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报告>工作报告>

小暑有哪些习俗活动

时间: 黄浩0 分享

传统小暑有哪些习俗活动

小暑不惧大热,我们都是实力红,烈日骄阳下滴落的汗水,画出的是梦想的形状,蝉鸣声声小暑至,清风习习盛夏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暑有哪些习俗活动,供大家参考。

小暑的饮食习俗

中国古代讲究“食药同源”,在特定的时节,通过食用一些特定的食物可以起到养生祛病的功效。小暑之后很快就要入伏,为了应对酷夏的炎热,民间也总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食品。

炎炎夏日,一般人都会感觉蔫蔫的,胃口不好。所以这个时候的饮食呢,要多选清淡的食物,食材要侧重健脾、消暑、祛湿等功效。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藕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

除了吃藕之外,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有着“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是吃黄鳝的好时节。黄鳝作为食品,按中医的说法有着祛湿、滋补的功效,而小暑前后正是黄鳝最为肥美的时候,确实也很适合食用。

此外,炎炎夏日,急需补水。所以一些水分充足的水果,特别适合小暑前后食用。比如西瓜和西红柿,都是特别适合的选择。可以将这两种水果去皮、去籽之后混在一起,压榨成果汁饮用。西瓜是特别好的消暑补水的水果,中医中有一个消暑的名方叫“白虎汤”,而西瓜因为有同样的功效,也有着“天生白虎汤”的美誉。西红柿则能生津止渴,对于夏季口渴烦躁,消化不良等热症有很好的效果。

小暑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夏不坐木”:小暑潮气重,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小暑节气的特点和民俗

在进入了小暑后,人们会有个风俗习惯就是晒书画和衣服,小暑时节民间晒书画、衣服这个习俗已经流传了很久的了。

民间有句话说:“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还有的就是“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其中的“红绿”指的就是五颜六色的新旧衣服。这是因为小暑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而且日照的时间最长的时候,而且在这一天的阳光辐射也是相当的厉害,所以在小暑这天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拿出家里的东西在这一天来“晒伏”,把之前一直存放在柜子里的衣裳晒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洗礼,这样可以达到去潮去湿还有防霉防蛀的效果。

164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