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唱歌>音乐欣赏>

西方音乐历史两千年(中)

时间: 曹欣0 分享

  聊到音乐不就得不提到西方音乐。西方音乐的两千年历史悠远而古雅,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稍作介绍。

  15-吕利时代的法国音乐

  以佛兰芒乐派闻名的法国,在巴洛克初期因意大利歌剧的巨大影响而陷入音乐创作的低谷,此状况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下半叶。非常有趣的是,使法国人摆脱意大利歌剧束缚的,竟是一位叫吕利(Lully,1632-1687)的意大利人。

  吕利摒弃了风行的那不勒斯乐派歌剧形式,不刻意强调咏叹调,而是采用适合法语发音的宣叙风格,并发展了正规的“法国序曲”,开创了法国“矫饰风格”。他最著名的歌剧有《阿尔米德》、《法厄同》、《阿蒂斯》等。

  完成于1686年的《阿尔米德》,是吕利最后的歌剧,出自塔索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讲述异教女巫师阿尔米德爱上十字军骑士雷纳多,并施魔法使他爱上自己,最后以悲剧告终的故事。歌剧序曲气势巍峨,是典型的法国风格,全剧戏剧性和表现力很强,最著名段落是雷纳多在河边睡去的场景,使用了加弱音器的小提琴,音乐如低语一般,气氛把握极佳。

  另一歌剧《法厄同》在音乐方面十分讨人喜爱,故事取材自奥维德的《变形记》。讲述太阳神福玻斯的儿子法厄同,驾着父亲的带翼的太阳车,在天空飞行逐日,最后被烈焰吞噬。吕利还与戏剧家莫里哀是好友,二人合作了八部喜剧芭蕾,最著名的是《贵人迷》。

  弗朗索瓦•库泊兰(F.Couperin,1668-1733)作有《器乐音乐会曲——纪念不朽的吕利》和两架羽管键琴的《向吕利致敬》,向这位对法国音乐贡献巨大的意大利人表示敬意。而身为羽管键琴演奏家的弗朗索瓦,也是库泊兰家族中在作曲方面成就最高的,所作器乐组曲《国民》和为管风琴独奏的《管风琴弥撒曲》均为法国巴洛克名作。

  当时另一作曲家夏庞蒂埃(Charpentier,1645-1704),一生都生活在吕利的阴影下,直到吕利去世后,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不幸得很,当他完成著名歌剧《美狄亚》之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现在,他最流行的作品是《感恩赞》。

  16-法国巴洛克音乐的繁盛——拉摩

  在吕利去世近半个世纪后,法国巴洛克风格——特别是“矫饰风格”,终被一位本民族作曲家发扬光大,此人即伟大的拉摩(Rameau,1683-1764)。

  拉摩的音乐,不论歌剧还是羽管键琴作品,都散发着斑斓的色彩,与吕利相比,更加多变、丰满、大气。其歌剧尤为宏伟、豪华、精致,有着起伏跌宕的戏剧性,和活灵活现的表现力,注重歌剧的整体感,及管弦乐的描绘性,特别是对地震、电闪雷鸣和暴风雨的传神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震撼。

  拉摩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师,50岁时才诞生第一部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截止到完成最后的歌剧《北方人》,其间仅31年,竟写下近30部歌剧。

  《殷勤的印地人》是其中一部动听的芭蕾歌剧,含四个有趣的小故事。《慷慨的土耳其人》:讲述一土耳其人将自己抓到的美丽_女奴的情郎交还给了她;《秘鲁的印加人》:讲述印加王国公主法尼,在得知其情郎是个无赖后,仍决定跟随他;《鲜花,波斯的节日》:讲述两对波斯情侣在历经许多误解后重修旧好;《蛮子》:讲述印第安公主奇玛,面对异国的众多追求者无动于衷,对爱人忠心如一。

  另一歌剧名作《双子星座卡斯托尔与波琉刻斯》不论剧情还是音乐,都显得凝重而富有诗意。故事出自古希腊神话,讲的是天神朱庇特被卡斯托尔和波琉刻斯的兄弟之情所感动,将他们升到天上成为双子星座的故事。

  拉摩的羽管键琴小曲也十分出众,包含各种巴洛克舞曲形式,标题新颖独特,例如:《冷漠》、《鸟语》、《温柔的呻吟》、《索洛涅的傻瓜》、《缪斯的谈话》、《漩涡》、《独眼巨人》、《三只手》、《腼腆》、《冒失》等等。在音乐理论方面,拉摩还作有著名的《和声学》一书。

  法国音乐在拉摩之后又出现断代,直到柏辽兹(Berlioz,1803-1869)诞生,才再得以延续。

  (注:“拉摩”现通常也译作“拉莫”)

  17-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上)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他的贡献在于将巴洛克风格发展到极致,对三百年来的复调音乐进行了总结,因而被公认为最伟大的复调音乐大师,甚至被奉为欧洲音乐之父。

  巴赫生性倔强,一生风风雨雨,曾先后在慕尔豪森、魏玛、克滕和莱比锡供职,然而每到一地,必会因创作理念和行为处事与当局或雇主之间不合而引发冲突,以至不断陷入重重矛盾之中。

  管风琴音乐和康塔塔的创作贯穿巴赫一生的创作,其中尤其是管风琴音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著名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狂放激扬,华丽辉煌,气势非凡,抒发了高贵的情愫;《C大调托卡塔、柔板与赋格》、《c小调帕萨卡利亚》、《d小调“多里亚调式”托卡塔与赋格》、《g小调赋格》等,也皆为杰出之作。

  《平均律钢琴曲集》代表了巴赫键盘乐作品的顶峰,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和“复调技巧百科全书”,它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付诸实践,并奠定了现代的钢琴演奏技术。曲集包含48首“前奏曲与赋格”,在形式特点上变化无穷,极大地拓展了音乐的表现力,其艺术价值极高。巴赫其它著名键盘乐作品还包括《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哥德堡变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以及二声部和三声部《创意曲》等。

  《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和《独奏大提琴组曲》,是充分显示巴赫精湛的复调作曲技艺的作品。在这两套曲集中,巴赫在一把小提琴或大提琴上做出多声部,这即使不是音乐历史上的唯一,可以肯定也是无人可以超越的。

  巴赫的重要器乐作品还有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几首羽管键琴协奏曲、一些室内乐作品,以及《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包含著名的“G弦咏叹调”的《乐队组曲》。

  18-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下)

  康塔塔是巴赫为数最多的声乐作品,总共二百多首。巴赫的康塔塔类似于小型清唱剧,往往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和合唱构成,也有个别的全部是独唱。

  其中宗教康塔塔最著名的有《上帝是我们唯一坚固的堡垒》、《我厌倦了》、《醒来吧,一个声音在高喊》、《心与口》等,世俗康塔塔最著名的有《婚礼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等。其中《心与口》含著名合唱《耶稣,人类企望的喜悦》。

  《圣诞节清唱剧》和《D大调圣母颂歌》是巴赫两部欢快的声乐作品,前者中的女高音独唱“我的救世主”,有着奇妙回声效果,仿佛是尘世同天堂之间的对话;后者中的著名合唱“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其壮伟、璀璨、激越,是语言所无法形容的。

  “受难乐”是巴赫清唱剧作品的最重要形式,《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是他此类作品中最杰出的,分别取材自《约翰福音书》和《马太福音书》,表现耶稣受难的故事。《马太受难乐》在感情的表达上异乎寻常地平静和深沉,整体上具有史诗般的气质,被认为是巴赫的巅峰之作。而《约翰受难乐》在感情表达上近乎狂暴,表达了几近疯狂的悲愤之情。

  晚年创作的《b小调弥撒曲》,几乎包含了巴赫之前的所有重要声乐和器乐作曲技巧,其规模庞大,显然并不适合弥撒仪式的使用。

  《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是巴赫最后的伟大创作,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过于深奥。《音乐的奉献》是以一个主题所作的一系列乐曲;《赋格的艺术》包含了巴赫最宏伟、最复杂、最精妙的“赋格曲”,但没有最终完成,也没有指定演奏乐器。

  巴赫在生前和去世后近80年时间里,主要是以杰出管风琴演奏家闻名的,直到门德尔松在1829年指挥演出了《马太受难乐》,他作为伟大作曲家的地位才开始得到确立。

  19-亨德尔时代的英国音乐

  在珀塞尔身后,音乐创作在英国本土开始走下坡路,当时比较重要的作曲家有克拉克(Clarke,约1670-1707)和博伊斯(Boyce,1711-1779)等人。然而他们并没有能力超越前人,倒是来自德国的亨德尔(Handel,1685-1759)在英国声誉渐隆,并逐渐成为英国乐坛的霸主。

  亨德尔的音乐是“享乐型”的,充满了愉悦的情绪,他最流行的作品是《皇家焰火音乐》和《水上音乐》。不过从对音乐历史的贡献来看,亨德尔最杰出的器乐作品是Op.6的12首大协奏曲,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当时此类作品的典范,而且有些曲目不乏情感的起伏,例如第12首《b小调大协奏曲》的第2乐章“快板”,感情表达具有爆发性,为巴洛克音乐中所少有。

  清唱剧《弥赛亚》以及其中的“哈里路亚”大合唱,是亨德尔的标志性作品,也是令他蜚声世界的杰作。在一生的创作中,亨德尔写下了大量的清唱剧和歌剧,其清唱剧在同类作品中为最佳者。包括以壮丽的双合唱队而闻名的《以色列人在埃及》,具有丰富戏剧性的《约书亚》,抒情性的田园剧《阿喀斯与伽拉忒亚》,以及《参孙》、《犹大•马加比》、《所罗门》等。亨德尔最后一部清唱剧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与真理的胜利》,他最著名的一部歌剧是根据古罗马历史演绎的《朱利奥•凯撒》。

  亨德尔的宗教音乐虽不乏应时之作,但却成就斐然。《乌德勒支感恩赞与欢乐颂》为庆祝荷兰中部的乌德勒支省建立和平而谱写;《德廷根感恩赞与赞美诗》为庆祝英国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德廷根打败法国而创作;《钱多斯赞美诗》是亨德尔在钱多斯公爵府任音乐指导时创作的,这三部作品包含了他无可争议的合唱杰作。

  在亨德尔之后,又一位异乡人占领了英国乐坛,此人就是来自奥地利的海顿(Haydn,1732-1809)。

  20-晚期巴洛克作曲家

  大约从1600年开始至1750年J.S.巴赫去世,巴洛克时期经历了150余年,洛可可风格出现时,巴洛克风格依旧与这一新的音乐风格并存。晚期巴洛克作曲家人数众多,让我们主要看一看德国的情况。

  尽管以今天的观点,泰勒曼(Telemann,1681-1767)的艺术成就比J.S.巴赫稍逊,但在当时却是独领风骚的大师级人物,他非常多产,作有600首意大利序曲、44部受难乐、40部歌剧、12首全套礼拜音乐等。泰勒曼的音乐风格优雅而华丽,或许未必很深刻,但却令人愉悦,独具风采。所作7个乐章的《a小调组曲》使用一种被称为“柔美笛”的次中音竖笛来演奏,全曲情感丰富,变化多端。为乐队的10乐章组曲《汉堡的潮汐》,是一部难得的天才之作,包含了庞大的序曲和9首舞曲,每一乐章被刻意安排了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而序曲所给人的开阔感觉令人惊讶,很难想象那时的音乐能有如此的气魄。

  另两位德国作曲家,海尼兴(Heinichen,1683 -1729),以一套《德累斯顿大协奏曲》闻名,协奏曲的乐器组使用了圆号、横笛、双簧管等管乐器。匡茨(Quantz,1697-1773)作有大量长笛作品,是一位重要的长笛演奏家,他对长笛进行了改进,著有长笛演奏法一书。

  法国作曲家(大)勒克莱尔(Leclair,1697-1764)的音乐秉承了法兰西民族所特有的矫饰风格,有着优雅的气质。意大利作曲家杰米尼亚尼(Geminiani,1687-1762)和维拉契尼(Veracini,1690-1768)都是著名小提琴家,其中杰米尼亚尼是科雷利的弟子,所著《小提琴的艺术》是最早关于小提琴演奏技法的著作,重要作品有18首大协奏曲和24首小提琴奏鸣曲。

  波希米亚地区在巴洛克时期也出现了自己的作曲家,稍早的比贝尔(Biber,1644-1704),他的《玄秘奏鸣曲》(或译《玫瑰经》)十分著名,而稍后的泽林卡(Zelenka,1679-1745),则更具波里米亚民族特色,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一些乐队序曲、随想曲以及三重奏鸣曲。

  21-洛可可风格——巴洛克向古典风格的过渡

  不论巴洛克还是洛可可,其概念都源自于建筑学。“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oco”,后演变为法语“baroque”,意为一颗不规则的、鳞茎状的珍珠,是在对一位罗马建筑师进行评论时首次被提出的。“洛可可”(Rc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思是贝壳制品,原指一种法国建筑装饰艺术风格。

  洛可可风格的音乐摒弃了晚期巴洛克音乐繁复的形式、复杂的复调织体和宏伟壮观的风格,倾向于小巧精致、自然简朴、轻松愉悦。

  意大利人多美尼科•斯卡拉蒂(D. Scarlatti,1685-1757)是洛可可风格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他为羽管键琴创作的550多首意大利式的奏鸣曲,被看作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这些奏鸣曲均为单乐章,由两部分构成,被称为“二部曲式”。它们短小精炼,情趣各异,五彩缤纷,既具有装饰性,又富于情感,充分显示了曲作者的丰富想象力

  J.S.巴赫的长子W.F.巴赫(1710-1784)和三子C.P.E.巴赫(1714-1788)等人在巴洛克时期出现的“华丽风格”中注入新的表现内容,更为极端地强调真实与自然的情感,追求内在的、多感的和主观的表达,这一被称作“充满忧郁泪花”的“感伤风格”的新风格,与文学领域中的“狂飙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C.P.E.巴赫还是确立古典奏鸣曲形式的重要作曲家之一,他在多美尼科•斯卡拉蒂的意大利式的单乐章奏鸣曲后面成功地加上了一个慢乐章,和一个快速的末乐章,而这也正是古典奏鸣曲的模式。

  其时,交响曲也开始出现,不过当时是三乐章的意大利式交响曲。J.S.巴赫的小儿子J.C.巴赫(1735-1782)是这一形式交响曲的重要作曲家,对莫扎特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品6号的第6首《g小调交响曲》,是其最有表现力的一部交响曲。

  22-歌剧艺术的革新者格鲁克

  在18世纪下半叶,德国作曲家格鲁克(Gluck,1714-1787)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物,他虽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洛可可时期,但他的音乐已经超出了洛可可式的短小结构,他的戏剧在刻画人物方面也远远超越了早期古典时期的局限。

  格鲁克是一位歌剧艺术的革新者,其创作思想在歌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后世的瓦格纳歌剧尤其有着突出的影响,他的《阿尔刻提斯》甚至被认为是瓦格纳“乐剧”的先兆。这两位作曲家在创作思想上的不谋而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他们都注重器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并不偏重于人声,将器乐和声乐处于平等的地位。

  基于这样的创作思想,格鲁克极力反对当时意大利歌剧卖弄美声技巧的风气,认为歌剧应该符合戏剧表现原则,同时要表现真实的情感和时代的精神。他在创作于1762年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第一次实践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这部歌剧有着质朴而崇高的旋律和生动的戏剧性,格鲁克采用了与佩里和蒙特威尔第相同的题材,但却谱写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奥菲欧的不朽哀歌《我失去了尤丽狄茜》。

  格鲁克一生共创作了20余部歌剧,最著名的还有取材自《荷马史诗》的、以伊菲格涅亚为主角的两部歌剧《伊菲格涅亚在奥利德》和《伊菲格涅亚在陶利德》,富于异域风情的《中国女人》,改编自塔索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阿尔米德》等。前面提到的《阿尔刻提斯》,剧情出自古希腊神话,讲述古埃及王阿德墨托斯的妻子阿尔刻提斯,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垂死的丈夫的故事。

  从题材来看,格鲁克的歌剧与神话故事有着不解之缘,他之后的德国歌剧也保持了这一传统,不论韦伯的《自由射手》,还是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都散发着浓厚的神话色彩,前者具有民间传说的特点,后者则衍生自北欧神话。

  23-曼海姆乐派与交响曲形式的确立

  古典风格早期是与洛可可风格同步发展的,在德国,柏林乐派是最早的古典乐派,风格上还具有很强的洛可可风格,这一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匡茨和C.P.E.巴赫等。

  曼海姆乐派是早期古典时期最重要的音乐流派,由当时聚集在德国曼海姆(Mannheim)地区的艺术家们构成,他们成立了最早的交响乐团“曼海姆管弦乐队”,并在J.W.斯塔米茨(J.W.Stamitz,1717-1757)指导下,成为技术高超、素质优良、闻名全欧的交响乐团。J.W.斯塔米茨还使用渐强的方法,加强并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因此“曼海姆管弦乐队”从客观上为交响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曼海姆乐派对于交响曲形式的最后确立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J.W.斯塔米茨和他的弟子将意大利式交响曲的第二和第三乐章之间增加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将交响曲规范为四个乐章,并发展了奏鸣曲式的原则,最终确定了古典交响曲的形式。

  作为曼海姆乐派最重要作曲家之一的J.W.斯塔米茨,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主要作品包括50部交响曲和12首小提琴协奏曲等,其音乐风格在总体上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并已经明显脱离了洛可可风格,是较纯粹的古典风格。曼海姆乐派其他重要成员还包括:F.X.里希特(Richter,1709-1789)、卡纳比希(Cannabich,1731-1798)、J.A.斯塔米茨(1754-约1809)和K.斯塔米茨(1745-1801)等。

  到曼海姆乐派为止,音乐的古典主义风格已经得到确立,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1757年,海顿完成了他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1764年,年仅8岁的莫扎特写下了他的《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两部作品不能算是成熟之作,但它们却代表了新时代的起点。

  24-古典主义大师海顿(上)

  尽管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在海顿(Haydn,1732-1809)之前就已出现,但他在今天仍被冠之以“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因为这两种形式到了海顿的手中,才逐渐从带有洛可可味道的早期古典风格发展为成熟的古典风格。

  海顿可以说是最纯粹的古典主义大师了,他的音乐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纯净而高贵的情愫,呈现出富于幽默感的睿智,而且海顿的作曲技艺无可挑剔,他将古典主义所强调的和谐的形式发展到了完美之境。

  在创作上,海顿并不固守一定之规,总是不断尝试管弦乐队的各种新颖的运用方式,比如在《第82交响曲“熊”》中对笨熊缓慢步态的模仿,在《第83号交响曲“母鸡”》中对母鸡咯咯叫声的表现,在《第94交响曲“惊愕”》中那个著名的能把人从瞌睡中惊醒的力度爆发,都是富于实验精神的创作。

  《升f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是海顿最有意思的作品之一,标题源于以作为末乐章的柔板。据说海顿的雇主尼古劳斯亲王非常迷恋埃斯特黑扎城堡的宏伟宫殿和美丽花园,总是带着自己的乐师们去那里常住不归,令大家无法忍受,于是有一次海顿便创作了这首交响曲,在为亲王演出时,乐师们在最后的乐章一个接一个演完自己的声部,然后吹熄蜡烛离去,后来亲王似乎感觉到某种暗示,便带着他们返回了维也纳。

  海顿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交响曲,和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他的弦乐四重奏是古典室内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是《皇帝四重奏》、《五度四重奏》、《云雀四重奏》和篇幅浩大的《临终七言》等,堪称珍贵之作。

  其中《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即著名的《上帝保佑弗朗克皇帝》,曾经被奥地利和德国不约而同用作了自己的国歌,它的旋律深情而高贵,抒发了流淌自心底的广博之爱,是古典室内乐最令人感动的乐章之一。

  25-古典主义大师海顿(下)

  海顿的器乐作品,除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还有钢琴奏鸣曲、钢琴三重奏、小号协奏曲和大提琴协奏曲等;而在声乐领域,他也同样成就辉煌,作有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大量的歌剧、十几部弥撒曲等作品。

  伟大的《创世纪》深受亨德尔《弥赛亚》的启发,当年海顿在英国观看此剧时,《哈利路亚》合唱令他感动万分,因此决定创作一部自己的清唱剧,即《创世纪》。这部清唱剧脚本以弥尔顿《失乐园》为基础,并结合《圣经》“创世纪”,突出表达了更加世俗化和人性化的情感。

  弥尔顿的原作主要讲的是天使拉斐尔应亚当的请求,向他叙述上帝创世的过程,并包含关于人类之美和爱情之美的内容。海顿的清唱剧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大自然——诸如对电闪雷鸣、流水潺潺、风雪雨夜、飞禽走兽的具体描写,使上帝创世的神话变得具象化,并加强了对生活之美的肯定,把爱情描写成自然和生命的最崇高者,以此作为对创世者的颂扬。

  另一杰出的清唱剧《四季》,是有史以来第一部非宗教题材的世俗清唱剧,它是一幅风俗画,也是一首田园诗,它宛如《创世纪》的续篇,描写一些普通人在一年四季中的快乐生活,或许他们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虽然失去了上帝赐予的“伊甸园”,然而在生活中却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乐园”。

  海顿的弥撒曲是古典主义声乐的经典,充满了和谐与美妙的旋律,最著名的有《管风琴大弥撒曲》、《战争弥撒曲》、《纳尔逊弥撒曲》和《管乐队弥撒曲》。他的歌剧在今天演出的机会虽不是很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比如《哲学家的灵魂》一剧,洋溢着乐观的古典主义精神。

  海顿的音乐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纯净而高贵的情愫,呈现出富于幽默感的睿智,他的音乐告诉我们:快乐来自于生命,来自于心灵,来自于爱。

  26-衔接古典与浪漫的莫扎特(上)

  称莫扎特(Mozart,1756-1791)为“音乐神童”,并非仅仅因为他岁数很小就开始创作音乐,还由于他最早的那些作品已经相当成熟。他6岁时创作了第一小提琴奏鸣曲,8岁谱写了第一部交响曲,11岁写了第一首钢琴协奏曲,12岁又完成了一部可爱的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

  莫扎特与以往作曲家不同,他不愿受宫廷或贵族庇护的束缚,他的音乐也变得更加自由,但这也使他的生活总是不断陷入贫困的境地。他一生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形式,并都取得非凡的成就。

  27首钢琴协奏曲在莫扎特音乐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这些作品继承了巴洛克的优雅之美,同时又增加了个性鲜明的情感力量,二者的结合使得音乐异常动人。譬如著名的第21号协奏曲,将庄严、浪漫、活泼融合在三个乐章当中;第26号“加冕”将一首浪漫曲与快乐和华丽的首尾乐章联系在一起。晶莹剔透的琴声,与优美的弦乐,共同构造了莫扎特最动人心扉的乐音。

  除了钢琴,莫扎特还为小提琴、长笛、圆号等多种乐器创作了协奏曲,这里仅举两例:《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其音乐恬静而明亮,具有田园牧歌风格,可谓仙乐飘飘;《单簧管协奏曲》,一部有着单纯之美的作品,展示了单簧管天鹅绒般的音色,其中的柔板包含了世所罕见的绝美旋律。

  在室内乐方面,所作六首《海顿四重奏》,是对“海顿爸爸”表示敬意的纯粹古典式的弦乐四重奏;珍贵的《单簧管五重奏》,是用单簧管深沉而柔美的音色所编制出的一个美丽的梦幻。在《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莫扎特表达了失去母亲的悲痛,音乐是阴郁和幽暗的,宛如心灵的哭泣。

  莫扎特在器乐方面的创作极其广泛,他的交响曲也具有很高地位,其中最后一首就是以古罗马神话中诸神之王命名的《“朱庇特”交响曲》;所作“弦乐小夜曲”和“嬉游曲”等管弦乐作品,颇受现代人的喜爱;所作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将这一形式与贝多芬衔接在一起。

  27-衔接古典与浪漫的莫扎特(下)

  在莫扎特的一生中,爱情经历对他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22岁时,他爱上了15岁的美丽女孩阿劳希娅•韦伯,并计划为她创作一部歌剧,这令他的父亲利奥波德大为光火;后来,他又不顾父亲反对,与韦伯家另一女儿康斯坦采•韦伯结了婚。

  对于莫扎特来说,歌剧是最能展示其个性的一种形式,他一生创作了20多部歌剧,《费加罗结婚》、《唐璜》、《女人心》、《魔笛》以及《伊多梅纽》和《后宫诱逃》代表了最高成就。其中《费加罗结婚》是古典时期意大利喜歌剧的典范——后来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剧情发生在此剧之前;《唐璜》开创了悲喜剧风格,内容上完全超越了当时的道德准则,人物刻画充满矛盾和多面性;《魔笛》被称为第一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然而在体裁上的多样化使得它几乎无法分类。

  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常常被忽视,其实它们当中包含了舒伯特之前最出色的一些艺术歌曲,例如《秘密爱情》、《鸟儿,如果整整一年》、《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琴》、《紫罗兰》、《自由之歌》、《离别之歌》。他在生命最后一年创作的《渴望春天》充满童趣,是真情流露的佳作,主题旋律与这之前创作的《第27钢琴协奏曲》的晴朗闪亮的末乐章十分相似。

  在宗教音乐方面,莫扎特创作了不少弥撒曲和康塔塔等形式的作品,其中未完成的《C小调弥撒曲》属于优美迷人的极品之作,最后的《安魂曲》完全超越了宗教,将宗教形式转变为他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有记载说,莫扎特去世的前一天,曾在床上与几位朋友试唱《安魂曲》中的“那时哭泣的一天”,几小节过后,他力不能胜,不禁潸然泪下。

  通观莫扎特的音乐,非一两句话可以概括,或许用“点石成金”四个字可以形容他超人的创作能力。而他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又使他不仅仅是海顿的继承者,同时还是贝多芬的先声。

  28-浪漫主义的开拓者贝多芬(上)

  贝多芬(Beethoven,1770-1827)这个名字,恐怕人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你知道他为何在音乐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吗?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浪漫主义。尽管在他之前,莫扎特某些作品已具备浪漫主义特征,而真正将音乐引向新时代的,就是贝多芬。

  在写下深受海顿和莫扎特风格影响的前两首交响曲及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后,贝多芬开始创作出挥洒个人情感的作品,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即《第3交响曲“英雄”》,它完全冲破了古典主义束缚,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融入其中,是献给自由精神的颂歌。后来因拿破仑的称帝而使贝多芬心灵备受打击,他便在一怒之下划掉了扉页上给拿破仑的题献。

  耳疾的痛苦叩响贝多芬生命的大门,是在《第2交响曲》创作之前,正值他充满青春活力之时,钢琴奏鸣曲《悲怆》记录下了他那无以言表的痛苦。对爱情的追求在贝多芬一生中同样重要,被他自己称为“幻想奏鸣曲”的《月光》,是献给所爱慕的朱丽叶塔•朱奇阿蒂的;传说中的“永恒的情人”,据推测可能是钢琴家多诺提娅•冯•厄特曼,她是贝多芬钢琴作品最有力的诠释者。

  《第4交响曲》更是贝多芬身陷热恋的产物,一部记录爱情感受的杰作。当时贝多芬与来自匈牙利的显赫的布鲁斯维克家族的女孩特丽莎相爱,并订立了婚约。《升F大调钢琴奏鸣曲》是献给特丽莎的,而特丽莎则在送给他的一幅自己的肖像上刻下了“献给旷世天才、伟大的艺术家和善良的人,T.B.赠”。

  歌剧《费岱里奥》也体现了贝多芬对完美女性的追求,剧中的莱昂诺拉是一位充满高贵情操和人性完美的女性,她将丈夫从断头台上拯救了出来,使之重获自由。与命运决斗的《第5交响曲“命运”》,和生机勃勃的《第6交响曲“田园”》,是另两部旷世之作,前者告诉人们,战胜命运是为了抵达生命的完美,而后者则告诉人们,大自然是包容一切的最完美的实体。

  29-浪漫主义的开拓者贝多芬(下)

  贝多芬在1802年写下的“海利根斯塔特遗书”,是耳聋日益加剧与爱情打击的双重结果,不过幸好后来他改变了自杀的主意。面对命运,贝多芬说:“我永不会卑躬屈膝。——我的世界即宇宙”。这样的悲壮有如偷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有如逐日的法厄同。

  在写下那个著名遗嘱之后,贝多芬忍受着双重痛苦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热情》、《华尔斯坦》和《告别》等奏鸣曲,第7至第15弦乐四重奏,第3至5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7至第9交响曲,和《庄严弥撒》等。

  《第5钢琴协奏曲“皇帝”》的伟大与高贵恰如其名,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被看作同类体裁中最杰出者,《庄严弥撒》则被贝多芬看作是自己最完美的作品,《第9交响曲“合唱”》将席勒的《欢乐颂》以重唱与合唱的方式引入其中,开创了交响曲的新纪元。

  贝多芬对弦乐四重奏的重要贡献同样不能忽视,尤其那些晚期四重奏,情感之丰富,结构之多变,是前所未有的。如《第13四重奏》,多达6个乐章,情感的起伏变化极大,从冥想到激昂,从婉转到坚定。关于令人心碎的第5乐章“卡伐蒂那”,贝多芬曾这样说过:“在我笔下从来没有一首旋律在我身上产生过如此的效果,并使我自己深为感动。”

  《第15四重奏》被看作贝多芬的音乐遗嘱,其末乐章有这样的标题:“有份量的决心”。据说一个叫德门伯斯彻的人订购了一首四重奏却久未付款,贝多芬便前去催讨,那人问道:“非如此不可吗?”作曲家高傲地答道:“非如此不可!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掏出你的钱夹来!”后来他把这些话及其音调记了下来,用作了最后的四重奏末乐章的基本动机。这个末乐章包含了一个坚定的旋律,和随之引出的一个飘逸洒脱的恬美旋律,二者多次交替出现,最终达到异乎寻常的超脱与安详,于宁静中孕育出欢乐。

  ——这就是贝多芬,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伟大创作。

52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