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国旗下讲话>

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3篇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德。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仅供参考。

  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韩信报恩》。

  古时候,有一个孩子名叫韩信,从小就和哥哥嫂嫂住在一起,因为家里很贫穷。所以小韩信就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很懂事,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可是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嫂嫂觉得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把他赶出了家门。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老婆婆见到这样的情况,很同情他,不但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后来韩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著名的将领,当上了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于是他千辛万苦地找到了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学会知恩图报,我们要向韩信学习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

  一要感谢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二要感谢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教给我们渊博的知识、教会了我们各种本领。

  三要感谢同学们,因为他们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帮助。 四要感谢校园,因为校园园是个充满了快乐地海洋。

  感谢所有关心我爱护我的人。因为他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伙伴,拥有了更多的快乐。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所以我们应该对亲人,要有孝心。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懂礼貌。对朋友,要有爱心,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学会互相帮助。

  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xxx班的xxx,今天我要发言的主题是“孝”。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国自魏晋开始,至唐、宋、元、明、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古往今来,就有许多“孝”的例子:春秋时期,孔子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作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

  孝的真意是什么?孝,就是爱。在中国传统启蒙典籍《孝经》中告诉我们,不仅仅要对父母孝,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也就是说,你孝敬父母长辈,这只是小孝。你还要用同等的心去孝敬亲戚长辈,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爱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视天下儿女如同自己的儿女,这才算大孝。

  在另一本中国传统经典《论语》中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可见,孝和悌是密不可分的。悌,就是关爱兄弟姐妹,同辈之间要相互友好,相互帮助。澳门、香港本是一家亲,对于伟大祖国我们都有同一颗的孝心,我们身躯里搏动的都是炎黄的血脉。今天非常高兴,荣山中学凶恶了我们香江的同胞!

  东方之珠,世所闻名;南风南风古灶,薪火不息。在这里,闪耀的不正是中华民族的光彩吗!“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我们的祖国已经饱经沧桑,中华的复兴需要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孝与悌。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乐于担当!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好,对长辈好,还要尊敬老师,热爱同学,更要心怀祖国,放眼世界。作为一家人,我们也应该手挽手,同甘乐,共艰危。还记得香港著名歌星罗文先生的《狮子山下》是这样唱的“我们大家在狮子山下,写下了不朽的香江名句”。不仅是“香江名句”,还有“佛山名篇”,还有“中国华章”,都应该由我们同心携手去谱写!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必须发扬的“孝”!

  愿我们伟大母亲健康,愿粤港友谊长青!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地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天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但是“孝”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一定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朋友们想一想是谁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谁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我们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回想一下吧,来自深夜的一声咳嗽,是否叩醒你们沉睡的心灵,你们是否听到筋络退化的声音,是否听到皱纹肆意绽放的声音,是否听到黑发脱落的哀怨。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搀。怎可忘记,父母曾因为给我们撑起一片天,背影已变的衰老,憔悴已布满的双眼。

  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是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更应该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时代的骄子,更应该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3篇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德。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仅供参考。 有关孝的国旗下讲话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韩信报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