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2017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2017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 琢妤916 分享

2017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2017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篇1

  为了全面准确把握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研究和破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省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近日,市社科联、市农办主要领导带队,抽调相关研究机构和涉农部门组成调研组,利用20天时间深入全市1市6区10县、近40个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详细调研。

  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特别是省委书记卢展工2月、6月、7月三次莅宛调研指导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传统农业大市的基本市情,认真分析南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实践“两不三新”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重大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加大学习、宣传和研究力度,在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上狠下功夫,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全面启动、加快推进的好趋势、好态势,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重点围绕城市近郊、产业聚集区、集镇周边和特色产业村选择确定的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中,92个社区的住房和基础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封顶13200套,在建15534套,各社区主次干道、给排水管道、文化广场、服务中心、敬老院、卫生所、学校、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都在加紧建设之中,已经累计投入各项建设资金近50亿元。全市第一批100个试点社区总体规划占地近7万亩,整合约436个行政村,20余万户,集聚人口近80万人,可节约土地12万亩。

  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1.提升认识讲学习,统一思想步伐齐。市委、市政府通过国内外智库引智、省内外考察交流、市委中心组学习和层层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学习、安排、部署,在全市上下凝聚了共识,统一了思想,营造了氛围。在实施过程中,一抓组织领导,二抓协调配合,三抓宣传引导,四抓督查考评,使广大干群的认识得到迅速提升,思想得到高度统一,100个社区试点经过精心谋划,积极运作,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形象凸显。

  2.科学规划高起点,合理布局特色显。针对全市自然村多且分散的实际,市委确立了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就业为本、产业支撑,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总思路,在盘活用好农村土地资源和创新投融资机制上下功夫,实现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100个试点社区在市、县的科学指导下,纷纷从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改善农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着手,在坚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联动”的前提下,选择有实力、水平高、资质高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相应的规划建设方案,统筹考虑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产业优势、规模效益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确保规划一步到位和50年发展水平不落后。截至目前,全市97个试点社区规划已经通过市级评审,整体推进乡镇和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正在进行中。

  3.产业支撑基础强,就业增收群众富。各县市区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种养传统,纷纷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努力打造一区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升值效果,变传统产业为优势产业,开辟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稳定来源。

  4.创新理念破瓶颈,抓住关键敢碰硬。“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出?群众如何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三大难题。为破解这三大难题,内乡县通过理念创新,大胆探索,趟出解决三大难题的办法,既有全市的普遍做法,又有其创新之处。

  在建设资金投入方面一是县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各乡镇财政投入不低于50万元扶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将电力、交通、文化、卫生、教育、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集聚、捆绑起来,形成合力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开辟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信贷产品,如公职担保、五户联保、产权林权担保等办法,为社区建房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四是鼓励乡镇以市场运作的方式筹资建社区。五是大力开展村企联创活动,鼓励企业捐助社区建设。

  在保障建设用地方面一是通过“存量土地盘、增减挂钩挤、三荒当中用、整治整合挖、争取调规添、集约建设省”的办法,来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土地。二是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对路边建房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激励引导农民群众向社区聚集,使建房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人口聚集度和土地利用率。

  在引导群众安居方面:一是给迁建社区的农户发放购房建房补贴。鼓励有经济基础的农户迁往社区;对原来房屋比较好的农户,通过说服教育、引导他们向社区集聚;对经济条件差,短期不能搬迁的,通过分期付款、设计小户型等方式减轻农户经济压力。二是靠功能完善和社区服务,吸引农户主动迁入社区。村集体或参建企业利用政策奖补资金,建设一部分权属归村组集体所有特殊户型,让孤寡老人流转使用。

  5.民主管理民主建,群众满意无埋怨。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参与地位。方城县柳河乡西峰社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建设、公开费用、 (上接A1版)群众代表监督”的和谐共建模式,社旗县坚持“群众自愿、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民事民决模式,淅川县摸索出“六步三十环节”工作法,都最大限度坚持了以人为本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现了党委政府满意、基层群众满意。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经验体会

  1.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到,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居很难自然形成,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实现部门项目资金有效整合、集中打捆使用,必须由政府统一协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转居民,公共财政必须向农村社区倾斜,每个社区的水电气暖、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便民等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单靠农村集体经济是很难完成的,需要由政府统一配套。因此,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由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引领社区建设。

  2.必须坚持农民自愿。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977元,这一阶段,农民对过上城市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大势所趋。但是,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被上楼”等现象,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始终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要运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在旧村拆迁、社区规划、建设方式等方面都要征询群众的意见,取得群众支持。要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身边人引领、媒体大力宣传等,广泛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明白、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做主,赢得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真正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做成群众想干、愿干、真干的民心工程。

  3.必须坚持科学规划。规划是龙头、是先导,规划做得好不好,做得科学不科学,直接关系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在规划时,要坚持“四规”联动,充分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生态环境,打造特色各异、类型多样的新型农村社区。要按照“一代人建房管三代人居住”的标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坚持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做到“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屋,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屋”。

  4.必须强化产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核心是“两转”,即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两个转变都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群众没有稳定的增收渠道,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发展农村工业、现代农业、商业、打工经济结合起来,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做好产业文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由于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整体上起步晚,规划协调、推进建设等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日渐凸显。结合整个调研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资金问题。一是财政以奖代补资金问题。在农业大市邓州,2012年财政计划拿出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奖补。单以该市习营社区为例,仅规划费用就需要300万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资金千万以上。另外,在“拆旧建新”社区建设中,如果按每户拆迁补偿至少1万元,一个3000户社区就需补偿3000万元,加上近1亿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该市建设7个重点社区就需投入资金9亿元。相形之下,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度。二是政策性涉农资金的整合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资金的效益,自上而下都提出要整合各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但每个部门、各个项目的涉农项目资金的审批、使用、验收、审计都有明确规定,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加之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缺口。三是土地置换补助资金的使用问题。四是集体积累和群众自筹资金问题。五是个别企业、个人助建资金问题。即使有不少企业或经济界人士进行捐资捐建参与社区建设,丰富了新型农村社区多元投入格局,值得肯定,但不具有普遍性,可以作为典型引路,推广起来难度较大。

  2.土地问题。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我们主要是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政策,取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但目前,我省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只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报批社区建设时,这些指标既存在不能零星报批的问题,又存在报批数量极为有限的问题,而农村老宅基地的拆迁是零星的、渐进的,因此造成即使拆除了老宅基地,新的用地指标也不能及时批复,即使批复了指标,也要求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难问题仍然严重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认识问题。从目前来看,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公共配套设施还没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工作。一是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区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二是个别乡镇过分强调客观困难,没有切实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工作无创新,畏难发愁,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等。三是不少群众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加上生产设备存放、老年人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思想上对融入新的生活方式还一时转变不过来等。

  4.规划问题和产业支撑问题。规划方面,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从布点的勘察、设计到形成详规,按专业规划要求,需3~6个月时间。但各级对建设进度的要求太紧,既要规划科学,又要快出形象,使得规划难以尽详尽实,无法保证规划的刚性。产业支撑方面,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虽然工业强市的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但种植业仍是当前全市大部分农村群众的主导产业,由于邻近村庄群众种养习惯不尽相同,入住一个社区后,耕作半径扩大,增加群众种植投资,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明晰的支柱产业。即使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农户从原居住地搬迁后,立马面临离开土地及就业、生活等问题,农村社会保险、就业安置等的配套跟进还不是十分完善。

  5.其他问题。一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相当一部分农民参与公共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加上多数农民外出务工,不少先富起来的农户大多已在城镇购买了房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直接受益群众的有力支持。二是从已建设的社区现状看,存在规划层次和设计标准低,特色不突出、整体规模小的问题,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初衷有一定差距。三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多在楼房建设上,水、电、路、气、医、学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服务管理缺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的积极性。四是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县乡村来投入,推进难度较大,部分积极性高的地方,倾尽能力而为,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举债建设的现象。另外,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方缺乏主动筹资的精神,对县里社区建设投融资平台过度依赖,一些开发商介入建设新型社区,但往往因为资金跟不上而影响整个社区建设进度。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和宣传;第二,研究出台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配套政策;第三,进一步加强协调对接,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扶持力度;第四,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持续投入力度,尝试多元投融资渠道;第五,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将南阳列为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给予重点扶持。

  2017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篇2

  在社区挂职锻炼也进行了将近一学期了,对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期间收获颇多,现在从xx社区打造创新型社区这个方面做一次调研报告,作为自己挂职工作的总结。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长沙城南xx小区,东连韶山路,西接五凌路,南临湘府路,北靠友谊路,与湖南省政府和xx区政府办公大楼毗邻,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它又是xx区拓南兴城,打造天心生态新城的前沿阵地,也是长株谭一体化战略的沸点。xx社区于2003年成立,是一个新型的涉农社区。现有常住户2600余户,常住人口8000人,其中未成年人300多人,流动人口1200余人,有辖区单位6个,1个涉农小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63人,现有居民代表69人,社区两班成员7人。社区拥有市内一流的办公场所,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辖区内科普、医疗、文化、治安、幼儿园、小学、银行等综合服务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健全。特别是,通过开展创建新型社区活动,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以来,社区创新氛围浓厚,活动经常,创新特色鲜明、措施有力、效果明显,近几年来分获市、区文明社区称号,计划生育连续三年被授予红旗单位、市卫生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思路明确、观念创新。

  1、组织开展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区的布置,结合社区实际。社区于2008年5月组织党员和居民代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结合实际,在全体党员和居民中组织开展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创新型社区为目标,以创业富民为目的的“两创”大讨论。会上,党员和居民代表发言踊跃,各抒已见,认识统一、目标一致,都认为学习十七大精神,落实到了实处,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

  2、争取支持解决好“硬”环境

  xx街道地处省府、区府的腹地,也是市府城南新城的窗口。街道工委就提出创建三湘“名街”,着力打造xx的目标。社区两委乘势而上,提出打造xx“名片”,树立xx品牌,创出xx特色的思路。在街道的重视和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入150多万元。在xx小区建设一栋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省内一流的社区综合性办公楼,配置了一流的办公设施,开办了绿色网吧和多功能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国内多个省市组织队伍前来参观学习,省市多家媒体曾先后予以报道。

  3、领导重视,着力打造“软”环境

  为了创建创新型社区,去年社区领导班子清醒的认识到,按照市、区政府的要求,光有硬环境是不够的,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软环境建设。为争创创新型社区创造必备的条件,领导班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是主要领导深入辖区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解决资金来源,二是组建三支业余队伍(文艺队、老年花鼓戏队和老年健身队),三是聘请常年专业老师(专业舞蹈老师、专业机器人指导老师和市委党校老师兼任的创新顾问),四是筑巢引凤、“借鸡生蛋“,为切实抓好软环境建设,社区依托xx小学xx小区房源充足这一有利资源优势”牵线搭桥“,先后引进一批专业艺术培训学校、幼儿园和诊所,在小区”安家落户“,为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好的条件。

  (二)、打造特色、树立品牌。

  1、组建机器人俱乐部,为打造特色树立品牌,社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依托青少年多功能文化活动阵地和xx小学这一资源优势,在街道的重视和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资20万元组建了市内一流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机器人的俱乐部,分设了演练室、培训室和收藏阅览室,以及日常接待、信息反馈工作平台,配置了集灭火、足球、LEX和搜救等一流的机器人训练设施和教学设备,制定了培训操作演练规则和活动制度,聘请了2名兼职老师和一名管理服务人员负责日常管理接待、培训和指导,为创建工作创造必备条件。

  2、整合资源,强化功能,形成合力。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强化服务功能,使之形成合力,社区科学的加以对现有阵地和人、才、物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之有专人的组织管理指导培训服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定期开放的接待时间,定期组织活动和完善的奖惩制度,健全的激励机制,使之真正成为青少年玩耍的乐园,参加社会实践的阵地和开启智慧的大门,实现人生价值窗口。使之成为中老年人娱乐活动的场所,颐养天年的殿堂和发挥余热的阵地。

  3、创新活动载体,科技活动经常化、氛围浓厚。

  (1)、创新队伍载体,增加队伍活力。一是组建社区洋鼓队。社区成立3支业余文艺队伍以来,一直活跃在社区内外,共组织参与社区大小活动40余次,其中文艺演出20多场次,科普宣传20余场次,参加人次达1000多人次,组织参加区、街级文艺演出比赛10余场次,其中2007年分别获得区文艺汇演第一名,街道文艺汇演第一名的好成绩,2008年自编自导自演的xx快板参加街道举办的文明创建知识晚会,并代表街道参加区举办的文艺汇演获优秀奖,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又在原有基础上,由社区倡导、居民自愿自筹人平资金400元组建一支40余人的洋鼓队和一支300多人参加的健身队伍,活跃在社区内外,为创建人民满意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新活动载体,科普活动常态化。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社区文艺团队为主体,以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紧紧围绕文明创建开展主题鲜明,兼品味情趣一体的科普文化活动,做到活动常态化,一是抓好节日文化,先后组织开展庆国庆迎中秋,社区文化艺术节、5。29计生协会文艺汇演、父亲节组织举办我爱我家摄影活动,清明节组织举办新市民xx最文明倡导绿色祭祀。二是抓好广场文化—扩大科普文化参与面。近几年来,社区以3支文艺队伍为主力,先后投资近万元,配置了器具和服装,聘请常年专业老师实施培训,使日常的广场文化活动正常开展起来,在它们的影响下带动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去年以来,社区文化广场天天爆满,已由过去的几十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人,成为社区文化的一大亮点,近几年来先后组织参与区街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结合中心工作抓好科普文化。全村置换农民身份,举办首届农民才艺展示活动,100多位家庭现场展示自己的才能,结合文明创建举办文明创建宣传晚会,辖区内6个单位的10多支队伍登场表演,特别是文艺队自编长沙快板,既结合了本地实际又朗朗上口,一时间间小区内男女老少边参与义务活动的同时边争相背诵着快板词——xx小区大承建,日后你我共埋怨,辖区单位走一走,你我收获肯定,辖区单位看一看,文明创建好榜样……。经过几年的倾力打造,社区文化活动已形成品牌优势。

  (三)、开展学英模、立大志、练本领活动,效果明显

  一是组织青少年外出参观雷锋馆、市博物馆、请区关工委主任作德育报告学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二是组织广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同时,集中组织学习神六飞船、汶川抗震救灾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积极参加各项兴趣活动。

  三是选好苗子加强培训,组织参赛。为了充分发挥机器人俱乐部的作用,使创建工作收到好的效果,社区牵头学校配合,先后组织40余名机器人爱好者进行专门、定时、定人、定老师,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培训,并先后组织10人次,参与国内重大比赛2场次,共有10人获奖,其中4人获金奖、2人获银奖、4人获铜奖。有6人参与国际性比赛2场次,有3人分获金、银、铜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实现了个人价值,彰显了创新成果。

  三、主要成效

  通过开展创新型社区活动以来,社区环境大为改善,社区建设成绩斐然,社区治安平安稳定,社区居民生活逐年高升,居民素质大大提高,创新氛围浓厚,居民群众新身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小区上下、社区内外逐步形成了人人你追我赶、个个奋勇争先,老人讲传统焕发青春,青年讲接力激发干劲的良好态势。

185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