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

时间: 福萍0 分享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7篇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有哪些?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篇一

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防控任务艰巨繁重。我台新闻一线采编、播出发射人员克服困难、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奔波在抗疫一线,真实记录了我市疫情防控进程,准确传递了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生动呈现出医疗卫生、公安民警、基层社区等一线工作者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凝聚起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为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在此,台党组向每一位奋战在疫情防控报道一线的广电新闻工作者,以及坚持值班值守的所有广电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新闻记者、编辑、播音、制作和播出发射人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新闻报道之中。一线记者不顾个人安危,不论早晚,不讲条件,连续奋战,深入到医院、社区、乡村等疫情防控一线采访。饿了,泡袋方便面;累了,在制作间打个盹。新媒体直播人员有时一直工作到深夜,为的是把最新消息及时发布出去。濮阳新闻后期制作有些同志由于交通不便,走路一个多小时急急忙忙到单位加班加点。5月4日以来,采写疫情防控新闻100余条,在央媒发稿10余条,在省媒发稿20余条;《濮阳新闻》抖音号、视频号、交通广播抖音号等都推出了有温度、有感染力的短视频,濮阳新闻网推送的消息首次出现10万+,新媒体中心推出的24小时直播单日点击达70多万人次,孙德峰同志较早前创作的MV《濮阳濮阳》点击量达40多万人次,转发近3万人次,点赞2万多人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贡献出了广电力量。

铁肩担当、不辱使命。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台党组希望你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正确引导舆论,继续为全市疫情防控鼓与呼。我们坚信,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篇二

白____,女,__年__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学历。20__年10月参加工作,20__年3月由编辑转岗至记者。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人请战奔赴抗“疫”一线,与时间赛跑、冲锋在前。这其中就有记者的身影,白____就是新闻记者中的“冲锋者”,做为靖边县委宣传部党员先锋队的一名队员,她以笔为“剑”,一次次地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抗“疫”一线;她与时间赛跑,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写出了百余篇有价值有温度有力量的新闻稿件,成了战“疫”一线不一样的女“战士”。

主动请缨勇担记者使命。

1月31日,靖边县委宣传部党支部成立防控疫情党员先锋队,号召全体党员到当时唯一开放的包茂高速靖边东出口执勤,白____主动请缨成为党员先锋队队员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她连续多次深入“东出口”报道防控最前沿的一线感动人物、感动事迹,采写了《靖边千名党员冲在社区抗“疫”一线》、《疫情防控面前,交通人逆行在一线》等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作为一线记者,在人们谈“疫”色变,倡导居家隔离的关键时期,她数次被家人要求隔离,反复几次之后,她依然不改初心,继续早出晚归,行走在采访、写稿的路上。作为记者,疫情面前她没有选择不深入一线的权利。日子久了,家人从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到最后开始心心念念地关怀她的温饱、叮嘱她出门注意防护。防控疫情开始后的一个多月里,除了最简单的早餐,她只给家人做了三次正餐,还是因为写稿子实在累到写不动了,才回去劳逸结合,与兄弟姐妹也只是在微信中互道平安……

与时间赛跑奋笔疾书抗“疫”情。

1月24日,大年三十当天,白____便深入靖边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采写发表了《靖边: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而后,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采访报道工作中,每天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写稿。为了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到疫情防控工作宣传中去,她经常早出晚归、夜以继日地赶稿子,平均每天写稿5篇以上,最多的一天她写了11条新闻稿件,同事都说她写稿子写疯了!“靖边新闻公众号一天才发八条,你每天写那么多怎么发出去啊。”

最开始的玩笑话,慢慢变成了新闻工作者在疫情面前该有的态度。靖边县新闻中心所有领导干部都加班加点地采新闻、写新闻、编新闻,《靖边新闻》公众号每天八条发不完的新闻,就将两三条整合成一条发,公众号发不完的稿件就在靖边新闻信息网发,在省市各大媒体发,做到当天的新闻当天出,充分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以及抗“疫”期间新闻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

与情怀相伴凝聚抗“疫”力量。

凭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她数次深入疫情防控一线,采写出诸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在采访中,每每看到党员干部冲锋一线的暖心故事,她就有一种特别想要把他们宣传出去的冲动,在发布的诸多稿件中,《靖边县5000名党员干部守在防控前沿》、《靖边:16家企业捐款155万元》、《捐赠700余箱新鲜水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等有影响力的防控稿件,为靖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报道发表后,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到了助力靖边战“疫”的大军中,为众志成城抗“疫”情凝聚了磅礴力量。

白____始终兢兢业业、勤恳踏实、认真工作。从事新闻工作几年来,她的摄影作品《南瓜丰收》获得《首届农民丰收节影像大赛》优秀奖,《厉害了!靖边女子登上世界之巅》获评榆林新闻奖消息三等奖,新闻作品《靖边:稻田养蟹再现一地双收》获陕西日报通讯员优秀新闻奖。曾先后被评为靖边县优秀通讯员、《三秦都市报》、《陕西日报》优秀通讯员等。4年来,她采写了各类报道1350余篇,其中,防控稿件达150余条。

她始终坚守自己平凡的岗位,用手中的相机、笔下的文字,记录、传播着靖边大地的各种好声音,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爱岗敬业的巾帼风采。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篇三

__是一个年过半百的__县新闻工作者,今年在新闻宣传岗位工作了30年。__是__的儿子,在新闻宣传部工作2年多时间,是一对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上的母子兵。__2011年从__电视台重新回到__县广播电视台上班后,已经连续10年没有休一天公休假,把一支年轻的新闻宣传队伍逐渐带上正轨,为__县的新闻宣传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__工作近3年,也是连续两年没休一天公休假。2019年10月25日,广福桥镇突发安全事故,__接到采访任务已近零点,他马上投入“战斗”状态,跟随县领导一直在广福桥镇、石门县几地奔波,一通宵都没睡,第二天11点钟才回到家。布置、接到最偏远、最棘手、突发性的采访任务是母子两人工作的常态,但他们从不抱怨和叫苦,而是怀揣着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默默做好分内的事。

__年的春节,对于这个老新闻工作者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繁忙和紧张,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压力。__、__从大年30年开始,一直坚守在新闻宣传岗位。正月初二,母子俩接到到岗命令,__编辑了当天的新闻,__和记者黄莉莉立即在火车站、街道、网吧等娱乐休闲场所进行拍摄,及时向__广播电视台发布了《__: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新闻稿件。从大年30开始,早上7点半,母子两人准时从东站打的出发,到单位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9点多钟,有时甚至更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__工作笔记上每天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电话采访联系事项、凌晨一、两点安排工作,抢在第一时间发稿、向上推送稿件,实施重大新闻采访的策划、编辑,__都亲力亲为。正月初二开始,一个星期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几乎讲不出话。从1月19开始到2月7号,__也一直感冒咳嗽,每天都是随身带着感冒药、抗生素,采访回来才能吃上药。因为每晚回去很晚,母子俩和新闻宣传部其他工作人员只能一日三餐在办公室吃方便面。虽然很苦、很累,但他们默默把辛劳埋在心里,一心一意只做好工作,母子两人一起累并快乐着。工作之余,__跟母亲__开玩笑说:老妈,你对我最没有人情味、我能不能也享受特权休息休息?我只有笑笑无语,那我的儿子是新闻工作者,在最危险、最紧急的情况下,你不上,谁上、谁冲锋在前。是的,看到母亲从大年三十起一直都在单位上班,__还是会乐呵呵的跟母亲一起坚守。疫情当前,__深知同事们都是父母的宝贝,母亲不忍心把他们置于危险的最前沿,他便成为母亲最温暖的依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截止到3月6号,__采写疫情防控稿件40多条,其中,与记者柴丽莉采写的新闻《__:开通7条物流配送线保障春耕民生物资供应》在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与其他记者采写的《抗疫故事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出。《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专栏里,记者__的名字不时出现在屏幕上,这是他们母子并肩战斗的最好见证。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__、__一家却洋溢着与人为善、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母亲__喜欢琢磨美食,经常把美食带给同事分享;儿子__喜欢弹钢琴K歌,他们把生活的酸、难、苦、辣放置一边,仍然向阳而生、追求如歌的生活。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篇四

身处新媒体时代,人们只需滑动指尖,便可知晓天下事,而精彩纷呈、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总有记者在奔波、在坚守。

八月,这个北方小镇全面进入了战“疫”的工作中。“疫情就是命令,报道即是使命”。而我们,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投入到这一场战斗中,成为一名“战士”,也是“战士”这一个满含正义和力量的词语,鞭笞着我们,和我的“战友”一起,面对疫情,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勇往直前。

随着疫情实时数据的更新,防控疫情这一场阻击战更显严峻,而我们新闻工作者,也表现出“哪里有新闻,哪里有我”的作风气概,冲在疫情防控一线,记录疫情防控现场,传播正能量的声音。

连日的采访拍摄、编辑发布,我和我的同事们到过核酸采样点,到过医院,到过市场,到过农村,到过疫情防控点……我们用心用情策划,辛勤奔走采写,加班加点编发,录制广播,摄制视频,发布微视抖音……我们在检测点、医院等地赞颂坚守、奉献、担当的同时,我们也在办公室吃着方便面,在隔离区无畏前行……

清楚的记得,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些“战友”为了收集素材,制作宣传视频,辗转疫情防控重要场合,和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并肩作战,拍摄到深夜疫情一线,我们艰辛付出,在灾情面前书写了铿锵与无畏,书写了满怀信心。

本身就繁重的新闻制作,现在遇上这场战“疫”,新闻量倍增,回家吃个午饭,那是奢望,疫情致使单位附近的小吃店全部关门,现在他们的粮食就是方便面,我很清楚,他们吃下的,不是方便面,是一种闪耀着荣光的精神食粮。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样一群“战友”,他们二十出头,血气方刚,是我们队伍的主力军与排头兵,他们承担着最主要的采访任务和编写任务,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冲在最前面,每一条新闻稿子都写得最认真,他们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仅露出的眼神,让人心疼而又引以为傲;一个个年轻的同事勇敢地站在疫情面前,这些“战友”自己想方设法走遍全旗抗疫一线,冒着危险采写消息,不求回报的付出着。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我们没有官职,却可以和最高的官职交流问答,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为“无冕之王”,我和我的“战友”们同样有至高的能量,做好一切宣传报道,把战报回馈给党和政府,把鼓励传达给一线战“疫”人员,把实情展现给人民群众。

多少次心灵震撼,这些火线报道,这些抗疫新闻来自于,值得致敬的群体——新闻记者他们像永不休眠的机器,24小时不关机,时刻保持冲锋姿势,他们把镜头对准一线,用笔尖书写抗疫前方,把党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他们把荣耀写给了他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加油战友们。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篇五

面对跌宕反复的疫情,无数人以平凡的坚守投身不平凡的战斗。广大新闻工作者也成为这个特殊时期的抗疫战士,她们把笔墨、镜头、话筒对准抗疫最前线,用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报道、一张张震撼心灵的图片、一个个凝聚人心的镜头,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记录精神、传递信心。

在近日市委宣传部开展的抗疫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詹铮被推选为我市第一批“最美抗疫人”。她就是这群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

说起抗疫宣传,詹铮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2020年。那年春节,疫情突袭,作为记者的她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抗击疫情新闻报道的第一线,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探访核酸检测的过程;跟随市传染病医院转运救护队,记录医务工作者奋战一线的感人事迹,了解白衣披甲逆行而上的故事;定格社区工作者甘冒风雪坚守阵地的动人瞬间,还见证了康复出院患者的喜悦……那些日子,她恨不得把一天24小时掰碎了揉烂了用,倾尽全力把客观真实的一线信息传递出去,将战疫中的奉献和温暖铭刻下来。

危难时刻见本色。2022年的春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4月8日起,邯郸主城区全面封闭管控、全民居家隔离,历经三千年风雨的邯郸城按下了“暂停键”。疫情裹住人们的脚步,但“地球不停转,新闻不停歇”。根据上级要求,采访一线的新闻记者要吃住在单位。7日晚,詹铮主动请缨,回家简单收拾后,她和同在新闻单位的丈夫,告别了三岁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再次冲上了抗疫一线。

封控期间,邯郸机场、汽车站、社区、方舱医院、疾控中心、爱心企业……处处都留下了詹铮采访的身影。短短十几天,她先后探访了解了我市水电燃气等一系列群众关注度高的保障措施;采访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部门,了解确保特殊群体安然渡“疫”的举措;采访了特殊时期小区居民们守望相助的故事;采访网红达人刘阿楠捐赠物资助力家乡抗疫的事情;采访核酸采集现场,编写《行动不便采样上门 核酸检测不落一人》《爱心 热心 齐心!并肩作战守护“我的城”》;采访昼夜奋战的抗疫志愿者,写出了《社区里的“志愿红”!“疫”不容辞显担当 齐心抗“疫”守家园》;采访了疫情战线上的夫妻档,写出了《抗疫夫妻档:并肩作战是浪漫 坚守岗位是誓言》等等有分量、有温情而又富有感染力的稿件。

记者是战疫的参与者和记录者,是抗疫精神的展现者和传播者。詹铮闻“疫”而动,以笔为“枪”,把抗击疫情的丰硕战果、感人事迹、现场画面用各种方式及时、实时呈现给大家,用行动书写对记者这份职业的忠诚与担当,用声音凝聚起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力量。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詹铮告诉记者,这段时期,她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24小时待命,困了累了就在椅子上眯一会儿,有任务了就赶紧爬起来。一连几天,都忘记了给家里打去电话,每次都是儿子主动和她视频,一句“妈妈,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直击心灵让她一度破防,对于家人,她满心愧疚,可毫无怨言。看到空旷的街道上再现车水马龙,辛酸后的喜悦油然而生。作为一名记者能够亲历见证用生命捍卫生命、众志成城守护家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令人动容的温暖瞬间,我所做的,只是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做的,那是本分,更是责任和义务,我亦感到自豪。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全市所有奋战在疫情抗击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谈及此次当选“最美抗疫人”,詹铮说:“在未来,无论是风险还是挑战,我依然会冲锋在最前面,时刻牢记新时代赋予记者的光荣使命,去发现、去记录、去讲好新时代的邯郸故事。”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篇六

“疫情就是命令,报道即是使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现任中共右江区委宣传部新闻股工作人员的梁卓豪始终走在宣传的最前线。虽然他只是一名预备党员,但却时刻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防控疫情的前线上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梁卓豪主动承担起举旗帜,逆行而上,深入疫线,以一位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博大情怀,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抗疫一线人员的辛勤付出,记录下一幕幕感人是故事,通过奔赴前线报道,向公众传递出接地气正能量的疫情故事,传递右江疫情声音,为红城百色打赢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新闻现场氛围。

梁卓豪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就把自己的生活轨迹定格在融媒体、疫情一线、指挥部三个点位。他凭着老经验和对新媒体发展变化趋势,分析研判,谋划疫情宣传工作,策划宣传主题,积极向中心领导建言献策,用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最好最有价值的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措施及时展现在网站、电视屏幕和手机版面中,让全区群众了解疫情进展情况。截止当前,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短视频1条,人民网1篇;新华网发表1篇,广西广播电视台发表2条,广西日报发表2篇。

据了解,梁卓豪年前刚做完膝关节手术,现在还是在静养的阶段,医生交代恢复期不能走动太多,但为了义无反顾做好疫情一线宣传报道工作,梁卓豪每天加班加点带病上阵,不顾自身的伤痛,每天奔赴抗疫最前线,拖着肿痛的脚行走在各个疫线点,采访回来就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写稿,饿了吃泡面,累了就在办公桌小眯一会。可他却说,“疫情当前,我是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不能因为我的小伤而畏惧艰难,我参加过2020年的抗疫宣传,在工作上有一定的经验和做法,在此次疫情爆发的关键时刻,更应该迎难而上,发挥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有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组织需要什么我们往哪里填,我们就向哪里靠。” 在各社区、各乡镇、各交通要道卡口;在封控区、隔离区;在疫情防控各职能部门值班值守、检查点……到处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梁卓豪紧盯疫情变化,紧跟全区节奏,深入疫情最前沿,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镜头,采写了《疫情歼灭战中的最美“锋”景线》《面对大战大考,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百色右江区: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 服务疫情防控一线》《疫情一线,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爱心市民送糖水热粥给一线抗“疫”战士》《右江区2月12日区域核酸检测有序进行》《右江区:为“黄码”人员开设核酸采样专门通道 应检全检》《右江区:志愿者的汤圆 疫情隔断不了的爱心》等稿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了全区抗击疫情的真实情况。

梁卓豪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他深入抗击疫情第一线,用镜头捕捉全区疫情防控感人事迹,用话筒告知最新防控知识,用画面重现新闻现场,书写了一名新时代新闻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工作者抗疫一线典型事迹篇七

在广河县疫情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拿照相机或摄像机,冲锋在前,奔波于全县城镇小区、广大农村;他们加班加点工作,及时全面地向全县群众报道防疫一线消息,回应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凝聚起强大的疫情防控合力……他们就是广河县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坚守在“疫”线的一群新闻“战士”。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班成了记者编辑们的工作常态。采访、写稿、审稿、编辑、剪片、审片……在该县融媒体中心,所有人都在无声地忙碌着,有时顾不上吃饭,泡上一桶方便面凑合一整天;有时加班至凌晨,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眯一会也能度过一整夜。

马玉是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他的妻子何玉霞是一名村医。他们俩各自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这几天,何玉霞一直负责村上的核酸检测工作。他俩有3个孩子:老大8岁,老二6岁半,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多。

“我和妻子经常中午加班,我们晚上把第二天的午饭做好,放在保温饭盒,两个孩子中午放学回家,自己热一下。小儿子还没上幼儿园,白天我带他去上班。有时我去采访,同事们就帮忙照看;有时我下乡采访带着,好在他很乖,跟着我不哭也不闹。”马玉说。

马宗礼也是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因为单位缺人,所以,除了采访写稿子外,他还要制作短视频、主持节目等。

“我的妻子是一名医生,产假刚结束,她就申请到一线做核酸检测。我们的孩子刚半岁,除非有特殊情况,其余时间不管下班多晚我都会坚持回家。这几天连轴转加班,我每天晚上回家都凌晨一两点了,那时孩子已经睡着了。”马宗礼说,“但我并不觉得辛苦,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很庆幸能成为坚守在防疫一线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

这段时间,“停不下来”的报道节奏贯穿了整个融媒体中心;“随时在线”成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很多稿件都是当天采访、当天成稿、当天推送,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将关于疫情防控报道的最新消息传递给群众。

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文博说:“身为记者,我们第一时间赶赴防疫一线,用笔端、镜头记录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和干部群众,挖掘他们的典型事迹,及时准确地把疫情防控形势报道出来,积极引导舆论导向,为全民防疫注入了信念和力量,我感到无上光荣。”

自该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了一股绳,县融媒体中心主任马可扬介绍,“我们单位有8名干部的家人都奋斗在防疫一线,加班到凌晨对我们来说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吃住在单位,就是为了及时、准确、更快地把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报道传递到社会各界,我感觉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新闻工作者,无论是在一线还是后方,他们都迎难而上。这份坚持、坚信、坚守,是他们的初心与担当。

16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