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 泽慧0 分享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重任在肩,使命光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1】

曾经有一个教育者说过:“教育始终应该是一个付出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和享受的过程!”今天听了深圳市幼儿教育专家李春玲的讲座之后,对这句话理解更深刻。作为一个老师的确需要不断地的学习,及时充电,也要无私的奋献、付出,最重要的是学会感悟!。李教授的“跳出传统思维做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和“让环境说话”这两个主题的讲座真的是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平衡!儿童发展领域的平衡、教师教育手段的平衡、教育环境创设的平衡,教师应努力实现儿童自由学习和成人指导或帮助两者之间最优平衡。我们的教育如果出了问题,没关系,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及时改进还是会有所发展的!看了国外的有些教育图片,让我感到平时对自己孩子或者学校孩子的教育中大人包办代替太多了!孩子会做的让他们去做吧!要相信孩子,他们有能力做的事情为什么大人去干扰呢?作为老师或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就是慢点还是让他们把自己愿意干的事情慢慢做完吧!其次,让我知道布置环境不是单一的美化和装饰更重要的是让环境“会说话”《 指南》指出给孩子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也是教师的好助手。让环境 “会说话”常规教育无形中会形成,如孩子排队抢着往前站、吃饭时乱撒、区域活动时大声说话等等,如果我们贴有相应的标识标志孩子就不会抢着喝水、站队,上厕所,也不会把不爱吃的东西乱撒,会自觉排队,不喜欢吃的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养成安静地进行区域活动或集体活动。让环境话“会说话”幼儿在无意注意中识很多字和认识很多数字,如在椅子上、杯子架、床头上贴有自己的名字和学号,慢慢的他们无意识的认识了自己的名字,还有布置环境墙上的很多字他们慢慢的也会认识。

让环境话“会说话”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内容就会展现在脸前。环境是实践一日课程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把课程渗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了解探索简单的科学知识、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或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善于模仿或表演社会知识和舞蹈音乐,并能用手工或绘画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2】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半年多,经历了数不清的琐碎事情,也正是这些琐碎的事,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成为细心,注重细节的人。但是琐碎的平凡,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每一个琐碎可以说联系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长和快乐!这半年多来,我面对着孩子,懵懂、迷茫、不知所措、惊慌、焦虑也有喜爱和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总的来说,自己是发自内心的爱孩子,但是没有更好的方法和专业理论来指导自己工作。爱孩子是母鸡都能够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爱孩子,要不断学习师德师风,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祖国花朵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

因而,教师的言行是对学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教师应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素材。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园丁。

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取众人所长,补己之不足,精益求精。这是我在学习师德师风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很感谢学校进行这个师德师风学习月,让我这个实习教师一下子就学到了这么多有关师德师风的知识。我一定会以师德师风继续加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3】

有幸在南昌参加了国培培训者培训班德学习,非常感谢培训管理者给我们请来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授给我们做专题报告,听了她们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学习。

一、邱员太老师主要给我们讲了《期待从平凡走向优秀》,对建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工作室对教师的帮助提高,进行了分析讲解。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学校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

名师工作室是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出现的。在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最为核心的,区域、学校间教育发展的最大差距是师资水平。如何缩小师资水平差距,同时避免大规模的教师流动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成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挑战。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们带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水平,从而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项新举措。听了邱员太教师的报告,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从那些经典的事例中,更有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去效仿的。

二、南丰的黄行福老师主讲的专题是《成为优秀的自己——草根生命的专业成长》,对教师工作的心态调整、如何成为优秀的教师,以自己为例进行讲解。一开始,陆教授就帮我们分析了做人的幸福在哪里?:幸福源于有所期盼,有所追求。你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就是幸福;你的追求,一旦满足,就是幸福。幸福很简单,但一定是期望的实现,欲求的满足。

当然,这里的期盼,这里的追求,都应该是正当的,合情合理的。农村教师,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务员,更不如城里的教师,幸福在哪里?来自对工作的追求,来自对事业的执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质量,事业追求更高的目标,追求的过程便是幸福,愿望的实现,则更是幸福。

没有追求,没有期盼,便与幸福无缘。幸福源于良好的心态——正视现实,不盲目攀比。 当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心态的调整。我们既然来到了农村,来到了落后的区域,我们就得认这个现实,三心而两意,左右而言他;或者一味地埋怨,一味地浮躁,都无济于事。

总之,黄行福老师,邱员太老师的讲座让我领会到了许多的教学知识,归纳起来最大的启示就是:只要肯潜心钻研,皇天就不会负苦心人。在教学中,除了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钻研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4】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一个好老师,共同的特质必不可少,这就是提出的四条标准。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的要求,不能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而是要把“传道”放在第一位,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一个好老师,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积极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和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的要求,“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像于漪、李吉林、马芯兰、殷雪梅、孟二冬、霍懋征、叶志平、谭千秋、侯伯宇、石秋杰、张丽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那样,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美好的德行引导学生,以完美的人格影响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不断增强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指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不论一个人离开学校有多久,老师的人格魅力都会永远铭刻在自己的心中,老师的人格力量都会成为激励我们追逐人生梦想的强大动力。

师者为师亦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对老师不仅会听其言,更会观其行。好老师首先应该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人生标杆,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明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奉献。好老师,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事业奋斗的志向,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甘为人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古人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信息时代做个好老师,犹如所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潭水”。有了这“一潭水”,教育学生才不会捉襟见肘,才能游刃有余。

教育是一门科学,好的教育则是一门艺术。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有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努力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知、情、意的统一,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个人,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在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的当今时代,做一个好老师,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按照提出的始终“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的要求,以锲而不舍的学习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的要求,“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像于漪、李吉林、马芯兰、殷雪梅、孟二冬、霍懋征、叶志平、谭千秋、侯伯宇、石秋杰、张丽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那样,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美好的德行引导学生,以完美的人格影响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不断增强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以源源不断的进取创新,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清泉。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心中有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像要求的那样,“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用爱打开学生的知识之门,用爱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爱是责任和付出。爱学生,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爱是尊重、理解和宽容。爱学生,“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让所有学生都健康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5】

曾经有人形容教师是“教书匠”,更是“穷教书匠”,一个“匠”字揉进了多少教师的心酸与委屈。后来又有人形容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个“师”字让多少教师挺起胸膛。这一“匠”一“师”的变迁便是教育这个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学习了王局长的讲话精神后,我更深深感到这股春风何其柔,何其暖!

一、教育的尊严

曾看过一些报道“教师被学生殴打”,“教师遭受不公平待遇,“教师被家长辱骂”……一度心灰意冷只想呐喊“还教育一个尊严,给教师一个公平”,只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育者,我的声音早已淹没于人海,更何况我也只敢在心中呐喊。

我以为我就永远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教育者,在农村这片本该沃土的地方枯萎,幸好我听见了来自上层领导的英明决策“干出成绩,你不一般”。局里给我们教师施展才华的机会:“教学大比武”、“十佳青年教师评比”、“三名带动”……实践拼出真实力,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教育的活力!

上到国家领导,下到区级校级领导都如此的重视教育,我们教师的权益怎能还会没有保障?教育部门的决策,社会人士的认可,都让教育重现活力!而我也终于明白:尊严,不是谁给的,是挣的!教育的尊严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在正确的指引下拼尽全力挣得并维护的!

二、教育的奉献

人们常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又何尝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做的便是倾心灌溉,静待花开。

王局长讲话中指出我们工作取得的成绩,但这并不是“花开季”,教育没有终点,我们无法停歇!有人将老师比喻成“春蚕”、“蜡烛”,我们岂能对不起这样的称呼。

这一路走来我都在追求四个字“问心无愧”,坦白讲,时至今日,我仍无法说自己做到了,我混淆了敬业与奉献的深意。都说敬业与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敬业与奉献都是付出,可是我却忽略了付出的程度,付出时的心情。我周日定好自己下一周的课程安排,我努力的想要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却为孩子们的贪玩而揪心,为学校的活动打乱我的计划而苦恼,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孩子们不懂得我的付出而生气,对于这些情绪我理解为人的正常情绪,只是后来我看到“奉献”这两个字,我才明白:也许我只是对工作敬畏,我只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却没有做到心无旁骛的付出。

“奉献”即为“恭敬的交付、呈现”,我慎思我虽勉强做到了王局长所说的“六心”只是没有恭敬之心,我如何将自己的敬业说成是奉献呢?

三、教育的幸福

“教师好啊!一年工作半年假”这也许是很多非教育专业人士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可是若说休息便是幸福,那人生还有何乐趣?

王局长讲话中指出我区未来教育的辉煌明天,想想都会在梦里笑出声来。教育的明天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倾力付出,带着美好的希冀,播撒今天的汗水,收获明天的硕果累累,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桃李满天下”,这个词现在来说未免有些早,可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成功解决一道难题,为自己的学生擦干挂在眼角的泪水,看着自己的学生哪怕毕业还能想起自己,想着他们曾留下的美好回忆……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

假期出去旅行,把所见所感传达;休息时看一本书,将书中知识播撒;外出学习是,汲取丰富营养……这些难道不是幸福?

都说“教育者寿命短”,我一点不介意,有意义的活五十年总好过无所事事的赖一百岁,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吧!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6】

自从我参加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开展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远程专题培训,在远程培训的学习中,通过视频讲座、专家答疑、网上讨论等方式,我系统地学习并全面了解了《教育规划纲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本次的《规划纲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以人为本。

在育人为本中,《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提供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这里的发展是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它强调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二:改革为主。

力图打破阻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第三: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7】

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自己的职业规范,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近,在学校倡导下,我认真观看了《师德修养》的视频,感受很深。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爱岗敬业:就是对事业要有责任心,我们应该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来做。我们只有把教师职业当事业来追求,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用事业精神支撑自己,努力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才能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也才能在长年累月的坚守中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不至于因压力过大而造成教师职业倦怠。

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要有爱心。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

为人师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终身学习: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充实自己,用一身的才气来驾驭课堂。作为老师还应该少些酒气、油气,多些文气、书卷气,没有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之才,没有博古通今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怎能成为文化、文明的传播者?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学习先贤们“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我们更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8】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理解“躬耕教坛”这一词汇所蕴含的意义。这不仅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形象描述,更是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忱和承诺的体现。以下是我对躬耕教坛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躬耕教坛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是一项需要我们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的事业。我们需要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学生的真挚关爱,来开展每一天的工作。只有在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成长。

其次,躬耕教坛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本身,更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制定教学计划,尽最大的努力去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责任感驱使我们始终以高度的专注和热情去面对教育工作。

再者,躬耕教坛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涌现。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教育的发展动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教育工作的活力和创新性,更好地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躬耕教坛还需要我们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只有建立互信、尊重和互惠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我们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

最后,躬耕教坛需要我们怀有热爱和奉献精神。教育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同样充满机遇。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才能克服困难,持续投入工作。我们应该以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结来说,“躬耕教坛”这一词汇不仅揭示了教育工作的艰辛和投入,也表达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承诺。在躬耕教坛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也深感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我将以这些心得为指引,继续在教育道路上积极前行,为实现教育的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9】

通过学习四有好老师,我知道了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严于言传身教,要有理想信念,作为教师,自古至今一直承担着弘扬道义。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有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以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老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师德是知识修养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孩子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10】

教育部日前出台了6条禁令,其中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这体现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类不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在教育界引发热议。如何正确理解这6条红线,怎样落到实处?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尊崇教师是因为教师以行动实践了“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宇宙人生的基本规律,传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宇宙人生,正确为人处世;“授业”就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在走向社会后具有谋生和创造财富的本领;“解惑”就是帮助学生解除其身心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使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的进取者。因此,教师应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代表,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这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何必非要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呢?

然而,当前有些学校存在着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教师身上,却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形象。为此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的规定》,笔者坚决拥护。这个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行为,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风清气正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教师要想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修炼,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方法;还要淡泊名利、言传身教,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这样才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和尊敬。当然,学生和家长以适当方式对教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激之情也无可厚非。但是像“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各种宴请”、“参加家长安排的旅游健身”等行为,确实是不可取的,也有损于人民教师的形象。其实,教师最看重的应该是学生的成长、进步,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11】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当指育人,“授业”当指教书。(从“授业”这个词语来看,古人比我们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实用性,更贴近生活)“解惑”当兼而有之。

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本应是所有的学生对知识都如饥似渴,老师除了教他们怎样学好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帮忙他们规划未来的蓝图,设计人生的辉煌方案。教者就是“解”他们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惑”。教的同时也是育。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距离的,而且这距离还很让人为难,甚至悲哀。这源于由社会纠结多个方面而构成的复杂原因,最终作用于学者(相对于教者而言,即学习的人)和教者两个方面。

先说学者,就目前我们所应对和以前应对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不能算是理想中的“如饥似渴”者,这就给“教”增加了难度,使“育”的任务更加艰巨。而且,这“育”也是外因,是后天的,是苍白无力的。只要是应对现实敢于说真话,真心关注教育教师学生而不是一味强调教师没有教好学生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如果只是一味归咎于教者,学生知识潜力有问题,是老师没有教好;学生厌学不学,是教师没有育好。那教师无话可说,因为当今教育理念已经十分“理想”,教师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教师无话可说,缄口不语,就会把教书育人做好了吗不见得,他满腹怨言,满腹委屈,能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把工作做到最好吗所以,真心关心教育、爱护学生的专家和领导就应把教育意识层面的理念、社会舆论、法规政策等,制定得不要太理想化,稍稍降低接近现实一点最好。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物质生活优裕得让学生只明白享受却不明白创造,只明白快乐和顺利不明白困难和挫折,退化到十分脆弱的地步,稍微不慎就会身体骨折甚至心理骨折,更有少数甚者生命骨折;文化生活贫乏得却只有电脑和手机,应对如此孺子,教师努力育之教之、教之育之。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想尽千方百计,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一会在前召唤引导,一会在后鼓励鞭策。你的召唤引导久而久之会让他迟钝麻木,你的鞭策也不能太轻或太重,太轻他毫无感觉乐彼不疲;太重就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嫌疑。轻者受到家长领导的责问,重者走向法庭的被告席。这鞭策只好不轻不重,况且这轻重的标准不好把握,因为标准完全在于学生那敏感而又脆弱的承受潜力,在能理解与不能理解之间就是教师所要研究掌握的教育艺术。

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生涯中,度过了宝贵的学生时代,熬成了家长。成了家长后忽然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反过来逼迫学生好好学习。如此循环,代代相传。人们啊,学生啊,为什么只有在付出几十年的代价之后才明白呢为什么前人以几十年的生命为代价体验到的深刻教训,我们不能汲取呢难道只有自己也和前代一样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之后才明白老师和家长说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吗这是谁的杯具呢

再说教者。一个教师首先就应是一个学者,最好是一个博学者。花费自己所能花费的时间、精力,投入自己所能投入的情感、智慧,努力学好文化精髓,并且有自己个性的心得和感受,准备传授给学生。并且还要终身学习,以汲取不断更新的知识。人类的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光大起来的。教师就是这继承、光大、传递人类优秀文化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学生的灵魂,为世界为人类打造一缕缕阳光。然后,教师还就应是个博爱者。教师具有真挚而且广泛的爱心,不仅仅仅是出于对学生身心的呵护,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因为教育家已经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儿童。从这个角度说,学生无论在行为、心理、学识等哪个方面出点问题,都就应是教师的爱心不够甚至是没有认真负责所导致的。所以,教师要有发自内心的深厚的广博的爱心,而且这爱心要有教室将要倒塌时最后救自己儿子的无私,还要像阳光一样照遍每一个角落。再者,教师还就应是一个艺术家,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把教书当作工作,而是当作自己所钟爱的艺术(首先,你要爱艺术)。最后教师最好是一个圣人,因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能塑造健康的心灵,有了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这本应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说神圣是因为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用心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应试教育的原因,修正灵魂、打造阳光的神圣使命枯萎,甚至退化萎缩。变得现实、浅近、低俗了,变成为考上高一级学府而教,这本是教育的副产品,却成为唯一的主产品。

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没有做到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者提出的忠告: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留意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这位高明的教育家,他关于教育恶化的预言如此真切而又细腻!我最后把学生教育到他老人家担心的地步。但是,社会(尤其是上级教育行政机关)评价教师是这个标准吗是看我的学生血液里有没有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吗这当然是软件,无法量化,无法把握。最终淡化、退化成一些堂而皇之、人人具备、可有可无的政治条件。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12】

九月,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我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教师节当天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这是专属于教师的幸福!回想自己从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觉得取得教师资格证不难,上好一堂课也不难,但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着实不易!“四有”,是一个标杆,而好老师各有各的好,在我的认知里,能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如果,“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教师奋斗的最高纲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为人师表的“四项基本原则”,那么,作为我们——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四有”的指引下实现最高纲领的路径,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实践中做一名好老师。

“学为政本”,老师的理想、观念和情怀,通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向外传播,影响深远。所以,为师的我们应该经常自省“你准备好了吗?你有料吗?”都说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我认为教书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不管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是专业课老师,我们在传授知识本身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教给学生一种学者的志向、学术的.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好老师的课堂不是表现自己,而是让学生从中获益并成长。

如果,“四有”是国家立场的好老师,“育人”是教育立场的好老师,那么,对于我们“传、授、解”的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立场的好老师又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懂得鼓励和引导学生!

前几天,有个学生在日记里写到“前几天,我犯了一个错误,语文课上,我没有认真听讲,却在下面看课外书,老师提问,我一问三不知,我想这下糟了,我以为老师会痛斥我一顿,要是报告我爸爸妈妈,我就惨了,整个下午,我忐忑不安,可是没有,到了晚自习,她安慰我说只要认识到了错误,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我第一次觉得我怕了一个老师,而她没打我也没骂我……”是呀,好老师应该学会包容和尊重学生!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引导学生,即懂得鼓励、启发、尊重与关怀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校的温暖,都能活出自信、活出精彩,能为自己的生活、前程设计最合适的道路。

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是朋友、是亲人;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学识、有品位;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爱心,有热情;在学生眼里,好老师勤奋、公正;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曾经读到过一句话,耐人寻味,“我不知道梦想是什么,但我相信,当我专注于每一件事的时候,梦想定会向我走来”。我想说“我不知道怎样才是好老师,但我相信,当我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每一件事的时候,好老师定会向我走来”!

同行的战友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在教育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学生授课,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许多非教学的“隐形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教师很累,这几乎是我们共同的感受。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和无私奉献的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用细心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关心拉近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用肯定和鼓励温暖学生脆弱的心灵;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幽默风趣的谈吐,朴素大方的着装,和蔼热情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春日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让学生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让我们尊重每一个鲜活而稚嫩的生命,为他们的快乐成长而努力工作,用爱心去浇灌学生智慧的花朵,用真情去感化学生幼小的心灵,用智慧去启迪学生智慧的人生,用人格去熏陶影响学生美好的未来,用理想去塑造这一个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生命。在农村教育这一肥沃土地上继续辛勤耕耘,做陪伴一个个鲜活生命成长的守护者,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13】

有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确实,说得没错。但是,没有前浪又哪来的后浪?在生活中、工作中,正是一代代“前浪”亦师亦友,在成功的时候提醒我们,在失败的时候鼓舞我们,帮助我们成长、成功。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后浪”对“前浪”有话要说。

感谢你们,不低头,谋发展,让我们自由徜徉。我们都很幸运,遇上了和平的繁华盛世,前辈们用血汗所付出的劳动为我们铺就了一条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在那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年代,你们白手起家,下过农田,爬过深山,拿着不高不低的文凭走向县城,只是为了让我们不输在起跑线上。你们默默肩负起了生活的一切,赚钱养家、赡养老人、柴米油盐,正是你们的坚守,造就了这个繁荣发展的时代,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感谢你们,用自身的实际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不服输”的人生,什么是打不垮的人生态度。

敬佩你们,不退缩,勇前行,为我们树立榜样。面对战争,你们以鲜血为祭,拼出一条救亡图存的血路;面对疫情,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奋力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面对工作,你们“5+2”“白+黑”,不辞辛劳,全力拼搏。是你们用爱国、守护、努力教会我们什么是忠诚、担当、奉献。作为“后浪”,我们拥有更美好的时代,更丰富的资源,更全面的经验,这些都激励着我们更加要以“前浪”为榜样,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用实际成果回馈他们无私的奉献,真正做到榜样在前,不负韶华青春。

美好未来,与你们同行,助我们到达共同的向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代表“后浪”的.青年一代,毫无疑问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接班人,而“前浪”则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唯有“前浪”与“后浪”共同努力,一手__,一手牢记使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局中,共同实现构建美好生活的向往。

终有一天,“后浪”也会变成“前浪”,希望在变成“前浪”的那一天,可以给“后浪”做个榜样。在教师节这天,向所有辛勤付出的“前浪”致敬!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14】

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教师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因此对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本人结合自己的情况,提高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学习和实践

认真学习,充分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己言行准则,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幼儿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

二、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言谈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该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自己的穿着应该朴素大方得体。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既重言教,更重身教;既教孩子掌握知识,更教孩子运用知识做人做事。因此,师德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具有道德魅力的幼儿教师,总能使孩子乐意亲近。教师承担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任,就必须站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人格教育无闲人,人人育人;人格教育无小不,事事育人人格教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意识。

三、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

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祖国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作为美术特长的幼儿教师要多欣赏各种中外绘画、手工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儿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系统,还必须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并适用于教学,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总之,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培养出全面、健康的下一代。

2024年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心得体会【篇15】

经过认真学习教育部部长__以及几位知名大学校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系列讲话,我深刻地认识到“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高校老师需要认真领会和积极贯彻。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排除万难、聚心聚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求我们的产学研工作紧密围绕本科教育开展,做到以本为本,并通过努力使得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此次我们教研室老师克服各种困难,集体参加第二届平遥电影节,就是对“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精神的实际践行,我们希望用我们老师的实际行动,点燃导演班学生的电影梦,激发他们积极投身电影学习与创作的热情。

相信,在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本科教育一定会取得出色的成果,我们的本科学生未来一定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之材。

223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