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2017小学学校课程教学计划(2)

时间: 文婷851 分享

  2017小学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三)

  巨鹿路第一小学2016学年课程计划以《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基教——〔2015〕7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6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3〕34号)、《黄浦区推进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的实施意见》(黄教【2014】35号)等文件为法律依据,以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有机结合(使地方、学校课程有效服务于国家课程)为目标,以完善学校特色课程(乒乓课程、“悦读”课程、艺文课程),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通过强化民族意识和拓宽国际视野的教育行为,以学校的乒乓和英语传统办学特色为抓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的理念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努力使学生有开阔的视野。)、知识丰富、思维灵活、善于交际与合作的,学业和综合素质“双优”的巨一现代小学生。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学校设施及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占地面积4718平方米,有教学大楼、综合楼、办公楼、乒乓馆各一幢。近年来学生实验室、电脑房、美劳室、音乐室、校园网等专用设施逐步完善,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我们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具有精致教育特征的学校文化建设。校园内绿化与环境布置相得益彰,为师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办学规模与教师队伍结构: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籍学生349名,乒乓队员68名。实际在岗教师42人,100%大专及以上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90.2%),硕士学历2名,占教师总数的4.8%。教师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1人,占教师总数的60.1%。目前,学校拥有市名师后备人才1名,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 2人,区认定的校骨干教师5人。学校在岗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各方面素质普遍较高。

  3、办学成效与学校社会声誉:在围绕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开展密切联系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被评为卢湾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同时成为了上海市的双特色教育的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重点乒乓球学校”,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双语试验学校”。

  (二)办学优势:

  1、学校发展思路日益清晰,管理效率不断提高。近三年,由于学校坚持“科学管理、人文关怀、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二期课改为契机,发挥教师的团队效能——优秀团队和教研组的评比,集聚学校、社会和学生家庭资源,使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内部机构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涌现出个性鲜明的改革带头人。通过校本培训和积极引进,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区级骨干教师、高级教师都占有较高的比例。在教师团队合作中已经形成了“和谐、创新、合作、向上”的风气。在学校宽松的环境下涌现出一些个性鲜明的优秀教师,他们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带头和示范的作用。

  3、乒乓特色项目成绩显著,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乒乓球项目:每年在全国、市等重大比赛中获奖。英语特色项目:学校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良好,居区前列。曾连续三年代表卢湾区参与上海市学生英语剧比赛获一、二等奖,双语教师团队在上海市青年英语双语教师教学技能赛中曾经荣获“特等奖”。

  4、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受到高一级学校的欢迎。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较强,视野比较开阔,喜爱乒乓球运动,在各学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知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在各项质量检测和市学业绿色指标测试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毕业生受到高一级学校的欢迎。

  5、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营造“乒乓文化”,并初步形成了以“乒乓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经过构思与实践,进一步形成了以国际意识统领的三门校本课程(乒乓课程、“悦读”课程、艺文课程),使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初具规模。同时初步完成了学校独特视觉识别系统: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环境标识,在交流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

  (三)存在问题:

  1、特色发展的问题。教育特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生源和师资两个方面的支撑。目前学校由于地段学生日渐减少(搬迁等原因),周边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又非常丰厚,家庭环境较好的生源往往流向外校。同时由于乒乓球项目面临教练员队伍处于无领军人物亟待培养的状态。拓宽视野,改变思路,迫在眉睫。

  2、教师发展的问题。虽然高级、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我校占有很大的比例,但随着巨一连续几年的招聘新教师,一批(17名80后教师)新生力量充实着巨一的教师队伍。由于“80后现象”的存在与教学经验的缺乏,使教师之间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出现了新的差距,品牌教师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明显不够。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改变以往的方式,要加强带教和培养的有效性。

  3、学生发展的问题。学校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上级布置开展工作的,还没有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工作思路,缺乏系列化的教育内容和阶段性的培养目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经过两校合并后的三年稳定期、三年发展期,学校已经在发展理念、师资队伍、特色创建等方面集聚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特色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等问题上都遇到了新的困难,需要领导者与广大教师拓宽视野,调整布局,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课程目标

  国际视野(资源认识)+一体两翼(优势确认)+守护童心(发展策略)

  在原有发展基础上,以国际视野下的学校自我发展为诉求,努力创造有利师生在文化融通中扩大眼界、提升素养的校园文化。在发展以外语、乒乓为特色的办学优势过程中,将“守护童心”作为新一轮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通过三年努力,使巨一成为一所“以守护童心为己任”、特色鲜明的“新优质学校”。

  让巨一的学生在成长中勇敢地思考,智慧地活动——会思、慧玩。

  大而言之,这是源于陶行知先生与夏山学校创始人尼尔校长对我们的激励,抑或是源于当前我们对于国家以及上海市 “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 的学习感悟。小而言之,则是我们对于黄浦新一轮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创建“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奋斗目标的由衷响应,以及对于“让巨一成为一所以守护童心为己任、特色鲜明的新优质学校”这一发展目标的充分自信。

  (一)课程建设目标:整合课程资源,彰显校本课程为基础型课程服务。

  围绕“会思、慧玩” 的课程建设之研究

  1、加强校本培训,促进共识达成。通过专业学习交流平台、班级经营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1)以“守护童心”从读懂学生开始等校本培训项目为平台,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与方法:欣赏感悟、评价反思、行动实施、有效推进。

  2)学习国内外学校成功的课程教学案例与“会思、慧玩”课程建设的研究,引领教师在“守护童心”的教学策略中逐渐改变教学行为,并感受课程建设的魅力。

  推进策略:“守护童心”从读懂学生开始等校本培训的讲座、案例分享、文华工作室的案例分享、骨干教师率先进行课程建设的案例分享。

  2、通过学业评价,反思课堂教学。各教研组从现阶段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中寻找突破口,反思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激发教学创新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进策略:优秀教研组的评比标准——围绕课程建设的有效教研。

  3、整合有效资源,完善课程建设。分享巨一教师进行课程建设、优化学业评价的案例,感受课程建设的魅力。促使教师们在实践分享中提升课程建设的能力与魅力。

  推进策略:a.开通校园网络平台;b. “守护童心”从读懂学生开始校本培训平台。

  4、完善课程评价,实施有效推进。

  各学科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调整,完善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初步形成有巨一特色的学业评价方案。从而不断完善课程评价

  推进策略:以课程建设为价值取向,完善教师考核标准和团队及教研组评优标准,使教师明确工作方向。

  5、加强课程的领导力,关注课程的有效落实,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学的过程管理,注重常规管理的考查。特别是加强探究型、拓展型课程的管理,确保其课程的实效,学生的全面发展。

  6、加强课程的执行力,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学五环节的研究。做好本学期“守护童心,学生喜欢的课堂”为主题的教学交流活动。注重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好区“教学评比”初评、申报等工作。

  7、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巨一学生双语节活动、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小小运会(每月一次)。

  (二)学生培养目标:会思 、“慧”玩

  让巨一的学生在成长中勇敢地思考,智慧地活动。

  案例呈现式的学生自主教育的实践研究

  1、在“守护童心”的思想指引下,组织教师共同参与“守护童心”核心理念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活动。

  1)开展一至两次学习分享。在“守护童心”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自己。

  2)关注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扎实推进学生综评工作。

  2、关注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寻找童书、绘本中的德育素材,并根据内容适时分类,把课程教学中的“两纲”内容变成孩子们最乐于接受的教育资源,做好“学生自主教育案例式研究”,开展“做好我自己”、“我想我能做到”的教育活动的叙事故事征集。

  3、探索“自信——自爱——自为”的学生培育目标。班主任团队,就“自信”的学生培育内容进行研讨,并在班网建设中,围绕“自信”的培育目标,集中呈现巨一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成长片段。

  1)推出“我想我能做到”为主题的开学典礼,送上三份开学礼:儿童绘本一本、安全儿歌一首、儿童歌曲一首,并上好“校园安全很重要”开学第一课。

  2)注重校园安全的教育。通过“我的准则,我来定”、“我的活动,我作主”、“我的言行,我规范”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学生安全文明素养。完善并修改文明班评价方案,各班制订安全行为准则。

  3)开展“我想我能做到”的体验活动。

  4、努力挖掘学生家长、家庭资源,使“守护童心”的思想注入家长的心田,形成共识。

  1)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参与校园安全值日工作。

  2)开展一至两次家长学校,将“走近童心、理解童心、呵护童心”的思想与家长们分享。

  3)开展家校联手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5、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由“毛毛姐姐信箱”,推进“心理聊天室”工作。

  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围绕“精致教育”的办学宗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努力实现“小小的善,大大的心”的愿景,指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发展到“慧学、慧玩”,具有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精神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思维灵活、善于交际与合作。

  (三)教师专业成长目标: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以“守护童心”的办学理想和“会思、慧玩”的培养目标为指向,努力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提升教师专业化管理的水平。

  1)通过“镀金半小时”学习分享节目,让教师有“展示智慧”的机会。

  2)以“学习研讨、形成共识、有效落实”的管理策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与有效,做好年底专项督导与办学质量全面督导工作。

  2、以“守护童心”为核心,完善学校教师培养管理:注重教师阶梯式的群体发展,形成分层培养的管理策略。

  1)初步形成打造两支“具有成才能力的骨干教师”和“具有成长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的管理策略。做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育心声”交流活动与实践平台的创设。

  2)以强化骨干教师的成才意识来引领全体教师的教育成长。本学期主要通过优秀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与全体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来体悟教学智慧,实现自我专业成长。

  3、精心打造教师合作团队,营造“平等分享、鼓励支持、共同成长”的团队氛围。

  1)借助学校课题《教师专业团队的运作机制》的研究,开展教师专业团队交流实践活动,开展团队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经验分享活动。

  2)借助《区优秀人才项目研发》与优秀项目的奖励机制,做好各类奖励项目的申报和《以“守护童心”为己任的自主学习型团队的行动研究》、《巨一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及评价的实践研究》的科研实践工作。

  3)扎实学校主课题《国际视野中的小学生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行动研究》实践研究工作。做好专家引领,扎实推进、实践探究。

  4、依法办学,扎实推进改革。力争出色完成收费工作督查、安全文明校创建验收、体卫艺专项督导、规划督导等各类检查。

  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将课程的实施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地整合起来,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执行力、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能力,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新课程实践中得到提升,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三、课程结构

  学校坚持把“国际视野、一体两翼、精致教育”办学目标与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建设有机整合起来,在确保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课程主要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坚持特色教育(两翼)纳入课程与教育教学主渠道,并服务于基础型课程。使学生学业扎实、基本能力较强,视野比较开阔,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

128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