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范文大全 > 采访老师范文

采访老师范文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采访老师范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闻采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采访报道活动的基本形态,那么应该怎么采访老师呢;下面是有采访老师,欢迎参阅。

  采访老师范文1

   毕老师你好,我是太平洋女性网的编辑陈菁,很荣幸今天可以采访您。今天我们就您的新书《花冠病毒》对您进行一个采访,同时我们也收集了一些网友的问题。

  1.首先很多网友看到新书,是被书名《花冠病毒》吸引,很特别的书名,请问毕老师是怎么想到用这么特别的名字呢?

  毕老师:“病毒”本来是挺可怕的东西,但我这里想有一个概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地球不止是人类的,它也是很多其他生物的,病毒虽然是低等的生物,不过它在地球的时间比人类在地球的时间更古老,人类是最高等的生物,病毒是最低等的生物之一,但是它和人类的一个相博,这样一个过程,那谁胜谁负,并不一定我们人类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想用这样一个观点,不要觉得病毒它非常的可恨,就能把它彻底地消灭,不能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呢,我就把它定为一个“花冠病毒”,给了它一个挺好听的名字。

  2.不同《花冠病毒》是毕老师时隔五年的又一作品,那经过五年的深沉,你觉得这次的作品与之前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在哪呢?

  毕老师:就是主旨来讲,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关注生命,然后有一种人道的精神贯穿始终。如果说一定要找什么,我觉得这部有很多科幻的成份、想像的成份,写的是一个未曾发生过的故事,是一个在将来时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就和我以往写的,都是以实际当中,更多以事实为依据的小说不一样。

  3.您在书的首页写道:“读这本小说,有一个小小用处——倘若某一天你遭逢瘟疫,生死相搏,或许你有可能活下来。”这个您是怎么解释的呢?

  毕老师:因为我曾经采访过SARS一线,那个时候他们就会提到一个共性,在病床上很多病人是这样的情况:当他知道自己得病了,然后又觉得没有什么特效药,就变得悲观、消沉,十分的害怕,医生跟我讲你知道什么人死得最快吗?就是这种人,丧失了希望,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胜算的可能性了,当然我这部小说,它也不是特效药,它也不是灵符啊,可以保佑你,我只是说,我通过这部小说,我传递了一个理念——珍惜生命,不要放弃,满怀希望和信心,我觉得这样,我们活下来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一点,那种面对生命之绝境而最能坚持下来的那些人,坚持到救助出现,和生命的曙光再次地照耀我们,都是因为那些不放弃的人们。

  4.都说《花冠病毒》中其实模拟了一场2003年的SARS事件,不管是不是SARS,还是其他任何东西,在人生中是缺少不了灾难的,然后毕老师您是怎么看待灾难的呢?

  毕老师:你说的很对,在我们的人生中不缺少灾难,我想我们每一个都不能给自己打包票说:我就是上天的宠儿,这一辈子只是有鲜花,只是有扬帆起航的顺利的旅途,却没有那种意外、灾难,甚至是绝境出现,因为,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未知之数,我们有欢欣鼓舞的时候,也一定有那种一筹莫展的时刻,欢欣鼓舞呢,是比较容易过去的,但是那种绝境就需要你的智慧和勇气,然后要为自己找到出口,然后我想,我们更多地来讨论的就是当绝境出现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了。

  5.写一部作品通常都要先搜集非常非常多的资料,但是毕老师自身的生活经历就已经非常丰富了,那能不能谈一下哪段经历是对人影响最大的呢?

  毕老师:我想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青年时代,我在西藏阿里当兵,而且当卫生员,为什么这个对我影响这么大?我想这是青年时代,我们方方面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当中,为什么那个时候人特别的敏感,特别能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一些理论还有很多自己进行的思考,这些阶段对我来说特别的重要,去到阿里,由于它高、寒、缺氧,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那就让我那个时候就感觉到大自然是这么的伟大,而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和脆弱,再有一点,青年时代去学医,学医这件事情,就让我特别早地去接触病患、接触死亡,因为通常你说一个花季少女,去的时候还不到17岁,16岁多,正是充满童真、想象的时刻,经常会觉得世界都是粉红色的,非常地美丽,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成为一个军人去学习,我就必须要去直面淋漓的鲜血,还有那时候让我非常困惑,这个过程,都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形成我一生中非常稳定的一个想法: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的生命非常的宝贵,我要好好珍惜我的生命,而且要让这个生命去为别人增添一点点正面的影响,比如说因为你的生命,因为有了你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混乱了,更加不堪了,这就拿我们的生命做了一些很负面的事情,我希望哪怕非常的微小,也拿我们的生命作一些正面的影响。

  6.以下是一些网友的提问了,网友南京咩咩问到:创作《花冠病毒》的过程中,有没有遇过瓶颈?您是怎么处理的?

  毕老师:很好的问题,创作的过程中没有瓶颈,瓶颈都在前面那八年当中,这是一个长长的瓶颈,我在那里艰苦想啊想啊,想了整整八年,等我把它想通了,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反倒是比较地顺畅。

  7.网友嗨嗨喀秋莎说,人往往肉体上的解放都是很容易,但是面对心灵上的困扰却时常不知所措,之前您谈到了在青藏遇到的生离死别,对待人生也有了不同的看法,那么,除此之外,您是否还遇到过其他心灵上的困扰呢?

  比如说,我快六十岁,我要去环球旅行,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我,他们说,你都是一个老太太了,这是多么疯狂的举动啊,居然要去环球旅行,有人就说这个你得花不少钱呢,你拿着这些钱来养老不好吗?或者是,给自己买点金银首饰啊、名牌衣服啊,买点这个好吃的、保健品,这些东西都看得见摸得着,为什么不拿来享受呢?你买了张船票,你出去转了100多天,回来你什么都没有啊,你这一点的物质的东西都没有留下,可是你钱没了。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可是,我心中想的是,这些钱都是我辛辛苦苦挣的,我觉得我有支配它们的权利,可以买衣服,可以买名牌的首饰啊、包包,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山珍海味都去消费,每一个人,他的兴奋点不同,他的处置自己财富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对我来说,那些都不重要,我可以穿普遍的衣服,可以背最简单的布缝的包就可以,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很重要,对我来讲特别重要的事,就是我去完成我童年的一个梦想,那我就去做这件事情,当然我不是说我做的这个就一定对,只是说他符合我自己的心愿。

  8.网友瑞瑞、鸭力山大想问,这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了,您曾经说过“幸福是个哑巴”,如今现在社会压力已经越来发挥大了,都市女性在照顾家庭时还要兼顾事业,您对现在年轻的女孩子有什么建议和忠告吗?

  毕老师:现在的女性,因为她既有传统的要照料孩子照料家务的担子,她们又有在工作中非常努力非常好强,在工作中也有她们的业绩,这两个担子一起压到一个女子的肩膀上,可以想象到那种压力,我各人觉得,我常常自己用的方法,我经常会把它它的顺序来回地调一调,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说:你把工作放第一位还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要觉得顾了家庭一定顾不了工作,顾了工作一定顾不了家庭,我想你可以随时调整这个顺序。工作特别忙的时候以工作为主,工作不太忙的时候以家庭为主,有时候一天一调也可以,这两个总要找到相对的平衡支点,希望现在的女性们,特别是在工作之中,做出非常卓越的成就,也能在自己的家庭里面,成为贤妻良母,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正是因为这种挑战,才需要我们更加聪明地去处理,当然还要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如果你没有了好的身体,没有身心健康,那么成长起来就太艰难,所以祝福大家都能够既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有一个幸福的心理,让自己生命的质量变得越来越好。

  9.许多太平洋女性网的网友都非常喜欢毕老师,能不能送一句祝福的话给她们呢?

  那祝福太平洋女性网的朋友们,希望你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希望你们的内心越来越坚强!

  采访老师范文2

    小编:研一的同学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面临论文开题,听说老师您擅长案例研究,请问老师能否为我们介绍下如何写好案例研究类论文?

  刘老师:那我就从案例研究的背景和导向、案例类型以及案例要求三大方面来谈。

  (一)背景和导向

  撰写研究生论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对学术型研究生所要求的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即国际上通行的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强调学术价值和科学性;二是对应用型研究生,包括MPAcc(单证、全日制双证、会计精英)、研修班、MBA等,提倡的是案例研究,通常采用单样本的案例研究,或小样本的案例对比研究方式,强调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就MPAcc学生而言,教指委要求的是案例方法,而不是统计实证方法,我们学院正在考虑配套资金建设案例导向的MPAcc教材和案例集,专门讨论了要在MPAcc学生中鼓励用案例方法来撰写毕业论文。

  (二)案例类型

  具体对MPAcc学生而言,案例研究的类型主要包括:

  1. 案例课程论文

  一般选取特定行业或特色业务类型来写,将公开上市公司的案例作为核心内容,框架结构一般包括专题背景、典型案例的选取、基本案情、案例分析,及案例启示。

  2. MPAcc案例大赛及案例集

  案例大赛第一阶段,要求在指定案例材料和相应问题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图文并茂、数据翔实、分析深刻、浑然一体。第二阶段,要求通过调研完成案例,需要利用校友资源,锁定案例对象,框架结构为写作背景、公司简介、问题诊断、解决方案和应用效果四个部分。3.毕业论文

  建议采用案例调研方法,听取职业导师的意见锁定案例,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框架结构同案例大赛第二阶段。

  (三)案例要求

  1.选材的真实性

  目的是方便求证,满足科学求真和可验证性的需要,最好是亲自调研或正在工作或实习的单位,利用二传手资料来做研究的可信度和实用性较差。此外,还须注意举例和案例的区别,举例可用于教学和教材,但写论文的主体部分只能是案例而非举例。

  2.研究的思想性

  案例研究的子标题一般是“以**为例”,但必须有服务的主标题,做到理论的先进性与行业的特殊性相得益彰,既有特色又有思想。为此,必须专设主章节“理论阐述”。

  3. 分析的深刻性

  案例分析需要有数据或指标支持,做到图文并茂,尽量使用国际通行的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框架。

  4. 结论或方案的针对性

  案例论文的亮点,恰恰在于成功经验的总结或解决方案的提出,注重可操作性,可复制、可推广和解决现实问题。切忌泛泛而谈那些“政治上正确”的“正确的废话”,不要动辄就是万能建议(如提高审计独立性、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

  小编:审计有哪些比较有新意或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刘老师:审计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两大类,我分别就这两类的主要研究领域做简单介绍。

  1.审计实证研究

  最主要的是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两大领域。其他领域还包括审计意见预测、审计信息含量、审计声誉机制、审计任期、购买审计意见、审计市场等,都是其延伸方向。此外,用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审计行为,如职业判断过程,也较为流行。

  2.审计案例研究

  公开发表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对象,一般是公开的上市公司,而且以失败案例为主。国家审计案例因为保密性的需要,一般需要对案例对象做一定的模糊处理,所以公开发表的难度较大。国家审计的毕业论文因一定的政治性和模糊性特征,有较高的盲审和答辩风险,故不做建议。案例毕业论文以内部审计和其延伸领域内部控制方面的选题居多,优点是更有针对性和可操性,更有应用价值。

  小编:纵观财大,各个专业的学生几乎清一色往券商涌,请问老师怎么看? 对于我们会计学院的学生,您是否认为有更适合我们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

  刘老师: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既是多金行业,也是朝阳产业。国家正在加大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直接融资的比重,我国企业也偏好事实上低成本的股权融资(迷恋高送转,现金分红较少),券商“钱景”看好。国外对华尔街同样也是趋之若鹜,故扎堆挤投行这一择业方向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从发挥会计专长,迅速积累经验和熟悉行业的角度来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审计中,询问是很正常的工作方法,可以在问中搜集证据,还可以在问中偷偷学习掌握,会计就缺少这种理直气壮的机会。当然,在研究生阶段,如能通过CPA考试,将比本科生有更高的起点,否则不一定划算。“四大”的收入增长快,晋升的确定性强,本土化下的机会多,可以考虑作为长期的职业规划,当然需要至少考出CPA资格。同时,也可以作为很好的跳板,如在了解和熟悉公司与行业,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赏识后,将有机会被高薪挖到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或内部审计师,转行做国家审计师的机会也较多。

  采访老师范文3

  徐老师是我校资深的政治老师,也是我结对子的师傅,我们俩很要好,也很谈得来。一开始谈起家常事,后来说这说着不知不觉地把话题转道“如何交到学生”问题上来,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我:徐老师,我向你讨教一下,我现在经常向学生强调转化学习

  方法,但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效果。

  徐:有一点需要我提醒的是,事物发展变化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

  我:有道理,不过我问成老师,你是不把哲学道理常给学生讲。

  徐:看什么内容,主要学生能听懂的道理,应该讲给听,但大道理讲给学生不爱听。重要的还是在“爱”字上,我记得有位俄罗斯教育学家说过,他说:“爱一个可爱的孩子,比爱一个不可爱的孩子容易得多。”在受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我认为坐在我面前的孩子们,个个都是聪明的孩子,决不能把自己孩子分成好与坏或聪明与不聪明,他们正处在上进和发展的阶段,所以任何人无权对正在成长过程的孩子们,定以过早的结论,当然不否认平时定某些学生为优秀学生或某些学生为后进生。这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为了付出更多的爱心,因为后进生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问题,所以要用爱心感化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件常抓不懈,持之心恒的工作。

  我:我不是奉承徐老师,我从心眼里佩服你,你对学生的爱心,很感染我。不愧是我的榜样。我也明白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每个学生在我心里都应该是平等的,用爱欣感化他们,让他们从内心里真正喜欢上我这个老师。

  以上是我和我的师傅就“如何交到学生”的谈话和感想。

  宋: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方法是师生双方相互进行的主要活动,这里面当然包含着以谁为中心的问题。黄老师你说应该以准为中心?

  黄:当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了。

  宋:中心问题定位了,那么是不是应该转变教师角色?

  黄: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 — 接受,学生的学习方法,只能跟随老师意图听讲 — 背诵 — 练习 — 接受教师传统的知识,学生就是处于一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被动状态,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

  宋:黄老师,我现在有点醒悟了,我从讲实习课开始到现在一直把自己放到中心位置为了树立教师权威,强迫学生听讲,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成老师这种教法的确不适合新课程。

  黄:宋老师,你说的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束缚学生转变不了学习方法,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育方法,不能在继续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法从事教育工作。如果这种教育方法继续下去,不仅导致师生之间交往与对话浅化,更淡化了师生相互间的理解和精神上的交融,不仅启动不了学生们想要学习的动机,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职责时代呼唤更高地要求,这不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激励着思考;要求我们成为一位指导者,一位活动的参与者,一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战友。总而言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学生。

  宋:黄老师我明白了,一个好教师必须能体会学生的欲望、情感、态度和发展的去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心主题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的选择、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以致达到师生之间真正成为平等的关系。

  看过采访老师范文还看了:

1.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2.教师访谈报告范文

3.教师采访报告范文

4.访谈优秀教师心得范文

1097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