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如果要做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你知道要怎么做吗?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1: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㈠ 扶风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第4题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扶风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扶风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扶风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4)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㈣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2:

  20世纪中国经济史主要是一个追赶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一般都是从农业提取的。中国是一个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的国家,农业资源短缺,而农业人口总量很大,人均资源量就很小,相对的,人均农业剩余就更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从农业提取高度分散又很少的剩余,来完成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呢?那就是只有少数人在城市,才能更多地去占有农村的资源,才能形成城市的工业化;而农村,会仍然停留在相对比较传统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的社会形态中。这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的客观历史必然。所以,只要追求工业化,就必然产生“三农”问题。本文就我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三下乡”服务队在xx县xx村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的“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而作的报告。

  [关键字]:xx县xx村;经济;教育;“三农”;现状

  引言

  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爆发八十六周年,也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第21个年头。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在党的号召下,多年来坚持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与此同时,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我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三下乡”服务队再此来到xx市xx县,开展对xx县第三小学的支教活动以及到xx村进行“三农”问题的实地调查。通过派发问卷和与当地农户交谈,着重从经济和教育等两方面浅谈“三农”问题。

  一、xx市xx县现状

  1、xx位于广东中部,珠江三角洲边缘,与广州从化、韶关新丰、xx英德和xx市清城区毗邻。

  2、xx的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墨、铅、锌、锡、金、石英石、钾长石、花岗岩、瓷土、稀有金属、以及优质矿泉水。野生动物资源有黄猄、山猪、果狸、穿山甲、雉鸡、白鹇、龟类、蛇类等。植物资源有松、杉、樟、桐、黄檀,还有沙椤、观光木、白桂木、吊皮锥等珍贵植物,以及砂仁、巴戟、栀子、金银花、蔓京子、土伏苓、杜鹃花、黄姜等药材资源。

  3、xx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农副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土特产草菇、冬菇、茶叶、竹山粉葛、芦笋、琶江鸡、乌鬃鹅等闻名遐迩,柑、桔、橙、石硖龙眼、台湾青枣、柿子、青梅、柑榄等优质水果也颇有名气,深受欢迎。

  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京珠高速公路、新白云国际机场等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建设,给地处珠三角边沿的xx县带来了盈盈春意。经济发展的大潮给xx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广袤神州为xx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5、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1.3%,是近年来的最高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8%)3.5个百分点。

  6、2001年市组织的农村小康达标验收小组对xx县农村小康达标情况进行验收。结果各专项分和总分均达到农村小康标准。

  二、xx村的经济状况

  1、 全村情况:

  1) 全村共10多亩 地,水田平均每人大概1分地,一般种水稻,每亩年产量700~900公斤。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水稻、花生、红薯(相对比较少),价钱不是很理想。村民的年平均收入为2000~几万不等:收入低的一般是只有耕地的,而收入高的一般有副业,如外出打工、办厂、搞养殖业等。

  2) 该村没有乡镇企业,正在修建的京珠高速公路经过该村,征收当地土地,大部分是耕地。村民对此意见不一,大概分为两个方向:一、积极。认为高速公路的修建会给村里带来商机,可以引进外资,本地村民可以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进厂工作,利于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村民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同时村民可以放心地脱离耕地外出打工。二、消极。对喜欢耕地的村民来说每一亩地卖的价钱(700元/亩)太低,如果收成好的时候把全部稻谷卖后所得的钱是它的两倍多。相对而言,还是自己耕田好。也有商人计划在当地投资,当村民普遍认为卖地的价钱太低(卖期是50年)。

  3)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减轻农民负担,该村实行“三并”政策(并村,并镇,并学校)。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后,农民的负担是减少了,为支持农民积极地耕地,每位耕农可得到一些补助(每亩20元)。

  4) 村里有80%的青年外出打工。一般情况是:男的外出长期打工,过年过节才回家:女的在家务农,闲时去打短工,20~30元一天。

  5) 全村只有十几人买了医疗保险,十几块钱的。在镇级医院看病有50%的报销,在市级医院看的报销40%。

  2、 部分农户情况及意见:

  第一户:(1)整个家庭有7亩多地,是农田比较多的一户,但劳动力缺乏,无法完成农务,只能付钱请人帮忙。要付钱的地方很多(交税,买肥料、农药,请拖拉机耙田)使得种稻谷的成本加大。种田没有什么经济收入。(2)家中有8人(包括被访村民夫妇,两个老人,四个小孩,其中大女儿和二儿子在深圳打工,三儿子当兵,小儿子读学前班,学费贵,450元/学期),在外打工的孩子没钱寄回家,工资仅供自己使用,难以辅助家庭。有时在困难时也有亲戚帮助。(3)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到海边捞沙,15元/车。(4)该村民认为不会外出打工,觉得打工所得的钱只够自己个人消费。(5)该村民提到上级领导贪污严重。

  第二户:(1)基本上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农田,人均3分多地,种的是稻谷;自留地是大队以前分下来的,一般种红薯。产量一般。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占用了一部分田地。种的作物主要是用来自己吃的;如果卖,一亩地的收成也就是700元左右。(2)被访者是男,大约在45~50岁,有三个儿女,一男两女。儿子在中山工作,大女儿在广州,小女儿在xx一中读书。家里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可惜他们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工作,所以工作都比较辛苦。(3)家中有六间瓦房。(4)除了种田,还养一些家禽和猪。猪是养来卖的。农闲时,一般骑车挨家挨户地去帮别人配锁,挣点钱。

  第三户:(1)每人的农田不多,加上高速公路的修建,田地都被占用了,国家补贴4000元/亩。从明年起就没有田地可用,全部被政府征用,每年700元/亩。一般种花生、蔬菜等作物,产量不高,全是自己吃的,一年收入不高。(2)家中二男一女(儿女)外出工作,其中一男和一女在xx城区的电视台工作,由亲戚介绍的,工资在800~1000元;一男在广州的房地产工作,收入在1700元以上。电视台工作的那位男的还没有转正,只有800元/月。总体来说,比在家务农改善好多。

  第四户:(1)家有3、4亩农田,4、5耕种。一般种水稻、花生和红薯。以往水稻的年产量为900~1000公斤/亩,今年上半年大约只有350斤/亩,因为今年干旱缺水。水稻一部分用来吃,一部分用来卖。红薯主要是卖或喂猪。(2)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卖水稻和红薯,而空闲时也会做点小生意,一般都是在附近城镇贩菜、贩米或贩猪等。一般是夫妻俩一起去。(3)重视健康状况,生病一定要看。

  3、 小结: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

  (1)大部分农户对“三农”政策并不了解。

  (2)部分农户对政府工作不了解。

  (3)农户的商业意识不够强。

  (4)政府对农村的支助较少。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

  (1)加强政府政务的透明化,防止出现腐败现象。

  (2)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执行党中央一号文件。

  (3)加大投入新科技和新的管理体制,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改变旧有的农村体制,变个体发展为整合全村资源。

  (5)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以此为龙头疏导本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6)加强城乡结合的交通道路的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

12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