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10篇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10篇

时间: 航就0 分享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通用10篇)

对于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你会写吗?来看看吧。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10篇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1

今年36岁的__,是陇县东城社区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公公的感人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赞扬,社区里的人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妇。

今年84岁高龄的公公原是一名乡镇干部,因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而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卧床在家。为看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生活一向很困难,15年前未嫌弃赵家父子家境贫寒的她,嫁给了丈夫赵江海,嫁到赵家公公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和蔼善良品德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进门那天起,她就把自我的一片真情投入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中,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照顾着久病的公公。

天有不测风云,公公在1995年又不幸患上了心脏病、前列腺病,__和丈夫多次寻医给公公治疗,但效果都不太好,应对病情,公公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看出了公公的心事,就天天搀扶着公公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陪她聊天,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公公打比方,还常对公公说“你必须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齐,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你,陪伴你”__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执着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公公疾病的期望,四外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公公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公公服药,合理安排公公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公公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公公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公公吃好、住好、使公公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公公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推着公公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更好的'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婚后第4年,她毅然辞掉了自我心爱的工作,在家照顾。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__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经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公公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公公的亲属都说:多亏了__的细心照顾,王亚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公公是我份内的事”,公公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媳妇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公公”__回答说:“公公早年丧妻,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__。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2

齐耳短发,又黑又瘦的脸庞,因常年劳作而略显疲惫的神情。初见李,和普通农家妇女毫无区别。就是眼前这个外形普通的妇女,从__年开始,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婆婆和公公两位先后瘫痪在床的病人,书写了一首“百事孝为先”的人间大爱之歌。

1987年,正值23岁青春妙龄、善良温柔的李带着女孩的纯真梦想走进了丈夫德家庭。 在那个年代,同一般普通农村家庭一样,丈夫家境并不殷实,几乎是一穷二白。但好强的李和丈夫却不气馁,他们决定用勤劳的双手,白手起家。李白天上地和家人共同劳动,晚上回家还要预备第二天的伙食、纳鞋底、做针线,负责一家的洗洗涮涮。很快,村里人发现德家变得干净、有生机了。

结婚两年后,女儿德出生了,小家伙的问世让这个家庭平添了许多快乐。当时农村还没兴起农业产业调整,农民大多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都比较清苦。就在女儿两岁时,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李带着女儿到北京去打工。丈夫德会开车,就跟人跑运输,李则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打点零工。

虽然身在北京,但李心却无时不在惦记家中的两位老人,每月发工资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公婆寄回去家中的开销,逢年过节,无论多忙,她都会和丈夫回家去和公婆团聚。公婆在家种田理地,他们夫妇二人在北京打工挣钱,李家的日子过得幸福殷实。1995年,儿子德宗辉北京出生,为这个幸福的家庭更增了一丝喜气。

天有不测风云。__年末一天,原本身体硬朗的婆婆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后经诊断患上了脑瘤。为了让家人安心,李带着一双儿女回了家。她一边照顾公婆一边耕种自家十多亩承包地,丈夫凭着驾驶技术给别人跑长途运输。__年婆婆做了脑瘤切除手术,却留下了后遗症——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刚开始婆婆要么赌气不吃饭,要么口齿不清地嘟囔。李知道好强的婆婆那是接受不了瘫痪的现实,就一边给她洗脸,梳头,洗脚,按摩,一边给她讲在北京的生活和趣闻趣事。慢慢的,老人心中的郁闷化解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逐渐地会自己吃饭、自己翻身、会自己坐起、有人扶着会下地挪几步,虽然每一个动作完成都很费力,但婆婆病情的好转让她的心里装满了希望。

见惯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突然窝在家中伺候瘫痪病人,她的心一时无法平静。再加上她性子急,又缺乏护理病人常识,常常是到婆婆拉尿到床上还不知道,孩子放学回家后才发现饭没做好。那段时间,丈夫天天长吁短叹,两个孩子异常安静,公公天天抽闷烟,婆婆每日以泪洗面。她意识到,必须调整心态,做好家中的主心骨。

从护理婆婆开始做起,她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依照医生的吩咐,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方面仔细的护理老人。看到老人一天天好起来,丈夫笑了,公公眉头舒展了,孩子又有欢声笑语了,一种久违的快乐又重新回到这个家。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李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生活却又一次考验了李。__年冬季,公公突患脑出血,留下了右侧身体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说话口齿也不清楚。一家人都懵了,已经瘫了一个,再瘫一个,可咋办?

“我能伺候好他们两个,你们放心吧。”面对家人痛苦的眼神,她知道自己是家中的主心骨,绝不能垮。

白天干农活,回家就伺候一双瘫痪在床的公婆。不论再忙再累,给公公婆婆喂饭、擦身子总放在第一位。做完家务,再给公公婆婆按摩,每次都累得手软胳膊疼,但看到公公婆婆舒心的笑容,她觉得值了。

年复一年,李每天重复着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只要是公公婆婆爱吃的饭菜、只要是有利于老人健康的食品,她都是尽最大的可能来满足,从不计较花钱的多少,而她自己却从不和同龄的媳妇们比穿戴,朴素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在她的熏陶下,两个孩子也十分尊重孝敬爷爷奶奶。他们主动帮李给老人喂饭、洗脸、接大小便、陪爷爷奶奶聊天、扶爷爷出去晒太阳,节假日里还和妈妈一起干农活。更令她欣慰的是,懂事的儿子考上了哈尔滨体育学院。

真心终于换来开心。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啊。”邻居说他有福气,公公却说,“都是媳妇照顾得好,让我多在世上活了几年。”

左邻右舍也说:“没有李孝敬之心,她的公公婆婆活不到今天呀。”

也曾有人问她:“你这样累死累活的干,值吗?”她淡淡地一笑,“没有什么值不值的。说实话,在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照顾公公婆婆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源头。如今,生活还在继续,面对一双半瘫的老人,面对一双懂事的儿女,面对因劳累身体大不如从前的丈夫,李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值得珍惜,再苦再累都值得!因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3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

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4

八十年代初,作为居民点的试点,他们村全部都改建楼房。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房子只砌了一层就停工了。奚春琴就和丈夫商量把前面阳光充足的大房间让给公婆住,而她和丈夫则睡在楼梯间。看到那里地方狭小且阴暗潮湿。公婆很过意不去,执意要把大房间给小夫妻住。可奚春琴却对公婆说,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要住的好一点,让你们幸福快乐地安享晚年,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等今后经济好转,把房子造好了就行了。而这一住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岁月流逝,公婆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行动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细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时,奚春琴总是陪同前往,不敢有丝毫闪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而奚春琴总是想方设法为两位老人添置衣物,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里里外外的事情从不让丈夫操心。

18年初,随着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楼房也被拆迁了。在租房过渡的两年时间里,奚春琴夫妇为让两位老人过得舒适些,坚持把床让给两位老人,而他们则打地铺。

19年奚春琴退休了,并且娶了媳妇有了孙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时候,由于房源紧张,她家暂时只分到一套中户。为了让两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儿子儿媳与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围的人无不羡慕他们有这么一位好媳妇。

20年底,公公因为年老体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又不太好,这样照顾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饭、换尿布擦身体,还请理发师到家中为公公剃须理发等等不一而足。__年2月,感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浓浓的亲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亲人而感到悲伤与孤独,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对老人百般呵护,嘘寒问暖,每天还带着老人在小区散散步,让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媳妇这么孝顺,婆婆曹巧英对她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春琴比亲生女儿还亲,有媳妇的精心照料,她现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时,奚春琴还关心儿子的事业,全力支持他们去外地创业。奚春琴为人谦和,与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她还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

奚春琴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爱的好妻子;儿子、媳妇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__年她被新北区妇联评为“十佳好媳妇”的荣誉称号。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称赞和尊重,形成了孝亲敬老的小区新风尚。

孙培娟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孙培娟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采编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孙培娟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孙培娟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女儿三岁时,公公却得了严重的脑血栓,经多方治疗后,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辞掉了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是这样,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终于在治疗了十几年后与世长辞,撒手西归。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消沉了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看到婆婆这样,她便和爱人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和婆婆能谈得来的人,都来帮助跟她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婆婆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心灵手巧,针对这一点,孙培娟手把手的教婆婆修鞋垫,织围巾,分散她的注意力;晚上,又把一天的趣闻讲给她听;星期天,还让孩子陪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孙培娟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孙培娟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孙培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5

我九二年漯河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九四年元旦嫁到婆家,算来已有十六年了。公公婆婆都是市郊的农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十六年来我和公公婆婆一直住在一起。十几年的共同生活使本来不曾认识的婆媳产生了浓浓的亲情,由刚结婚时的不适应,发展到相濡以沫,靠的是我和婆婆的相互宽容,我和丈夫几乎是白手起家,结婚、生孩子、建房子婆家没能力管,看到别人婆家为其买的房子,我心理也曾经不平衡过,但天生菩萨心肠的我看到公公婆婆年迈的身体、亲切的笑容,就不忍心抱怨什么了,二零零年我儿子出生时,老人给孙子五百元钱,我又让他们拿走四百,剩下一张作为婴儿的见面礼,我想:我们物质生活不富有,我们还可以拥有宝贵的精神生活,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也可以过得赛过神仙。再说,我和丈夫都有工资,虽说撑不着但也饿不死。当九几年我月工资四五百元时,总是二十、五十地给婆婆钱,让她串亲戚,逛庙会。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对天生的矛盾无法解决。我就从来不这么认为,而且在与公婆的相处我付出了,中得到很多很多的温暖。其实公婆对我特别好,她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思想很简单,对外界事物懂得很少,只晓得天天骑着三轮车下地干活,回家做做家务活。当然,我也努力去做她的好儿媳。在生活日常开支上,我尽可能地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消费水平尽量和两位老人保持一个水平线。偶尔从街上买来奢侈品,给他们报价时也是大打折扣。当老人头痛脑热时,我就抽时间带他们去医院看并拿药。我感觉我和公婆的关系特别好,有时我和丈夫有小毛病时公公也是毫不客气地批评我们。但我理解到的不是那不好听的话语而是他对我们的关心。

在日常生活上我特别注意老人的心理需求,闲时陪她们说说话回忆回忆以前的事情,还给她们讲解电视中的新闻,并买来些古装戏及现代戏光碟丰富他们的生活,通过看电视、聊天沟通,老人对现实中的事情的认识水平基本和现代人差不多。当我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人孩子外出走亲戚,逛庙会,逛漯河食品节时,邻居们羡慕的眼光让两位老人充满了自豪感。

在姑嫂关系中,我特别注意对两位姐姐的态度。她们对我这个兄弟媳妇很亲,我也总是在节假日做好吃的请她们来,全家大人小孩,尽想天伦之乐,虽说一顿饭下来,累得我腰酸背痛脖子疼,但我觉得我的付出换来了全家人的快乐,很值得。

这些年,我所做的事情中有两件大事最让两位老人满意。第一件是06年我倡导和参与了旧房翻新工程,新房修建持续了一年多,07年暑假我和丈夫趁沙河边旧房拆迁之际,买了许多经济实用的建房材料,两层的楼房建成只花了三万多块钱。其间虽说我们出了力,流了汗,脸晒黑了,手粗糙了。但换来了全家人住上新房的幸福感觉,婆婆公公在亲朋好友面前表述我的功劳的时候,很多人说:“以后我儿子如果也能找到一个当老师的媳妇,那可是我烧高香了。”这让我感受到了有知识、懂道理原来如此受益,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第二件事就是催促婆婆有病提前上医院。婆婆有时思想很顽固,特别是怕看医生,有小病时不吭声,不等到病急坚决不就医,08年春天的一天,她说左胳膊疼,全家人以为是盖房的时候累的,又过几天,她说腿疼,我就问她是不是左腿,当她说是的时候,我意识到同一侧的肢体疼痛有可能是脑血管病,让她去医院检查,她说什么也不去,并一再说没什么大不了的病,我让丈夫做她的思想工作。最后,在丈夫的逼迫下她才同意去检查。结果一检查,医生说是大脑中小血管梗塞。如果不及时输液,慢慢就会发展成为偏瘫,婆婆听后吓哭了。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身体完全康复。在医院期间,因为两位姐姐事忙没经常守候,同病房的人都以为我是她闺女呢。

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家庭中琐碎小事很多,只要你爱自己的丈夫,就一定要爱他的家人,因为是他的父母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你准备了你的另一半。你是公公婆婆劳动的最直接的收益者。如果为一些小事在乎太多,丈夫只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反过来会大大地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幸福就会离两人越来越远。所以,我劝告天下媳妇们:怀揣一条博爱的绳子,你将会栓住爱情和幸福。

以上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心得和感触,别的方面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虽然大家都推举我当这个“好媳妇”,但我也认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反思。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对学生,对亲人、对同事、对他人撒播爱的种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6

今年36岁,她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对这个媳妇赞不绝口,令人们印象最深刻也最具有感染力的是她的笑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那张乐观灿烂笑脸都会温暖每个人的内心。

百善孝为先,她从嫁过来就和公婆一起住,在生活上孝敬公婆,从来都没有和婆婆红过脸,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丈夫、公婆、孩子的饮食起居。十几年的共同生活使本来不曾认识的婆媳产生了浓浓的亲情,由刚结婚时的不适应,发展到相濡以沫,靠的是她和婆婆的相互宽容,相互包涵。她说,居家过日子琐碎小事就是很多,但是只要你爱自己的丈夫,就一定要爱他的父母,结婚以来,一家人从没吵过架红过脸。

她不但在生活上照顾婆婆,而且还在工作上辅佐婆婆,她的婆婆张书云是一名人民教师,如今是村里的副支书。婆婆退休后在村里办起了繁星幼儿园,但是毕竟上了年纪,婆婆一人撑起这幼儿园负担太重,于是她和丈夫辞去外面的工作,回来担任幼儿园园长,一心一意的努力把幼儿园办好。起初,幼儿园的生源不是很好,她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没事儿的时候就研究教学方法和儿童心理,尽可能的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她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着,也对幼儿园的管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钻研摸索着,在她和丈夫的努力下,幼儿园越办越好,成了永丰路最大的一所幼儿园。邻村的家长们都抢着把孩子往幼儿园送,现如今幼儿园有300个多孩子,小班,中班,大班都齐备,里面还有这十多个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繁星幼儿园已经初具规模。

还担当着村里计生专干的职责。平日里幼儿园的工作就已经很忙碌了,但是为了村里和办事处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落实和实施,就自告奋勇担当起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也正因为平日里她的人缘好,才能让这个劝说_的工作好做一些。这个工作忙起来就不分白天晚上的,相当辛苦。并且还是得罪人的事儿,苦口婆心的劝说超生家庭的村民,将心比心,让人们真切的理解国家政策,做通了不少人的工作,为村里工作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她还担任着村妇代会主任的职责,婆婆非常支持她,和她一起组织妇女们创建美丽庭院,组织妇女们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并组织志愿者宣传创建知识。

走进家庭,屋里屋外井井有条,气氛温馨。一家人的善良朴实,让她家赢得了街坊邻里的称赞。别人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找上门来,她和家人总是尽力相助,用真诚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7

前东社区居委会,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普通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前东社区建材小区的申菊英,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东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51岁的申菊英尊纪守法,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_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她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在事业上她兢兢业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她带头_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她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做榜样,她的儿子姚亮以大学毕业,为祖国贡献力量。

申菊英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先后被评为区级十星级文明户和全县五好家庭。

申菊英与同在农具厂工作的姚会元认识相爱后结为夫妻。申菊英的公爹、婆婆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种田维持生活。1983年,她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想把二老接到县城与他们一起生活,可是老公爹心里顾虑重重,他是姚会元继父,认为自己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能行吗?就算是与亲生儿子一起生活,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他担心将来大家会闹得不欢而散。申菊英看出老人的顾虑连说带劝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一住就是二十年。二十多年来,申菊英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呼都是申菊英来做。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工作忙,两个妹妹都不在父母身边,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申菊英的肩上。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申菊英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有一年冬天,老公爹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申菊英照顾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脸的痛苦状。细心的申菊英立刻瑞起尿盆给老公公接小便,老人感动的热泪直流。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能活到80多岁与她细心照料分不开。

1994年,申菊英下岗了,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开办了一家煤气灶具经销部。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申菊英事业有成,还创办了自己的事业,家里富裕了,但她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她听说社区居民的下水道年久失修,经常堵塞,尤其一到雨季,雨水积在巷道里漫灌到部分居民家中,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社区居委会想为居民解决问题,苦于无处筹集资金时,申菊英主动站出来,带头捐款,并帮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的地筹集资金,找人修好下水道,彻底解决居民的难题。建材小区居民区的巷道没有硬化,一遇雨雪天,巷道泥泞不堪,申菊英带头捐款,并参与了巷道硬化。由于申菊英乐于助人,左右邻居煤气灶具出了毛病,只要招呼一声,她很快上门维修,从不收一分钱,她的淳朴、善良、宽宏大度、慷慨大方、一直有口皆碑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8

2003年她与丈夫结婚,一直孝敬公婆,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不幸的是公公于2006年十月查出患有肺癌,公公病情发展的很快,没过多久就不能进食了,为了能让公公能够多维持些日子,也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她每日在工作之余抽空回家为公公做可口的粥饭,和婆婆一起一口一口喂公公吃饭,让本已神志不清的公公留下了两行眼泪。不久公公去世了,她们一家三口便和婆婆住在了一起,婆媳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没隔一年,婆婆的大儿子和儿媳妇也不幸遇害,白发人送黑发人,婆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让她一时承受不起,无疑是雪上加霜,终日以泪洗面,还常常会说一些自暴自弃的话语,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是她整日陪在婆婆身边耐心地开导她、服侍她,让她的内心重获自信。在日常生活中,她很重视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时间就陪婆婆聊天,婆婆的亲戚朋友来了,她总是热情招待,遇到与婆婆有分歧的事情,她总是心平气和地和婆婆沟通交流、消除隔阂。每次外出买东西,看到合适的总会给婆婆带一份,知道婆婆的要不好,她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超市为老人家买按摩器和足浴盆。这些年来,婆婆的饮食起居都有她一人服侍,同龄的老太太经常开玩笑的逗她一看你就不像在儿媳妇跟前受委屈的,穿得好,脸色也好!她会高兴的说:我这个小媳妇啊,比女儿还贴心!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两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他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情上,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版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不铺张浪费。

培养孩子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碎事情很少让丈夫操心,让丈夫安心工作。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说:她是我最好的老师。曾经学过教育学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他没有过多的唠叨,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的东西,儿子就先给奶奶吃,奶奶不吃就硬往嘴里塞,还学着电视上的说家有一老是一宝。

别人的星期天一般都是调养精神,吃喝玩乐的一天。而她的星期天确实七天中最忙活的一天。接送孩子上第二课堂、陪婆婆逛菜市场、做可口的饭菜......她丈夫深有感触的说是媳妇给了他家人的温暖和幸福,他是我们家的调和剂,她为家里付出的太多了!而她却乐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他认为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最美儿媳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9

今年38岁,是我村的孝亲爱老好媳妇,丈夫今年37岁,公公早已过世,婆婆当年由于忍受不了生活的压力,也弃家而去,那时的还未结婚,便独自一人承受了亲人的离别和生活的压力。直到嫁过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重新享受到了家的温馨欢乐,异常是因为儿子的出生,更让这个家庭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父亲兄弟三人,大叔伯是一个多病的孤寡老人,三叔公是一个腿有残疾的病人,随着儿子的出生,做了父母才更懂得尊重老人、理解老人的和毅然把二位叔公亲自接到自我家中,当作自我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着。

起初二位叔公过惯了孤独的单身生活,刚踏入这个温暖的小家庭处处不踏实,事事细心着,吃饭总是吃不饱,话也不敢多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一次吃饭的时候,加秀便会用大汤碗给叔公盛上满满一大碗,怕剩下饭浪费了可惜。衣服好换洗了,二位叔公便偷偷换下衣服藏起来,想等侄媳妇走了再自我洗。但细心的加秀总是微笑着告诉叔网公,洗衣服是女人的活,村里自来水方便,水池也方便,年轻人用不几下就洗好了,把二位老人接过来就是为了让老人享受到家庭的欢乐和温暖的。

的丈夫因为生活的压力常年在外打工,家里还有4亩多地,孩子还小,还在上初三,加秀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不管农忙、农闲季节,加秀总是一日三餐把叔公伺候的舒舒服服。本来已80多岁的大叔伯此刻看起来很精神,就象70岁的老人。腿有残疾的三叔公整天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确不象一个光棍,倒象一个名副其实的子孙满堂的老人。丈夫每一次往家打电话总是一句话:“加秀,咱家里都好吧?”叔公们此时便会微笑着大声说:“世元,我们都好,多亏你给我们找了这么一个好儿媳,你就安心在外干活吧!”

178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