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报告>

重庆市江津县政府工作报告(3)

时间: 琢妤916 分享

重庆市江津县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既是奋斗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认真落实“一五七六”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呈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6亿元、同比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5亿元、增长25.3%,其中税收收入23.3亿元、增长29.1%,增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增长30.7%。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达110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增长15.8%。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其中出口5.4亿美元。

——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8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1279元、增长13.4%。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城乡居民养老和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0.6%、96.2%。100岁以上老人达120人,约占全市的10%,“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坚持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均下降20%以上,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实现信访总量、群众来访量、集访量 “三个下降”,市级交办重点积案化解100%,圆满实现“四个零发生”目标。把维权与维稳有机结合起来,妥善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二次三次全会、区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江津的功能定位,坚持并深化完善“一五七六”发展思路,努力推进全区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中心城区建设突出“融城、扩容、提质”,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产业发展坚持“工业为要、五业互动”,致力打造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城郊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商贸物流集散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以及金融后援服务聚集区。七大平台突出主体功能、明确目标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各镇街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六大行动”进一步深化,为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新型城镇化强力推进。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重庆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进一步拓展了城镇发展空间。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并举,中心城区规模扩大、品质提升,面积达57.5平方公里、人口达52万人,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5%。几江半岛东部新城功能进一步完善,鼎山公园一期基本建成开放,改造人、车行道40万平方米,增加停车泊位6000个,改建污水管网93公里,散旧楼院和医院、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滨江新城建设加快,行政中心、游泳馆等主体完工,金科?中央公园、滨江春城等重点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双福新区建成恒大二期等综合体140万平方米,商业中心、福城医院、交通枢纽站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成功引进少年先锋报社总部落户。支坪防洪堤护岸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第三军医大学项目加速推进。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4天,成功创建“重庆市环保模范城区”。用地保障有力,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

加速构建交通路网。融城交通更加快捷,鼎山长江大桥、小塆立交、西彭B道、云篆山隧道建成通车,珊瑚立交加快建设,大渡口跳蹬—江津几江新型城际轨道交通纳入市级十大基础设施项目群。联动周边优势更加突出,渝泸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渝黔铁路新线开工,三环高速江永段、江綦段加快建设,江习高速公路开工准备工作有力。中心城区路网明显改善,南北大道、江洲大道一期完工投用,几江长江大桥、迎宾大道、浒溪路等项目加快建设。

加强小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大力实施中心镇“561工程”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油溪、石蟆、永兴完成城镇道路“白改黑”。珞璜污水处理厂竣工投用,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镇清扫保洁、园林绿化及垃圾污水治理水平有效提高,镇容镇貌大为改善。村镇违法违章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中山镇被评为“2013重庆美丽小城”,吴滩郎家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慈云凉河、永兴黄庄农民新村荣获“重庆市级农民新村示范点”。

(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坚持工业首要地位,工业主导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273家,总产值906亿元、增长24%,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增加5户、达20户,华能珞璜电厂产值突破50亿元。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工业等产业集群实现产值783亿元、增长25%。双福、德感、珞璜工业园跻身300亿级园区,白沙工业园发展态势趋好。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45亿千瓦时,增长17.3%。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夹滩分输站建成通气。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增长两倍以上,专利新申请、新授权量分别增长38%、50%。德感工业园成功创建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重齿公司被评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重庆潍柴发动机公司荣获“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遗爱池城市商圈建设有序推进,国际农贸城、和润汽摩城商户签约入驻,攀宝钢材市场交易额达36亿元,冠强汽车商贸城首期启动,西西里国际家居生活广场建成开业,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1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万标箱。批发零售单位实现销售额347亿元、增长20.8%。完成建筑业在地总产值23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96亿元、销售191万平方米,被评为“全国建筑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四面山创5A级景区通过重庆市初评,新增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等4个3A级景区,恒大酒店被评为五星级饭店,“爱情天梯”营销策划获评“中国旅游十大营销创新奖”,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4%、36%。重庆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实现8家金融机构托管运营。浦发银行江津支行、华夏银行江津二级支行实现开业,西南证券即将开业。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人民币)分别比年初增长19.2%、17.6%,存贷比达52.2%。

强力推进“三农”工作。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6.5亿元、增长9%。粮油、蔬菜等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畜牧兽医工作获全国先进。依托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完成富硒资源普查,全区中高硒土壤占比达90.2%;依托市质监局制定《重庆市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推出了一批富硒产品,新建无公害富硒种植业基地8.7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引进企业8家,建成“橘香四季”无病毒种苗繁育中心、普乐湿地休闲公园等项目,市区共建国土整治整镇推进龙华项目加快实施。新培育农民合作社88个、家庭农场225户。完成粮食基础能力建设5.6万亩、土地治理1.9万亩,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除险加固小Ⅱ型病险水库92座。动态减少贫困人口7400人,实现所有贫困村整村脱贫。争取三峡后续资金近2亿元。

(四)社会民生事业不断加强。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7.5%以上用于民生,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有新进步。努力办好22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30人。整治山坪塘635口。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5万人。改造农村危房6000户。竣工农民新村居民点30个。启动30个行政村(社区)环境连片整治。开工及续建农村公路350公里、硬化农村人行便道600公里。农网改造惠及近5万农户。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000套。新建农村养老服务站30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7个,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300张。殡仪馆迁建工程基本完工。启动43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建成公租房2208套,其中林改房1030套。建成征地拆迁还房8800套。

认真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全年回引创业就业1.6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亿元,完成“五大保险”扩面任务,实现社保基金总收入13.8亿元,获“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财政支出4.4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0万人次。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东城小学一期、浒溪学校、鼎山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加快建设。高考上线率90%,重本上线1200余人,位居全市前列。重庆工商学校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园团互动服务产业”集团化办学模式得到教育部肯定并推广全国。在津高校招生突破5万人。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强,“梦想课堂”活动取得实效。聂荣臻元帅故居、石门大佛寺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楹联文化艺术馆积极筹建。实施白沙张爷庙、几江江公享堂等一批保护性修缮工程。投资拍摄的电视剧《聂荣臻》在央视1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700余场。成功举办全区第二届运动会、全国门球邀请赛等赛事,参加国家级体育竞赛获3金5银优异成绩。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全年药品让利群众5000余万元。区中心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甲复评。四面山、广兴、珞璜卫生院迁建顺利推进。改造完成120个村卫生室。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人口计生工作获全市考核一等奖。

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江津建设,公安“三所一队”建成投用,指挥中心主体完工,各村(居)实现综治工作站全覆盖。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群众安全感指数进一步提升。全区非煤矿山通过安全标准化验收,客运及危险货运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全年未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充分发挥阳光江津网作用,开通网上信访及视频接访,群众诉求表达及权益保障渠道更加畅通。加强法治江津建设,“六五”普法成效明显,依法治区有新进步,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便民服务示范窗口”。组建应急应战指挥平台,新建白沙、石蟆、贾嗣专职消防队。完成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提高村(居)离任干部生活补助标准,减轻基层负担,加强工作保障,村(居)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共向七大平台下放行政审批权48项、执法权12项,优化服务事项20项,审批项目、审批要件分别减少7.6%、17.9%,审批时限缩短58.1%。行政服务中心深化一次性告知、绿色通道、委托代办、多证联办等审批方式,审批效率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白沙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首批下放9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出台个人独资企业转办有限责任公司新政策,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区市场主体增加到6万户、小微企业突破4000户,分别增长14.9%、33.3%。

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土地利用、农村金融、乡村治理等系列改革。全年新增转户5400人,累计达16.2万人。新增土地流转2.8万亩,累计流转度达36%,居全市前列。新增 “五权”抵押融资5.6亿元。油溪大坡、龙华燕坝等乡村治理结构改革加快实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北京汽车、中国物流、普洛斯、三一重工、上海浦东线缆、山东鲁花等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99亿元、增长55.8%,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

(六)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区长向区人大会、区政协会报告半年工作制度,全年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满意、基本满意率达95.1%,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基本满意率达99.7%。围绕农业园区、农村公路、商贸物流、乡村旅游、配套费征管等制定系列文件,经济管理规范化水平有所提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委实施意见,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决定》,利用政府常务会举办微讲座,开展“转作风、强执行”活动,合并取消各类考核评比项目200余项,政府系统会议及文件简报数量大幅下降,“三公”经费零增长,全面清理、依规推进办公用房建设。狠抓会计、统计、审计,加强监督、监管、监察,阳光交易节资溢价近3亿元,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民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事、外事、保密、物价、气象、编制、档案、地方志、工会、老干部、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保障等工作都有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合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150万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江津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津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江津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们既要看到进步与成绩,更要看到困难与问题。目前,江津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总量、质量、结构都与新的功能定位有较大差距;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具有牵动性作用的项目储备不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第三产业仍是短腿,对市场的培育力度仍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期望相比还有差距;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还需强化,债务化解任务较重;社会矛盾依然突出,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政府公共服务和依法治理能力还需提升,政风行风还需进一步改进,少数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还存在不务实、不廉洁甚至腐败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惧,务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实施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江津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之中,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我们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陆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为处在战略交汇点的重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助推紧邻重庆主城的江津先人一步、借势发展。全市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市政府审批同意新版《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为我们快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难得机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使外需疲弱已成常态,我国正处于增速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区域发展竞争十分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要充分认识机遇所在、挑战所在,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善用底线思维,搞好统筹兼顾,不断开创江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发展新局面。

做好今年区政府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一五七六”发展思路的总体部署,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综合实力、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改革创新、民生改善、作风改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约束性要求。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我们要把握好四个关键问题。在工作基调上,务必坚持稳中求进,稳为基础,关键在进。“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是目前江津面临的主要矛盾。既要主动“抓紧转”又要坚持“加快赶”,绝不能把“换挡”变成“失速”、“降速”,而要确保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高于全国、全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着力在做大经济总量上求进、在转型发展和提升效益上求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求进。在工作策略上,务必坚持用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解除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在工作路径上,务必坚持“一五七六”发展思路。“一五七六”发展思路符合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符合江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江津改革发展的“规划图”转化为“施工图”和“实景图”。在工作着力点上,务必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发挥开放优势、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努力为改善民生积累更多财富。把创造财富与促进公平有机统一,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三、2014年主要任务

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突出全市城镇化、工业化主战场的功能定位,按照“一五七六”发展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

(一)着力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准确把握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既不抢跑又不懈怠,既要主动又不盲动,既要谨慎又不拘泥,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经济不仅稳定发展,更有好的质量效益。

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改革。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清理和废除不合理规定,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具体办法。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集群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推行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实施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全年新发展微型企业700户。同时,大力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制定准入负面清单,清除市场壁垒,加大要素价格和公共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力度。

围绕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深化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规范有序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积极推进农业园区涉农项目投资证明抵(质)押,解除农业项目融资难。切实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流转和地票交易。全年新增“五权”抵押融资7亿元。深化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坚持农民自愿,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工作地就地转户,促进转户人口向城区和有就业吸纳能力的中心镇集聚。统筹解决转户居民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围绕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变财政扶持产业资金分配、使用方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后续财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税源结构。加大财税收入组织力度,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改进支出预算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研究完善镇街财政体制。按照区委提出的“五个关系”、“五个坚持”和“五个不准”要求,抓紧健全“举借有度、管理有序、偿还有责、监控有力”的政府性债务管控体系,严控债务规模,严格举债程序,规范融资行为,建立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和偿还准备金制度,实施全口径、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政府性债务率只减不增。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强化政府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作用,切实做到高度透明、高效服务,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创造,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通过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机构整合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深化区级部门向七大平台下放行政权工作,进一步清理、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深入推进白沙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进一步激发镇街发展活力。

(二)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

围绕新版总规,高起点抓好配套规划。根据《重庆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深入研究城镇建设用地分布,着力打造“一中心两组团”中心城区,着力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城镇体系。正确把握人、产、城的关系,抓紧编制产业发展、人口梯次转移、土地利用、综合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潜力产业和新兴功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预留,促进城镇体系、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配套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机统一,推动形成“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人产城联动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按照主城标准,高品质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坚持“融城、扩容、提质”思路,打好品质、亲水、生态、文化“四张牌”,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几江半岛要加快完善东部新城功能和形态,集中两年时间打通江洲大道二期等24条断头路,其中今年确保完工13条,建成鼎山综合客运枢纽站、东城小学等配套工程,建成一批商贸设施。启动鼎山公园二期工程,构建以山为脉、以水为源、以花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景观。德感旧城要有序实施城区改造,德感工业园要进一步优化综合功能配套。滨江新城要建成行政中心、游泳馆、公安指挥中心,开工建设篆山坪公园、“五馆两中心”、市民广场等公益项目,加快建设几江长江大桥、浒溪路等路桥工程,金融商务街等地产项目开发200万平方米,确保新城形象基本展现。双福新区要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站等综合配套项目,新开工建设地产项目100万平方米。支坪组团要加快推进支坪防洪堤、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校区等项目建设,促进与几江半岛联接发展。同时,启动建设华岩隧道至双福交通要道,实现珊瑚立交竣工投用,强力推进大渡口跳蹬—江津几江新型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确保融城交通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坚定信心、铆足干劲,通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到2020年,让这座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面积和人口分别达88平方公里、77万人,使其更富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

坚持分类指导,高质量抓好小城镇建设。珞璜要依托工业园区加强与巴南区的衔接,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加快融城步伐。白沙要依托工业园区扩大经济和人口规模,逐步发展为小城市。四面山要高标准打造旅游强镇。李市、油溪、石蟆、中山、塘河等要发挥各自优势,打造特色中心镇。其他镇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快发展,增强实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村民自愿、适度集中、集约节约、一户一宅”的原则,每个镇可适当布局2至3个农民新村点,注重科学规划,注重建设品质。严禁建设“小产权房”,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立足文明有序,高水平抓好城镇管理。致力打造优美环境,建设“一江两岸”景观照明体系,提升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水平,切实抓好小区管理和物业管理,不断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致力打造优良秩序,科学规划建设公交客车、大型货车专用停车场,合理设计城区停车泊位,解决停车难等问题,形成三轮车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乱设摊、乱占道、乱倾倒、乱设置、乱停放”五大整治,实现市容秩序管理精细化。致力打造优质服务,切实抓好交通、卫生、金融、水电气等窗口服务行业建设,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各镇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洁净集镇”,聚集人气,提升商气。

(三)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升级

切实抓好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以市场倒逼促存量盘活,以招商引资促增量做优,以科技创新促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力争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四个工业园区要统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促建、投融资等环节,坚持大企业带动大配套、大配套培育大集群、大集群推动大发展,确保全年产值增长25%以上。装备制造集群要继续做强传统优势企业,加快建设全市实用机器人产业基地,重点延伸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新技术产业链,促进重齿公司等大企业调整结构企稳回升,力争全年产值达280亿元。汽摩及零部件集群要提升产业集聚能力,重点拓展微车、乘用车等产业链,促进东风小康汽车提档升级、潍柴乘用车建成投产,力争全年产值达280亿元。新型材料集群要继续做大玖龙纸业等企业,重点发展金属材料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链,伟星新材建成投产,加快上海浦东线缆等建设,力争全年产值达250亿元。电子信息集群要提升整体配套能力,加快翎创福电子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产值达110亿元。食品工业集群要着力打造全市重要的食用油生产基地,支持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等扩大产能,促进山东鲁花等建成投产,力争全年产值达50亿元。大力支持发展一批100亿级、50亿级、30亿级企业集团,切实做大一批本土名牌产品企业,大力培育一批外向型出口企业。继续支持广兴、夏坝、先锋、油溪等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现有企业发展壮大。

努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联合建立集群创新研发中心,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合作及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成果资本化、商品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力争培育1个市长质量管理奖、10个重庆名牌产品。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4G网络建设,提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健全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让各类人才愿意来江津创业追梦、创新圆梦。

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加快珞璜长合、双福槽坊、白沙东海等变电站建设,依托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夹滩分输站,保障用电和天然气需求。抓紧实施鲤鱼石水厂扩能完善工程,建成德感—双福供水主管道和高山坎加压站,解决双福新区供水问题。抓好劳动力培训和就业配套服务,努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区外劳动力在江津就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四)着力弥补“短板”,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繁荣

打造商贸物流集散地要有新跨越。依托水、公、铁综合交通优势,着力抓好“一商圈一中心六市场”,努力构建大市场、大物流、大开放格局。遗爱池城市商圈一期建成、二期启动,晋愉奥特莱斯开业运营。开工建设珞璜铁路综合物流中心,与沙坪坝团结村站形成南北功能互补的重庆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普洛斯重庆珞璜物流园,发挥兰家沱港、猫儿沱港水公铁联运优势,支持玖龙纸业集装箱码头、朱杨码头等发展壮大,促进嘉峰、嘉川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攀宝钢材市场,国际农贸城、和润汽摩城开市营运,加快冠强汽车商贸城、工艺品物流基地、西南酒类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打造以二环为纽带的专业市场群。

打造都市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要有新突破。抓好“六个一”精品工程,确保四面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恒大新版“迪斯尼”,建成双峰寺及爱情天梯保护性修缮工程,完善白沙?塘河影视基地综合服务功能,提速建设光彩国际游艇基地。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结合,大力发展养生度假、休闲体验、古镇乡村等旅游业态。

打造金融后援服务聚集区要有新进展。大力推进金融后援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争取市里出台扶持政策,引进1至2家知名金融企业后台入驻。加快建设人行江津中心支行发行库及业务用房。切实加强政银企合作,开展打击非法金融专项活动,规范管理融资性中介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做大金融总量,力争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40亿元、300亿元。

扩大有效消费需求要有新增量。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落实扩大消费各项政策,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扩大在江津消费的总量。大力培育网络通讯、研发设计、咨询评估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邮政、气象、餐饮、水电气供应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扶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抓好交通运输、社会养老等便民服务业,加快社区商贸发展,推进镇级商贸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便利、实惠、安全消费的流通体系。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全年进出口6.4亿美元以上。

(五)着力开发富硒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富硒江津,“硒”望无限;物以“硒”为贵,人以“硒”为寿。坚持把富硒资源作为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法宝,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最大抓手和最大优势,推进全区农业生产变强、农村生态变美、农民生活变富。着力建设服务主城的优质粮油基地和菜篮子基地,制定《2014—2020江津富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新建成大米、大豆、蔬菜等10大类标准化、规模化无公害富硒产业基地23.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65万吨左右,生猪出栏稳定在100万头,蔬菜产量达80万吨,继续做特做大江津花椒、石蟆橄榄、油溪龙眼、永兴百合、嘉平西瓜、蔡家笋竹、西湖柑橘、柏林金银花、四面山猕猴桃、石门晚熟柑橘等富硒特色产业。统筹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新培育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00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0家。在白沙工业园建设富硒农产品加工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开展精深加工。延伸富硒产业链条,配套发展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养生、文化展示等综合业态。加快建立富硒农产品销售网络,推动大型超市营销,在重庆主城和大的区县城建一批专卖店,让更多消费者分享“富硒江津·长寿之乡”成果。加强富硒农产品质量监管,规范使用“富硒标识”,力争培育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25个,年产值达16亿元。我们要努力把富硒资源转变为富民资本,让富硒产业成为江津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大亮点。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认真落实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1+5”文件,科学规划布局60平方公里核心区,实施燕坝片区农业综合开发,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一期工程,建设一批产业观光大道、入驻企业次干道以及配套水源工程。抓好特色效益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建设试点。新增规模经营主体8家以上,做优富硒粮油,做强晚熟柑橘、优质蔬菜、花卉苗木、特色养殖等产业,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加快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土地规模经营度达34.5%。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科技创新,加快丘陵地区农机具开发推广运用,农业机械化率达50%。严把农产品环境安全关,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要巩固贫困村整村脱贫成果,继续抓好贫困家庭帮扶工作,切实增强新生代脱贫致富能力,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六)着力抓好投资拉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稳投资仍然是我区稳增长的关键支撑。抓投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类项目与市场主导类项目一起抓,做到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储备项目资源充足、100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加快北汽西南、珞璜铁路综合物流中心、丰树产业园等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10亿元;加快几江长江大桥、“五馆两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功能完善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加快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校区、棚户区改造等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7亿元;加快渝黔铁路新线等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江习高速公路开工,力争完成投资70亿元;加快七大平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认真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协调服务体系和督查考核体系,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抓投资,必须大力引资。加强对国家和重庆投资政策的研究,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大项目,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布局江津,继续抓好三峡后续项目申报和落地。招商引资要坚持以承接产业转移、沿产业链引进、推进项目落户、促进七大平台发展为重点,从一般性招商向招商选资转变,从依靠政策优惠招商向依靠发展环境优化、区位和人才优势招商转变,不放松牵动力强的大项目,不放弃效益好的小项目,力争合同引资1000亿元、实到资金400亿元以上。

抓投资,必须加强保障。积极对接中央投资和信贷计划,加强华信公司和各平台公司融资工作,确保融资总额稳中有升。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改,争取全市城镇建设用地周转空间,用好低丘缓坡用地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增减挂钩等政策,盘活存量闲置建设用地,切实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政府的第一目标和最大责任。要着力“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织牢民生安全网。持续推进22件城乡重点民生实事。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650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5万人。整治农村山坪塘2000口。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打造20个农民新村、10个美丽乡村。完成3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9个镇街垃圾中转站。建设农村公路300公里,其中撤并村农村公路65公里。实施农网改造升级1万户。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11所。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800套。实施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程。建成撤并村卫生室60所。启动7万平方米城市(工矿)棚户区及城区危旧房改造。建成13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实现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改造城区供水“一户一表”1100户。启动59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新增7座公厕,建成鼎山大道2号、3号人行天桥。新增城市绿地1000亩。开通江津经鼎山长江大桥至西彭客运班线。建成6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2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敬老院和社会办养老床位400张。建设征地拆迁群众还房1.2万套。

认真抓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推进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促进充分就业。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社保基金收入超16亿元。规范社会救助,促进城乡低保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的关爱。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三个面向”,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积极创建全市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示范区。切实做好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验收准备,加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重庆工商职教集团、江南职教农民工培训集团,促进职业学校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入驻高校服务,推动校地融合深度发展。

进一步加强文体事业。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办好聂荣臻元帅诞辰11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支持办好《江津日报》、江津广播电视台、江津网等媒体,推动“塘河婚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中华楹联文化艺术馆,加快白沙抗战文化遗址群修缮,推出一批文化中心户示范点,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市场主体,激活江津文化资源,开发一批文化产品,做亮抗战文化、楹联文化、名人文化、爱情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滨江文化、影视文化等文化品牌。启动《江津市志》编修。建成羽毛球馆等体育场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和流行。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完成四面山、广兴卫生院迁建工程,推进珞璜中心卫生院整体迁建。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按照规定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八)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创建和谐有序环境

深化平安江津和法治江津建设。着力提升“三基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积极预防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水平。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危化、消防、道路交通、建设施工、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启动应急联动体系数字化工程,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启动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管理、述职问责机制,减轻基层组织行政化负担,促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方式,推进公租房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制度,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实有人口管理,提升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水平。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完善群众权益协调保障机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渠道,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完成150个村(居)规范化调委会建设,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有效提升人民调解的公信力、权威性和满意度。改革信访工作制度,用法律手段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关工委等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九)着力加强环境治理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促进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舒心舒身、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进一步优化生态格局。切实抓好南部山区生态涵养和保护,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健全水土保持齐抓共管机制,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严格环境准入,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产业,引导和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强环境污染监管,扎实开展“四清四治”环保专项行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五大行动”为抓手,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扬尘、燃煤污染控制,逐步实施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或关闭,减少大气污染。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启动綦河等7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森林抚育1.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5%。开展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工业噪声等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建立户、村、镇、区四级防治机制,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越是深化改革,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我们唯有致力“三坚持一严守”,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才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必须坚持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区长向区人大会、区政协会报告半年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高度重视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勤政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我们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中,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建立健全科学的目标考核机制,严格绩效考核,严格行政问责,着力打造服务政府。所有政府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尽心尽力尽责、实在实干实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感同身受群众困难,设身处地考虑群众需求,推己及人谋求群众福祉,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用勤政创造实绩,用实绩回报人民。

(三)坚持改革创新。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告诉我们:“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必须着力打造创新政府。我们将迎接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大考,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既当好改革参与者又当好改革推动者。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改革创新来源于学习。所有政府公务人员必须勤学善思、学以致用,既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把握市委、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部署,又要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做到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确保方向明、思路清、部署对、落实好。

(四)严守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着力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深化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以制度设计控制腐败源头。所有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政,时刻在思想意识深处设置一个“底线”、划出一条“红线”、标明一片“雷区”,坚持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绝不能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确保工作圈严谨、生活圈高尚、交往圈纯洁、娱乐圈健康,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第二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全面开展。我们一定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以活动增动力、强活力,推动江津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今年是农历马年,俗话说:“牛马年,好耕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一五七六”发展思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新局面、谱写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江津篇章而奋斗!

190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