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条据书信>借条范本>

借条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手段

时间: 佩君1012 分享

  近日,一件31万借条成白条事件引发人们关注。借条为什么变成白条?打借条究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防范借条中的法律风险?那么私人借款借条被撕毁怎么维权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借条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手段,供你参考。

  借条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手段

  案件简介:

  据澎湃新闻报道,山东济南章丘市市民宁女士称自己一张31万元的欠条字迹消失,变成“白条”,只留下了红手印,报警后警方未立案。

  事发后宁女士曾委托律师找到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对欠条进行鉴定,经鉴定,欠条上显现字迹,能看出“借条”、“今借宁某某叁拾壹万元整”、“借款人马某”和借款日期等字样。

  当事人宁女士一度怀疑,欠条上字迹消失是因为对方打欠条时使用的是消字笔。澎湃新闻查询发现,消字笔又名自动褪色笔,外形与普通签字笔无异,写出来的字迹也与普通签字笔没有任何差别,但是由于采用了特墨水,会因材质、温度、湿度、书写速度等差异在十五分钟至两日内自然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章丘分局宣传处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并未受理过此类报案,将在分局法制部门对此案研究定性后决定是否立案。其介绍,23日,当事人宁女士再次来到章丘双山第一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已进行处理。由于宁女士提供了鉴定等新证据,需向上级法制部门汇报,看将此案如何定性。若是定性为诈骗案,派出所将根据相关法律采取措施;若非诈骗案,将作为经济纠纷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律师分析:

  签重要文件最好自带笔

  使用消字笔书写欠条,导致欠条变成白条。此类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消字笔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可怕的是,这类消字笔随处可以买到。除了在济南的一些小商品市场,在网络上更是可以十分便捷的购买。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消字笔”搜到 了 共1260件宝贝。销售这种消字笔是否构成违法?如何才能避免落入消字笔陷阱呢?

  从淘宝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消字笔”最近七天的搜索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76.4%。“消字笔”最近三十天的搜索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4.4%。另外,山东还是个购买“消字笔”的热门区域。在热衷购买消字笔的省市中,山东排名第三。其中,莱芜在全国各城市排名第一,济南排名第九。很多销售消字笔的网络店主也是在济南等城市。购买人群中,女性占了45%,男性占了55%。

  律师表示,国家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不能生产、销售这类产品。消字笔本身没有错,只是有人动了歪脑筋。如果有人故意使用这种笔来书写欠条,可能构成了诈骗。“当市民遭遇了消字笔骗局,应该尽快将纸张交给专业的公安部门。他们或许可以根据书写压痕或者是残留的肉眼看不到的成分恢复笔迹。”律师建议,对于合同,尽可能使用电子打印文稿;需要签字和填写票据时,自带签字笔;必要时加盖印章或按手印。

  相关案例:

  2011年11月,江苏省江阴市市民颜某使用消字笔写下借款30万元的借条,2天后字迹消失,拒不认账,并将借款挥霍一空。2012年9月,经江阴法院审理,颜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同时退赔30万元。

借条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手段相关文章:

1.借条8大陷阱

2.借条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

3.借条和欠条的法律问题

4.最新正规借条格式及注意事项

5.补写借条的法律效力

6.借条的还款期限风险问题

7.什么是借条 借条知识大全

借条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手段

近日,一件31万借条成白条事件引发人们关注。借条为什么变成白条?打借条究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防范借条中的法律风险?那么私人借款借条被撕毁怎么维权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借条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手段,供你参考。 借条中法律风险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借条被撕毁的维权方法
    借条被撕毁的维权方法

    如今民间借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从而引发的经济纠纷也在逐年递增。那么私人借款借条被撕毁怎么维权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借条被撕毁的维权方法,

  • 赌博借条的法律效力
    赌博借条的法律效力

    借条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借款时而出具的书面凭证,它也是债权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在生活中,我们借钱之后,都会习惯签下借条作为凭证,那

  • 借条约定利息过高的法律效力案例
    借条约定利息过高的法律效力案例

    借条有无利息的借条,也有有利息的借条,有时候借条利息过高,你知道这样受法律保护吗?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相关案例,供你参考。 借条约定利息过

  • 打借条需注意的法律常识案例
    打借条需注意的法律常识案例

    一直在给大家普法,可还是有人因借条写的不对而受损失!借条不是简单写几行字就行了,借条应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且能够作为证据保护当事者的利

294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