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报告>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琢妤916 分享

江苏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省份,简称“苏”,位于华东地区。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八项工程,落实十项举措,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68.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预计分别达到32500元和xx550元,增长9.6%和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3%,城镇登记失业率3.03%。人口自然增长率2.43%。。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两个率先”迈出新步伐。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我们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事业新的起跑线,按照“两个率先”的要求,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我们把对江苏提出的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项要求,作为促进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举,细化为十项举措,认真抓好落实,努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一)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8.5%,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85%,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加大,人才综合竞争力和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8%。抓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6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87.2,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实行分业施策,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克服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总产684.6亿斤,比上年增10.1亿斤,实现十连增,新增设施农业面积90.4万亩、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12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二)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在困难和挑战较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制定实施促进信息消费措施,加快发展旅游、文化等消费,扩大环保节能产品消费,开展江苏产品万里行活动,积极拓展消费市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服务业投资增长22.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6%,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26.2%,民营企业投资比重达到68.2%。全省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升级等投资项目进展顺利,省级200个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全线通水,宁杭城际铁路通车运行,临海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连盐铁路开工建设,禄口机场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南京博物院二期建成开放。加强对外贸重点行业和企业服务,加快外贸生产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内外贸结合、进出口平衡,外贸实现难中有进、稳中提质,进出口总额5508.4亿美元,增长0.5%。开展企业技改推进、增量培育、产品扩销、要素保障“四项行动”。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208亿元,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54%,发行各类企业债券2590亿元。

(三)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制定实施20条政策意见,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率达到64.1%。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区域供水通水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覆盖率分别达到83%、70%,新解决3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行政村客运班车基本全覆盖,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48%。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部署。在保持苏北政策连续性的同时,主攻薄弱环节,补缺补短补软,制定28条政策意见,启动六项关键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推动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的意见和沿江地区转型发展推进计划,制定出台促进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发展的政策,苏中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制定实施促进沿海地区科学发展的政策意见,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援疆、援藏、援青等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得到受援地充分肯定。

(四)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划定全省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削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900项大气治理工程,完成2450万千瓦发电机组脱硝改造和56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在沿江8市推广使用国V汽油,PM2.5监测实现县(市)全覆盖。加强秸秆禁烧,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水污染防治,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治理,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达标,城乡河道治理力度加大。加强城乡环境整治,3580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展顺利,完成6.3万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强绿色江苏建设,林木覆盖率达到21.9%。国家生态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十二五”前两年取消和下放422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又取消和下放154项。强县扩权改革、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扎实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营改增”试点企业增加到24万户,减税170亿元。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部省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入开展。南京科技体制、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等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要进展。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服务贸易增长37.5%,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实际到账外资332亿美元,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61.4亿美元,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认真学习、主动对接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政策措施。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开放载体功能进一步提升。外事工作、对台事务、港澳工作、侨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六)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努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制定28条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城镇新增就业xx6.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1.6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6.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全面启动大病保险试点,建立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2027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80元,城乡低保人均标准分别达到每月487元和412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80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15%。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6.2万套,建成23.9万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户4.9万户,支持2.5万户农村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家庭住上安居房。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新增128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各级各类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达65个,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基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高校、科研院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力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城乡居民健康重点指标控制水平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话剧《枫树林》获国家文华大奖。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亚青会,圆满完成第十二届全运会参赛任务。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理工作绩效考核和公众安全感评价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信访、统计、档案、史志、参事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助残、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

制定新形势下加强双拥共建和军民融合发展两个意见,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提高,优抚安置、民兵和预备役建设、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一年来,我们重视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反对“四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顾奋斗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支撑经济发展的因素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江苏经济到了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要聚焦转型升级,着力提质增效,真正使江苏经济行稳致远。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改革创新的强大作用。依靠改革解除难题,着力推进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发挥我省科教人才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市场潜力和创新活力。必须更加主动扩大开放。顺应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新趋势,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以扩大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必须更加突出民生优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心系群众所思所盼,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着眼根本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保障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让全省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省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表示衷心感谢!向关心和支持江苏建设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稳中有忧、进中有难。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市场主体的活力尚未充分释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消费增长动力不足;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形势严峻;民生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还不均衡,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还不强,一些制度法规尚未得到有效落实,转变作风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一页更多关于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19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