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领导讲话稿 > 宣传讲话稿 >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五篇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五篇

时间: 伯超1226 分享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五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内容提要: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和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学校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三巡六创优”为抓手,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三巡”是指教育部即将开展的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三项工作,是在教育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模式。

  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巡讲”就是以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各地区、各学段、各年龄段一线优秀教师为主体,组建百人巡讲团,将其优秀课程送到全国各地巡讲,在巡讲中深化对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六个方面素养、“八个统一”的理论解读,展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巡礼”就是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将巡回展览、网上展览、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把好经验好做法“送上门”开展横向交流,督促各地各学校把自己摆进去,对标对表、找准差距、改进工作,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思政课建设巡察。“巡察”就是抽调教育系统骨干力量组成巡察组,分赴各地检查、调研思政课建设情况,与地方和学校负责同志一起研究解决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面对面指导,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六创优”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部党组抓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总结。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个工作思路符合中央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思路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从“关键”的角度来创优思路,明确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搞建设。思政课的关键是“思”,缺少思想魅力就缺少课程感染力,立德树人关键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的重点是“政”,讲政治是具体的,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思政课的载体是“课”,思想加政治等于思政课,要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在融合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通过课程体现出来。

  师资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资创优,要从“关键在教师”的角度来看待。习近平同志提出思政课教师六个方面素养。要瞄准这六个方面素养建队伍,综合研判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拿出切实有效措施,努力使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团队素质符合要求。要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能力这个牛鼻子,通过“三集三提”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内功”。首先,坚持集中研讨提问题。通过多种形式把思政课教师集中起来,集体研讨确定问题,把教学难题找准,增强教学针对性。其次,坚持集中培训提素质。组织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再次,坚持集中备课提质量。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集体备课覆盖面和实效性。

  教材创优。思政课教材是所有教材中最具历史使命的,必须注重其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要抓好经典教材建设。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根基,高校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要抓好主体教材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要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建设;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推动思想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此外,还要抓好专业教材建设,提炼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抓好案例教材建设,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备课资料库,使思政课教学逐步增大实证含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思政课集中备课的“中央厨房”,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备课“小助手”;抓好特色教材建设,各地各学校要充分用好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如将红船精神、西迁精神编入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就能收到较好效果;抓好领导报告教材建设,领导干部到学校讲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基层和群众。

  教法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课程教学中的逻辑展开,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髓,运用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案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话语体系、语言表达。教法创优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把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不是纯粹讲理论,而是有实践支撑;也不是纯粹讲实践,而是有理论指导。把思政课讲得“有棱有角”,在课堂上有原则、讲政治,有风格、敢斗争,善于用真理力量引导学生。把思政课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增强情感联系,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让他们愿意吃、喜欢吃。把思政课讲得“有己有人”,教师把自己摆进课中,把课讲成自己精神、信仰、人格的写照,照亮学生心灵世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机制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机制创优的核心是创新评价体系,进而带动思政课建设各环节各方面机制创新。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着力统筹好部内外、校内外、院内外、课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宣传资源,推动“四个结合”:一是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同心圆”,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自实践,能够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是推动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承重墙”,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三是推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成长的“立交桥”。四是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运用好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快车道”。

  环境创优。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政治生态,让思政课教师能够潜心育人,让优秀教师有志于长期从事思政课工作。这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必要条件。只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学生才会重视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扛起政治责任,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多带真情实感、多谋实招硬招、多投真金白银、多解真困实难,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把学习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体会转化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实际举措和扎实成效,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思想宣传范文】二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特征和灵魂血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实践智慧和历史记忆,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命运。任何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民族都会珍视自己的文化,高度认同自己文化的价值,精心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对自己文化的发展前途满怀信心。这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心态和坚定信念就是文化自信。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培育了辉煌灿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并对自己的文化高度珍视,充满自豪。但近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有的中国人曾一度对民族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回望这一文化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担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贡献,中华民族才走出了文化迷茫,重振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愿景,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文化境遇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相互依托,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国力的强盛,就不可能有文化的自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始终居于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但鸦片战争以后,在饱受列强欺辱、奴役后,有的中国人逐步丧失了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华民族国运衰微、惨遭欺凌,在文化方面陷入困顿迷茫的境遇下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使命的。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找到了一条异于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终结了中华民族受宰制、受奴役、受屈辱的命运,把落后挨打、被列强视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清泉活水,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清代以后,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和闭关锁国所导致的文化封闭不仅窒息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也遮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视野。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欺凌,古老的文化已难以承担起为民族安身立命和救亡图存提供智力支撑以及方向引领的使命,中华民族被迫从域外先进文化中苦苦寻求民族救赎的智慧和药方。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登场,才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引领和实践先进文化,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观照并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运用中国文化诠释和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生机活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也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嬗变,为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

  第三,中国共产党创新培育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激发了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彰显民族精神气象和性格特质的文化依托,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在担当历史使命的进程中,一方面自觉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科学精神注入民族精神之中,创新培育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为表现形式、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的当代形态,为中国人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功能,也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培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中国文化自信培植和积淀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是富有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绵延古今的中华文化,不仅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落伍的历史境遇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在担当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大任的同时,也自觉地担负起延续发展和复兴民族文化的使命。既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富强和复兴提供了智慧滋养、智力支撑和方向引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方法,为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也一直是让中国人纠结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于这两大难题,五四运动以后,无论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文化激进主义都没能作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回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在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进程中也一直在探索民族文化发展之道。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智慧与方法,先后悟出了“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和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确立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价值目标,明确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为重振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理想和信念。

  中华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别文化自卑、经历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历史逻辑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

  【思想宣传范文】三

  全国社科系统数千名专家学者深入100个县区、100个城市和100个企业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调研,取得丰硕成果。图为成果座谈会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了“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这一要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适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勤练“四力”,不仅是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的关键路径,而且是培育和践行优良学风、文风、作风的基本要求,更是多出良心之作、等心之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四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在练好“四力”上下功夫,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

  1、磨练脚力

  脚力就是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理论研究并非只是简单地研究理论,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社科工作者的“脚力”不够。

  磨练脚力,一方面,要解决“不愿走”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研究资料和海量数据,没有必要搞耗时费力的现场调查。但如果只沉溺于书斋中的知识获取、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衍、局限于“从数据到模型”的研究方式,其学问就容易陷入浅薄、苍白和虚无,其理论就容易产生“肌无力”,在实践中缺少生命力。陈云同志曾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个“实”就是要靠“脚底板儿”去获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再先进的资料检索技术和数据获取手段,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习惯于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置身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总结,掌握新资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另一方面,要解决“不会走”的问题。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哲学社会科学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与其他形式的调研相比要更深入、更专业,更具学术性和科学性,要做更充分的设计和准备。调查中要“带着问题走”,瞄准当前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明确调研方向和选题,把情况和问题摸清楚,减少调查的盲目性;要“带着书本走”,站在既有的学科理论和研究基础之上,做好论证和假设,在调查实践中核验理论、发现理论、创新理论;要“带着工具走”,掌握、运用先进科学的调研方式、调查手段和测量工具,尽可能确保调研过程客观中立,掌握的调查资料真实可信,获取的数据信息系统全面。

  2、精练眼力

  眼力是写出好文章、提炼好思想的重要前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做学问的立场、品位、高度和视野。增强眼力,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武器,作为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增强眼力?首先,要提高鉴别力,对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要能“看得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面对国内外一系列思想、理论、概念、观点、话语,要能够准确辨别其源流、揭示其实质:哪些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哪些是学术观点的争鸣,哪些需要研究借鉴、哪些需要批判吸收、哪些需要坚决反对,要能够从根本上加以辨识和区分。其次,要培育洞察力,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表象要能“看得真”。社科工作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要加以分析研究,既要关注事实,又要关注事实背后的真相,既要见到树木又能见到森林,既要见到已知又能察见未知,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中,抓住“本质真实”“去伪存真”,把真正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寻找出来。最后,要增强预见力,对发展趋势要能“看得远”。“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深刻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学术最前沿,把握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找准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努力为党和政府研判形势、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3、研练脑力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脑力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是创新理论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研练脑力,首先,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下功夫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观点,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引领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其次,要着力提升理论创新能力。治学贵在创新,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中,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能满足于对既有理论的修修补补,不能陷于西方理论概念和逻辑框架的窠臼,而是要学会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把创建新理论、建立新体系、发现新方法、树立新范式等作为治学的重要目标,以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研究中开拓新的领域。最后,要着力增强理论应用能力。学术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实践发展为目标,把研究重点放在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放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多出好思想和好成果,以理论创新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4、凝练笔力

  笔力是理论阐释、理论表达和理论传播的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要通过笔力去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理论创新、资政建言、舆论引导、价值传播、对外交流等职责,除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科学规范的学术语言外,还要做好成果转化,学会运用政治语言、大众语言、国际语言进行多元表达。具体来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凝练笔力。

  一是要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术阐释上下功夫。比如,针对党中央提出的诸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原创性话语,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基本范畴把包含其中的深刻学理与内涵阐释出来,不断推出系统性与学理性并重、说理透彻与文风活泼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二是要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大众化上下功夫。坚持“以文载道”“以文弘道”,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和社会推广,善于把复杂的理论用简单的逻辑表达出来,用大众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新技术手段和渠道传播出去,提升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达到解放思想、启发民智、传播价值观、凝聚民心的目的。三是要在推进中国学术国际化上下功夫。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用国际学术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理念,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色和优势,改变目前“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好学问来之不易,需要终身努力,下力气去求取;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做真学问的关键是“要躬行”,做到知和行的有机结合、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古今理寓俱通达。“四力”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长期磨练、躬行践履的重要素质和能力,需要在为学治学过程中不断去深思、去体悟,并使之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思想宣传范文】四

  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各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全党上下始终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政治局面。

  (一)

  《意见》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动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科学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现实针对性的重大论断。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性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党要管党,管党治党必须全面从严。坚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鲜明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创造性地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中,消除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生态。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系统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论深化与理性升华。

  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对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部署。《意见》在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统领意义,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意见》既立足现实、有的放矢,聚焦当前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又着眼长远、科学前瞻,就建立健全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

  《意见》从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四个方面,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这四个方面内涵密切联系、环环相扣,是一个逻辑严密、科学完备的有机统一体。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就要聚焦这些主要任务,切实弄清和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坚定政治信仰是前提,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核心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是我们党历经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前提就在于立根固本,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总是善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根本,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最为紧要的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员干部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高政治能力是关键,必须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讲政治,不仅有政治态度问题,还有政治能力问题。仅有鲜明的政治态度而无坚强的政治能力,讲政治就会力不从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繁爆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蹚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攻坚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然尖锐和严峻。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任重道远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领会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对政治理论水平提出的新要求,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对政治综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切实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

  净化政治生态是基础,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政治生态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的“晴雨表”。政治生态好,全党风清气正,党的事业就能顺利推进;政治生态不好,歪风邪气蔓延,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停滞倒退。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全党正气充盈、政治清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每个党员干部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则是“关键少数”,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持之以恒锤炼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遵守党内法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

  认真学习贯彻《意见》,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既全面把握、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标示政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决定政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具有“航标”意义和“灯塔”功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定执行。各级党组织必须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作为深入推进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的基本遵循。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都要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定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政治路线,就要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大变革,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就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就要贯彻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要落实好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领导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和法治轨道。

  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人用人是党的政治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这里的德,首先指的是政德。抓紧抓实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就要坚决纠正这一偏差,切实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考察考核,坚决把德不配位甚至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挡在门外。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选拔任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党的事业牢牢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凝聚党员的重要平台,是党员锤炼党性、提高政治素养的大熔炉。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出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与党内政治生活得不到正常开展直接相关。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就要按照《意见》要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政”,从正、从文。政治从来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深沉而持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资源,创造性开展文化活动,让党员干部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培育政治气节、政治风骨。始终坚持“三严三实”,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充分发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的浸润作用,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强大正能量。

  【思想宣传范文】五

  “通,达也。”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一带一路”建设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增进民心相通需要统筹协调各种关系,如对象上要协调主体多元与目标一致的关系,机制上要协调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的关系,时间上要协调传承历史与建构未来的关系,才能汇聚起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持续发展。

  1.善于在多元主体中达成一致目标

  民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对触及其共同利益、价值观念的问题、现象、事实所产生的意志,具有一致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民心相通是特定人群内或不同人群中人与人之间心理意愿的交流融合、同向一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心相通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跨文化境遇中,实现民心相通更要熟悉彼此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心理、交际用语等诸多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民心相通,必须积极应对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交锋。据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地跨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直接相关国家有65个,总人口约44亿。既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跨越不同文明区域,存在多种不同宗教信仰,使用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多元化民众、多样化国情,加之沿线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接纳层次不一,均给民心相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通者,同也。”面对多样化的沟通主体,只有找到共同点才能形成交集,互通互印。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民心相通就是寻求一致性、培育共同点的过程。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都希望发展进步,但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导致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除培育共同的利益诉求外,还需要挖掘其他共同点。可以是相同的历史记忆,在继承发扬历史传统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近的生活环境,在日常往来的守望相助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似的价值理念,在互学互鉴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趋同的愿景目标,在携手同行中实现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中的相同点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是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一致性,是点与点串联中形成的互通性。

  相互达成一致、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是共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包容互鉴。民心相通的前提是接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既有国情,认同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明。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有保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姿态,才能在协商中找到共同的契合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平等协商。“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都是平等的,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就双边、多边合作发表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三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是民心沟通必备环节,“不能以己度人、一厢情愿”。换位思考不只是转化立场,更重要的是通过交际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找准彼此的文化差异,用对方的母语去熟练表达,用对方秉持的文化价值理念弥合差异,以此通人心、换真心,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互联互通是一条心灵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

  2.善于在政府主导中融合民众互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由共商达成共识、达成一致意愿使民心相通具备意向性,而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有直接的、鲜活的载体和推动力。增进民心相通的现实力量大体分为两类:政府的力量、民众的力量。其中政府部门掌握丰厚的人财物资源,具有决策和执行的行政权,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民心相通工作。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党和国家运筹帷幄,先后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的认可度、参与度大幅提升,民心相通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对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已牵头把众多好经验、好方法、好探索结集成《“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

  当然,在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避免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分担到个人上,因此一定要善于挖掘民间力量。从内涵上讲,民心相通中的“民”不仅包括政府官员,还包括普通民众、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海外华侨等各阶层人士。民众是民心相通的主体,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民心相通就会浮于表面、失去根基。实际上,民众在民心相通中自有优势,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平等自愿、直接接触的民间往来有利于增进了解、沟通思想、深化友谊。

  实践证明,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才能让民心相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心相通的“通”是过程,产生的力则来自于“合”。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呼应联动,能让民心相通聚成有效合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3.善于在传承历史中建构未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传承历史与开创未来的伟大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古代中国在建设“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时,孕育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千百年来,丝路精神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沿线各国以此为纽带,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岁月变迁中,丝路精神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心中代代积淀,形成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放眼世界,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表现出浓浓的丝路情结,推出了不同的“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伊朗的“铁路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新丝绸之路”计划……历久弥新的“丝路精神”已成为推动现代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重要纽带,成为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原则。

  在积极传承丝路文明、弘扬丝路精神的同时,要注意“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积累下的历史恩怨。传承历史友谊有利于民心相通,消解历史恩怨更有助于打开心扉。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历史上的矛盾问题加以梳理总结,以发展的眼光解开存在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之中的“心结”。同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不断推动传统丝路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要把丝路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丝路精神弘扬起来,以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推广开来。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也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向世人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空间”和“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它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互相对接、优势互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从本质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以全球为基础、以平等自愿关系为纽带、以“互信、互通、共享”为特征的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置身其中的民心相通不止于结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关键是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民心相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精耕细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民心相通建设,需要大力促进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命运与共,让各国民众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好朋友、好伙伴,逐步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相关文章:

1.争做四有军人思想汇报3篇 - 学习啦

2.增强新时代意识思想宣传五篇

3.新时代更要发扬哲学思想五篇

4.增强新时代意识思想宣传5篇范文

5.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热门文章

6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