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2022年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12篇)

2022年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12篇)

时间: 福萍0 分享

2022年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12篇)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12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康绍忠先进事迹篇一

一路走来,一份份荣誉和成果记录着他想方设法节约的一滴滴水和增加的一粒粒粮,也勾画着这位被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爱戴和赞誉,被石羊河旱区农民称赞和期盼的康老师。

他叫康绍忠,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37年来,康绍忠一直从事农业高效用水与水资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农业高效用水行业的技术骨干,推动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理论发展与技术进步,创建了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体系和旱区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成果在我国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应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

他还发起成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创建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起成立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创建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领导建设了“农业高效用水”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农业水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扎根西北,倾情浇灌绿色的希望

1985年,康绍忠第一次在西北内陆干旱区甘肃石羊河流域考察,看到当地到处是荒漠化、盐碱化的土地,流动的沙丘,枯死的林木。这是因为当地人口增加、中上游水资源开发增加过度、下游地表水资源匮乏而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沙进人退。民勤县东渠乡大号三社130多人的村子,村民因无水可用而被迫离乡,只剩残垣破壁。

康绍忠决心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里的缺水做点事情,“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得益于党和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康绍忠从零起步,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建立实验站,支撑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实施,在全流域推广节水高效灌溉技术。

在武威市政府大力推动下,康绍忠带领团队系统揭示了流域内13种主要农作物和4种防风固沙植物的耗水规律,提出了玉米、小麦、棉花和温室蔬菜等作物调亏灌溉与非充分灌溉综合技术体系,建立了主要作物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模式,创建了流域上、中、下游3种农业高效节水综合技术集成模式,开发了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技术,使全流域45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水利用率从49.7%提高到54.5%,单方净灌溉水产粮数由1.21kg/m3提高到1.42kg/m3。实现了流域整体节水、粮食增产、农民增益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多个目标的统一,石羊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位明显回升,民勤县青土湖终于在2010年再现“碧波荡漾、野鸭成群、水草丰美”的生机景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在甘肃、山西、陕西、新疆、宁夏、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推广应用,年节水10多亿立方米,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

康绍忠带领师生团队在西北开展了大量长期野外定位科学观测研究。他常常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试验资料一干就是连续十几个小时,时常冒着高温、顶着烈日观测,汗水湿透了衣服,蚊虫不停叮咬,也没时间顾及。渴了,喝几口白开水;饿了,啃几口自带的干粮。37年来,他扎根西北,面向全国节水农业,踏遍了甘肃、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山东、青海、北京、天津等缺水地区,默默为我国节水农业研究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作贡献。他牵头提出的“关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发展适水农业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在华北地区节水限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德树人,悉心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康绍忠一直坚守在教书育人一线,兢兢业业,对学生倾注着父母般的爱。他言传身教,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工作和生活中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他悉心指导,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名学生的潜质都得以充分展现。他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做法被收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案例汇编》。

他先后组织全国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核心课程建设,发起组织全国农业工程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和全国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他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国际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变化,倡导及时修编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他积极主编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农业水利学》,将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及时融入教材,不断夯实学科和专业基础。他十分注重课程教研,大力推动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他倾心打造出本科核心素质课《中国水问题与科学应对》,带领教学名师团队集体备课、反复论证,精雕细琢,在课堂引领和实践指导中激发学生对水利类专业的兴趣,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康绍忠坚持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先后指导硕士生78人、博士生76人,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11门课程,培养的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提名奖1人,42人已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

他注重研究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变化,积极倡导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水信息水管理、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与水文化等课程内容,不断完善核心课程大纲;为增强课程育人实效,积极探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组织水利工程现场的《春天的课堂》和课堂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主持完成的“创建农业水土工程新学科,面向旱区节水农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突出农工交融的农业院校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成果获2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培养出更多具有“三农”情怀的优秀人才,他创建了将野外实验站-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科技农户-德育基地综合集成的“五链环”一流野外综合实训平台,创新并实践了“四融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8858”模式,促进了研究生科技创新与组织管理能力的融合、洞察国际学术前沿与扎根大地能力的融合、掌握多学科知识与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融合、培养精湛专业技能与家国情怀的融合,锻炼严谨治学态度,培养敏锐洞察能力,塑造系统综合视野,锤炼高尚精神品德,成果获“第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唯一的特等奖。他入选2018年度全国唯一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人物。

不忘初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康绍忠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党建、学术”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三全育人”生根结果。他连续多年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并联系指导研究生党支部,注重对青年师生的帮扶和引领,多次组织各类“学思践悟”交流活动,既对青年教师和学生严格要求,又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受师生爱戴。在他的带动下,野外综合实训平台发展成为高校重要的“双一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形成了“教职工—研究生—本科生”协同发展“引航1+1+1”育人新模式,发挥对其他野外基地特色育人工作的示范辐射作用。他所在教工党支部和联系指导的研究生党支部先后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他心系西北贫困地区教育,牵线台湾嘉隆事业有限公司捐资建设了8所希望小学,大大改善了当地小学办学条件,而且为贫困生捐资助学,努力为当地乡村振兴作贡献。

他带领石羊河实验站临时党支部师生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他带领师生打心底里铭刻强农兴农责任担当,学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弄通专业知识,做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石羊河精神,走出高质量节水发展新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好造福人民。

他编撰《石羊河印记(第一辑)》,凝聚石羊河实验站知农爱农文化精神,传承中国农大的红色基因和办学传统,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石羊河印记”也已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经典品牌。他在石羊河实验站探索实践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

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康绍忠以“解决三农问题”“还西北旱区一片绿洲”为己任,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地合作,他在甘肃石羊河流域创建了15所农民田间节水学校,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农民参与式田间试验、技术观摩和示范培训,探索和实施可行的节水高效绿色增产技术;举办多次实验站农民开放日,邀请田间节水学校的学员和科技农户到实验站观摩,让农民了解实验站的科研成果,让研究人员知道农民的实际需求;建设6个节水技术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所研究的高效节水节肥技术模式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对当地农业、水利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示范推广,高效节水节肥技术在当地普遍应用,使“节水优质高效绿色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他深入西北旱区生产一线,到22个乡镇入村入户宣传节水节肥技术,举办19期农业节水、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培训班,积极开展农技科普服务,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

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针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缩作物种植面积和发展高附加值温室种植的需求,他帮助种植户推广应用以节水高效滴灌为重点的温室作物节水调质高效新技术,不仅节省了水量,还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同时,通过创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模式,提高了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农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积极性,促进了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由广种薄收、大水漫灌向以水定地、以水定种、按作物需水要求精量用水的转变,为促进石羊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里有旱,这里流汗。如今,康绍忠作为一名有37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把更多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最热爱的农业水利教育和科研事业中,依然奔波在农业水土工程领域教学研究的最前沿和西北干旱区偏僻艰苦地区生产第一线,从校园三尺讲台到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到黑河流域,沿着“一带一路”,又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开辟了新的战场,用“好老师”辛勤的汗水,坚持不懈在祖国大西北这片干渴的土地上浇灌出更多绿色的希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粉霞先进事迹篇二

走进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到李粉霞,学生亲切地称她“霞姐”、同事则赞许她为“省机数控铁娘子”。

李粉霞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首届高职高专双师型优秀教师,被记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从教二十余载,她恪守为师之责,时刻要求自己要做到为人师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投入到她所热爱的职教事业中,并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永不停歇,执着追求。

心中永远年轻的“霞姐”——一片爱心换真情

2000年8月,李粉霞走进了当时还是中专的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成为了这里的一名新教师。刚进学校就被安排当上了班主任,当时职业教育正面临招生困难期,来到学校上学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分数要求,好几个家长在她面前直言不讳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还有几个孩子嚷着想退学,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她,面对一群不懂事的熊孩子,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让一个孩子离群,绝不让这群孩子迷失,要让他们重拾信心,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于是,李粉霞把大量的时间都留给了她的学生,早上跑操,走在班级队伍最前面的是她;晚上自习,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是她,她细心地观察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着他们的日常点滴,暗暗与学生斗智斗勇。

学生刘斌连续几天装病不想上课,李粉霞没有直接戳破他的谎言,而是回到自己的单身宿舍为学生亲手做了一顿病号饭,亲自送到了学生宿舍。刘斌顿时泪流满面,长期以来饱受老师、家长否定的那颗幼小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从此他再也没有旷过课,如今已成为了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业务骨干。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阻挡了学生下厂实习的路,学生都心烦气躁,没有心情学习。李粉霞不想让学生荒废时间,于是主动向学校申请,由她带着学生在数控实训中心完成实习项目。她带着学生找资料、设计项目,把实训中心的所有设备让学生熟练操作,高水平、高效率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2年守在班主任的岗位,李粉霞送走了一届届的学生,也送上了一片片的爱心。2012年,作为刚上任的数控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李粉霞在早晨查宿舍时,发现一名学生不愿意起床,从辅导员口中得知该学生不服从管理,家里也无能为力。李粉霞主动把学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经过推心置腹地聊天,学生向她敞开心扉——父亲在他上高中时车祸身亡,他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变得心灰意冷,行为不受控制。李粉霞没有责备这名学生,而是将他安排到自己办公室做助理,负责打水、扫地、文件整理,只为给他多一份约束。在办公桌左侧抽屉里有一个“谈心本”,是师生之间吐露真情的地方。直到如今,那个“谈心本”还静静地躺在李粉霞的抽屉里,闲暇时她还会拿出来,静静地享受着一个孩子蜕变的过程。

不知什么时候,“霞姐”这个充满亲情的称呼被一届届的学生传了下来。学生心中这位年轻的姐姐,用一个女老师特有的细心和自己特别的方式在关爱着每一个孩子。李粉霞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班集体,个人2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3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

“永不服输的铁娘子”——一股“拼”劲儿强自身

提起数控技术教师团队带头人李粉霞,大家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当年技能大赛场上那个挺着大肚子,仍然气定神闲,沉着应战的女教师。2004年,学院首次组队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李粉霞恰逢孕期,可她不想放弃这次实践锻炼的机会,主动请缨,参加培训,备战比赛。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在实训室练习数控加工技能,查资料、做方案,在机床上实操练习,回参、对刀、输入、加工、测量,产品不尽完美,再查资料,再修改方案。一直工作到很晚,李粉霞才拖着笨重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身边的同事都为她捏一把汗,李粉霞却非常乐观,还经常笑着说:“挺好的,忙起来,就忘记呕吐和各种身体的不适了,这是精神转移法。”靠着自己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李粉霞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一次又一次完成训练预期目标。勤奋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最终李粉霞在省级数控技能比赛的赛场上取得数控铣工职工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这个女老师的那股子拼劲儿真厉害!”当场,所有参赛选手和裁判都为她竖起大拇指,回到学校,全院师生以她为楷模,被誉为“省机数控铁娘子”。

十年磨一剑,李粉霞连续4次参加数控技能大赛,2次代表山西省冲向全国赛场,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数控工程系主任。期间,李粉霞带头搞专业建设,推进学院2015-2018创新行动计划和优质校建设,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打磨方案、整理佐证资料,为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立下汗马功劳;她带头搞课改,凭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口诀式的知识总结,参加省第十三届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得二等奖;她带头搞科研,教学成果获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学院唯一的二级教授;她带头搞创业,组建大师工作室,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她带头搞调研,深入企业,寻求校企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模式;她带头搞培训,为区域转型升级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她心有猛虎,事业上奋发有为,永远干劲十足;她细嗅蔷薇,工作生活上给予年轻人悉心指导和细微关怀。李粉霞常对青年教师说:“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学生半桶水,自己必须先蓄满水,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要做就认真做到极致,技能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以技服生,才配做职教教师。”

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机械行业先进制造领域领军人才、省党代会代表、三八红旗手、十大杰出知识女性、三晋技术能手、省优秀指导教练……耀眼的不是这些荣誉和称号,而是李粉霞一颗永远向前向善的心。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股“闯”劲儿练团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粉霞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团队才有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团队才有不竭的动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门办学、故步自封、停步不前,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李粉霞率先寻求校企合作之路,与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连续九年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过程四共同”(即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质量监控、共同安排就业) “效果五共赢”(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家长);率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炼并归纳大赛赛项、企业生产项目,开发赛训融合课程;推行“三融合”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建设实境化、企业化、生产化的校内实训工厂,推行现场教学与虚拟仿真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知识教学与能力培育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率先开展“社团传、导师帮、师傅带、大赛练”的传、帮、带、练四级培优工程,更好地实现了“技能为本,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率先为本科院校、赞比亚等海外学员开展师资培训,承担国培项目;率先成立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淮海集团副总工程师“老匠人”李勇怀、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韩利萍等11位技术精英成为驻校大师,共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实施技术改造;率先在全省开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申报获批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并挂牌成为ABB工业机器人技能认证中心,确立了全省领先地位。

没有经验,李粉霞就摸着石头过河。这些举措培养出数控人身上的一股“闯”劲儿,他们“闯”出了成果、“闯”出了天地。在李粉霞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积极申报课题,获批各类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厅级50余项;与淮海集团技术人员合作对其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进行了后处理开发,为企业每年创益60万;为长治凯诺机械厂进行了钻井设备的逆向设计与多轴加工,为企业节省维修基金10万元;为长治中天汽车半轴有限公司汽车半轴钻模进行开发设计,被公司聘请为技术指导;为繁盛煤机进行龙门式等离子自动堆焊机等10台设备的数控化改造,产品已对外销售200余台套,为企业获益近4000余万元,受到企业广泛赞誉。李粉霞还组建了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历年的校园科技文化节中,数控学子的科技作品被学院列入收藏。

正是李粉霞身体中的这份不安分,才使她和她的团队拥有了不竭的动力,取得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山西省育人杯先进集体”“山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一生择一事成一事”——一份责任育匠才

“如果你不小心与清华北大擦肩而过,那么不要迷茫和失望,这里将是你梦想起航的地方。”李粉霞经常用这段话来激励刚刚入学的新生,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同时也是给自己肩上压担子,她心里知道,既然承诺了学生,就必须让学生在这里找到梦想和希望,那就是以技立身。于是,李粉霞带领团队对现有生源质量进行充分分析,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形成了“传、帮、带、练”“分梯次、能力递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

“传”就是社团传,充分发挥专业社团作用。一个良好的学风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新老学生一届带一届流传下来的,数控团队更是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传承。团队成立专业社团,新生一入校,就可以加入社团进行学习,为社团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定期组织授课。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全部面向学生开放,形成了一种老带新的良好学习氛围,并使学生提早了解专业知识。

“帮”就是导师帮,精准实施培优工程。在一年级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团队会根据学生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进行选拔,利用暑期,组织优秀教师进行强化培优,提前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带”就是师傅带,实践岗位提升技能。培优结束,团队会挑选优秀教师,师徒结队,一个教师带领一个小组,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帮带训练,并实行考核淘汰机制,为参加技能大赛等培养优秀选手。

“练”即大赛练,竞赛场上尽显风采。优秀选手经过分级培养,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第三年经过严格的备赛训练,从技能和个人心理素质上进行轮番训练,成为参加各级各类大赛的种子选手。

技能大赛成就职业梦想。从2004年起,李粉霞带着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5项、全国个人前10名20人;毕业生中获全国技术能手27人,全国冠军1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人,10余人受到央视《焦点访谈》《中国大能手》等栏目报道。曹彦生、曹彦文两兄弟毕业后师承中国航天二院283厂马景来,矢志不渝,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青春,焦点访谈《师徒》栏目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冀晓渊,“中国大能手”亚军,央视二套报道了他的事迹;王伟、王慧两兄弟双双被四川工程物理研究所录用......

优秀的人才吸引了以中国航天一院、二院、三院、五院,中国工程核物理研究院等央企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实践教学就业基地的加入,巩固了与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清华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淮海集团、平阳重工等为代表的一批省内就业基地的合作;深化了与苏州勤美达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众捷零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省外就业基地的合作关系。

“一生择一事成一事”是李粉霞的信念,职教耕耘者是她无悔的追求。说起这些优秀的学生,她掩不住心里那股“高兴”劲儿,浑身充满了自豪。

成绩属于过去,不进则退,无功为过。未来,李粉霞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根职教,奋斗终身!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正聿先进事迹篇三

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孙正聿的名字。2003年金秋,孙正聿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人民日报》刊发报道评价道:听他讲课,如同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吕思清的小提琴演奏,徐悲鸿的奔马图,美轮美奂,出神入化,飘逸遒劲。他的文章、学识,他的涵养、气度,他自然真实的人生态度,自在通透的人生哲学,自律坚毅的治学精神,已成为为学高峰和为师圭臬。

这位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的成就,可以先用一组数字勾勒出大概。3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6次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6部著作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67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新华文摘》等国家顶级期刊上,为引领和推进我国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第二届“杰出教学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等荣誉。

他把培养“人”作为“终身大事”,他让哲学启迪人性,启迪人生,使哲学更加贴近实践,让哲学回归到每个人的生活。

追寻崇高:为学日益

哲学,它所要给予人的,正是引导人们“尊敬自己”,“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孙正聿把哲学艺术化,把哲学当作一种美学来讲,把哲学教学艺术化,把哲学思想、哲学理论艺术化,使哲学成为带有启发式、启蒙式意义上的一种哲学,他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近哲学。

2003年的教师节,在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颁奖大会上,孙正聿作为惟一的教师代表发言,人民大会堂一次次响起掌声,那句“教师是我们的职业,教学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每位教师感同身受,而《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的发言作为《孙正聿哲学文集》九卷本第一卷的第一篇,为孙正聿的教学生涯赋予了“为祖国培养创造性人才”更深远的使命与担当。

岁月流淌,2020年11月20日,当孙正聿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站到全国杰出教学奖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已是满头白发,更引人注目的还是他在9位获奖者中是惟一一位文科教师。皓首映月,丹心育人,坚守与赤诚早已远远超越了当年的三尺大学讲台。

在杰出教学奖颁奖词中,孙正聿的教育理念一目了然——有理讲理。然而,有谁知道,为了“有”和“讲”这两个字,他行走在怎样一条无比艰辛、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道路上。

青灯黄卷、埋首苦读,笔耕不辍。他把“哲学的目光”聚焦于对“真善美”的求索,进而实现对崇高的寻求。1995年,一本集聚思想、知识、语言“教养”的书就在当初那间还不具备“现代化”的“简陋”的小屋里诞生了。写《现代教养》时,孙正聿每天要抽两包烟。这个场景不禁让人想到马克思在非常集中思考的时候,经常用脚在地上来回磨擦。年长日久,他座位下的水泥地,竟磨出了两条明显的脚印。

马克思是孙正聿最崇拜的人。从中学时代他就开始阅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传》《马克思恩格斯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他希望自己能像马克思那样,“为全人类而工作”。

“想到一个问题,因为要睡觉就不想了吗?写一篇文章,因为要放暑假,你就不写了吗?”孙正聿说,做学问,就要“没日没夜”。他拿起一本好书,想到一个问题,撰写一篇文章,从来不会因为是“节日”或“假日”而搁浅。

读书让寂寞的星空会说话。他阅读世界万物、感悟天人之境,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孙正聿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和“笨想”中,在特殊环境和独特体验的“生活积累”中,升华创生着他的“文献积累”和“思想积累”,让现实活化了理论,用理论照亮了现实。

由于理论成就斐然,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20次集体学习,孙正聿走进中南海,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讲解。

很多人惊叹于他的妙语连珠、妙笔生花、出口成章,有人曾把孙正聿公开场合“背过”的名人格言、名家语录对照原著比较,竟一字不差;他在报告、授课、发言时总结出来的“正聿金句”也是独家秘制,别人也无法模仿。曾有人好奇他超强记忆的大脑沟回,他笑言秘诀便是读书:求多、求好、求独。多读书,读出别人的好处,悟出自己的道理,变成独到的思想。

孙正聿也承认,是某种“天分”和持久的“勤奋”成就了自已。工作以后,填写的各种个人材料中,常常有“爱好”或“特长”一栏。孙正聿想来想去,惟一可以填写的,就只有“读书”这一项了。

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他的头脑中常常浮现出三句“格言”:“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够生活得高尚。”“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这三句话影响了孙正聿一生。

孙正聿在《崇高的位置》一书中说,崇高和渺小就是人类精神座标上的两极。在求索的路上,他何尝不是以人类精神座标上最渺小的一点,执着地引导着每个人,去追寻着那份“尊敬自己”的崇高呢?

得其所哉:终生探索

如果一辈子没拿出一本标志学术成就的学术经典,就很难成为一流学者,也很难引领一个学科。孙正聿一直推崇“创学术之经典”。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跟自己过不去”“上下求索”亦是孙正聿一生的写照。

从“花蕾、花朵和果实”的蜕变,到心灵的更迭和思想的较量,作为追问哲学的思想者,孙正聿在一次次的否定与反思中求索着、凝练着、升华着人类思维和人类精神的思想与行为。

《哲学通论》经过十余次再版,已成为全国高校通识课教育的经典教材。而一部“专著性的教材”何以有着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力、生命力和传播力?

十年磨剑,板凳坐冷,平常心异常思,青灯独守,故卷常翻。日复一日,常年累月,那些“跟自己较劲”得来的知识、思想与语言经得起推敲,耐得住追问,所以备受尊崇,也被反复应用。

2018年7月14日,60余位中国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齐聚吉大,纪念《哲学通论》出版20周年。时任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邴正在致辞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哲学通论》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影响了老中青三代中国哲学学者,或是成为他们学术之路的启迪,或是成为他们再三研读的佳作。”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夏莹形容《哲学通论》“可信又可爱。”这种有理有趣、“通”情“达”理的娓娓道来,完全颠覆了人们之前所认为的“理论晦涩”的印象。

作家刘震云曾说,“所谓的‘大家’就是能够把非常深奥的东西讲得非常清晰明白,而‘小家’就是把原本清晰明白的变成谁都不懂的深奥的东西。”

就此而言,孙正聿堪称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家。

治学中,孙正聿会融通,懂变通,从而打通了哲学的理论空间,开通了哲学的思想道路。一个“通”字赋予了《哲学通论》的血肉与灵魂,一个“通”字也成为其“终生志在探索”的追求目标与学术特色。

“我不是一位确有建树的学问家,而是一个追问哲学的思想者。”这是孙正聿对自己的评价。作为思想者,他做到了“真”。真诚、真实、真切和真理,那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滴水穿石的积累、举重若轻的洞见和剥茧抽丝的论证。

这种“真”,也让孙正聿兼具学者特有的品德:风骨与境界。

孙正聿很欣赏鲁迅,中学时就曾读过《鲁迅全集》。他们之间,除了身材、脸庞有几分貌似,目光锐利、仙风道骨更有些神似。“捣鬼有术,也有效,但有限。”这是孙正聿为人为学恪守“钻研”而不“钻营”的一面镜子。尊严与志气让孙正聿始终饱含着“学者就是人格化的学术”品德。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每日读书,终生探索,不断著述。

一本《哲学通论》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人说“有了这一本书一生足矣”,对此,孙正聿以《哲学观研究》《辩证法研究》《生命意义研究》等一系列著作有力回击了那种不可取的惰性心态,也示范了学者终生探索的人生追求。

“很多时候,自己读明白了,想明白了,说明白了,但最后却写不明白”。孙正聿认为著述是一件极其艰难的跟自己较劲儿的过程,“读”和“写”中间有一堵墙。

一次,孙利天刚从海南回来,孙正聿就迫不及待地问“最近读了什么书?”对方回答:“又看了一遍《精神现象学》的下册”。孙正聿幽默地说:“你看,你可以无限地对黑格尔进行追问,黑格尔总是有话跟你说。”

能经得起无限地追问,并能持久回应你的关切,这便是一部经典著述的魅力。

孙正聿总是有读不完的书、想不完的道理、写不完的思想,并且乐此不疲。他说:“乐于每日读书,志在终生探索,得其所哉也。”

2000年,孙正聿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在其中获得乐趣,这种劳动者大概不必称为‘劳模’,应当称之为幸福的或幸运的劳动者吧”。

孙正聿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劳动者。

其道一也:立德树人

孙正聿认为,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双重的,其一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其二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某种人”。40载教书育人,孙正聿“有理”“讲理”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哲学教育和科研人才,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广泛而持久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哲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

无论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还是各种讲座、报告、发言,他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去认真准备。2020年暑期开学时,哲学社会学院为本科生新开设了一门课。当孙正聿推门走上讲台时,学生们的惊喜沸腾了整个教室。那时孙正聿刚结束“理论思维讲习班”的课程,身体很虚弱,但他硬是坚持站着讲完了90分钟的课程。上课前,孙正聿认真地“请教”年轻的带班老师,“这些本科生都上过什么课,学过什么内容,怎样讲才会有针对性”。

孙正聿特别欣赏钱伟长先生的一句话:“一名大学教师,不讲课就不是大学教师,但如果他不搞科研,就不是一个好的大学教师。”正是教学与科研让孙正聿具备了超强的理论思维能力。他的洞察力、概括力、思辨力、思想力常常令人唏嘘称赞。

“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事业是研究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授课、大众普及,课堂、网络、讲座、报告、座谈,使命赋予孙正聿立足中国、胸怀天下,担起赓续传承、铸魂育人之责。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面对这个与高等教育的使命密不可分的“命题作业”,孙正聿深知,理论思维是整个教育的普照光。什么都容易遗忘,但只要提升了理论思维能力,你便会无所不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长期的思索、自身的底蕴,孙正聿完全能讲好“理论思维”这门课,但他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学期下来,瘦了10多斤。课讲完了,一本书也形成了,就是《学术研究的理论思维》。

2021年,孙正聿将“杰出教学奖”所获奖金人民币100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吉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奖励基金,专项用于奖励支持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通识教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

学术传统、学术生态、学术团队、学术平台,这些在孙正聿的心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22年,孙正聿带领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被评选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我们需要培养思想家,而不只是培养学问家。”孙正聿将毕生所学传于后人,引领营造了浓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氛围,更为培养青年一代的学术领军人物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学为人,其道一也。著作等身,荣誉无数。年至耄耋,孙正聿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欣慰”。幸运,是因为“得其所哉”;欣慰,是因为“问心无愧”。得其所哉和问心无愧,让他感到生活很有“意思”,人生也挺有“意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士莪先进事迹篇四

他扎根教育70年,始终坚持循循善诱、立德于形、春风化雨的言传身教;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视野宽阔、寓教于乐、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常常另辟蹊径;他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对学生从不急于否定,即使学生错了也先找到值得肯定的内容加以鼓励,再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往往使学生豁然开朗。从1950年初登杏坛到现如今耄耋之年仍奋战教学科研一线,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担当,以极强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在他开拓的一片学术天空下,很多人找到人生的坐标和价值。“九十载春秋未老,百万里桃李同芳”,截止目前,他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受教弟子达数千人,多数已经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受命哈军工、开创中国水声新格局

20世纪50年代,水声在国内属于空白学科,需求迫切,国家选派杨士莪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他发现那里有个奇怪的现象: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两个研究室的门对外国人紧闭。这给杨士莪留下了一个深刻而强烈的印象——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要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而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问题。回国后,杨士莪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开辟了中国水声专业新的专业化领域,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作为中国首批博导,杨士莪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建立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中国水声科技和教育事业,从初创到蓬勃发展到创新推动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杨士莪一直是排头兵、带头人,更是我国水声专业第一代教师中的佼佼者和杰出代表。几十年来,杨士莪总是走在中国水声科教的前头,最先在国内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率团队完成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用于不同目的的水声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解决了国际上悬而未决的水洞噪声实验测量方法;领导探雷声呐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出目标识别的新途径;作为首席科学家,积极推动并领导完成中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领导了矢量传感器在国内的研制及借助地声手段探测水中目标的研究。同时,出版著作4部:《水下噪声学》、《水声传播原理》、《Theory of Underwater Sound Propagation》、《声学原理概要》,合著《声学原理》,其中《水下噪声学》是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专著,《水声传播原理》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评奖中获优秀奖。

立德树人、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

杨士莪提出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水声专业的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他强调青年学生首先要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开拓视野、站位高远,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与国家需要、时代需求相结合,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并为之奋斗终身。

杨士莪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他坚持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再深入一步提出问题——再进一步进行解答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主动思考,最终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进行分析问题方法的训练;鼓励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并给与一定的锻炼,不能凡是不讲的内容一概不做要求,而所有要求的内容又必须一概讲到;倡导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关键所在,去透彻掌握关键概念与定理,并善于灵活应用基本规律解决各类不同的问题。真正学通一门课程,往往需要做到“书越读越薄”,而不是简单地知识堆砌。他强调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勇于创新、活学活用。“不要将自己的兴趣面、知识面限定的太窄,要永远保持高度的好奇心,不断汲取天下的知识为我所用,很多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各类学科知识互通,才开辟了新的科研领域,诞生人类历史上新的发明。”

他强调在科研过程中,要学好辩证法、利用好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敢做先锋,不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杨士莪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始终坚持水声学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的师生就是驰骋在这个战场上的“国家队”,坚守住这个领域,秉承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行动准则,恪守工匠精神,加强基础研究,全力攻坚关键技术,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就是“最大的爱国”。他深情寄语同学们,要心存学以报国的鸿鹄之志,以祖国需要为人生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人生。在学校举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庆祝大会上,90岁高龄的杨士莪现场为全校师生清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和感恩之情,当场感动了全校师生,作为最生动思政课被国内各大网络媒体转载,一时间成为全国的网红院士。

立德于形、春风化雨的言传身教

杨士莪与学生之间始终维系着最朴素与浓郁的情谊,时至今日,老先生仍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为莘莘学子授业解惑。他担任着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课程教学工作,从本科生《振动与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到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振动与声学基础》主讲教师之一,2019年又承担了学校的兴海学术团队前沿讲座课程和《振动与声基础》的慕课建设,2021年所授《振动与声基础》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杨院士也被评为国家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杨士莪从不坐着给学生上课,也因此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学生们心疼他,在上课前为他搬把椅子,但每次他都把椅子挪开,微笑着说:“从我开始做教员起,就习惯站着讲课了。”他就这样站着讲一个下午,整整齐齐地写板书,一下午的课要写好几块黑板。杨士莪给学生们讲课时底气十足,声如洪钟,思路清晰,用生动活泼、简洁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声学的轮廓和脉络,并指出了一条学习声学的有效路径,这能够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以概念推概念,避免死记硬背复杂的公式,用学物理的方法学习声学,令学生在学习声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有趣。外场试验、各种学术会议、顾问咨询活动,将杨士莪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从未因为工作忙而耽误教学工作,他把学生看得很重,即便再忙,对待教学、对待学生从不敷衍应付。学生请他审阅修改论文,通常只隔一两天就能得到反馈。杨士莪的学生有个共同的体会,向他请教问题时,绝不会有面对大家时的拘谨和战战兢兢,而完全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视野宽阔,解决问题的思路常常独辟蹊径。

薪火相传、坚守水声科研第一线

杨士莪笑称自己“生命不止,壮心不已”,因为他始终战斗在水声科研的第一线。2018年7月,当时87岁高龄的他仍然身体力行,亲自参加相关科研项目的海试,只要是他牵头或主持的科研项目,他就几乎参加了历次海试,细致到海试前的试验设备准备及装配情况、海试日程安排、海洋水文条件监测、海试后的数据分析等,在庞杂烦琐的海试工作中,杨士莪定会亲临第一线,事无巨细地亲自过问、现场解决。用团队成员的话来说:“杨教授不是‘指导’,而是全程参与海试的各项工作。”对于一项科研任务,杨士莪从不会催促年轻人,而是要求他们按部就班一步步来,因为做科研需要心态平和而不是追求外在耀眼的东西,为年轻人打造了一片最适宜做科研工作的土壤。他带年轻人时常说“没有压力不成材”,而他给年轻人的压力是循序渐进的,从不急于求成。杨士莪对学生的学业、年轻教师的科研教学尽心尽力地指导,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未来发展也是全心全意地考虑。截至目前,他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受教弟子达数千人。他的弟子多数已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庆祝杨士莪院士九十华诞论坛上,中国海洋科技、水声领域的专家及杨士莪院士的学生后辈们“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共襄这场中国水声界盛会。一位院士深情回忆了60余年来,从师从杨士莪院士,到在杨士莪院士的帮助、支持、提携下,共同推动中国水声事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程。另一位院士也深情回顾了50多年前师从杨士莪院士学习、研究海洋声学相关技术知识,到40多年前专程到哈尔滨请教杨先生,启蒙了后来的相关技术发展,再到20多年前参加由杨先生带队的南海水声考察,第一次走向深海,以及10多年前参加由杨先生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海上实验,他说:“杨先生是我终身的老师,他所倡导的工程与物理紧密结合的科研思路,引领学生们走上水声事业发展的康庄大道。”杨德森院士说,“杨士莪院士60多年来,扎根在哈军工,耕耘在水声工程领域,在这个远离大海的城市开始倾听大海的声音,把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大海,献给国家的海洋强国事业。以他为代表的第一代水声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开创了中国水声科研和教育格局。他始终怀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水声行业骨干和中坚力量。”杨士莪院士表示:“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为国家做贡献不能退休。”杨士莪90岁生日愿望是“希望我们的后浪,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绵弱而微达,似察。上善若水,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内化为杨士莪人格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性格积淀,从1950年初登杏坛到现如今耄耋之年仍奋战教学科研一线,杨士莪将这种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更多人,始终坚持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担当,以极强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在他开拓的一片学术天空下,很多人找到人生的坐标和价值。他还有着像多年前投身爱国理想和强国事业的那种义无反顾,仍然以超乎常人的奋勇,践行着一名战略科学家和水声教育家的操守。他把自己深深嵌入国家成长的年轮,对这个国家的爱永恒而卓远,朴素而有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周美琴先进事迹篇五

35年特教生涯,周美琴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她的学校招收脑瘫孩子集中入学,填补了国内空白。她捧回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接了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为智障、听障、脑瘫等多类残障学生提供“全纳教育”。她指导的青年教师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评优”一等奖。作为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她用无私之爱体恤特殊儿童的悲喜,用专业智慧帮助特殊儿童获得融入社会的各项能力,用倾情付出勇挑上海特殊教育多个领域重担。她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园丁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最美校长等荣誉。

不忘初心的特教“守护者”

特殊教育学校“择差”守护——这,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选择了“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周美琴一做就是35年。

“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儿童,弟弟的成长,母亲的不易,家庭的艰难,我从小看在眼里。因此,1987年我从上海浦明师范学校毕业,聋哑辅读学校希望我加盟时,我心动了。母亲也告诉我,这个工作你一定要接受,好好培养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减轻这些家长的压力,为家庭和孩子造福……”正是这份初心,让周美琴无论走多远,碰到多少挫折与困难都始终甘之如饴。

走进辅读学校的那一刻,周美琴开始每天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周美琴时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实行一对一帮教。为了拉近距离,周美琴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给他讲故事,可冷不妨孩子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她脸上。

生平第一次被人打耳光,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但一想到这是学生的非常态反应时,她强忍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此后,周美琴对这个孩子的关心更多,不仅变换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渐渐地,孩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乐于听她的话,有了可喜的进步。

曾被智障孩子推倒甚至动手打过、曾为了帮聋哑孩子排节目累倒过、曾因细致关爱孩子而被称为“周妈妈”……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周美琴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欠女儿太多。令她欣慰的是,女儿慢慢长大懂事,理解了妈妈的使命,也成为特教志愿者,助她守护更多儿童。2018年9月,周美琴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后,为了帮扶和奖励更多特殊儿童,全家支持她个人出资10万元发起设立了特殊教育关爱基金,为特殊儿童实现梦想助力。

特殊儿童成长的“研究员”

特教的价值是什么?

曾几何时,残障孩子被歧视,被认为是“社会包袱”;特殊教育学校也被认为是暂纳残障孩子的“收容所”,在教育中难有一席之地。但周美琴为特教重新“定调”:特教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她要帮助残障孩子社会化,打开封闭的心灵,支撑起他们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希望。文化知识是正常人谋生的手段,但在周美琴看来,对残障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却是康复。

周美琴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坐落在浦东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也是教育综合改革前沿。“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成为学校开展特教的理念。为此,周美琴为集听障、智障、脑瘫孩子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勾画宏伟蓝图——走“医教结合”的道路,构建以脑瘫孩子教育为特色,适合三类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

周美琴从专业康复理疗学院引进了十几位专职治疗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训练。学校还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康复条件:多感官训练室里,有测试学生嗅觉、触觉,味觉等提高他们感知觉灵感度的训练项目;沙疗室里,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们赤脚忙碌,光脚在沙滩上行走,这些沙子有按摩穴位作用……孩子们在老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应自己的康复项目。而在学科教育课堂上,针对残障儿童的特点,周美琴大胆改进教学模式,提出生活与学习相结合的目标,设置了两位教师同时作为教学主体的授课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特殊教育不断发展。20多年来,浦东特殊教育师资不断晋级——原本只有中师毕业生,如今学校吸引了多名硕士生加盟。周美琴思考:特教老师光有爱心远远不够,还要有专业精神和技能,探索适合残障孩子的发展之路。学校引领教师成为集教育、教学、康复、医疗为一身的“四型”复合型人才——专业精神要“奉献”、专业知识要“复合”、专业能力要“综合”、专业智慧要“创造”。聚焦课堂,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程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专家引领,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外出考察,开阔教师工作视野;赴美国、荷兰等参加国际研讨会交流发言——教师不断攀登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处”。

历时10年探索的《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课题捧回了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开创了国内基础教育之先河。周美琴主持多个市级、区级重点课题及内涵发展项目,获全国、上海大奖。她,无私奉献:受聘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专职导师,上海市特教教师岗位培训班授课专家,上海市教育学会导师团导师以及上海其他兄弟区的特殊教育专家导师。多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班、上海市特教岗位培训班以及浦东新区随班就读教师进行培训,为浦东、上海乃至全国的特殊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持。

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之路的“初探者”

周美琴认为,“信息化时代要想做好事,一定要学习新技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性和趣味性?有障碍缺陷的学生能否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设备感受知识、体验教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周美琴又开始了她特殊教育数字化课堂的探索。她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与学校信息中心主任进行沟通,于是课堂教学信息化初期计划诞生了。在原有的几台共用移动投影车基础上,学校推进了信息化整改工作,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背投电视机,并且增设投影+交互白板为主体的多媒体讲台为试点,将白板技术、希沃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学习新一代多媒体软件与技术,开发各类障碍学生的教学课件。此外,周美琴还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与交流平台,通过每年的教学课件评比分享经验。课堂中,手动不方便的学生通过白板拖曳技术快速完成了人民币的实物摆放;听觉障碍的学生通过凸显的动画效果了解到夏天荷花的婀娜多姿……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一抹新色彩,也让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试点成功后,周美琴进一步推动学校课堂数字化发展进程,现在各班级都配备了触控式液晶电视为主体的交互式多媒体,目前学校50%以上班级配置了相应的班级云服务器、师生平板及对应的软件,打造了与时俱进的数字化、信息化课堂。

不仅是课堂教学,周美琴认为特殊孩子的康复训练同样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支持。于是,各种软件都运用到了言语障碍学生的个别化训练中,学生在语音辨识以及练习上的速度大大提升。感觉统合训练智慧教室网络、运动数据采集设备将学生在康复训练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给出训练反馈,提升了训练的实效性。就这样,数字化之路也延伸到了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训练中。

2020年疫情期间,上海启动了云课堂,但是云课堂的学习是针对普校生的,特殊教育学生怎么办?“停课不停学,特殊学生居家也要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康复服务。”秉持这样的信念,周美琴又找来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商量研究邀请外援打造一个方便学生学习的特殊教育教学平台。就这样,上海首发——“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云教育平台”诞生了。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专属账号,不同教学部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学校为其制定的个性化教学课程。便捷化、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也为特教孩子疫情期间的学习保驾护航。

特殊教育领域的“拓荒牛”

脑瘫孩子也能集中教育?残障孩子也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出色?特殊教育也能国际化?

这些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周美琴手上都变成了现实。熟悉周美琴的老师和家长都说:“周老师一旦投入工作,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铁娘子。”正因为这份拼搏,周美琴与学校不断拓展特殊教育的服务领域,让更多儿童和家庭受益。

于2002年5月成立的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除了接收听障、智障孩子外,又接受了招收脑瘫孩子入学进行集中教育的任务,此举开创了全国先河。从学校筹建时被调入的周美琴,成为中国脑瘫孩子教育的前行探路者。脑瘫孩子的集中教育一无课程,二无教材,三无师资,周美琴带领教师从引进智障教育教材到“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再到实行“医教结合”的教育模式;从每天一节康复课到康复与课堂教学整合,再到24小时康复理念的确立……一系列机制为脑瘫孩子提供了“全面营养”。这套行之有效的脑瘫儿童康复与教育学校模式,最终登上了全国教科研成果评选最高领奖台。

浦东新区作为国际化城区,特殊教育的“全纳”包容了国际学生。有一年,比利时王妃来上海访问,特地指定要到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看看。原来,曾有一位来自比利时的脑瘫女孩斯坦芬妮。刚进校时她大吵大闹、拒绝进食。在周美琴的帮助指导下,养护部的老师对她细致关怀、科学康复,慢慢地,斯坦芬妮说话顺畅了,卷曲的右肢也能够伸展了。这个故事吸引了王妃,当王妃实地参观后,感叹道:“中国的特殊教育很成功,丝毫不亚于发达国家,令人赞叹”,并在第二天《比利时日报》头版刊登了王妃来校访问的新闻及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成果。

随着医教结合的不断推进,周美琴的服务半径从一所学校辐射到外区,并扩展到全市,领域也不断拓展。2013年,上海率先探索成立了5个听障和视障指导中心。周美琴作为第三听障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在浦东和奉贤普通学校就读的所有残障孩子提供巡回服务。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超过百万人,其中残障儿童8000多名——周美琴对他们“如数家珍”。这是因为2016年上海成立了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中心落户浦东特殊教育学校,周美琴又担任了中心主任。入园、入学、中考,全程评估都在周美琴学校做,周美琴领衔组织了沪上18位特教领域及医学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对所有特教孩子开展科学、精准、全纳地考前评估,帮他们“解锁”成才立交桥。前几年,有一名脑瘫学生通过评估坐轮椅参加中考,考场按中心要求,考卷由教师帮他翻页、每半小时扶动一下身体,孩子最终考进了区重点高中。

倾情一生,周美琴担当残障孩子的筑梦人:把扶助他们“康复发展,回归主流”当作毕生使命,对残障儿童实施“高期望”教育。学校组建了聋人舞蹈队、特奥运动队,把学生带上了国际舞台;学校培养的聋生,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大学等;更多智障孩子学会了自食其力,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学校一名残疾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周美琴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老师略微夸张的口形,演绎出震撼心灵的声音;老师熟练优美的画笔,描绘出缤纷美丽的天地;老师丰富灵动的表情,奉献出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这是一首献给特教教师的诗篇,也是周美琴的真实写照。她用大爱,温暖着一群人、温暖着一座城。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先进事迹篇六

不恋城市去乡村,不恋“官位”爱课堂。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一生信奉、两次选择,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一以贯之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两度放弃进城,他甘愿做这样的“傻瓜”

1981年“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

在那个师范生还是“稀缺人才”的年代,留在城里分配到“好学校”显然是更加“理所当然”的选择。许多亲戚朋友劝告杨瑞清,“关键一步,影响一生,一定要慎重”,但杨瑞清意志坚决,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村办小学——五里小学。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当地人曾编过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杨瑞清接手了二年级的一个班级,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同是农村出身的杨瑞清理解这些孩子的不易:不是笨,而是学习条件差——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了才能到校上课。乱哄哄的课堂上,他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乡村孩子上学不易,辍学也时有发生。杨瑞清主动要求从一年级起始班带起,但开学第一天,却有一个女孩没有来。当天下午他上门找家长,得到的只是一句冰冷的回答:“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家里需要她放鹅。”杨瑞清不愿放弃,于是每天放学后都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一个月以后,家长被杨瑞清打动了,说:“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

一传十、十传百,“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遍了。村民们很感动,自愿集资帮助五里小学异地新建,学校请不起工人,村民们还出工出力。

如果说第一次放弃城市选择乡村,是出于师范毕业生对陶行知的崇敬之情;那么第二次放弃进城则是因为杨瑞清对乡村教育深深的爱。

工作两年后,已经小有名气的杨瑞清正踌躇满志想要让五里小学更上一层楼,一张调令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被任命为江浦县团委副书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杨瑞清却带着些许迷茫和遗憾走上了新工作岗位。

工作条件好了,杨瑞清心里却总是空荡荡的,眼前挥之不去的是离开五里小学时,孩子与他告别的场景:一个个哭成了泪人,拉着自己的手一遍遍地问“杨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走”?

后来,村里老支书也坐不住了,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希望能多分配几位像杨瑞清那样质朴又肯干的教师,把村里的孩子们教好。得知这件事的杨瑞清久久无法平静,思虑再三,郑重地向组织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就这样,当了4个月江浦县团委副书记的杨瑞清回到五里小学。

杨瑞清的举动导致有些人把他看成“傻瓜”。对此,他在日记中写下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他这一做,就是41年。

立足乡村教改,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

怎样才能让乡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空有一腔热情显然不够。初来五里小学时,杨瑞清曾对学情做过深入分析:全村9个学段357个学生,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间接导致农村家庭负担增加。

怎么办?杨瑞清决定从陶行知身上找答案。

1981年,杨瑞清开设了行知实验班,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避短、促进迁移”的赏识教育理念,“想让孩子在哪个方面发展,就在哪里寻找闪光点”,教育要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杨瑞清认为,留级会让学生彻底丧失信心,于是提出了“小学不留级”制度。1985年,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学校再也没有一个留级生,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该项教改实验后来获得了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一等奖。

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触动,杨瑞清将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室外。乡村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有着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这些都是杨瑞清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他带着学生,春天在乡间认识植物,夏天到河边捉鱼抓虾,秋天爬山,冬天玩雪……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也成为学生最爱去的地方。

乡村学校留不住人,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一度走入困境。越是在困难时刻,杨瑞清越能体会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虽然没有高端仪器,但我们的资源也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杨瑞清说。

1994年,杨瑞清创建行知基地。在这里,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吸引城市孩子来学习农事。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多城市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杨瑞清巧妙地将学农活动归为三类课程,一类是“体验农村生活”,粗茶淡饭,夜半行军,野外生存;一类是“学习农村科技”,让孩子了解种植、养殖、气象等在农村伸手就能摸到的科学技术;一类是“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如何出去打工。很多城市孩子表示,行知基地的活动对他们触动最大的是走访农民: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都使他们感动,让他们思考。此后,杨瑞清又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在营地建设、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发社会关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的行知校园还完整保留着村小的面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现代化教学楼淡雅素净,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比邻,书声与鸟鸣相得益彰。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曾经落后的村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幼儿园、3所小学、一所初中、一个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

“如果没有行知基地的创立和发展,行知小学极有可能在布局调整中被撤掉,也就不可能得到新的经费投入,获得新生。”杨瑞清坦言,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条件。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而随着基地的长足发展,杨瑞清的想法也越来越“高上大”了,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地球公民”。

践行立德树人,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是一位校友设计的,他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的鼓励燃起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后来,这个“后进生”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副教授。杨瑞清“赏识教育”理念再一次被证实。

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杨瑞清心存感激和怀念。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重读四年级”倾注了杨瑞清太多的心血,这位荣获2018“南京好人”“中国好人榜”的优秀校友曾在很多场合表示,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此生无悔入行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行知学校给予我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2013届毕业生杨彩艳身患重病绝望之时,是行知小学师生和杨瑞清的关心帮她渡过了难关……因为他们在孩子心中投射了一束光,所以走上社会的行知学生普遍都很阳光善良、热爱生活。

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光和热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在杨瑞清眼里,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快乐自信、健康成长,才是小学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多年前,杨瑞清邀请一位农民丁跃生来学校种荷花,如今,丁跃生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每年有两三百万收入,还成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兼职教授,是行知小学送给孩子们的另一本活教材。杨瑞清把孩子看到的、学到的归纳为4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5-11月,万紫千红竞相开放,景色很美;第二个字是“富”,看到种田也能种得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那么潇洒,孩子们非常羡慕;第三个字是“高”,高收入是来源于高科技含量;第四个字是“乐”,丁老师总是笑呵呵的,种荷花让他快乐,劳动致富更让他快乐。杨瑞清认为,这四个字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有人生观、价值观在里面,有理想在里面,有美感在里面”。

杨瑞清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行知学子,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人。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特等奖。此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生动的实践总结,杨瑞清撰写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正式出版。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从五里小学到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带领师生用40余年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逆袭”之路。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此评价:“行知教育集团这个经验很宝贵,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发展。”

步入行知教育集团,迎面便可看见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校园环境清幽,碧水映荷,它们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杨瑞清41载“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收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明生先进事迹篇七

在安徽省霍邱县提到杨明生,老百姓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尊重这位乡土教育家。

杨明生1984年8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从大学毕业进入霍邱三中任教,再也没有离开过霍邱这个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留守家乡教育38年,先后担任霍邱三中教师,霍邱二中副校长、校长,霍邱一中校长。

38年来,杨明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还获得了中国化学会首届基础化学教育奖、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首届江淮好校长、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六安市“敬业奉献类好人”、六安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六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受聘担任中国化学会第29届、30届化学教育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当选为安徽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家乡教育的守望人

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所谓的“人才”纷纷外流的时候,杨明生这位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奇才”,却甘于清贫,无怨无悔地选择了留守家乡教育,甘愿当一名家乡教育忠实的守望人。

1992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研究生班,当他看到学生和家长们那一双双祈求他留下来的那种无助的眼神,他毅然做出了家人反对、他人费解的惊人选择——放弃深造的机会。近几年,很多教育机构与学校向他发出担任校长或教师的高薪邀请,但他的一句话感动了很多人:我必须坚守在家乡,这关乎到我是背着钱袋子还是情感包袱过完后半生的问题。

38年来,他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他只有一个信念,要把他的教育理想与智慧转化为教育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的劳累,他患上了多种疾病:甲状腺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胆囊炎、肾结石、胃溃疡、严重眼疾等。2002年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但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直到2020年发展为胸骨后甲状腺滤泡状恶性肿瘤,把气管压迫到直径不到6毫米,引起呼吸不畅,危及生命,才手术切除了近400克的肿块,术后仅休息两周,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眼球玻璃体里的“飞蚊子”长期困扰着,但在他的考勤薄上却从没有因私请假的记录。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回家,经常在黑暗中扛着自行车,数着楼梯台阶上下楼。

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近年来,社会上所暴露出来一些有关青少年教育的问题,引发了杨明生的深思,他深感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把霍邱一中作为立德树人的样本校,数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开展德育实践,并逐渐形成了今天他在霍邱一中全面践行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体系。

杨明生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把德育放在统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和育人导向。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杨明生悟出了很多有关德育的理论,如“德育就是育德,德育也是升学率”。每一届学生毕业,他都会语重心长对他们说,无论你们将来走到哪里,都要做到“三个不忘”,即不忘立德、不忘感恩、不忘家乡。他还提出,是非观是最为基本的道德观,育德要从分辨是与非开始,养成教育是最为基本的德育。他的养成教育观非常朴素,就是“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有孩子形,要有学生样”。

杨明生提出,德育效果要通过有效的文化载体与活动载体产生持续的影响。他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校园无处不文化,校园无处不育德。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德育活动要体现仪式感,德育实践需要建模的德育工作新思路。他提出的“y=f(x)+a+b+c…”德育模型建构关系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践行,x是德育活动形式,德育活动无论在形式上如何变化,德育效果y都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一些德育活动的传统内容、规定动作a、b、c等必须保留。目前,霍邱一中已经为10余项德育实践活动建构了模型,并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推广应用。基于在德育实践中的很多创新做法和已经取得的成效,杨明生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德育专题教师,开发并讲授了《中小学德育的文化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和《中小学校长的德育领导力》等课程。

教育科研的引领者

从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杨明生就没有停止过教育科研的步伐,且一直笔耕不辍。1989年,他的第一篇文章《氧化还原小结》在《现代中学生》上发表,他兴奋地在杂志的扉页上写道,“这是我播下的第一粒种子,一定会生根开花结果!”那个时候没有电脑,他就在自己用白纸扎制成的手稿本上写出初稿,再一笔一划地抄写在稿纸上。9年时间里,他写满了8个厚厚的草稿本。他工作单位变化了几个,也搬了几次家,但这些印证着他对教育科研执着与坚持的草稿本却一直珍藏在他的书柜里。那个时候的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邮局,每一篇稿件寄出去以后,他都会在那个报刊发行之日到邮局去查询文章发表了没有。后来,邮局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他一出现在邮局门口,他们就会直接告诉他准确的信息。截止目前,杨明生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与文章600余篇,其中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7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中学化学》全文复印。

杨明生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他把这些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截止目前,他已经领衔申报了11个省级课题,其中有10个课题顺利结题。2013年5月,他去台湾铭传大学研修,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宝岛台湾,他没有时间去游览风景名胜,也没有购物,所有时间都用来参访台湾的高中了。他用所携带的全部台币购买了台湾地区3个版本的普高中化学教科书,回到学校后立即启动了“大陆与台湾地区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比较研究”课题,并获得了省级立项。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分别对大纲与课标、教材、化学用语、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仅仅在《化学教育》上就发表了9篇比较研究论文,并应邀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做了3场研究报告,一些观点与建议在教科书修订或编制过程中被采纳。

杨明生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一路汗水一路歌。由于他不懈的努力和十分接地气的研究,使他成为扎根于基础教育一线的化学课程论、教材论、高中新课程实验及课堂资源建设方面的专家,为我国的课程及教材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杨明生还对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潜心的研究,他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方法,申请立项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安徽省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所撰写的研究成果报告之一《高中生活,从这里起步》专著,由黄山书社公开出版发行,并获得了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全省的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他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突出成就,1994年12月,杨明生被安徽省首批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10月,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4月,获批安徽省特级教师。2014年8月,被中国化学会授予首届“化学基础奖”,全国仅有10位中学教师获此殊荣。他连续担任中国化学会29届、30届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也是少有的中学化学教师之一。2021年8月,当选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2021年12月,从安徽省正高四级教师破格晋升为二级教师。

新时代育人改革的实干家

杨明生1998年8月出任霍邱二中校长。当年的霍邱二中社会声誉比较差,老百姓都这样吓唬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把你送到霍邱二中去。杨明生从任职的那天起,他就立下志向,一定要把霍邱二中带出薄弱学校的行列,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他带领霍邱二中一班人励精图治,克难攻坚,仅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使这所初高中学生不足900人的六安市有名的薄弱完中,一跃发展为拥有72个教学班和4500名高中学生并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示范高中,创造了六安市乃至安徽省普通高中办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杨明生在“经营”霍邱二中的过程中独辟蹊径,积极探索特色教育之路,创办美术特色班。令他最欣慰的是只要开设有美术专业的院校,都会有霍邱二中输送的学生,有一大批艺术天赋被挖掘出来的学生进入到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专业美院学习深造。同时,他还通过努力,使霍邱二中成为安徽省体育特色示范学校,创造了全省少有的特色教育办学奇迹,培养了以亚运会、全运会冠军胡青为代表的一大批体育杰出人才。

2014年8月,年过半百的杨明生临危受命,来到了他魂牵梦萦的高中母校——霍邱一中担任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说道,“ 30年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作为霍邱一中学子,今天又回到霍邱一中,也许这样的轮回是一种巧合,但这必将成为我教育生涯的最后驿站。”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多年来杨明生的办学改革理念与文件精神高度契合。他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决不以牺牲学生的睡眠与健康为代价提高学生暂时的成绩”,“决不能通过加班加点取得暂时的分数”,并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他提出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备课抓起”的战略定位,并顶层设计的“一案三式”“一课三备”“一研三段”“一卷三批”等教学改革举措,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内化为“尚修德、善学习、重健身、会审美、爱劳动” 的学生发展与成长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念更新和措施保障,让“五育”落地生根。他结合新校园建设提出的要把学校打造成为“花园、果园、植物园、生态园,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师生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已经深入人心,“六大园”建设初具规模。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霍邱一中已经从百姓失望、生源外流的“重灾区”,一跃成为安徽省知名品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不仅有效遏止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生源外流现象,而且还出现了“生源回流、家长回乡”的良性发展态势,为霍邱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的先行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一张张证书,浸透了杨明生留守家乡教育奋斗的心血和汗水。一道道光环,镌刻了杨明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拼搏足迹。一项项成就,映射了一条勤奋者坚实的奋斗之路。一根根白发,谱写了一曲家乡教育守望者高亢的奉献之歌。杨明生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陶行知的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用心办有爱的教育、有魂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把教书育人当成“一辈子”的大事,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用自己的行动点亮孩子的未来。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马丹先进事迹篇八

27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以实干彰显着教育本色,用大爱传承着教育特质。在中职教育中,她不放弃每一颗蒙尘的星星;在援藏支教中,她将满腔的热血和青春撒播在雅砻大地。她让每一颗星辰闪闪发光,每一位学生熠熠生辉!她是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艺术教师马丹。她的实干,换来了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入选“中国好人榜”……但这些荣誉,远不及她点亮的那片星空耀眼夺目。

让更多的星星闪耀天空

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时,马丹手捧着“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一等奖”的奖状,以这些用努力换来的成绩,她可以顺利进入专业艺术团体,成为舞台上闪亮的星星。可是她知道,只有一颗星星的天空不会美丽,满天繁星才会让天空更加灿烂,所以她拒绝了湖北省歌舞剧团伸出的橄榄枝,毅然走进了武汉市旅游学校的大门,成为了一名中职学校教师,立志让更多的星星闪耀天空。

武汉市旅游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学校以“人人讲究礼仪”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处处提倡礼仪文化。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马丹将这一点贯穿到教学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二十多年来,她通过美化学生的形体来美化学生的心灵,擦亮了无数曾经暗淡的星星。

2011年昕薇模特大赛华中地区冠军谭思敏就是这些星星中的一颗。谭思敏进入旅游学校之前,是一个很多人都不能接收的“非主流”。马丹刚刚接触到她时,觉得这是一颗蒙上了灰尘的小星星,但她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细心擦拭,孩子一定会光彩夺目。她带着谭思敏加入了学校的艺术团,帮她训练形体,教她礼仪知识,带她参加各类活动,慢慢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树立了自信心。渐渐地,谭思敏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人都变得积极向上,学习上也主动了,直至夺得2011年昕薇模特大赛华中地区冠军。

在马丹的教育理念中,每朵花都有享受春天的权利,每个蓓蕾都会张开笑颜,作为老师,绝对不能抛弃他们,而应该扶着这些青青幼苗,茁壮成长。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一项专业技能很重要,但是让他们拥有一颗积极善良的心更重要。为此,马丹努力寻找各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2006年,她所带的学生即将参加实习,看着这些衣食无忧、大手大脚的孩子们,她不禁有些担心,这些“娇宝宝”能体会社会生存的不易,能坚持完成一年的实习吗?当时,恰好有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一个名叫“衡川”的孩子严重烧伤,在武汉治疗。于是,马丹决定让全班同学为严重烧伤的“小衡川”义卖报纸捐款。

当时有一些学生不理解:捐款就捐款,为什么非要我们去卖报纸呢?马丹对他们说:“一个不懂关心别人,不懂得回报社会的人,是没有任何魅力可言的。我要让你们拿自己流汗挣来的钱捐款,让你们懂得什么是关心别人,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献爱心。”

那一次,孩子们都很争气地参加了义卖活动,当他们捧着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来到医院,为全身都裹满了绷带的“小衡川”交住院费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医院出来后,孩子们围着马丹说:“老师,我们懂了,我们是幸福的,但是我们的幸福并不是自己的双手挣来的,今后,我们一定会自食其力。”“老师,用我们自己挣来的钱帮助别人,我感到特别开心。”

孩子们的话让马丹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些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情,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这些星星已然开始放射出丝丝光彩。

选择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

2016年8月,作为党员教师的马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

马丹是一名艺术老师,心中充满着对美的向往。那时的西藏对她而言,是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圣土。带着领导的嘱托、家人朋友的关爱,带着对西藏大美的向往,马丹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奔赴雪域高原、祖国边疆教育的一线,来到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担任校团委书记,兼任音乐教师。三年期满后,为了履行对藏族学生的承诺,她申请继续留藏工作,担任湖北省“组团式”援藏办公室主任,继续在山南市东辉中学任教,并兼任学校二支部副书记。

初到的马丹,身体经常出现不适,流鼻血、胸闷气短、心悸难受、夜间失眠等症状时常发生。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强忍着身体不适,坚持到班级里给学生们上课。她主动向身边的老师学习藏语,通过各种方式自学,全面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底蕴,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进入了工作状态。

在援藏以前,马丹已经是专业领域内知名的艺体教师,到了当地,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对教育倾尽心力。她多次受邀在全西藏自治区进行“名师示范课”的展示交流,帮助当地教师提高艺术课的教学水平,她参与的多项切合西藏教育现实需要的自治区规划课题,帮助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原上的太阳晒黑了马丹的皮肤,她从肤白貌美的丹顶鹤,变成了黑黑瘦瘦的小黑鸭,爱美的马丹也会对镜自怜,但几年的援藏教育经历却让她的教育信念历久弥坚: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

当看到部分藏族学生因家庭生活和学习困难面临失学,马丹拿出工资,资助了6名学生近万元。尼玛拉姆是一名孤儿,她是马丹在义务辅导山南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时注意到的,马丹细心帮拉姆补课,用爱慰抚拉姆孤独的心灵,在西藏自治区2019年艺术高考中,拉姆以绝对高分通过了艺术专业考试。多吉罗布、罗亚卓嘎两名学生也在马丹的帮助下,成绩突飞猛进。

在马丹努力帮助这些孩子的时候,她的儿子也面临高考,但马丹实在抽不出多余的时间给儿子,只能每天通过电话“问候”一下。今年,在高考的最后拼搏时刻,马丹又失去了至爱的父亲。因为一直在援藏一线工作,她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只能在空空的床铺前,痛彻心扉地向父亲致歉……

“选择了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这是马丹骨子里的执念,她将无私的大爱播撒在这片高原。

去年的教师节,马丹收到了学生次桑给她留言:“老师,您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人,因为有了您,我的人生出现转折,您是一位认真负责、关爱孩子的好老师,我很欣赏您,或许我不是您最中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终身感谢的人。正是您使我学会该如何长大!”这一句句的真情,正是马丹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因材施教让星星闪耀高原

与一些关注分数的老师不同,马丹没有把焦点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她更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面对藏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容易厌学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之外,马丹一直在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当地的孩子能歌善舞,却只能自娱自乐,让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是马丹一直在努力做的。

在湖北省援藏工作队、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马丹创建了充满藏文化特色的西藏首支“舞蹈啦啦操”队。顶烈日、战寒风,操场上、小路边,她带着这群孩子练基本功,跳民族舞。2018年7月,这支“舞蹈啦啦操”队代表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冠军。这24名孩子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走出了西藏,站在全国的舞台上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西藏学生的青春风采,他们也第一次看到了内地的发展与光彩。这支啦啦操队伍把浓浓的雪域风情带到了内地,在全国的舞台上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其成绩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西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可是这些成绩,都比不上学生对他说:“老师,原来高铁这么快啊!”“老师,飞机可以飞得好高啊!”“老师,大海真的望不到边啊!”……走出高原,登上了更大舞台的孩子们,每个人的眼睛都在发亮,也让马丹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她用自己心中的火种,点燃了这些希望之星,让雪域高原繁星满天。

2019年第35个教师节是马丹终生难忘的日子,由于援藏教育工作创新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她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聆听了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那一刻,从未曾有过的、至高无上的光荣感,从她内心冉冉升起,她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是一名成就显著深受师生喜爱的援藏教师。同时,她也读到了对援藏教师的要求,读到了党对教育工作者的重托。

带着这份嘱托,马丹全力以赴,在2020年第二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以“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再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她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坚守。这或许是对马丹的完美诠释。从擦亮蒙尘的星星到点燃希望的星辰,马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晓芳先进事迹篇九

每一次备课,形成的是电视化的授课文案,而不是常规教案;每一次上课,是在电视台演播室,而不是学校教室;每一堂课,不再局限于教师板书、学生做笔记,而是声光电等新媒体新技术共同打造的“3D大片”;每一堂课,听课的学生不是几十人,而是百万、千万量级。

每堂课没有既定教材,却有袁隆平、钟南山、杨长风、杨孟飞等一系列享誉全球的授课嘉宾,授课内容天文地理、经济社会无所不包。

“没想到思政课这么好看!”“长知识啦!”……学习留言弹幕源源不断映衬着学生们内心的惊喜与收获。

这就是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创新打造的高精尖思政大课,累计学习人次超过12亿,好评热议不断,育人成效显著,做法被写进新华社“__”专栏。

一块屏幕,打开为党育人新天地

2015年11月,郭晓芳所在的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以下简称育英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基础教育网络联校授课校,对口帮扶宁乡的山林小学、苏家小学、白沙小学3所偏远农村学校。然而,一开始却“遇了冷”——学校里几乎没有老师报名参加授课。负责网络联校授课的教师,每周要多上两节课,且因上课需全程录像,相当于这两节课都是公开课。一无教研员指导,二无团队磨课,对教师挑战很大,因此主动报名者寥寥。

这时,郭晓芳主动报名。2016年春季学期,学校网络联校如期开班,郭晓芳将课堂搬到“云端”。第一节课,透过屏幕看到三四十张农村孩子纯真无邪的脸,郭晓芳落泪了。那时的她,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

“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父母的收入除了养家,还常常用于为贫困学生垫付学费、生活费。”郭晓芳说,“但我很幸运,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周边村民家的孩子,基本都是他们的学生,我们家在当地很受人尊重。”谈及此,郭晓芳的眼眸亮起光芒,“大学毕业后,我成为大家庭里第10名教师。”

在城市从教日久的郭晓芳,通过网络联校看到这些偏远山村的孩子,联想到城乡教育差距,又一个愿望在心底扎了根——让城乡孩子身处同一课堂,享受同样的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教育均衡。此次“触网”后,郭晓芳愈加坚定了将网络教学进行到底的决心。

2019年,郭晓芳走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教育电视台承制的“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总班主任、总制片人。

这是一项从未有过的挑战!网络思政课不是“网络课堂+思政元素”的简单叠加,授课教师不能局限于懂互联网技术的思政教师或会融入思政元素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爱学生、懂教育、会上课,要具备声音美、发音准、仪态佳等出镜条件,须了解互联网、了解电视媒体,须多才多艺,还要有亲和力。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促进全省近千万名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大责任。这样一堂课,如果不能走入学生心中,在线听课人数再多,也只是数字的叠加,而非育人实效的增强。

亲其师,信其道。怎样让学生“亲其师”,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授课教师来说,难度更大——无法与学生面对面,镜头会放大很多细节......郭晓芳说:“这是我人生的一次全新开始,感受到更大的责任与压力。”

一堂大课,成为全省学生新守望

“我是接班人”是一堂思政课,但又完全有别于传统思政课。这堂课,没有教材,没有课程体系,没有教辅材料,没有面对面谈心。

面对这一全新的课堂呈现形式,郭晓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打破了学科门类的制约,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没有了教师的“在场”,这堂课就得在提升吸引力上做文章,真正抓住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

“他们喜欢怎样的偶像?我们又该为他们树立怎样的偶像?”郭晓芳寻思着,许多中小学生都是“追星一族”,但他们所追的大多是娱乐明星。“我是接班人”能否将行业翘楚、名家大咖请进课堂,让他们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这一想法冒出来后,一张授课嘉宾的图谱在她的脑海中慢慢浮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孟飞等名家大咖,相继走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学科教师”,为千万名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这一切,恰恰是传统思政课无法企及的“教学宝库”,却又是广大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成长之盐”。但这“盐”,不好放。如何与各行业、各领域的名家大咖同频对话,同时又能从中小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行访谈,让每一位嘉宾的课堂既专业又好懂,这是摆在郭晓芳面前的一门“必修课”。

“每做一个选题,都是一次深度学习。”与智者对话,与梦想同行,她一头扎进资料库中,苦练“基本功”。做劳动教育选题,她就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劳动的阐述,寻根溯源;再找来教育部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研究劳动教育之于中小学生的意义。做航天系列选题,她就潜心研读《孙家栋传》《钱学森传》等科学家的人物传记,感受其背后的家国情怀;她还从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等微信公众号里“恶补”航空航天知识。

每采访一位嘉宾前,郭晓芳都会在网上搜集嘉宾以往的访谈视频,仔细研究他是健谈还是少语,语速是快还是慢......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孟飞是一个例外——网络上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访谈视频。怎么办?直接奔赴北京采访杨孟飞本人,似乎也能完成任务,但郭晓芳不愿“凑合”。

2020年12月4日,就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从月面起飞的第二天,郭晓芳和她的团队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杨孟飞老家的地址,顶着寒风,直奔过去。虽然行程很紧,郭晓芳还是在出发前特意为杨孟飞的母亲精心挑选了围巾和帽子。到了湘阴老家,杨家人给郭晓芳说了不少杨孟飞的童年趣事:自小就是大家眼中的“神童”,受父亲是大队会计的影响喜欢打算盘,学习从不用家里人过问也能名列前茅……聊着聊着,鲜活的杨孟飞,就这么在郭晓芳面前呈现出来。

在北京采访杨孟飞的当天,郭晓芳为他带去了这份“特别的礼物”——用镜头记录下的湘阴之行。航天报国、久未归家的杨孟飞,看到记忆中母亲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看到母亲因儿子报效祖国而倍感骄傲的笑容,眼眶湿润了。走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是杨孟飞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镜头里。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郭晓芳总是用自己的温情与善意,回报这些给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关怀与支持的人。

“大思政,活教材,要善用千万人民所谱写的时代篇章。”郭晓芳选择突破学科界限,打造“主题化”金课。每堂课围绕一个主题,融合思政、德育、心理、安全、生命、法治、劳动、科技、文化等内容,设计多层次、多场景、多角度的全新课程,为学生献上一道精神大餐。

“时”与“事”成为确定课堂主题的两条线索。所谓“时”,即重要的时间节点;所谓“事”,即正在发生的家国大事。每一个主题都是“思政 + 育人”的载体,每一个主题都是一扇洞察人生与社会的窗口。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强国有我》一课里,郭晓芳通过一代伟人的求学之路,告诉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融合起来,做有志气的青年;以“__”获得者艾爱国从骨子里生发出的刚强不屈的中国精神,告诉学生什么是有骨气的中国人。

“我想带给学生的课堂,绝不局限于某一门特定的学科,而是将家事、国事、天下事融于其中。”郭晓芳说,“主题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审视社会的多元视角,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熏陶自在其中。一堂网络思政金课,就这样成为湖南省千万名中小学生荧幕前共同的守候。

一场战“疫”,交出线上教学新答卷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生活原本的节奏。农历正月初三,郭晓芳接到湖南省教育厅的通知——全省中小学校延期开学,“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要承担起在线育人主阵地的重任,并明确开课频率从每月1堂调整为每周1堂。这意味着,2天出文案,1天完成录制,2天剪辑成片,最后2天送审播出。

第一时间,郭晓芳便紧张地投入到主题策划制作中:正月初三,搜集资料、设计教案、撰稿成文,“几乎忙了个通宵”;正月初四,拿出文案,呈送领导审定并获认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正月初五,一大早,赶去湖南教育电视台录课,“忙并快乐着”;录课结束,又全情投入后期制作,“视频剪辑完,差不多到了凌晨三点”。

“剪辑素材时,常常是对着电脑屏幕,一看就是一整天。叫来的盒饭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在郭晓芳眼中,正是这份“较真”成就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精彩。

整个疫情期间,郭晓芳精心制作推出《在战“疫”中成长》系列课程,包括开设“老师说”“少年志”“乐学派”“云春游”等板块“致敬英雄”“致敬科学”“致敬生活”“致敬未来”等金课,为全省1000余万居家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引导全省学生在疫情环境下学思悟行、与国同在、与党同心、不断成长,被誉为最红“网课”。很多孩子纷纷在网络大课堂留言“哭了”“感动”“要努力学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周‘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播出时,我们母女俩都会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家长彭三英坦言,很多时候孩子被书山题海包围,忘了分数之外更重要的东西。“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恰好给了孩子一个仰望星空的机会。“这堂特殊的网课里所谈论的话题,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航天探秘,常常是我们家庭分享会的重要议题。”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所有看过‘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孩子,在他们未来的成长岁月里,能够永远记得这样一间特别的教室,记得这样一个课堂所给予他们的精神滋养。”郭晓芳说。

如今,“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三湘四水的每个角落,照亮千家万户的每个孩子。它穿过林立的高楼,越过蜿蜒的山路,传递温暖,撒播希望,梦想正在照亮梦想。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先庚先进事迹篇十

张先庚,女,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三十二载从教路,从临床教育到教书育人,从科研攻关到社会服务,张先庚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理念,聚焦立德树人主线,践行顾明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创新提出“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和“五大强校”战略,张先庚作为中国卫生健康教育事业的践行者、改革者与引领者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等27项荣誉,被学习强国、中国人口报等5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为国为民初心,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中,忠诚担当、善谋敢闯、为民务实、大爱无疆,书写了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者奋斗追梦新征程的巾帼华章,展示了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形象。

担当有为 做改革职业教育的攀登者

张先庚从小就树立了用爱心和知识温暖服务社会的信念。1989年7月,她成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名临床护士和护理实践教育者。她言传身教的指导众多实习护生用仁爱与专业开启护理职业生涯。1996年,张先庚脱下了燕尾帽,拿起了教鞭,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护专业第一位专任教师。面对无团队、无教研室、无课程体系的“三无”现状,她迎难而上,构建起涵盖“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教育体系。她先后作为院长和教授,带领团队将学科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因张先庚在高校教育业绩突出,于2015年通过选拔到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和教授。当她离开成都中医药大学时,师生含泪送别:“您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学习榜样,我们很舍不得您。”刚到学院,面临部分领导职工观念落后、能力不足、工作推诿、人才流失等重重困难,她积极践行黄炎培“爱业乐业”精神,创新提出了“五爱五尽”家校情怀,提出“五大强校”战略,走改革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推动学院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

学院离家很远,张先庚每天奔波路途近3个小时,为高效推动学院转型发展,几乎每天工作时长达16-18小时,双眼时常布满红血丝。她常说,每一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只有她们成人成才,才能不辜负每个家庭的期望。在她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很快转观念、重创新、求突破,实现了教学、科研、育人等多项工作快速发展,仅用3年时间就顺利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升级,连评审专家都惊叹学院的跨越发展。2021年,张先庚事迹入选四川省“庆祝建党__周年—党的女儿”宣传活动。

仁爱奉献育桃李,言传身教传师德。张先庚一直乐于为学生授课,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使命追求,即使管理和学术研究任务繁重,仍然以三尺讲台为乐。她激励广大学子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爱”的能力,做到“心有大我、行有大德”。学院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入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对未来迷茫,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她就常找学生谈心,言传身教,引导大家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使命担当,在为病人的奉献中收获快乐与幸福。多年来,她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尤其厚爱与资助贫困学生。一位来自癌症家庭的学生,父母半年时间里相继去世,家庭贫寒,为了照顾弟妹,临近毕业却想休学。张先庚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次从思想上引导她把贫困和不幸当做人生成长的磨砺,并资助她渡过难关,重燃她和家人的希望,帮助她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她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全世界,有的成为护理领军人才,有的成为扎根西部基层卫生主力军,尤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出“抗疫巾帼英雄”佘莎等一批典型人物。

率先垂范 做躬身社会服务的践行者

现场进行艾灸、拔罐、刮痧、TDP电磁波治疗等传统中医特色健康诊疗……一些闻所未闻的高科技治疗手段走进村民的视野中。

张先庚院长又一次带领调研队来到了基层服务。这一次,她们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镇班佑村调研考察了村卫生室,对康养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随后,在行业专家张先庚教授和姚永萍副教授的亲自示范指导下,学院医疗专家、部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学院若尔盖籍毕业生一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指导及义诊。她们根据就诊农牧民身体状况,细致检查、分析病情、专业治疗,通过健康知识讲座、现场咨询指导、发放专门印制的《川护健康宣传手册》等方式,科普了健康卫生常识和疫情防控知识;聚焦大骨节病、包虫病等高原地方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对农牧民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全面提升了当地农牧民卫生健康知识水平。现场接受健康服务的农牧民喜笑颜开,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从小立志服务社会的张先庚对贫困地区具有特有的情怀与牵挂。2017年9月,她首创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人才“1134”模式改革,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壤塘县牵头组建了以学院毕业生为主的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她作为专家和队长,聚焦农牧民健康问题,创新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联动扶贫模式,将每月15日确定为志愿活动日,走村入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宣教、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医保健技术等健康服务。她带领团队每年多次到现场指导健康服务,线上线下齐上阵,全面提升志愿者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深耕高职教育的院长,张先庚教授带领团队始终秉承黄炎培“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理念,践行“手脑并用、敬业乐群、爱国爱民、无私奉献”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创新提出了“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和“五大强校”战略、教师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培养“四有川护生”理念,牵头组建了新冠疫情抗疫志愿队和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在学校治理体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多项突破,业绩凸显,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她先后获得了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四川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校长、成都市大中学校十佳青年教师、成都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四年来,在张先庚的影响和带领下,志愿者们无怨无悔扎根高原,坚守健康扶贫攻坚第一线,成为当地一支“思想素养好、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留得住、干得好”的健康服务志愿队伍。得到社会、政府、农牧民广泛赞誉,被称为“高原最美格桑花”,成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与健康扶贫典范,并多次在省内外志愿服务大赛中荣获金奖,被学习强国、中国人口报等3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如今,她正带领团队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全面助推乡村健康振兴战略。

2020年,在疫情最严峻时刻,张先庚作为队长立即组建了以学院教师为主的130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爱心志愿服务队”,身先士卒,大爱奉献,创建“政、行、校、社、医”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带领团队硬是在3天内熬夜编写社区居家防护手册6本,她带领队员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排查、疑似病人转诊、隔离监测和心理疏导。大家不忍她整日劳累便劝她休息,她坚定地说“我是教授、队长也是专家,现在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尽全力去服务”。她带领团队在社区抗疫中募集40万元中药香囊,完成重点疫区返蓉人员入户医学观察2332人、体检服务6279人次,守护了24万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中国教育在线、家庭生活报等2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追求卓越 做改革创新的引领者

科研创新是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近年来,为响应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张先庚将研究方向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她牵头主持的四川省护理专业“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对全省青年教师悉心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凝练发展方向,提高科研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免费为贫困与革命老区培养师资,取得了较好的辐射引领作用。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护理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张先庚更是以身为范作科研攻关带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取得多项重大创新与突破。截至目前,她牵头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医养结合重大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一等奖等研究成果奖23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26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68篇,牵头多项省内外卫生健康评价考核标准与体系的起草和制定,引领卫生健康行业发展。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先庚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日后的工作规划。“未来,我将带领团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勇向前:一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着力培养有信仰、听党话、跟党走、有情怀、敢担当、下得去、干得好的时代新人。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职业教育法为准绳,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聚焦“双高”计划学校建设,聚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走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三是继续坚守教育与卫生报国初心,勇担职教改革使命。在职业教育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时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努力做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行者、改革者、引领者,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助力健康四川、健康中国战略,以优异成绩迎接__胜利召开。”

忠诚执着守初心,不畏艰险担使命。32年初心不改,她怀揣赤诚之心,不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32年砥砺奋进,她敢于勇立潮头,带领学院发展破浪前行;32年守正创新,她坚持专业为民,践行社会服务时代使命。张先庚把事业当生命,把奉献当信仰,把责任当使命,把学生当家人,展现了理想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扎实、仁爱奉献的“四有”好教师形象,用大爱诠释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人的初心使命,不愧为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安文军先进事迹篇十一

在肃南县明花乡,一提起安文军的名字,对他的感人故事街头巷尾无人不晓。

安文军毕业于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现任明花学校教研室主任,他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坚守在哪里,先后辗转4个乡村学校30年,每到一处,他都脚踏实地,用自己青春和爱心,呵护着孩子们的颗颗心灵,为牧区教育努力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乡镇骨干教师”“甘肃省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等;2022年被选为甘肃省第十次四党代会代表,一个个荣誉称号,是他辛勤耕耘的见证,更是对他工作最中肯的评价。

初心方始,执着坚守

1990年高中毕业的他,毅然报考了师范院校,他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优秀教师。那个还在懵懂少年时代的他就十分羡慕自己的老师——他们高深莫测,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他们行为举止儒雅得体,彬彬有礼。带着这份敬仰,他走进了合作师专的大门。199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肃南县祁丰区教委工作,可他认为做老师,就要上课,到学生中去实践,为此他多次去找区教委主任,要求到学校工作,在课堂上锻炼自己,区教委领导看到他说的那么认真、诚恳,就批准了他的申请,派他到祁丰学校任教。从此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这份爱心,在乡村教育的讲堂上,一站就是30年,从班主任、教研组长、小学校长、中心校政教主任到教研主任,他无怨无悔,尽最大努力履行自己工作职责。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接任了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据了解这一班学生思想波动极大,许多学生“叛逆”行为严重,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条条框框的约束,课堂纪律极为松懈,上课睡觉的、不完成作业甚至与教师顶撞的现象很普遍。面对这样一班孩子,他心存忐忑但更多的是自信。记得他第一次走进教室时,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随着一声“起立”,站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大姑娘大小伙”,个头几乎和自己差不多,且小伙子们已是“胡不拉查”了,有几个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另外几个女生还交头接耳,发出“吃吃”的笑声,当时,安老师定了定神爽朗的向他们问好后说:“原来你们是我的同龄人呀!”一句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气氛顿时轻松起来了。以后的日子里,他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严慈相济,课外活动他常常带领精壮的小伙子们踢足球、打篮球,挥汗如雨,甚至和这群喜欢篮球的孩子观看球类赛事,谈论球星,同爱赶时髦同学学唱流行歌曲,周末和学生到田野综合实践活动,渐渐地,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哥们”。

在工作中他善于“换位”思考,发现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大胆任用班上最调皮、让老师们头疼却有很强的号召力的刘某为班长。当时很多教师、家长都提出异议,安老师力排众议,鼓励刘某说:“我相信你,大胆放手干”。在安老师支持下,刘某开始约束自己,钻研学习,积极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学校篮球赛、歌咏比赛,并取得全校第一,第二年全班24名同学全部顺利毕业。高中毕业后刘某参加招干考试被录取,成为班里第一个参加工作的人,他逢人常说“没有安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1998年,学校高中撤销,安老师被调整到初中部带初三,当时班里有位女生王某,是单亲家庭,非常自卑,不合群,经常迟到,不愿上学,安老师经常找他谈心,让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利用节假日家访,获得家长的支持,并在王某生日那天晚自习,安老师买了蛋糕、水果来到教室,让同学们把桌子摆成四边形。给王某戴上生日礼帽,点上蜡烛,全班齐唱生日歌,每位同学为他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此时王某激动的大声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我一定好好学习”,从此,她变了,学习更勤奋了,初中毕业顺利考入普通高中。

安文军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很少请学生进办公室说事,即便是有学生屡犯错误,他也总是轻声细语点到为止,让学生在自我反省中受教育,约束自己,安老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成了孩子们良师益友。当年这个班中考取得了全县前列的好成绩,他本人也被评为“肃南县优秀班主任”。

九年之后,他调入明花学校,接任了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明花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家长大都在外打工或做生意,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学生,平时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安老师吃住在校且明花又是他的老家,他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经常走进学生家中,和家长一起干些农活,在聊天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回来后分析研判,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熟记于心。对孩子们的点滴成长,他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由衷的欣赏。

2003年,他调到莲花小学任校长,学校十来个孩子,且他们的家都离学校一公里以上,早晨到校后一直到下午放学才可以回家,中午在学校只能吃点干馒头,安老师看到这种情形,很是同情他们,处处提供方便。每当冬季来临,安老师早早起来,教室里生好火炉,打好开水,给寒风中来上学的学生一份温暖,中午安老师给学生熬一壶奶茶或开水,让他们有一顿热饭吃。日常生活中带他们看病、买药对安老师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与时俱进,潜心治学

安老师在教学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源自于一次赴外联校教研活动,在那里他接受了新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问题牵着你的鼻子走,不要把你的问题强加给学生”“课堂容量的大小,不是知识容量的多少,而是思维量的大小”,他的课堂都充满了探究学习的氛围,学伴互助,互帮互学,对此,他陷入了深深的颠覆性的思考,问题一定出在老师身上,如果说以前是以量的积累——题海战术达到熟能生巧的应试目标,那么现在应转变为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真真的智慧。从此,他的教学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对于初一起始年级的教学中,首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其次在课堂上,耐心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把不懂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教的内容,大胆尝试,坚持不懈,往往到了第二学期,学生们便开始会学语文,学得轻松起来,安老师也教得轻松起来了。安老师还制定了“勇当小老师”“以优带差”“结对子”的学习策略,倡导互相学习、学伴互助、互相竞争的学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老师采取分类布置作业的方法,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平时,他特别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经常订购教育教学书籍,潜心学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些老教师指点以及与校内外老师的交流,他终于走向成熟,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把积累的经验都写成教学论文,现有18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5篇论文获奖。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忘对年青老师的带动和培养,有空常走进年青教师的课堂,探讨他们的教法,提出教学中想法和建议,鼓励年青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总结有效经验、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实践,形成“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的习惯和能力,他帮扶的朵文娟教师被评为省级农村骨干教师。他主持完成的三项课题为牧区学校学生习惯培养、心理健康辅导、理想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还参与了三项课题研究和一项校本教材研发。

创造条件,铸就梦想

2011年任政教主任后,负责学校乡村少年宫创建工作,以发展学校特色、培养学生兴趣为目标,少年宫相继开设了十多个社团,周四下午两小时实行“学习+展示”,被学生称为“快乐星期四”,每周学生都期盼着这一天早到来。社团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很多学生的特长发展,足球社团多次参加肃南县足球联赛获得优异成绩,并代表肃南县参加张掖市足球联赛;经典诵读社团参加甘肃省视屏大赛获三等奖;舞蹈社团与肃南吉思艺术学校结成美育援教联盟,定期开展舞蹈教学与展示活动。科技社团在他的指导下,五次参加张掖市科技创新活动获得10项成果奖。乡村少年宫特色活动的开展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甘肃日报、张掖日报、腾讯网记者先后对此进行特别报道。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展开,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放飞梦想的平台。因此,学校被张掖市教育局评为“德育示范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快乐校园示范校”。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张掖市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获二三等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1月28日正值寒假时节张掖市出现新冠疫情,安文军老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不顾一家三口分离三地的局面,驱车赶到学校,接受寒假值班任务。接班以来,他坚持每天三次对学校门房值班室、教师公寓楼楼道进行消毒,清理校园垃圾,更换电子屏宣传标语,向乡政府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备学校师生在明花乡区域内异动情况,积极联系乡卫生院,申请防控储备材物资,向教育局汇报每日重点工作。坚持每天巡查校园及周边3次。对学校安排给他的5位外地返肃的监控教师,每天通过QQ、微信或视频了解他们每日的体温、生活等状况,安慰他们安心学习生活。帮助乡政府防控小组向学校周边群众宣传防控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防控意识,并积极安排教师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和常识。他这一待就是20天,没有怨言,没有提要求,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看到满脸稚气,不谙世事的孩子,经过自己的教育,变得成熟、变得懂事,成为爱学习、爱劳动,有道德、有理想的小伙子时,一种骄傲和幸福感就会荡漾在心底。他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怡先进事迹篇十二

2000年师范毕业后,孙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归兵团,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22年从教生涯,她从一名稚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班主任、教研组长,到现在的副园长。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平凡的岗位上对职责的坚守。她坚持不断学习、探索提升,用爱、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每个幼儿。她曾获得兵团先进工作者,师市“百名优秀大学生”“先进工作者”“最美教师”“三八红旗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撰写的论文曾多次在兵团、师市获奖,其中2篇获全国奖。

爱在行动,践行初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孙怡始终认为“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教学中,她用心观察,仔细琢磨研究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努力把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她始终坚持以孩子为主体,以孩子的终身成长为前提,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已的那颗果实。

记得刚担任班主任的她,有一年所带班级都是3岁左右的孩子,刚入园的孩子分离焦虑严重,情绪波动很大,自理能力很弱。班里有个刚满3岁的小女孩,每天午休都大哭不止。

“佳佳,我们上床睡觉好吗?”孙怡温柔耐心地问。

“我不要睡觉!”孩子看着孙怡,大喊大叫。

“那老师陪着你睡好吗?”当她准备去抱小女孩时,小女孩在她的胳膊上狠狠咬了一口,留下小小的牙印。孩子看到这情景,突然不哭了。孙怡轻轻地抱起小女孩,用母亲般的手抚摸拍打着,小女孩睡着了。

小女孩的妈妈知道这事后,眼睛湿润了,“孙老师,实在对不起,孩子给您添麻烦了……谢谢老师。”简单的谢谢,给了孙怡莫大的鼓舞,她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是要用妈妈的爱去爱孩子,哪怕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也是快乐的。

最美师魂,成就教育

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研则空。教研是老师最好的成长方式之一。

为了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她博采众长,虚心学习,总结鲜活的教学经验并加以推广。在她的鼓励、影响下,年轻教师都很注意吸收新信息、新经验、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教研工作。

在自身学习上,她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2017年她参加了为期60天的“国培计划(2017年)”——新疆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学前教育班。在培训结束回到单位后,她积极投入到“铁门关市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团场的骨干老师。

作为副园长的她也曾有过困惑。记得刚担任副园长,第一次写课题实施方案,没有太多的经验。一个假期里都在不停地修改方案,有时甚至写到凌晨3点钟。为了让方案能更加的完善和有实效,方案实施中她指导老师们进行课题研讨,提高老师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在国家规划教科研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实践课题行动研究、园本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活动中,她和老师们共同学习、培训,使幼儿园课题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达到“家园共育”,她多次开展家长学校工作,收集家长困惑的问题,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她的培训家长们受益匪浅。她主动与家长交换幼儿在幼儿园里“身心发展情况”,虚心接受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真正实现了“家园教育同步”。

从事幼儿教育22年来,她用爱心呵护过近千名3到6岁的孩子,用爱心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但走上管理岗位又让她变得成熟、干练。

情系皮山,无悔援教

2018年9月,孙怡响应号召,奔赴南疆第十四师皮山农场挂职支教。她所在的喜羊羊幼儿园是一所新建的幼儿园,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一共有18个班,1108名幼儿,这么大规模的幼儿园对于一名刚从一线走上园长岗位的她来说是一次挑战。

面对100多名教职工、1000多名幼儿,她快速转换自身角色,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厘清工作思路。

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她带领全园教师深入扎实、富有创意地组织开展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基础乐理知识学习与实践》等二十余次学习培训活动。

为了使老师们在专业能力上快速提高,孙怡利用放假时间,组织全体教师集中进行园本培训。开学前她一如既往地早早来到皮山农场和老师们一起打扫卫生,为开学做充分的准备。正是有了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年里喜羊羊幼儿园的教师在理论学习、专业技能、保教实践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起初,幼儿园很多配置都没有到位,甚至幼儿园教学楼周边都是沙丘,她下定决心:“不能抱着等、靠、要的思想,一定要让幼儿园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于是她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努力,两个月内幼儿园所有的基础设备全部到位。

这时她又开始思考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分别在一楼、二楼、三楼设置“中国风”、“中国情”、“中国梦”主题,各楼层围绕主题背景,创设墙饰、走廊吊饰;各班设计制作家园互动板、主题板、美术板等展示孩子的作品,让墙面“活起来”“会说话”。对户外场地和空间进行精心布局,安装大型滑梯供幼儿在户外活动。

由于当地教师缺乏环境创设经验,她承担起环创素材的收集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带领教师共同布置环境,由此带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让老师们在环境创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才能使更多孩子走出去,拥有更广阔的人生。孙怡带领教研组长、班主任制定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计划,指导幼儿园各年级、各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教学活动,比如“读国语经典,颂国学歌谣”国语比赛、“童心爱祖国”幼儿童谣比赛等。

一学期下来,小班的孩子在普通话听说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基本的生活用语不但能听懂,还会表述,中、大班孩子在口语表达上有了很大进步,有的幼儿甚至比民族教师的普通话发音还要标准。

为了真正起到家园共育的效果,孙怡组织各班推举家委会成员,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和支持幼儿园教育。在冬至、端午等传统节日,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吃粽子。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我们从来没有进过幼儿园,也没有参加过幼儿园的活动,每天把孩子送来幼儿园,就想着有人照看着他们,吃饱饭就行了。可参加了几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真是太好了,孩子们很幸福,我也很高兴,老师们也很辛苦,我今后会积极配合老师们的工作,把孩子教育好。”一位家长发自肺腑地说。

一步步走来,喜羊羊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的喜羊羊幼儿园已经成为十四师乃至南疆地区教学设施完备,教学理念先进,办园规模最大的幼儿园,不断吸引着周边地方学校和幼儿园的参观,也得到了来自自治区、兵团等各级领导部门的关注。在“文化传播育人”“教育维稳”,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事幼教工作,孙怡拥有一份充满幸福的事业,每一份付出都让她收获满满的爱,这是她的初心使命,也是对幼教事业的坚守,她用行动证明一位幼教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2年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相关文章: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及事迹10篇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通用10篇

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10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材料(5篇)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材料10篇

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事迹简介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感悟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10篇

157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