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小学2017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时间: 文婷851 分享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关于小学2017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2017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一、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尚德、博学、笃志”的校训,“以德育人,文化立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的办学思想,牢牢把握“讲究道德情操,追求文化品位,崇尚科学精神,涵养民主风气”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贯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学生学习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以我校“文峰文化”课程基地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创出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最终促使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丰富学生的生活,涵养学生的性情,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

  1、赣马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宋继民副主任委员:吴来业李大松张宜民

  委员:万发兴王翔董洪斌张怡发

  职责: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2、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万发兴(兼)副组长:董洪斌

  成员:聘请的专家、各科教研组长,部分高级教师

  职责:组织实施校长决策,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并根据情况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整,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进行督查。

  3、学校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翔副组长:刘洪海

  成员:各备课组长部分高级教师

  职责: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4、学校校本课程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来业副组长:张宜民

  成员:各功能室负责人部分高级教师

  职责: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负责对各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和成果评比。

  5、学校校本课程学生选科指导小组

  组长:董洪军副组长:李军

  成员:各班主任部分学生会成员

  职责:对学生的选科进行指导

  四、校本课程开发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校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灵活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调整。内容的宽泛性、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及内容指向

  (一)校本课程结构类型

  概括分类有讲座型,特长型,指导型,兴趣型等。

  (二)课程开发大类

  1、科技与生活

  主要指科技知识普及、科学精神培养、发明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课程,如科学课堂、学习方法、演讲等。

  2、传统与文化

  主要指有利于学生关注祖国文化、民俗民情、校园文化、文学艺术欣赏。

  3、健康与人生

  主要指有利于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增强耐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如:运动与训练、礼仪与形体、心理健康、礼仪与交往等。

  4、实践与服务

  主要指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与操作能力,提高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如: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等。

  (三)课程开发细目(建议)

  校本选修Ⅰ。该板块课程依托我校“文峰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完全由学校自主开发的、结合并体现赣马高级中学文峰文化特色的课程模块构成,具体包括:“三生”教育模块,赣马高中校史研究模块,文峰名人模块,文峰诗词模块,文峰风物模块,文峰碑记模块,龙山文化模块,赣榆战役模块等。

  校本选修Ⅱ为学生自选课程,由各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开发模块。每生必须完成2个模块的学习,学校鼓励学生多选多学。校本选修Ⅱ由学校课程委员会确定的八大类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构成,具体包括:学科专题辅导类,学科拓展延伸类,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艺术类,身心健康类,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类等。

  六、校本课程课时计划

  我校的校本课程分为校本选修Ⅰ和校本选修Ⅱ。每门课程共开设9周,每个课程总课时数不超过18个学时。校本选修Ⅰ每周1个学时,共9个学时;校本选修Ⅱ每周2个学时,共18个学时。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与要求

  根据课程开发内容的来源,我们把课程开发活动分为三种类型:选用、改编、新编。课程选用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出课程选择的标准,依据标准从众多可能的现有课程资源中选择比较适合的课程;课程改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课程新编是指所有的课程成分都是依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和校本特色资源由教师新开发的,不依赖现有的课程材料,例如可以围绕学校“文峰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进行拓展挖掘。

  具体要求:

  1、应有明确的课程和发展目标、规划及纲要。

  2、在开发过程中,要进行课程要求评估和课程资源分析。

  3、课程开发的个体内容应以教案、教材、资料袋等形式确定。

  4、教师应不拘泥于某一内容某一类型,应按课程设置方向,综合本人和学生特点,选取适当形式与内容开发并开展实验。

  八、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五个阶段:

  1、建立领导机构由校长、中层领导、高级骨干教师、课程专家共同组成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机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2、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整个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以及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并且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的调查,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①学生的需求和建议。

  ②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

  ③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状况;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④学校的优势。

  ⑤家长对学校开发课程的愿望和建议等方面。

  3、确定目标。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领导小组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订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4、组织与实施。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领导小组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附课程介绍)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一般要包括下述内容:

  一般项目: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

  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的陈述(要求写3~5点;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5、评价。包括课程的设计评价、实施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要贯穿在课程开发的各阶段。通过这些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学校课程的设计,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九、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学校评价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确立评价准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定期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公布,接受社会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督。

  1、定期评价《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为制定新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服务

  2、定期组织教研组评价教学进度计划,并对照实施情况调整与完善教学进度计划,为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作好准备。

  3、定期检查部分教师的教案,组织教师经常交流自己的教案,并能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建议。

  (二)教师评价

  学校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教学业绩的体系。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

  1、教师教学必须有计划,有进度设置,有教案,有考勤记录。

  2、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核实工作及津贴并纳入月常规、终结性考核,成绩优秀者评先、评优优先。

  (三)学生评价

  学校要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1、侧重于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评价;

  2、在学生活动情景中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

  3、采用学分加记录,每名学生每学期要选学一门校本课程,完成规定内容给2分。

  4、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和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5、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评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作为评“优秀干部”“优秀学生”的依据之

  6、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并上报推荐参加市级以上各项活动。

  十、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保障

  1、组织管理与保障。成立相应的领导组、指导组,加强课程的实施管理与保障。

  2、制度保证。制定课程审议制度,教学管理条例,教师培训制度、校内评价制度,校内课程管理职责,激励制度。

  3、课程计划管理。学校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在每学年实施前递交上级主管部门审议。每学年的8月底前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工作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学校校本课程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制定方案、培训教师等准备性工作,9月份正式实施。

  4、课程实施管理。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5、教师管理上,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联合开发管理。

  6、教材管理。校本课程领域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原则上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7、课程评价管理。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要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备注:请各学科教研组在本指南的基础上,根据要开设的校本课程,制定具体的计划和选课指导。

  小学2017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二)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乡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量力而行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4)个性化原则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我校有一批有志于从事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他们有较高的积极性和潜在素质。据此,可开设声乐、器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类课程;朗诵、演讲、写作等文学类课程;篮球乒乓球、象棋等体育类课程。

  2)西安丰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西安丰镇是个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古文化调查发掘了一大批文物古迹和历史史料,有500年以上古建筑22座,古桥梁3座等,有诸葛亮后裔、刘备后裔、李频后裔等家普和珍贵史料计10姓、12套,2000余万字,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西安丰“江南悬空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叶古民居、里叶十里荷花等景点。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古文化,让学生通过参观欣赏、考察等方式,更深地了解家长的历史,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进行美的熏陶,以及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西安丰镇地理环境优越,土壤肥沃。莲子产业已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先后建成了杭州市莲子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浙江省莲子出口创汇示范基地,里叶白莲获浙江省名牌、省农博会金奖。还有西瓜、红花菜、柑桔等农特产品也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种植莲子的方法、莲子生长的过程、莲子的功用等常识类课程,了解家长的特产。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活动)。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而大型的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如春游、秋游等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1)评价内容多元化;(2)评价过程动态化;(3)评价个体主动化;(4)评价方式的质性化;(5)评价行为日常化;(6)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工作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学2017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147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