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读《历史学人01:“强盗”资本家》有感心得

读《历史学人01:“强盗”资本家》有感心得

时间: 若木635 分享

读《历史学人01:“强盗”资本家》有感心得

  《历史学人》由历史学人社发起创办,是一份深度关注全球历史问题的精品系列读物,打破历史的时间、空间界限,全球视野采集内容和主题,让“过去与未来一样崭新”,开阔每位读者的视野,启迪思维。本文是小编读《历史学人01:“强盗”资本家》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纵观各个时代,闪耀于人类历史最亮的明星,其实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资本,它引出了多少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为所有人津津乐道又展开手段巧取豪夺。而在近代,资本更是绝对占据了历史舞台,在各个财阀巨富中随意流转,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更是历史学者、经济学家关注研究的热点。

  这本书就是想借几篇关于资本前世今生以及其本质探究的专题以及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随笔使读者对于资本大量积聚以及其特质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并且了解到不同时期关于资本的一些研究成果,阅读完之后,你也许会发现,这本书与“强盗”资本家根本没有太多的关系,充其量他们不过是资本的载体,也许资本家可以随时代或者时势发生变化,但是永恒不变的是资本,甚至看完这本书,你会将资本看成一个独立而深远的力量,在世界发展一个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层面上伴随历史共生,且在其中扮演着一个最重要的角色。

  而且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对于资本的发展规律充满好奇并且进行探索。这一点上很赞同封面上的一句话:过去与未来一样崭新,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太多的素材与资料,而因此发展出来的理论也是种类多样。无论是从不同宗教的教义去解读经济的原教旨主义经济学,还是用地域影响的人类基因去解读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态,不论是现今主流的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哲学,还是提倡“创造性破坏”的理论,都是极具创造性的观点,不仅对于了解资本市场有很大的助益,提供了一些更有益的视角,还能作为资本再分配的有益补充。

  这本书作为一本杂志书,无疑具有杂志所不具备的理论深度,同时还具有杂志“广泛”的特点,其中收罗了一些很有趣的随笔,对于资本的深入了解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激发读者深入学习的一个契机,同时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点是资本本就是跟随人类生活最紧密的一个要素,而对于资本的探讨,在宏观微观上都有其积极意义,在宏观上,对于中国未来资本市场走向具有借鉴作用,而在微观上,对于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资本的意义,以及思考随之而来的财富对于个人意味着什么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而我认为后者在现时代的中国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历史学人01:“强盗”资本家》作者介绍

  李礼 资深媒体人,先后任行业、人文和科学期刊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主编出版有《晋回忆——人文地理的历史之旅》、《民国前传》、《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等书籍。

  方曌 毕业于剑桥大学,民间历史学人,曾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在多家媒体、刊物有中英文作品发表。研究兴趣主要是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和军事现代化。

  《历史学人01:“强盗”资本家》编辑推荐

  《历史学人》由历史学人社发起创办,是一份深度关注全球历史问题的精品系列读物,打破历史的时间、空间界限,全球视野采集内容和主题,让“过去与未来一样崭新”,开阔每位读者的视野,启迪思维。

  《历史学人》矢志成为华人世界有影响力的人文启蒙品牌,每两个月1册。

  《历史学人》的微信公共号、网站、电台和线下活动向社会公众推广、传播。

  《历史学人》部分作者介绍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国际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有:《冷战五书》、《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等。

  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生于北京,先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著有《革命》(四卷)、《开卷有疑》、《忍不住的“关怀”》等。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研究方为中国学术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化史等。代表作有《1898年中国故事》、《晚清二十年》、《1911年中国大革命》等。

  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湖南衡阳人,1977年出生。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的传播媒介与知识群体之互动等。著有《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等。

  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J.Evans)剑桥大学近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代表作有:TheComingoftheThirdReichinPower,1933-1939等。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若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著有《历史的终结与*后的人》、《十字路口上的美国》、《政治秩序的起源》等。

  史景迁(JonathanD.Spence)中国史研究专家,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多部有关中国历史的书,代表作有《追寻现代中国》、《王氏之死》、《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等。

  裴宜理(ElizabethJ.Perry)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燕京学社社长。1948年生于上海。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方向包括: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美国的中国问题等。代表作有《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华工的叛乱者与革命者》等。

  孔飞力(PhilipAldenKuhn)生于1933年9月,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其后转向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代表作有:《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现代中国的起源》、《故乡:海外华人历史的思考》等。

1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