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

时间: 福萍0 分享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范文

“时代楷模”郑翔二十多年如一日,立足社区岗位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服务,不断创新社区工作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精选篇1)

郑翔同志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思维活跃,开拓创新,廉洁自律,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关心弱势群体,真心实意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她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十大女杰、中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社区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光荣当选为党的__代表。

她从事社区工作十多年来,不断创新思路,在扬州社区工作中先后创下了15个第一,如设立了“社区110”、雷锋信箱、出刊了社区《和谐文昌》简报、成立了慈善超市、建立了为老服务综合体、创建了第一家社区邻里中心等载体,在社区建设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做出了表率。为凸显社区特色,郑翔同志创作了社区之歌、社区徽标,并总结出了全国首个“郑翔社区工作法”,简明扼要、朗朗上口的48个字,称得上走出了具有普适价值的社区建设新路径。

作为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特困家庭多、失地农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的特点尤为突出。为帮贫扶困,她与30位困难老人、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争取帮困、助学资金519200元,帮助困难人员达1000余人次,筹集抗震救灾款20万余元,为身处困境的人们送去温暖,在关爱社区困难群体方面作出了表率;为解决社区失地农民、下岗失业职工的吃饭问题,她牵头实施了“家门口饭碗”工程,亲自出去跑业务联系厂家,使社区的失地农民、下岗失业职工在家门口通过手工加工业务就能赚取一定的报酬,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

为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她还创新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异地养老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全新养老模式,满足了老年人的家政服务、卫生医疗和精神关爱需求,得到了老人满意、子女减负、促进就业、社会和谐等多赢的效果,使居家养老更具实际意义。同时,在成立的扬州市第一家老年公寓中安装老年人智能看护系统,增设危急报警设备,提升硬件条件;通过引入专业社工开展营养配餐、心理慰藉、复健康复等专业服务,提升软件层次;依托社区“为老服务综合体”构建区域配餐中心,承接街道12个社区为老服务配餐任务,以此辐射整个街道乃至更广区域。

在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和创新社区治理方面,她一直坚持“五有”(有理念、有内涵、有特色、有活力、有品味)、“五化”(网格化、扁平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社区建设方向,紧扣“平安社区”和“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不断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14年,她创新成立了社区治理委员会,建立了民情工作站,通过“提议、合议、群议、决议、评议”五议工作法,充分发扬民主依法治居;有力推动“三社联动”,她率先成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社会组织的发展得到大力推动,将涉及社区管理、志愿服务、公益服务、文化体育、社区教育、养老助残、困难救助等诸多领域的35家社会组织系统规范化,逐步完善自主发展、门类多样、不同层次、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构建了“社工、社会组织、公益项目+义工、志愿组织、志愿项目”的3+3模式;推进了居站分设,划分睦邻区域,充分发挥网格长的作用,及时解决社情民意;建立了“社区企业”,推进“慈善超市”市场化,成立爱心超市,以市场运作为方向,逐步发展社区福利;整合周边商户资源到信息平台,构建b2c(商户对顾客的电商模式)信息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成立了8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和25支文化活动队伍,开展大小活动2000余起,持续开展“好居民、好邻里、特色家庭、和谐家庭”评选活动,有力推进志愿者积分制,调动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创新一核多元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完善以人为本的全覆盖服务网络,营造崇文尚德的家园式邻里关系,并将社区治理新实践在全国综治视频会议中推广,起到了引领作用,得到了中央政法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作为分管街道12个社区的党工委副书记,她进一步创新基层社区管理,将文昌花园社区的成功经验在全街道辐射,鼓励各社区创新思维,定期开展社区讲坛和创新创意大赛,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设立了曲江街道e邻社会工作事务所,支持180个社会组织发展公益项目,近年来12个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多次获得省、市、区政府资金扶持。

郑翔同志用三年时间将一个硬件设施落后、困难群体扎堆的宝塔社区领上了良性发展的正轨,创下了爱心社区特色;用10年时间使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文昌花园社区获得了“全国文明社区”及“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等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荣誉。2012年6月28日,社区又荣获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她也代表全国获此殊荣的10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在中央表彰大会上做了题为“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的发言,得到了参会领导以及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并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__期间,她将精心设计制作的《幸福美如花》的笑脸图和一套《喜迎__百姓的心声》诗歌书画作品集等礼品,送到了会上,用实际行动宣传了扬州,展示了以文昌花园社区居民为代表的扬州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她的努力下,2014年曲江街道也荣获全国和谐示范街道,是扬州市首批、广陵区第一家获得全国性荣誉的街道。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精选篇2)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古运河畔的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郑翔一如既往开启“连轴转”的一天。“走,出去转转!”郑翔不爱坐办公室,一双运动鞋、一本民情日记是出门的“标配”。

把“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当作信仰,郑翔走遍社区的家家户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把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建成“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社区“当家人”,成了1.2万多名社区居民的“心尖尖”。近日,省委宣传部授予郑翔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急性子”也是“慢性子”

“郑书记您来啦,‘日托班’真不错,我们老两口接送孙女轻松了不少!”“今儿做纽扣装订,纯赚200多元,多亏您指路!”“家里杏树快开花了,等果子熟了送您尝尝!”郑翔一路走来,时不时会被居民叫住。她走到哪里,笑声便会在哪里响起,居民的笑脸便会在哪里绽放。

“居民都很‘宠’她。”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桂香这样描述。一个大热天,社区办公室来了一个驾轮椅的年轻人,指着墙上的照片表示要找郑翔。郑翔过去一看,原来是她曾经照顾过的残障居民俞刚。俞刚满头大汗,一看就是驾轮椅走了很远的路。郑翔递给他一瓶水,俞刚不能讲话却努力示意让郑翔喝,然后指着自己的心又指了指郑翔,意思是说想她了。“大热天他驾轮椅一个多小时,只是为了来看我一眼。”郑翔瞬间落泪。

在很多居民看来,郑翔是“急性子”,也是“慢性子”。常常一有电话打进来,郑翔都是“好的,马上来”,立马起身。但找她反映、倾诉,再鸡毛蒜皮的事情,她都不厌其烦。在儿子李翰文眼里,妈妈心里的那杆秤总是偏向“外人”。有一年除夕夜,郑翔一连接到8个求助电话,丢下团聚的一家人,出门去处理。

“妈妈,你的电话,为什么别人打都灵,我打就不灵?”李翰文幼年时不解,长大后却心疼妈妈。原来刚到文昌花园社区工作时,郑翔为尽快走进居民心里,将4000多张印有自己电话的服务卡送上门。“找郑翔,不劳神,拨打‘社区110’,解决问题就是灵。”夫妻吵架、孩子上学……只要打郑翔电话,她都会第一时间送上帮助。

“但凡遇到咱居民,不管好事难事,她总要唠上几句。”在文昌花园社区,无人不识郑翔,也无人不赞郑翔。

“记民于心”练就“民生慧眼”

“只要真心待人,居民必定能感受到这份真诚!”郑翔说。

中午11点,住在文昌花园社区九如城康养中心的杨金宝夫妇来到餐厅,坐等开饭。狮子头、土豆烧鸡、药芹炒肉丝、包菜汤……望着墙上挂着的一周菜谱,杨金宝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在二老居住的单间里,两人的结婚照挂在显眼处,洋溢着晚年生活的幸福。

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并不多见。郑翔在户情调查中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多达170位。如何把养老院“搬进来”,实现“家门口”幸福养老,郑翔花了不少心思,跑合作、拉资金、找对接……2011年,文昌花园社区办起扬州第一家社区托老所。如今,吃饭、住宿、玩乐等10大类50多项无偿和低偿服务涵盖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老人们在这里安度晚年。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句话始终记在郑翔心头。最近,文昌花园小区门口常停着几辆大巴,专门接送“家门口饭碗”项目的员工上下班。望着员工日渐增多,社区居民、项目负责人李树香乐得合不拢嘴。2006年,李树香到社区讨要低保,郑翔结合社区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多的情况,帮助李树香打造“家门口饭碗”项目,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做些简单的手艺活补贴家用。随着业务扩大,现在400多名居民成功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婴幼儿照护中心、红石榴广场、睦邻会馆,一座座民生工程拔地而起;老干部党支部、志愿服务队、社区旗袍队,一支支队伍成立壮大……这些民生成果都是郑翔一一创立的。

“百姓小事”办成“关键大事”

文康苑是2002年建成的老小区,近四成居民是老年人,因为没有电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很少出门,加装电梯成了居民的迫切需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低层楼房居民的不情愿与高昂的加装电梯费用,郑翔奔走协调,先后召开30余次协调会;积极对接住建局,拿出电梯规划设计方案;联系水、电、燃气等公司,帮助居民申请减免开挖基坑和线路改造费用……文康苑成为扬州第一个成批次签约加装电梯的老小区,已有16部电梯完成签约。其中,7部电梯已经竣工,2部正在施工,7部正在协调相关手续。

“坚持把百姓的小事做好,就是做好服务百姓这件关键大事。”文昌花园社区30多平方米的慈善超市宽敞明亮,货架上放满了大米、衣被等各种生活必需品。社区困难家庭、困难户多,怎样帮助他们?郑翔尝试推行“慈善社会化”,慈善超市应运而生。困难户拿着“救助卡”,每月能领到免费的米、油、衣被等物品。谁给慈善超市献爱心,如何让慈善变成自觉自愿?郑翔又想到办爱心超市。社区居民在爱心超市可享受福利价,而按正价购买则算作溢价捐赠。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按星级可打折购物,超市盈利部分则注资“社区基金”,用来反哺困难群体。

始终保持初心和热情,时刻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每一件百姓事。年近六旬的郑翔,身体里仍然奔腾着强烈的闯劲与干劲,她说这股劲来自父母。郑翔的父母年轻时离开扬州支援山东,她一岁半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边工作边养育郑翔兄妹4人。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一肩挑,父母对国家“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责任感,让郑翔一直坚定地认为:“组织既然信任我,我就一定不让一户群众在幸福路上掉队。”

“你好,我是郑翔,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就在附近,马上过来。”熟悉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这是郑翔对居民的承诺,也是她坚守的信仰。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精选篇3)

主路宽阔洁净、外墙粉刷一新、停车整齐有序……如今的扬州文昌花园小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幸福感十足。“谁能想到,18年前这里还是脏乱差小区。郑书记来了,小区立马‘活’了,居民也有了精气神。”文昌花园小区的巨变,让在这里住了近20年的张同元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第一个大型拆迁安置社区,后来能成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文明社区,离不开“领头雁”郑翔的执着努力。这些年,作为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翔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推出20多项首创之举。她探索出“郑翔社区工作法”,总结了“抓党建、开新路;个性化、建支部;选代表、中心户;筑堡垒、形象树”等经验,并在全市推广,在全国各地作报告30多次;她探索出“五议工作法”,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都要经过提议、合议、群议、决议、评议,赞成票达85%以上才能通过;她探索出“一核三环”标准化治理模式,引导社区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

如今,文昌花园社区逐步实现社区治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社区呈现新面貌、新风尚、新气象,不断实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码幸福

一次性签约加装16部电梯,“悬空老人”圆了电梯梦

“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能被群众需要就是我们的本事。做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是郑翔在工作笔记首页写下的话语,这是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更是一位社区当家人的工作目标。

3月7日一早,家住文康苑小区15栋1单元的李树香买菜回家,到楼下看着“拔地而起”的崭新电梯,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家住在4楼,丈夫患有肺部疾病,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现在终于有了电梯。”

盼望加装电梯,除了李树香,还有很多人。

文康苑小区建于2000年,常住居民中约有40%是老人。对住在高楼层的老人而言,没有电梯,上下楼是个难题。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郑翔争取到将文康苑小区作为广陵区四星级小区改造试点的机会,把居民楼加装电梯纳入“适老化改造”范围。

老楼加装新电梯,对居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不过,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意见不统一,是电梯加装的‘拦路虎’。”郑翔说,为了推进电梯加装工作,她成立了党建引领文康苑老小区改造暨加装电梯协调小组,建立行动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召开几十场矛盾协调会,解释相关政策,化解居民意见分歧。“电梯装不装”“费用如何分摊”……全由居民说了算,最终拿出了令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截至目前,除了已投用的电梯,文康苑小区一次性签约了16部,其中8部已完成、8部正在推进,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电梯加装密度最高的老小区。

“改”出活力

改建高标准篮球场,让运动达人尽享“大汗淋漓”

文昌花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今年刚满“18岁”。十八岁,正青春,活力满满。

郑翔在工作笔记中一直重复这么一句话:“群众大事小事都在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老百姓当成自家人,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只要一心对群众好,群众就一定会说好。”

“晚上打球吗,老地方,还是在我们小区篮球场。”从2021年起,42岁的社区居民茅炜几乎每天下班都会打电话约球友打篮球,“约球”的重点是“我们小区”,言语中充满自豪。

为推动居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运动的快乐,2021年5月,郑翔联合相关部门将小区的网球场改建成高标准篮球场。郑翔说,通过走访征集民意,发现小区内网球爱好者寥寥无几,但篮球达人却有数百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中青年,他们希望小区有个篮球场,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打球。

傍晚,一场“三对三”球赛后,茅炜大汗淋漓,直呼“痛快”。他说,打球是他的最大爱好,原来要开车20分钟到李宁体育公园打球,“现在家门口就能打,节约了时间和通勤成本,要为社区的改造点个赞!”

近十年来,在文昌花园社区辖区的文昌花园、鸿泰家园等小区,像篮球场这样的健身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鸿泰家园小区新安装的太阳能智能健身器材,可采集健身者的运动数据,居民只需扫描健身器材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自己的运动次数、运动时间、消耗热量等数据,吸引了许多曾在健身房健身的年轻人前来。他们表示,社区的一次次“小改造”,让老小区焕发了新活力。

“议”出文明

“有事多商量”打通推广垃圾分类的“最后一米”

郑翔整天风风火火地忙碌着社区的大小事,用两只“铁脚板”、一副“热心肠”践行着“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的工作格言。正如她在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小小社区,千头万绪,民事小事都是治理大事,做好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捧出一颗真心,与老百姓交心,才能得民心。”

去年9月16日晚7点,文昌花园社区里,一场居民议事会正在召开。50多名居民商量着垃圾分类房设在哪、垃圾几点托运等问题。

“老小区人口密、空地少,大家‘寸土必争’。”郑翔说,这样的议事会,最近开了不下10次,最终大伙儿达成共识:垃圾房向东北稍微移一些,垃圾拖运车辆在小区外围作业。

郑翔说,文昌花园社区有1.2万人,能成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文明社区,靠的就是不断创新“居民自治+社会组织”服务模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引导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去年9月1日起,《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有居民抱怨“扔垃圾变麻烦了”。郑翔说,居民一时不理解很正常,阵痛期肯定会有。她逢人便说,垃圾分类坚持下去,眼前可见的是蚊虫少了、环境整洁了,长远看是造福子孙,何乐而不为?

为方便社区老人扔垃圾,郑翔想了不少办法。每天,一辆“流动垃圾车”走栋串户,开到各单元门口,老人们将事先分类好的生活垃圾拎至楼下等候。小区老人习惯清早出门扔垃圾。为此,郑翔与负责“流动垃圾车”的志愿者商量,把收运时间提前一点,真正打通了推广垃圾分类的“最后一米”。

同事王婷感慨:“郑书记想干事、会干事,也总能干成事。她干的事情,都是群众喜欢的。”

现在在扬州,提到文昌花园社区,人人都竖起大拇指。截至目前,文昌花园社区先后获评“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郑翔工作法”获评“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之一。郑翔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模范小巷总理”等荣誉。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精选篇4)

三月的扬州,看得见和风舒柳的景象,听得见花开萌动的声音。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到社区一线工作转眼已经20年。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满墙的荣誉牌匾记录下这些年郑翔做的点点滴滴。而在郑翔眼里,那面贴满社区居民笑脸的“笑脸墙”,才是她最满意的荣誉证。

对党忠诚、对百姓热诚、对业务精专,郑翔将“让老百姓幸福”视作一辈子的事业。在她的信条里,恪守本分本职本事,把百姓的事办好,百姓就会说好。

百姓大小事,没有分外事

1983年从大学毕业后,郑翔做过会计、在国企当过生产科长。2002年企业改制后,按她的能力和性格,许多人劝说郑翔去创业,肯定能成功,但她还是听从了丈夫李春来的建议,放弃了创业念头,竞聘走上了广陵区宝塔社区主任的岗位,为老百姓服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负责人就是那个穿针引线的人。到了社区应该做什么?花三年时间,郑翔在实践中摸索,把宝塔社区打造成了“明星社区”。2005年文昌花园社区成立,组织选派郑翔到新社区任职,这道题再次摆在了她面前。

郑翔的风格是边干边思考。当时的文昌花园社区“地偏人杂是非多”,郑翔从进门入户开始熟悉情况。白天居民家里没人,就晚上跑;居民平时忙,就周末上门……“个头不高腿很长,浑身充满正能量。”社区新书记很快引起了居民的关注,顺口溜也流行起来。退休居民徐树华体弱多病,儿子瘫痪在床,自从老伴去世,家里就失去了欢声笑语。郑翔得知后立刻召集社区班子成员,常去徐树华家,与她聊天、帮她干活、驱散她心头的阴霾。渐渐,这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访遍居民住户,郑翔跑出了感悟:“当好群众的服务员,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郑翔谨记在心。她发现,新生育政策实施后,社区0—3岁的孩子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孩子没到入园年龄,如何照料成了很多“上班族”的烦恼。“社区有场地,可以借社会专业组织办一个照护中心。”认准对老百姓有利,那就干起来。经过审批、筹资、招标等环节,文昌花园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去年开张了,首批30名婴幼儿在育婴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带娃难”迎刃而解。

郑翔爱“找事做”,有人建议:“何必没事找事,就不怕自己忙了一身汗,群众还是不点赞吗?”郑翔坦然回答,“只要我干得好,群众怎么会不说好?只要百姓有需要,就没有分外事。”

办好百姓事,擅用好办法

去年,党的__在北京召开,作为党的__、__、__三届党代表,郑翔和前两次一样带去了居民的献礼。这次是一本居民们编写的《宜见扬州好地方》线装书,书里写满了居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描述和赞美。而这背后,是郑翔这些年不断满足居民各类需求的不懈探索。

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郑翔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服务千家万户要把事做好,不仅要保持激情,更要拿出办法。

社区里的文昌花园小区居民群体庞大,经过17年的治理,当年的“三多三难社区”已一跃成为“全国文明社区”。“郑翔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居民素质迅速提升?”全国各地的社区赶到扬州取经,而郑翔牵的“牛鼻子”就是创设“最美文昌人”奖项。

“年底,文昌花园小区的居民代表们会坐下来自荐推荐优秀居民,然后再由网格员投票,最后由社区文明评议团评议、公示。通过典型引领,大家在争做文明居民方面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小区居民叶长富去年荣获“最美文昌人”,他说,社区现在有28支志愿者服务队,居民争着加入其中,在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可以兑换他人的志愿服务,所以每个志愿者都觉得作为小区一份子不能坐享其成。

用引导居民自治这样的“新办法”解决“老问题”,郑翔还将这些“新办法”提炼总结,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郑翔工作法》。“抓党建、开新路;个性化、建支部;选代表、中心户……”工作法让社区的服务管理实现了项目化和专业化,引来各地社区干部学习效仿。

服务无止境,奉献显初心

在平凡、琐碎而庞杂的工作中,郑翔深深体会到,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可走,但有大道可行,就是要时时处处落实好党的政策,尽力把该做的事做好,既让群众满意,也给党员干部放样子。

“对百姓的事,我们永远不要说不,哪怕这件事不是你的分工。也不要畏难,先做了再说。”文昌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乐玥对郑翔的教导记忆深刻。2021年夏秋疫情防控正值关键期,肩负4200多户居民疫情防控任务的郑翔一度每天只睡2个小时。有天夜里,乐玥在跟郑翔讨论核酸检测点位的安排,谈话间,郑翔坐着就睡着了。乐玥悄悄给她盖上衣服。只过了约10分钟,郑翔猛地睁开眼睛,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抱歉着让乐玥继续谈工作。“什么是优秀党员,郑书记就是。她不仅凡事想在前,还带头干在前。”乐玥说。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把文昌花园这个大家共同的家园建设好,郑翔按照党建区域化的思路,将全社区408名党员划归14个网格特色党支部,让每个党员有事做。“今年我们党支部一个重要计划就是服务社区的残疾儿童,让他们得到更多照顾和关爱。”社区居民张同元是社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将今年党支部的工作计划报给社区党委后,郑翔当即表态:“老干部们让党的关爱遍及更多人,这样的活动社区全力支持。”

让每个居民都有服务他人的舞台。郑翔从社区党员中选了30户党建观念强、服务意识好的党员家庭为中心户,每个中心户就近联系1—10名党员、30户左右居民,由党员“带好一个家庭,带优一帮邻居,带活一片区域”。受此带动,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健康加油站等46个社会组织,以及28支民间服务队和23支文化活动队。如今,社区又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志愿者”的服务网络,让党员志愿者的电话号码都成了“社区110”。群众遇到困难,无论联系上谁,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所有创新,都是为了把服务居民这件事做得更好。”从党的__归来,郑翔创新形式把党的“好声音”及时送到群众心坎上。在居民广场、学校、企业……一有机会,郑翔便开启大会精神的宣讲。居民、学生、职工……社会各界的人们围在她身旁细细聆听:“民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奋斗目标,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__报告中勾画的宏伟蓝图每一笔都将惠及人民……”听到动情处,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将党的__精神落到实处,郑翔已经踏上了新征程:“文昌花园社区正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第一社区’为目标,用扬州之美、运河之韵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滋润居民的心灵。我和社区党员干部将继续做好每件百姓事,履行好‘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的承诺。”

“时代楷模”郑翔先进事迹2000字(精选篇5)

“我是来自扬州的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能够参加党的__,既感到荣幸和自豪,更感到使命和责任。”在党的__江苏代表团讨论会上,__代表、扬州广陵区文昌花园社区主任郑翔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由180张居民笑脸组成的长卷。“这是社区居民委托我带来的幸福笑脸,向党的__献礼”。

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第一个大型拆迁安置社区。2005年社区刚刚成立时,被形容为“困难家庭多、矛盾纠纷多、不良现象多”。 七年里,郑翔带领社区一班人以服务居民为己任,走门进户,联系群众,帮助困难弱势群体,关爱老年人生活,关心青少年成长,全心全意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实践中履行“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的承诺。文昌花园社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弱势群体保障好,邻里和睦人心齐,路平灯明环境优”,成为扬州市社区建设的标杆,在省内外闻名遐迩。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扬州市“十佳社区”,2012年,又被中组部表彰为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郑翔同志也先后当选为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社区建设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郑翔把社区作为自己人生的舞台,柔肩挑起千斤担真情谱写幸福歌。

居民心中的社区“110”

在文昌花园社区,有一个居民都耳熟能详的热线电话——82896110,这是郑翔的小灵通电话,就是这个看是普通的电话,每天都牵着社区里的“大烦小事”,居民们都亲切地称之为“社区110”。 小尹夫妇是小区里一户普通的居民,做点服装生意,一家三口日子还过得去。可不幸降临了这个家庭,爱人患上了肠癌。为了给丈夫治病,小尹用光了所有积蓄,卖掉了住房,在文昌花园小区租住了一间房屋,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服装也不卖了,平时生活很拮据,看着病中的丈夫,正在读书的花季女儿,小尹痛不欲生。绝望中,拨通了郑翔的号码。接到电话后,郑翔就上了门,带来一些营养品,又掏了200元钱交给小尹,诚恳地说:“千万要挺住,没有过不去的坎”。第二天,郑翔用最快的速度为小尹申请了临时救助,又办理了低保,组织辖区单位、居民和工商户为小尹家募捐。就是这个普通的电话,牵挂着所有居民的急难,给像小尹这样的困难家庭送去一缕缕温暖的阳光。2011年除夕,郑翔连续接了8个居民求助电话,有被锁在电梯里的、有家里跳闸断电的、有下水道堵塞的,她一一做好记录,并着手协调解决,在小区里奔波忙碌着。儿子打来的电话一次又一次响起,她一次又一次承诺马上回家。等所有的事情都办妥时,已经快九点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万家灯火,家家团圆,想到了儿子,她满怀愧疚。看到车篓里放着的张石芝老人特意为她写的春联和福字,心里又泛起阵阵暖意。郑翔的孩子身体并不好,经常生病,多么渴望得到母亲更多的照料。这些年来,她记不清多少次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医院,多少次答应孩子出去旅游而不能兑现。在孩子的日记里写着这样一段话:“妈妈,我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了,你放心”。郑翔常对社区其他同志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是我的天职。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其他人员的电话,都成了社区“110”。一个个小小的号码,就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线”,把社区和居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在郑翔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文昌花园社区是拆迁安置社区,低收入家庭多、下岗失业人员多。郑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到,不少下岗人员,年纪大了,又没有一技之长,重新就业难度大。能不能找一些在家能做的加工业务,挖掘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就业岗位,来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难。沿着这个思路,她和社区一班人在居民的帮助下,创办了“家门口饭碗服务社”。她听说开发区施桥镇有家鞋厂有外包加工拖鞋的业务,就冒着高温酷暑,骑着电动车上门联系,到了厂里,汗水湿透了衣衫。经过几次洽谈,争取到了拖鞋加工业务。几年下来,通过拖鞋加工,帮助近百个失业家庭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社区老党员李树香是个致富能人,她找上门,动员她当“家门口饭碗”的领头人。李树香二话没说,就干上了。自掏腰包为特困家庭垫本钱,腾出车库作为加工场地,四处奔波联系业务。几年下来,“家门口饭碗服务社”办得红红火火,400多名困难居民在家门口端上了“饭碗”。失地农民周寿云年龄偏大、缺少技能,还有一个重病的女儿需要照顾,郑翔和服务社把加工业务送到她家里,把加工要领教会她。现在,在家做做加工,每月能有二千多元的收入,周寿云常年紧锁的眉头舒展了,真诚地说:“是郑主任和社区帮我找到了金饭碗”。今年,“家门口饭碗服务社”被评为扬州市“十佳社会组织”。社区里老年人多,怎样让老年人生活的更幸福是郑翔又一个记挂在心的事。2009年,扬州市第一个社区托老所在文昌花园社区开张,孟介成老人今年91岁了,老伴已过世,子女也不在身边。现在,每周都有养老服务员上门照料他生活,每天他都要到托老所坐坐,聊聊天,看看电视,到了中午,老餐桌上是价廉物美的饭菜。2012年,看到社区里一家经济宾馆经生意不好,郑翔又多方寻求合作,筹措资金办起了扬州第一家社区老年公寓,社区养老又有了好去处。如今的文昌花园,已搭建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得到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精神关爱、文化娱乐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赢得了居民的称赞。为方便社区居民办事,社区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向居民提供8大类、36项服务。居民亲切地说:“大厅转一圈,等于跑几天;办事一个窗,再急心不慌”。为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在郑翔的带领下,社区还实行了错时工作制,早八晚九、节假日社区都正常工作,“社区错时上下班,居民办事不拐弯”。像这样处处为居民群众着想的事例在文昌花园社区、在郑翔身上不胜枚举。为帮助社区里智障居民,办起了社区公疗站,“智障人也有阳光”。为帮助困难群体,办起了社区慈善超市,给困难家庭送去关爱和温暖。为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社区阳光学堂成为助推孩子们通往未来的跑道,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办起了社区艺术团和周末剧场,文化活动天天有、月月新。为更了解居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建起了全覆盖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一本民情簿,记录百家事”,网格,成为郑翔和社区一班人深耕社区、服务居民的新舞台。正是因为能时刻把居民群众放在首位,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在社区民意测评中,文昌花园社区连续9次满意度达100%。郑翔和她的团队在为居民服务的点滴细微之中生动诠释着什么是“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廉洁自律赢民心

在社区工作实践中,郑翔深深懂得,社区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居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参与。怎样赢得居民的信任,靠的就是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服务。在文昌花园社区中心广场,有一个“阳光五务”公开栏,社区的党务、居务、事务、服务、财务等内容,如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情况、重要活动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低保办理情况、社区工作经费收支情况等,及时向居民公开公布,保障和扩大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下的社区”。在文昌花园社区,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已建立健全以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业主委员会、民情恳谈会、专题听证会等制度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民事民议民受益、民事民管民满意”。每个季度,郑翔带领其他社工走上讲台,向社区党组织和居民代表汇报一个季度来服务、管理和廉洁自律情况,接受居民群众的测评和监督。在社区网站上,她响亮地提出:“勤奋工作,廉洁自律,请居民监督”。社区居民小王40多岁,身强力壮,因与爱人性格不和离婚,与儿子住在父母家。为得到廉租房申请办理低保,条件不符合就把后门开到郑翔这里,到她家里送上礼品和购物卡。郑翔对他说:“我没有权利帮你办理低保,更不能收受你的财物。你生活有困难,可以帮助,没有住房,符合条件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后来,社区给他介绍了工作,为他儿子捐资助学,又给他申请办理了经济适用房。作为社区一把手,又是扬州的名人,托请她办事和照顾的大有人在。郑翔的原则是:有困难不请要帮,不困难再请不帮。在郑翔眼里,社区工作每天每刻都和居民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关乎到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只有把形象树起来,才能把群众带起来,共建幸福家园。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老百姓说社区好、干部好,就是念着政府好、共产党好。让群众受益、百姓说好,是郑翔扎根社区十几年来的郑重承诺和不懈追求。

1806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