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 戚苗998 分享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这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篇1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 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符合当今世界发展大势,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深刻领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文化体育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法则的指导。首先,文化体育事业必须着眼于发展,着眼于繁荣。第二,文化体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体育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体育发展成果。第三,文化体育事业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四,文化体育事业必须遵循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只有统筹兼顾区域文化、城乡文化、文体事业和文体产业、不同人群的文化体育需求、文化体育“引进来”与“走出去”、文化体育的继承与创新,才能促进文化体育的健康良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深入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坚定意志,转化为谋划文化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指导文化体育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更趋旺盛,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世界范围内文化与经济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与政治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加剧,文化已成为事关国家主权的重要领域,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和复杂形势,文化体育部门的职责更显光荣而重大。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整体布局出发,进一步认识文化体育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文化体育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

  二、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育事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文化体育发展的规律。一是在地位和作用上,明确文化体育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二是在发展方向上,明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三是在发展目的上,明确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在发展动力上,明确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五是在发展思路上,明确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努力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壮大文化体育产业。六是在发展战略上,明确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重要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必须要贯彻落实到文化体育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撤地设市10年来,我市的文化体育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但客观地讲,我们的工作比过去是有进步,但与兄弟市比还有差距,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比、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比、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比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体制的改革还很滞后。二是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内涵挖掘培育不够,表现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品牌特色不鲜明。三是文化体育建设的投入过小,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场所规模层次还较低,组织和服务能力不强,群众参与程度不高。四是文化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五是文化体育市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管理还不规范,发育不成熟,规模不大,活力不足。六是人才激励和推出机制还不完善,队伍建设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各门类艺术拔尖人才数量极少。

  这些现实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市文化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实践科学发展得到有效解决,兴起文化体育建设的新高潮、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

  文化体育系统,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围绕这一主题,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形成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证。二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创新机制,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形成跳出文化看文化,着眼全局谋文化,围绕中心抓文化,服务群众干文化,对接市场活文化的工作理念,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进一步转变职能,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四、坚持繁荣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以学习实践的有效成果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建设将得到全社会的更加重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继续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要求,坚持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两轮驱动,狠抓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文化品牌创造、激励机制的建立,加强文化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涵养能力建设,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抢抓机遇,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文化体育工作的重点。当前,我们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抓紧完成**图书馆新馆的搬迁、开馆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项目资金,抓好**市建筑博物馆(董府)、马月坡寨子的维修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快**市文化馆、博物馆、体育中心立项建设步伐;加快乡镇文化站、村级示######化室、示范农民文化户、农民示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2、打造精品,力求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以“五个一工程”为目标,充分发掘回族文化、黄河文化的内涵,狠抓文艺精品创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文化精品。精心打造“多彩的回乡”、“沙海春兰”、“大漠春兰”、“大棚情缘”“马家寨子”、“回商”、等精品剧目。以“百乡千场”送戏下乡和“文化服务进农家、进社区、进军营、进工地”等活动为基础,打出几个叫得响的文化服务品牌。坚持“农闲抓农村,农忙抓城镇,节日抓重点,庆典抓特点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我们的节日”节庆文化体育系列活动、乡镇文艺汇演、企业文艺展演、民间社火节、群众文化专业技能大赛、民族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化下乡、“六进社区”活动,举办第三届中国(**)中小学生书法节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建党88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市第二届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继续大力实施“一乡一品,一品一特,一特一优”的战略,扶持优秀农民文化艺术团队。积极引导农村文化精品走入市场,娱乐大众。真正使文化贴近百姓,融入生活,让城乡居民在奔上“经济小康”的同时,享有“文化小康”深入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挖掘、收集、整理和传统特色艺术的开发,挖掘回族文化底蕴,突出回族特色文化,扶持回族文化精品创作。

  3、创新思路,努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一是组建成立市文化馆演艺中心,做大做强**市回族艺术团、中老年艺术团、少儿艺术团、红半边女子鼓队等特色文艺团队;二是加大市宣传文化中心民间民俗艺术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充分利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三是做好**图书馆新馆产业项目开发工作,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创办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四是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依托黄河特色资源优势,建成集农耕文化休闲园、民族民间艺术研发园、民族风情演艺园、体育健身园、文化娱乐园等为一体的黄河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五是拓展文艺培训的空间,在打造品牌和增加收入上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六是努力发展全民健身和国民体质监测等体育产业。

  4、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着力打造全民健身精品,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突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积极开展“村村乐”农民健身系列活动,实施农民健身工程。突出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为广大城区居民提供健康有益的体育服务。要抓住节庆、假日、“体育三下乡”等活动载体,广泛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落实“建群众身边健身组织、建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开展群众身边体育活动”为内容的“三边工程”。继续落实好三项制度。一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二是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科学指导群众健身,三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5、发展民族体育,努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深入挖掘整理民族体育项目,推广健身效果良好、方便群众参与、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健身项目。使民族体育进课堂、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清真寺、进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坚持走“体教结合”办学之路,办好传统项目学校,努力培养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科学制定项目布局,形成优势特色项目,不断提高我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6、加强督查,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实现既定目标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真学真创真干,坚决克服保守、按部就班、观望等待等认识上的不足,严格工作标准和要求,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强化执行力为突破口,加强效能建设,保证政令畅通,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不管事情有多难,困难有多大,不讲条件不找借口,千方百计地设法完成。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篇2

  学习是进步的前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刚入党不久的党员,从思想上和认识上我都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跟上党的步伐,于是我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党支部组织的“科学发展观纲要的学习“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思想认识,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政治觉悟。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纲要,转变思想观念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不仅要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提高关于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促进全校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1.在学生方面要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要抱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家长的好参谋,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中力争做出最大的贡献。在教师管理方面,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活动运行和管理机制,要注意抓好组织、管理、内容、奖励等几方面工作的落实。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反复探究,起到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作用

  2.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3.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

  总之,我要把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相结合起来,认真反思不足,积极对照,努力弥补差距,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态度、更加踏实的作风,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再深入一些、再细致一些、再贴近实际一些。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篇3

  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重要辅助材料。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纲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我们揭示事物复杂联系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我们客观全面深刻地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辩证的发展观,将其作为研究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和重大问题的正确指南。

  第一,要明确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统一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当前,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正确认识处理和兼顾各种关系及不同方面的利益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要明确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的发展观。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在于它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社会系统本身就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决定着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功能状况。单有某一个子系统的发展,而没有其他子系统的配套发展,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功能肯定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系统的发展将是不全面的,不健康的。全面的发展观就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要明确科学发展观就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必然处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这就要求事物的发展必须相互协调、彼此兼顾,否则就可能发生冲突和掣肘,发展成果就可能被削减或抵消。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系统、协调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要协调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发展的均衡性。要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偏重某一方面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最终也会为其他方面所拖累,导致整体发展上不去。所以,必须坚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五个统筹”,做到协调发展。

  第四,要明确科学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等方面巨大的代价。当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化解或消除各种阻碍和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特别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当前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说明,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重要的思想是把现实的人作为观察历史的出发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理解和把握历史决定论。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首先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理解和把握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不能仅仅把生产力、经济、物质归结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政治、文化、思想等各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观,既要突出发展的重点方面,又要强调发展的其他方面的作用。第一,既强调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强调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及社会对自然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人要同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第二,既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又强调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相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受到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第三,既强调生产力、经济、物质的最终决定作用,又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的反作用。一方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决定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生产关系能够影响和制约生产力,上层建筑能够影响和制约经济基础。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体制和机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制约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充满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的,只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创造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社会或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意的,而要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是通过社会规律起作用的社会条件所表现出来。社会条件就是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具体来说,人们的创造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即自然规律的限制;受到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规律、经济制度的制约;受到政治条件及政治制度及体制的制约,即政治规律的制约;还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如意识形态条件、文化传统条件、人本身的认知水平等。社会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创造活动的内容、性质、方式、方向和结果。制约人们活动的社会条件表现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人们在社会创造活动中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学会按照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我们一定要从指导思想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增强全局观念,克服片面性;一定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实力、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建设,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管理和控制能力;一定要从改革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一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当前发展,更着眼于长远发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前瞻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战略思想加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1.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2.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心得体会

3.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4.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5.公务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2)

6.科学发展观读书心得6篇(2)

357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