洪灾害防御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内容以及防灾预案的主要措施。

仅今年以来,全县共下发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手册4000本、挂图5000套、专题光盘30个。每年汛期开始,县人武部按照《会同县城防洪预案》的要求,由县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指挥,组织民兵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实战演练,一旦发现险情,保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防汛重点部位也要按照既定的防汛预案进行演练。正是由于我们把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预案为演习提供了蓝本,演习又进一步完善了预案。

如今年6月9日凌晨2:30,县防汛办接到岩头水文站的水情预报:位于广坪河上游的靖州县大堡子镇出现强降雨,降雨量达120mm。县防指立即启动了防汛预案,紧急通知县城防洪管理站、县气象局和朗江电站,要求他们密切关注雨、水情,严格执行__市防指下达的度汛方案,控制水位。凌晨3点,县气象局向防汛办报告:靖州境内的大堡子降雨达137mm,每小时降雨量达30mm,预计降雨还会加大,云层正由西往东方向发展。

接到报告后,县防汛办马上电话通知相关的广坪、地灵等乡镇,询问降雨情况,要求发现汛情及时报告。不到1小时,县防汛办就接到地灵、广坪乡的险情报告:靠近贵州地湖的地灵乡团结村倒塌房屋1栋,广坪镇集镇进水。县防办将汛情迅速向政委、指挥长作了汇报,并果断启动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使整个抢险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由此可见,科学编制和实施预案,在防汛防洪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突出抢险排险,增强防汛防洪的有效性

抢险排险,是抓好防汛防洪工作的最后一环。灾情发生以后,最关键的是要快速行动,抢抓时机。如果因组织乏力,贻误了时机,后果则不堪设想。在“6、9”洪灾中,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果断决策,抢抓时机,奋力抢险。

一是各级领导深入一线指挥。6月9日凌晨3点,洪灾暴发后,在长沙参加“珠洽会”的县委书记宋智富、县长赵婉玉亲自打电话,就抓好全县的抗灾救灾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做到“两个严”和“两个不能”:即严格责任,落实到人,严肃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因人为因素垮一堤一坝,不能因人为失误造成一死一伤。县防汛指挥部政委谢商成、指挥长陈明县领导立即赶赴广坪、地灵等重灾区,亲临一线指挥抢险救灾。乡镇、村组领导和安全员均迅速到岗到位,组织群众抗灾抢险。由于各级领导迅速到位,不仅稳定了局面,而且稳定了人心。

二是组织群众紧急疏散转移。县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动县武装部民兵抢险应急分队赶赴洪灾一线,与乡村干部一道,摸着黑、冒着雨、淌着水、敲着锣、吹着哨,挨家挨户通知群众紧急疏散转移。在地灵乡团结村农贸市,由于情况紧急,几名妇女同志连外衣都来不及穿就拨腿从家里跑了出来。刚跑出房门,只听“轰”的一声,刹那间房子就被滚滚而来的洪水卷走了,她们幸运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次洪灾,共紧急转移疏散群众6700人,安置360多人,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

三是妥善安置群众。洪灾过后,县委书记宋智富、县长赵婉玉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踏看灾情,慰问灾民,号召群众齐心协力抗灾自救,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每一个灾民的心中。县防汛成员单位迅速组织技术骨干人员组成抢险应急队伍,按照各自的分工奔赴各地抢险排险,确保交通、通讯、电力畅通,并积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县财政首批安排救灾资金12、5万元,民政部门紧急调拨救灾粮食5吨、衣物366套、棉被366床等救灾物资支援灾区,确保了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6月19日,正值端午节,县领导又提着猪肉、鸭子、棕子等物品,逐户上门慰问灾民,让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目前,我们正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8)

一、防汛基本情况

村境内大小河流2条,属夹溪河河流和本村培源河,全村共有自然村17个,居民2387人,其中历史上受淹过的自然村没有。

二,防汛组织保障

为做好防汛工作,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村委研究决定成立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各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全村防汛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确定应急转移时的包保关系,收集全村的雨情、水情,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副组长:村书记负责转移群众的稳定工作。民兵营长负责全村抢险队伍的组建、演练工作,出险时组织抢险队伍抢险救灾。

村文书:负责防汛避灾知识的宣传工作,协助书记做好稳定工作,做好灾情的损失统计、上报工作,做好转移地点的准备,包括电力、食品、饮水保障。

成员:负责本自然村临时安置点的维护工作,汛期时观察水情、雨情,随时上报观察结果,超警戒线时,立即上报和通知本自然村所有人员,出险时负责发送转移信号并立即组织人员转移。

四、沿河居住村民警戒线的划定和汛情应对

1、半小时降雨量达10—20mm,为三级警戒,通知到受威胁区域人员并上报。

2、半小时降雨量达20—30mm,为二级警戒,河水水位达到本自然村最易受淹居民户下1m处,并有持续强降雨时,由本自然村监测人员通知到受威胁区域人员做好转移准备并上报。

3、河水水位达到本自然村最易受淹居民户下1m处,并有持续强降雨时,为一级警戒,组织受威胁区域人员转移并上报。

五、应急响应

蓝色预警响应:所有人员在岗在位,观察、收集全村的雨情、水情。

黄色预警响应:所有人员在岗在位,观察、收集全村的雨情、水情,组织抢险人员赴本村受威胁区域待命,如果本村无险情,则听候镇政府通知。

橙色预警响应:当水情超二级警戒线时,立即通过敲锣等方法通知受威胁区域村民,做好转移准备,所有对应包保关系必须到位。如果本村无险情,则听候镇政府通知。

红色预警响应:当水情超一级警戒线时,立即通过敲锣等方法通知发出转移信号,所有抢险人员根据确定的包保关系,组织人员转移。如果本村无险情,则听候镇政府通知。

六、生活保障

为了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病可医,村与(老陈商店)签订合同代储安置人员生活必需品(方便面、大米、食油等)。一旦发生灾害,由镇包点干部负责,村主任协助做好转移人员生活安置和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医疗卫生防疫等问题由村卫生所负责。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9)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涝灾害,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在现有的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涝灾害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措施,给各级防汛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汛调度、抢险救灾以及灾后处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谢岗的经济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的若干规定》、《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广东省防汛应急预案》、《东莞市防汛应急预案》等,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辖区内发生洪涝灾害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1.4工作原则

(1)在市防总、镇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洪抢险的现代化水平,千方百计确保防洪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属地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

(3)防汛工作以防洪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防抗结合的原则。

(4)防汛工作按照堤围、镇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服从全局利益。

(5)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

(6)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作出规划,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逐年实施加固、改造,确保防洪工程安全。

(7)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用好水资源又保护好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现状概况

1.5.1经济概况

谢岗镇面积91.04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社区),总人口近1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万人,外来人口近8.2万多人),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41.6亿元,工业总产值25.6亿元。谢岗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广梅汕铁路、省道S357线、虎岗高速、谢常一级公路贯穿全镇,谢岗至深圳55公里,至惠州30公里,至莞城50公里。谢岗镇工厂林立,形成电子、五金、玩具、纺织、制衣、保健品等高科技产品的工业体系,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谢岗镇委、镇政府、学校、银行、医院、电信等重要部门均设在镇区,即居民区。

1.5.2自然地理概况

谢岗镇地处东莞市东部,属于东江流域,整个镇的地形是南高北低,南部为高山,珠基高程10米以上,我镇14座水库全部都分布在此地带;北部主要为鱼塘、稻田、各村的工业园和银湖工业园,紧靠着潼湖,珠基高程多为5米至8米,而潼湖的历史最高水位是8.9米(珠基),较容易受到洪涝灾害。防洪排涝工作主要依靠潼湖沿线的6条堤围对湖水进行挡水,并由水闸及排站进行抢排、强排。镇中心区处于谢岗镇中部,其珠基高程9~10米,潼湖水反灌的灾害影响不大,主要灾害还是银瓶山雨洪和各水库排洪影响较大。谢岗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621.96毫米,有记录以来最大年雨量2651.6毫米(2006年),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247毫米(2008年6月13日)。是我市暴雨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潼湖涝区是东莞市和惠州市共七个镇排涝泄洪调节集水区,我镇潼湖水由区内两条主要河涌之一的谢岗涌流经黎村村、大厚村、谢山村、谢岗村、赵林村、稔子园村和曹乐村在桥头陈屋边水闸排入石马河后注入东江。整个镇区成一个长条窝状,南有潼湖,北有连片银瓶山脉和14座水库;镇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主要依靠沿潼湖的34公里堤围、15座水闸和12座排站的保护。因而堤围、水闸和排站的管理水平高与低,以及潼湖蓄排水和水位控制等情况对搞好我镇的防洪抗灾工作十分重要。故此,我镇应与市三防指挥部和潼湖工程管理处密切联系,加强预防和调节,以确保镇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全镇的蓄水工程有3座小(一)型及11座小(二)水库(总库容1413.47万立方米),做好这些防洪工程的调度工作,做到科学安排,尽可能发挥水库的调峰错峰防洪功能,减少下泄流量,减轻潼湖防洪压力,也是做好我镇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1.5.3防洪工程体系现状

我镇的防洪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堤围、排站、水闸。

(1)水库:有石鼓水库、荔枝塘水库、乌石坑水库、五角神水库、沥圳水库、坑口水库、大坑水库、粪基窝水库、龙牙陂水库、蕉坑水库、小长坑水库、小更水库、吓角上库和吓角下库共14座水库。其中:石鼓、坑口和吓角上库为小(一)型水库,其余11座为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共39.19平方公里,总库容1413.47万立方米。

(2)堤围:有黎村堤(6.4km)、大厚湖堤(6.6km)、谢山堤(2.92km)、谢岗堤(7.335km)、赵林堤(8.1km)、曹乐堤(2.65km)等6条堤围,全长34公里,曹乐堤顶高程11.0米,其它堤顶约10.5米,堤顶宽5米,内外坡均为1:2.5。由于堤围结构都是沙质土料,透水较强,稳定性差,在潼湖水持续高水位的情况下,难以抵御长时间洪水浸泡,容易出现管涌、渗漏、滑坡等险情。

(3)排站:有沙树江排站(1120KW)、大洲新站排站(560KW)、大洲旧站排站(285 KW)、银湖排站(1120 KW)、竹树岗排站(420KW)、和尚岗排站(420KW)、镇岭排站(1120 KW)、鸡公石排站(560KW)、草埔仔排站(180 KW)、西亚排站(840KW)、乐园2排站(840 KW)、乐园1排站(1120 KW)等12座排站,总装机容量8585KW。经过近几年对排站新建重建后,均能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干的标准。

(4)水闸:有麻湖塘水闸、沙树江水闸、大洲水闸、银湖水闸、马鞍岭水闸、谢山围水闸、和尚岗水闸、镇岭水闸、草埔仔水闸、西亚水闸、稔子园水闸、格塘水闸、乐园水闸、曹乐水闸、曹乐抢排水闸共15座,其中银湖水闸为小(一)型,其余为小(二)型。

2 防汛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

2.1防汛组织机构

镇政府设立镇防汛防旱防风指挥所(以下简称镇三防指挥所),在镇委、镇政府和市三防办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协调全镇的防汛防旱防风、抢险救灾工作。三防指挥所下设三防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水利所。三防指挥所由镇委副书记、镇长任总指挥,由分管水利、纪检监察、交通运输、公安、国土城建、财政工作的班子成员、水利所所长任副总指挥,指挥所委员由应急办、水利所、农业办、纪检办、规划建设办、宣教办、社会事务办、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城市综合执法分局、财政分局、公安分局、国土分局、交通分局、交警大队、文广中心、自来水公司、谢岗医院、供销社、武装部、供电分局、电信分局、各村(社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在成立防汛指挥所的同时,为更好地做好防汛应急工作,我镇配备了12个防汛应急队伍。

三防指挥所下设前线指挥所、后勤部。其中,前线指挥所下分石鼓水库指挥所、荔枝塘水库指挥所、乌石坑水库指挥所、五角神和沥圳水库指挥所、坑口水库指挥所、大坑和粪基窝水库指挥所、蕉坑和小长坑水库指挥所、龙牙陂水库指挥所、小更水库指挥所、吓角水库指挥所、黎村围指挥所、大厚湖围指挥所、谢山围指挥所、谢岗围指挥所、赵林围指挥所、曹乐围指挥所(共19个前线指挥所)和工程抢险技术组;后勤部下分抗灾救灾组、综合后勤组、通讯供电组、卫生救护组、政工保卫组、三防交通组(共6个小组)。各前线指挥所、后勤部各小组的正指挥,由三防总指挥根据镇班子领导的分工直接任命。相关镇领导担任各小组副指挥、组员由相应的小组正指挥根据镇府机关干部包队分工情况任命。

2.2三防指挥所各组职责、任务

2.2.1前线指挥所

前线指挥所任务:分别负责本水库、堤围的防洪抢险一切事务。

工程抢险技术组任务:由镇水利所负责,人员5-6人,掌握各防洪工程状况,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提出分析意见,负责各水利工程抢险工作的技术指导,制定抢险实施方案,并监督抢险实施方案的完成。

2.2.2后勤部

(1)抗灾救灾组主要任务:由社会事务办、规划建设办、经贸办、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城市综合执法分局、供销社、运输公司负责,按预先的地点和方案做好受灾转移工作,调动车辆、物资进行救灾,安排救灾人员的生活,掌握受灾情况。

(2)综合后勤组主要任务:由镇党政办、农业办、水利所负责,及时与各指挥所联系,通报雨情、水情、风情、险情及抢险情况。(当需要出动部队时,落实抗洪抢险人员的生活供应保障、驻地详细方案)

(3)通讯供电组主要任务:由镇电信分局、供电分局负责,确保抗洪抢险的通讯畅通,保障三防指挥所所需电力供应,组织一支及时排除前线抗洪供电故障和完成事故抢修任务的供电抢修队伍。

(4)卫生救护组主要任务:由谢岗医院负责,负责开设防洪抢险医疗救护所,对伤病人员及时医疗救护,注意防疫。

(5)政工保卫组主要任务:由镇宣教办、文广中心、公安分局负责,做好防洪抢险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简报等宣传手段,做好宣传工作,安定民心,表扬好人好事,鼓舞抗洪队伍士气,维护社会治安,防止不法分子破坏和扰乱。

(6)三防交通组主要任务:由镇交警大队和交通分局负责,保障抢险队伍的交通畅通无阻,按时到达抗洪前线并负责人员转移时的交通秩序维护工作。

3 预防预警机制

3.1预防预警信息

3.1.1气象水文信息

根据市气象局的实时气象信息监测和预报,结合各水库和圩镇的水情雨情监测,镇三防办及时作出评估报告,并迅速向镇委、镇政府和市三防办汇报情况。

谢岗镇洪水标准:

当24小时实测持续降雨达197毫米时,为5年一遇洪水;

当24小时实测持续降雨达240毫米时,为10年一遇洪水;

当24小时实测持续降雨达282毫米时,为20年一遇洪水;

当24小时实测持续降雨达338毫米时,为50年一遇洪水;

当24小时实测持续降雨达378毫米时,为100年一遇洪水;

当3天实测持续降雨达265毫米时,为5年一遇洪水;

当3天实测持续降雨达310毫米时,为10年一遇洪水;

当3天实测持续降雨达350毫米时,为20年一遇洪水;

当3天实测持续降雨达401毫米时,为50年一遇洪水;

当3天实测持续降雨达439毫米时,为100年一遇洪水。

3.1.2工程信息

(1)堤围信息

当黎村、大厚湖、谢山、谢岗、赵林、曹乐堤围内水位出现警戒水位时,堤围管理人员要迅速通知镇水利所,镇水利所及时展开抢险工作,启动泵站抽水,并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发布预警,必要时转移群众到安全地方,同时向镇三防办报告,镇三防办接到报告后迅速向镇委、镇政府和市三防办报告。

(2)水库工程信息

当水库蓄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水库管理人员马上对大坝、 溢洪道、输水管等关键部位加强监测,开启输水管放水,以保安全。并及时向镇水利所报告,镇水利所接到报告后迅速向镇三防办报告实时情况,当水库出现较大险情时,水库管理单位马上启动水库防洪预案,及时向下游发布预警,迅速处理险情,并向镇三防办报告,镇三防办接到报告后向镇委、镇政府和市三防办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通信联络方式、险情情况。当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溃坝时,应 及时向受影响的区域发出预警,为群众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3.1.3洪涝灾情信息

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道路、水利设施、工厂企业等方面的损失。洪涝灾害发生后镇三防办要按照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的规定报告灾情,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市三防办报告洪涝受灾情况。

3.2预防信息

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洪水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大汛的思想准备。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指挥机构,建立受影响居民台帐。层层落实责任,实行行政责任制,组建抗洪抢险应急小组,加强抢险队伍培训工作。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河道整治,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依法强行拆除。做好汛前检查工作,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 应急响应

4.1不同灾害的基本应急相应措施

当河道水位超过警戒线时,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巡堤查险,及时掌握水情雨情,时刻戒备。水位继续上涨时,及时发出警报,转移群众。当出现堤防决口、水库溃坝前期征兆时,相应防汛抢险小组要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全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并及时向下游企业和受影响群众发出警报,同时立即将受影响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紧急向镇三防办汇报情况,根据上级指示,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洪水影响范围,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4.2应急响应级别

应急响应级别的确定,以市三防办发布的预警、预报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洪水对我镇的影响程度、危害程度及防御能力等因素,分为I、Ⅱ、III、IV四级,I级应急响应为最高级别响应,其次是 Ⅱ级、III级,IV级为最低级别响应。较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包含较低级别应急响应的所有内容。

4.2.1IV级预警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

(1)发生局部性的洪涝灾情,灾情继续发展;

(2)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大暴雨、特大暴雨降雨过程;

(3)已连续多日出现中雨、大雨,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暴雨以上的降雨过程;

(4)黎村围、大厚湖围、谢山围、谢岗围、赵林围、曹乐围等堤围内区域发生5年一遇或以上洪水;

(5)最大24小时降雨197mm;

(6)潼湖水位达7.5m以上。

4.2.2III级预警

当预测、预报可有发生以下情况之一:

(1)黎村围、大厚湖围、谢山围、谢岗围、赵林围、曹乐围等堤围内区域发生10年一遇或以上洪水;

(2)小型水库出现严重险情可能垮坝;

(3)最大24小时降雨240mm;

(4)潼湖水位达8.0m以上。

4.2.3II级预警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

(1)黎村围、大厚湖围、谢山围、谢岗围、赵林围、稔子园围、曹乐围等堤围内区域发生20年一遇或以上洪水,全镇受灾面积较大;

(2)小型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出现垮坝或已垮坝;

(3)24小时降雨282mm;

(4)潼湖水位达8.5m以上。

4.2.4I级预警

当预测、预报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

(1)黎村围、大厚湖围、谢山围、谢岗围、赵林围、曹乐围等堤围内区域发生50年一遇或以上洪水,全镇严重受灾;

(2)防洪堤发生重大险情极可能溃堤或已决堤,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3)24小时降雨338mm;

(4)潼湖水位达8.7m以上。

洪水预警由镇三防指挥所负责确定级别,经市三防指挥部授权后发布预警,主送单位包括:市防总、镇委、镇政府、镇三防指挥所成员单位。

4.3应急响应行动

4.3.1IV级应急响应

镇三防指挥所召开防汛会议,研究分析暴雨可能影响的情况,研究防御重点和对策,部署有关工作。重点做好水库、河道的洪水承载能力分析、研究,制定预排预泄方案,组织做好水库、山塘、堤防等防洪工程的检查做工。及时将有关防汛信息报告镇三防指挥所领导。

4.3.2III级应急响应

镇三防指挥所召开防汛紧急会议,明确防御重点,落实防御对策,进一步落实防汛物资,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内涝地带人员转移准备工作,必要时,对其中的老弱病残孕先行转移。各类检查指导组、抢险救灾队伍等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重点做好水库、河道的预排预泄工作,做好洪水调度方案,加强对水库、山塘、堤防等防洪工程的检查。及时将有关防汛信息报告镇三防指挥所领导和市三防办。

4.3.3Ⅱ级应急响应

镇三防指挥所召开防汛紧急会议,部署落实防汛抢险工作,落实防汛各项措施。加强水库、山塘、堤防等巡查,做好洪水调度工作;对危险地区的各类人员实施分批转移;委派防汛小组到洪水影响地区检查、督促和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各类抢险队伍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抢险救灾;及时将有关防汛信息报告镇三防指挥所领导和市三防办。

4.3.4I级应急响应

镇三防指挥所召开防汛会商会议,部署洪水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提出防御目标、重点和对策建议,发布人员转移命令;根据需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向重点受灾地区派出防汛小组指导工作,组织指挥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密切监视台风、雨情、水情、工情,掌握人员转移情况,根据水库蓄水情况和内河水位,做好水库及河道的调度工作;调配防汛抢险物资,联系镇公安部门支援抢险救灾;做好灾情核查和信息发布工作。相关防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根据洪水影响程度,做好相应工作。及时将有关防汛信息、灾情信息报告镇三防指挥所领导和市三防办。

5 应急保障

5.1通信与联络保障

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电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我镇各防洪工程的通信电话得到了保障,专门设立防汛电话紧急抢修小组,以保证通信设备畅通。由镇水利所编制镇防洪防汛机构与相关单位通讯表,以及市三防办的联系电话、传真电话和各防汛小组主要责任人的联系电话。

5.2应急队伍保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洪的义务。在抗洪抢险期间, 镇人民政府设立了三防指挥所和12个防汛应急小组投入防汛抗台抢险救灾工作。

5.3交通运输保障

镇交通运输部门保障防汛抢险人员、防汛救灾物资运输和车辆调配。

5.4医疗卫生保障

镇卫生部门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疾病的免疫和公众场所消毒工作。

5.5治安保障

镇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做好灾区和防灾人员转移后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5.6物资经费保障

镇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管理单位按照市三防办有关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进行储备,落实防汛经费。

6 善后工作

6.1善后处理和社会救助

内涝灾害发生后,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对影响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供水工程尽快恢复功能。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公安分局负责做好水害灾区的治安管理工程,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保证防汛抢险人员、救灾物资运输。及时给受灾群众生活救济补助。及时调配救灾物资,组织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同时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6.2调查和总结

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后,做好洪灾调查和总结。对在防洪抢险中有立功表现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个人防洪抢险的高度意识。总结防汛经验和吸取洪灾带来的教训,向镇委、镇政府提出防洪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为今后防汛善后工作作准备,做到未雨绸缪、以人为本,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少,进一步防汛工作。

7 附则

7.1预案的编制与审批

本预案由镇三防办制定并负责解释。经镇委、镇政府同意后实施,并报市三防指挥部备案。

7.2预案的管理

镇三防办根据应急管理需要,对本预案每3年进行一次修改和完善,报镇政府同意后发布,并上报市三防指挥部备案。

7.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河流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精选篇10)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改善我市出境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维护水环境安全,加强协调联动,提高应对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跨界水污染,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

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发〔2010〕113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豫政〔2005〕35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的通知》(豫环文〔2013〕178号)

《关于开展出境河流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豫环办〔2014〕55号)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济政〔2007〕17号)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河南省蟒沁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1/776—2012)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环境污染造成我市出境河流(沁河、蟒河、济河)责任目标断面或省控断面水污染物浓度超过目标值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可能影响我市出境河流水质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物资、装备和技术准备。

(2)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反应速度;针对事件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采取准确、有效的应对措施。

(3)先期处理,协同应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关部门在及时上报事件信息的同时,应迅速采取措施,第一时间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先期处置;事发地相关集聚(开发)区、镇、街道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协同应对。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作用,使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依靠科技,依托专家。积极开展环境应急相关科研工作,加强环境应急专家队伍建设,重视专家在环境应急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专家参与隐患排查、事前预防、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

2、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济源市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指挥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

2.1市指挥部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成员:市委宣传部、市应急办、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气象局、市消防支队、市水文水资源局、黄委会五龙口水文站等单位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涉及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市指挥部成员。

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由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2 市指挥部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部署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

(2)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组织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3)领导、组织、协调、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研究决定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

(4)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和应急终止。

(5)授权发布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6)负责向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

(7)组织有关部门做好污染损害评估、污染损害赔偿、生态恢复等善后处置工作。

(8)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管理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等工作。

2.3 市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省、市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部署,及时向省、市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2)负责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协调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4)定期组织召开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联席会议,收集、汇总、分析各相关部门应急工作信息,掌握环境应急工作动态。

(5)建立环境应急专家库,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参与隐患排查、事前预防、风险预评估等工作。

(6)与下游地市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7)承担市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4 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1)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

(2)市应急办:负责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政府报送应急工作情况,并传达省、市领导的批示要求。

(3)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制定、优化应急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现场监测,向市指挥部报告监测结果及污染趋势分析,并提出污染防控建议;负责排查污染源,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其他有关信息工作。

(4)市水利局:负责实施或协调应急水量调度;负责制定并组实施受污染水体疏导或截流方案。

(5)市公安局: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中涉嫌犯罪案件的侦查、事故现场的保护、维护社会治安和群众疏散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根据事件影响范围,设立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

(6)市财政局:保障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所需的专项经费,监督应急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7)市监察局:负责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环境事件重要情况及其他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调查和责任追究。

(8)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本系统管理的企事业单位涉及出境河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指导临时避难所、现场指挥部建设。

(9)市交通运输局:负责通往事发现场交通道路的抢修和畅通;负责提供交通工具,保障群众疏散、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物资的运输;负责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

(10)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或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11)市卫生计生委:负责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2)市气象局:负责提供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的气象信息,随时提供天气情况变化趋势。

(13)市消防支队:负责协助做好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堵漏、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4)市水文水资源局:负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蟒河和济河的.流速、流量等水文信息。

(15)黄委会五龙口水文站:负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沁河的流速、流量等水文信息。

(16)有关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在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协助做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当地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组织发动当地群众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2.5 专家咨询机构

市指挥部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咨询组,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由市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联系。主要职责是根据事件造成的污染程度、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参与制定应急监测及应急处置方案,为市指挥部领导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应急队伍进行科学的应急处理与处置;对环境恢复、生态修复提出建议措施,对事件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3、监测与预警

3.1 预警等级

参照《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豫环文〔2013〕178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Ⅲ级、Ⅱ级和Ⅰ级,预警颜色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

3.1.1 Ⅲ级(黄色)预警条件

(1)地表水环境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地表水省控断面每月常规监测数据中氰化物、砷或铅、铬等重金属的监测结果达到《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规定的市级预警响应条件,且24小时后仍未恢复环境质量。

(2)企事业单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废水流出厂界且可能流入出境河流水体。

(3)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流入出境河流水体。

3.1.2 Ⅱ级(橙色)预警条件

(1)地表水环境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地表水省控断面每月常规监测数据中氰化物、砷或铅、铬等重金属的监测结果达到《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规定的省级预警响应条件,且24小时后仍未恢复环境质量。

(2)企事业单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废水流入出境河流水体,经监测已造成出境河流水体污染。

(3)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的毒有害物质流入出境河流水体,经监测已造成出境河流水体污染。

3.1.3 Ⅰ级(红色)预警条件

(1)地表水环境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地表水省控断面每月常规监测数据中氰化物、砷或铅、铬等重金属的监测结果达到《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规定的省级预警响应条件,且又连续出现3次省级预警响应仍未恢复环境质量。

(2)企事业单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废水流入出境河流水体,使出境河流水体受到污染,且经监测受污染水体将要流出我市市境。

(3)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流入出境河流水体,使出境河流水体受到污染,且经监测受污染水体将要流出我市市境。

3.2 预警的报告、发布、调整和解除

3.2.1 预警的报告

市环境监测站根据出境河流水质的自动或手工监测结果,达到预警条件时,应立即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市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市指挥部报告。

3.2.2 预警的启动

市指挥部通过对出境河流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研判,符合分级预警条件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

3.2.3 预警的发布

Ⅲ级预警由市指挥部授权市指挥部办公室发布。Ⅱ级、Ⅰ级预警经市指挥部批准后,由市指挥部办公室发布。

预警信息通过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和相关官__微博、微信、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发布。

3.2.4 预警措施

进入预警状态后,市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预警预防措施:

(1)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组织对出境河流加密监测,密切注意水文、水质和气象条件的变化。

(4)指令各应急处置队伍进入应急状态。

(5)针对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做好消防废水的收集、围堵等工作,避免消防废水流入出境河流水体。

3.2.5 预警的变更和解除

市指挥部办公室应随时了解预警条件的变化,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当预警条件发生改变,有可能使预警升级或者降级时,市指挥部应及时变更预警等级或解除预警。

预警的变更和解除程序与预警发布程序一致。

4、信息处置

4.1 信息接报

市指挥部办公室及各有关部门获悉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当如实做好记录,并初步了解以下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

(2)事件起因、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类型。

(3)事件发生现场的地形、地貌及敏感点分布情况。

(4)人员受伤害情况、环境敏感点受影响情况。

(5)事件发展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

4.2 信息报告

各有关部门获悉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核实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市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同时上报省环保厅和省政府,必要时可直接上报环保部。

4.3 报告内容

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初报在核实突发环境事件后上报,续报在查清相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5日内上报。

(1)初报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2)续报内容: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3)处理结果报告内容:事件基本情况、处理过程、结果;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及工作内容;事件处理后的遗留问题;总结处置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等。

信息报告应采用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初报可通过电话报告,但应当及时补充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中应当载明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同时需确认信息接收人。

4.4 信息通报

发生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时,市指挥部要及时向下游政府和环保、水行政等相关部门通报事件信息,采取联防联控措施。

5、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应对Ⅲ级预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应对Ⅱ级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应对Ⅰ级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5.2 响应程序

市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状况,初步确定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决定成立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简称现场指挥部),并召集有关单位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5.3 分级响应机制

Ⅲ级应急响应由分管副秘书长担任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为副指挥长,各有关单位分管副职为成员。

Ⅱ级、Ⅰ级应急响应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为副指挥长,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

6、应急处置

6.1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主要为:测、查、消、拦、调等。

6.2 现场处置程序

(1)先期处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现场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早发现早处置、先发现先处置、边报告边处置”的原则,迅速实施先期处置,切断污染源,控制污染蔓延,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

(2)现场控制:污染事故如果是由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污引起的,要责令事发单位立即封堵包括雨水排放口在内的所有排放口,尽可能把污染物拦截在厂区内;如果是运输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泄露造成的,按照泄露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等控制泄露,并对已泄露的物质进行拦截,防止污染扩大。同时根据现场勘验情况,划定警戒范围,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3)现场调查:根据现场指挥部安排,有关部门要迅速展开现场调查,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污染物种类、性质、数量、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及事发地的地理概况等情况。

(4)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科学制定处置方案;指挥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行动,为救援队伍提供必要的装备、工具和安全保障;指令专家组迅速开展工作,根据专家对事件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所提出的应急处置方案、建议等,及时调整现场处置方案。

(5)调查取证:有关部门要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取证,查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涉案人员和有关人员做调查询问笔录,依法立案查处。

6.3 应急监测

市环境保护局要根据污染物的特点,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合理设置监测断面和监测点位,确定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市水文水资源局和黄委会五龙口水文站要根据职责分工对河流流速、流量等水文条件进行监测,提供相关水文信息;市气象局要对降雨量、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预测预报,提供事发地的气象信息。各部门的监测结果要随时上报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组,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4 安全措施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事件类型的特点(如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水上作业等),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规定。现场监测、监察和其他处置人员要根据需要配备防毒面具或自救器材等,在正确配戴好防护用具后,方可进入事发现场,确保人身安全。

7、应急终止

7.1 终止条件

在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应当终止。应急终止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事件现场危险状态得到控制,事件发生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露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无继发可能。

(3)事件现场的各专业应急处置已无继续的必要。

(4)已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降至最低。

7.2 终止程序

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执行。

(1)市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监测评价确无危害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建议。

(2)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由市指挥部总指挥向现场指挥部及各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终止后,有关成员单位要根据市指挥部的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开展监测、监控、污染损害评估和后期处置等工作,直至本次事件的环境影响完全消失。

8、后续工作

8.1 善后处置

市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认真细致地做好事后有关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和污染物的收集、清理、处置等费用,对污染损害进行评估,消除事件影响,总结应急经验,进一步落实应急防范措施。

8.2 奖励

对在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8.3 责任追究

对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处置措施不得力、不到位,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依照法纪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保障措施

9.1 资金保障

市财政局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装备购置、人员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支出。

9.2 队伍保障

各有关部门应成立专业应急队伍,并充分利用社会和大中型企业的专业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应对能力。

9.3 装备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做好应急监测、应急处置和防护装备等应急物资储备。

9.4 技术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建立相应专家、资料、物资等信息库,并实现信息共享,为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9.5 通讯保障

各成员单位要明确1名联络人员,并建立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应急通讯系统,确保应急期间通讯畅通。

9.6 治安保障

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人员疏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维护公共秩序。

9.7 安全防护

根据出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类型,为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受影响群众等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实施现场管控,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10、附则

10.1 预案培训和演练

市指挥部办公室要通过宣传、授课、演练和模拟演习等方式,加强对各有关部门预警和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结合本预案的应急演练,并做好演练总结。

10.2 预案发布和修订

本预案由市政府批准发布。预案实施后,市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10.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178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