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实习心得体会>

病虫害的实习心得体会(2)

时间: 戚苗998 分享

  病虫害的实习心得体会篇4

  为及时准确掌握杨树病虫害发生动态,确保2006年不出现大的疫情,切实做好为农增收增效工作,我站暨6月中旬两次普查以来,近日对我县不同类型的杨树地开展了第三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入夏以来,我县杨树食叶害虫危害严重,局部地方已经暴发成灾,形势非常严峻。今年食叶害虫发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害虫种类增加。往年6、7月份,主要是杨树食叶害虫危害,虫种较单一,今年出现了二尾舟蛾、柳蓝叶甲等新虫种。二是虫口密度高,蔓延速度快。今年食叶害虫来势较猛,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均较罕见。三是发生面积广,且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造成今年食叶害虫大发生的原因:一是气候异常所致。今年的高温高湿气候给食叶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二是食叶害虫世代重叠,繁衍速度快,现有的防治器械、防治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其严重发生局面;三是防治组织困难,防治效率不高。由于林主过于分散,难以组织统一防治,往往是此防彼不防,东防西起,导致虫情扩散蔓延。

  具体详细情况是:

  1、主要病害   病害名称   危害部位   主要寄主

  危害程度(%)病原

  主要症状 轻 中 重   黑斑病   叶嫩梢   中林杨系 40 15 14   半知菌类

  叶片有黑色圆形病斑,风传播,7-8月重

  溃疡病 枝   意杨系 32 11 16   小-穴壳菌

  干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后扩大包围主干,树头枯死

  2、主要虫害   虫害名称   龄期   危害部位   危害程度(%)   危害症状 轻 中 重   杨舟蛾   第三代3、4龄 叶 25 35 15

  低龄群集,3龄后分散,可将全株叶吃光

  天牛 成虫 枝干 20 15 5

  蛀干危害,成虫啃食皮层

  3、重点地块

  以虫害为主的地块有:**、**、和**;**;***路段;**路、石桃路;**公路段;**成片林;**绿色通道、**村10xx-xx棵杨树叶片已吃光;**小型公益林;**省道;**水库滩涂成片林;**旅游专线;**绿色通道、**路路南和路北杨树林网部分被吃光;**河段;**村部东一段10xx-xx棵杨树叶片已吃光;**高速和**高速的**乡、**镇、**镇**村段、**乡**村段、**、**镇段;**镇**段绿色通道;**段绿色通道等。从调查情况看,以上地段为严重发生地段,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第4、5代发生危害后情况将会更加严重,有些地方叶片将被吃光。

  以病害为主的地块有:**、**;**乡乡驻地南行道树;**镇**、东安段;**;**;**镇**等。

  二、情况分析

  1、现状

  长期以来,杨树一直是我县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占面积的7xx-xx以上,大面积纯林,极易爆发虫灾。因此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都很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每年防治率一般稳定在6xx-xx左右。全县推广塑料薄膜带阻隔蚧类等害虫、树干注射防治杨舟蛾等害虫、利用灌水、截干等措施减轻溃疡病的危害等,全县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生态、经济等原因,其病虫害没有得到更有效的遏制。近年来杨树病虫害呈蔓延扩散态势,吃花甚至吃光屡有发生,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原因

  ①树种单一,林相单纯,近年来全县每年杨树栽植数占当年造林总株数的8xx-xx以上。大面积纯林高速发展,树种单一,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森林生物群落,不能发挥自身潜能抵御病虫害的为害,一旦发生病虫害,就极易爆发成灾。

  ②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容易孳生病虫。一些经营者不顾“三分栽、七分管”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不能及时加强抚育管理,做到合理修枝、追肥等,造成树势较弱,病虫加重。

  ③部分经营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杨树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来得慢,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往往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常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除非病虫害严重到相当程度时才引起重视,而此时适期已过,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奏效。

  ④病虫害防治管理薄弱。全县所有的农技服务中心都有一名林业技术人员,但基础条件薄弱,跟不上防治工作发展需要。

  ⑤防治资金严重短缺。每年几乎没有病虫害防治专项经费,一旦发生病虫害,四处告急,延误时机,影响了防治效果。另外“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难以落实,尚待时日。

  三、防治建议

  杨树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有自上而下比较全的组织机构和一套科学的技术措施,且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抗灾能力。要积极引进抗病虫优良杨树新品种;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加强检疫,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种苗进行种苗或造林;造林时要注意品种合理搭配,设置乡土树种组成病虫隔离带;加强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抚育管护,及时间伐,合理修枝,增强其抗病虫能力,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预防,逐步控制病虫害。

  2、搞好测报,认真做好病虫监测。我们要重点抓好监测和预报工作,定期发布全县病虫短期、中期预报,为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乡站在做好本地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同时,一方面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县站做好指导工作。

  3、合理用药,实行联防联治。认真筛选,应用高效低毒农药,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生物防治的比例。建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效果。

  4、拓宽渠道,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要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谁收益,谁出钱”的合理负担原则,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以便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真正做到有虫不成灾。

  病虫害的实习心得体会篇5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地观察、捕捉田间害虫的幼虫或成虫,以及对其生活环境的记录,将课堂上的知 识与实践中相结合,同时也补充课本上没有的一些知识,便于大家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田间害虫。 2、 通过野外调查不同经济作物上出现的相关害虫, 撰写相应的总结, 以便梳理本次是系的心得。 同时也将自己观察到的检疫性害虫的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

  二、调查方法

  1、选取 3 种蔬菜、玉米、大豆等五种经济作物作为调查对象; 2、每种作物选 3 块样田,每块样田以“五点取样法”或“ ‘之’字取样法”选取五个样点(玉 米地选取三个样点) ,每个样点选取十棵植株进行调查。 3、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做出总结。

  三、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现状 1、 蔬菜害虫发生危害情况 (1)主要害虫为害状

  本次调查中田间蔬菜上出现的主要害虫有:蓟马、粉虱、蚜虫、菜青虫、蝽类等。以下为其为 害状:

  1)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 慢,节间缩短;幼嫩果实被害后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影响产量和品质。

  2)粉虱:成虫或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甚至枯死。

  3)蚜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 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4)菜青虫:幼虫为害寄主叶片,3 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 龄后蚕食叶片形成 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

  5)蝽类:用针状口器插入果皮内吸取汁液,引起果实变色、生斑,甚至脱落。

  (2)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危害现状 表1 地 块 号 1 2 3 平 均 调 查 株 数 50 50 50 50 有虫 株数 蓟马 37 35 42 38 4 12 26 14 粉虱 42 84 76 67 甘蓝害虫发生情况 被害 株数 未知 108 184 98 130 44 47 50 47 88 94 100 94 被害株 率(%)

  虫口密度(头/百株) 蚜虫 94 106 82 94 菜青 虫 30 26 48 35 杂蝽 0 26 18 15

  通过观察分析可知,调查区域内甘蓝现阶段处于莲座后期。发生的虫害有:蓟马、烟粉虱、蚜

  虫、菜青虫、蝽类等。其中菜青虫为主要害虫,蓟马、烟粉虱、蚜虫、蝽类等为次要害虫。该作物 不同地块发生害虫种类不同可能是因为该种害虫的虫口密度较低,且扩散能力不强,所以只是在局 限的范围内存在。危害程度不同则可能是局域内小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

  表2 地 块 号 1 2 3 平 均 调 查 株 数 50 50 50 50 有 虫 株 数 37 45 35 39 小 花 蝽 0 8 0 3 烟 粉 虱 332 286 208 275

  小白菜害虫发生情况 菜 青 虫 6 18 16 13 被 被害 害 株率 株 (%) 数 45 49 41 45 90 98 82 90

  虫口密度(头/百株) 蓟 马 54 96 26 59 蚜 虫 144 264 146 185 黄曲条 跳甲 38 22 28 29 杂 蝽 40 32 36 36 叶 蝉 8 0 26 11 未 知 14 26 64 35

  据调查分析可知,该区域内小白菜目前处于莲座初期。发生的虫害有:蓟马、烟粉虱、蚜虫、 黄曲条跳甲、蝽类、菜青虫、叶蝉等。其中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是主要害虫,黄曲条跳甲、蝽类、 菜青虫、叶蝉等为次要害虫。该作物不同地块发生害虫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同可能是因为其种植的品 种不同,而且地块相隔比较远,主要虫害的扩散能力比较弱。

  表3 地块 调查 有虫 号 株数 株数 1 2 3 平均 50 50 50 50 30 37 26 31 小花 蝽 0 2 8 3

  上海青害虫发生情况 被害 株数 38 42 32 37 被害株 率(%) 76 84 64 75

  虫口密度(头/百株) 黄曲条 蓟马 粉虱 蚜虫 跳甲 6 98 34 4 14 0 7 46 72 72 54 48 45 8 8 7

  未知 8 24 24 19

  经调查后可知,该区域内上海青目前处于莲座初期。发生的虫害有:小花蝽、蓟马、烟粉虱、 蚜虫、黄曲条跳甲等。其中蓟马、烟粉虱和蚜虫是主要害虫,黄曲条跳甲、蝽类、菜青虫、叶蝉等 为次要害虫。因为上海青的叶片比同科中小白菜的肉质较厚,所以虫害情况比较轻,因此在害虫危 害期间,特别是虫害较轻时差异比较明显。

  2、 玉米害虫发生危害情况 (1)主要害虫为害状

  本次调查中玉米上出现的主要害虫有: 桃蛀螟、蚜虫、棉铃虫等,以下为其为害状: 1)桃蛀螟:主要蛀食雌穗,多从穗顶蛀入,蛀食雌穗,也可蛀茎。 2)蚜虫: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引致叶片变黄或发红,严重时植株枯死。多群集在心叶,为害叶 片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 3)棉铃虫:幼虫自叶缘向内取食,叶片被吃光,只剩主脉和叶柄,或成网状枯萎为干叶。

  (2)玉米害虫发生危害现状

  表4 地 调 块 查 号 株 数 有 虫 株 数 杆 上 虫 洞 玉 米 螟 0 3 3 2

  玉米害虫发生情况 被 害 株 数 未 知 150 123 100 124 30 30 30 30 100 100 100 100 43 57 83 61 100 100 100 100 被害 株率 (%) 蛀 杆 率 (%) 蛀 穗 率 (% )

  虫口密度(头/百株)

  1 2 3 平 均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13 17 25 18.3 3

  桃 蛀 螟 47 40 63 50

  粘 虫 0 0 13 4

  蚜虫 9800 11407 12783 11330

  棉 铃 虫 0 3 0 1

  由调查可知,该地区的玉米有的处于蜡熟后期,有的处于完熟期。其发生的虫害有:玉米螟、 桃蛀螟、粘虫、蚜虫、棉铃虫等。其中玉米螟和桃蛀螟是主要虫害,而粘虫、蚜虫、棉铃虫等为次 要害虫。出现该作物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选取的样本少,不具有整块地的代表性, 同时不同地块所选的玉米品种也不尽相同。

  3、 大豆害虫发生危害情况 (1)主要害虫为害状

  本次调查中大豆上出现的主要害虫有:菜青虫、棉铃虫、蝗虫、粉虱等。以下为其为害状:

  1)菜青虫:幼虫为害寄主叶片,3 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 龄后蚕食叶片形成 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

  2)棉铃虫:幼虫最先危害大豆嫩叶、茎及芽,稍大的幼虫即蛀入豆荚。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 烂而脱落。

  3)蝗虫:咀嚼氏口器,喜欢吃肥厚的叶片,为害后叶片出现参差不齐的缺刻,甚至将整片叶子 吃完。 4)粉虱:成虫或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甚至枯死。

  (2)大豆害虫发生危害现状 表5

  地块 号 1 2 3 平均 调查 株数 50 50 50 50 有虫 株数 5 5 8 6 菜青 虫 4 0 2 2 蜗牛 8 2 2 4

  大豆害虫发生情况

  棉铃 虫 0 6 2 3 蝗虫 4 4 8 5 麻皮 蝽 2 0 2 1 粉虱 0 0 12 4 被害株 数 25 19 32 25 被害株率(%)

  虫口密度(头/百株)

  0.5 0.38 0.64 0.5

  经过调查易知,该地区的大豆处于鼓粒期。其发生的虫害有:菜青虫、蜗牛、棉铃虫、蝗虫、 麻皮蝽、粉虱等。其中棉铃虫和蝗虫是主要虫害,而菜青虫、蜗牛、麻皮蝽、粉虱等为次要害虫。 大豆田中不同地块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不同可能是因为自然环境与试验田内环境差异太大。


猜你喜欢:

1.病虫害的实习心得体会

2.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

3.病虫害实习心得

4.草坪病虫害实习心得

5.植物保护学实习心得

6.花卉实习心得体会总结

26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