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总结>各行业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

教师十二五总结

时间: 炀炀1040 分享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市场经济的变革, 十二五 时期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师十二五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十二五总结篇一

  一、近年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20xx-20xx学年,全乡有3所完小,4个教学点,1所xx幼儿园。全日制小学,共有34个教学班,学生976人,其中校本部617人。有小学教师84人,其中“小中高”2人,小学高级教师61人,本科学历18人,专科学历47人,党员教师30人。

  xx幼儿园有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78人,xx、xx小学附属幼儿班5个,在园幼儿232人,xx、xx、xx、xx教学点各1个幼儿班。全乡有幼儿教师27人,其中编制内幼儿教师15人。

  (二)取得的成就

  1、小学教育成绩斐然

  全乡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零,普及程度各项档案资料规范,旁证材料齐全。小学毕业率为100%,单科及格率达96%以上,全科及格率达92%,教学质量监控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均居全县农村xx前列。在县教育局组织的目标管理评估中,连续9年榜上有名。

  学校是xx市第九、十、十一届文明学校,并继续争创第十二届市级文明学校。2011年以来,学校先后市争优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县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2012年以来,学校获得市、县22次集体荣誉表彰,成为xx市教育系 1

  统先进集体,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市环境友好型学校,市优秀阅读学校,县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县平安先行学校,县课题研究先进学校。

  2、学前教育迅速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十二五期间我乡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在园幼儿人数比十一五大幅增加,3-5周岁幼儿入园(班)率93%以上。十二五期间,全乡通过考核录入及考试招聘拥有了编制正式幼儿教师,并不断充实,至今年已经有15名编制正式教师,另外有10名自主聘用教师。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xx,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抓师德教育为突破口,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打造了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到2014年底,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65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6%。有市级名校长1人,市级名师1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9人。

  4、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乡小学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且实现网络班班通。xx、xx、xx3所完小操场塑胶化。大部分幼儿班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十二五期间,xx本部新建一幢1245㎡四层实验综合楼和二幢683㎡的行政和教师办公楼,投资20万元建成乡村少年宫。xx小学建成700㎡的食堂综合楼。xx小学重建了800㎡的综合教学楼。xx幼儿园800㎡的综合楼 2

  也建成投入使用。xx教学点完成200㎡教学楼的重建。xx、xx教学点也结合三月三活动进行了全面装修。

  项目的实施,使全乡小学、幼儿园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5、学校管理达到新高度

  (1)坚持求是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长足发展的动力。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坚持“管”和“理”的有机统一,让师生体验大家庭快乐。坚持不懈抓实抓好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坚持精细德育,弘扬立德xx根本。学校安全管理精细化,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学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细心开展德育工作:德育制度健全,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德育实践社会化,德育工作活动化。(3)坚持亲近书香,导引发展源头活水。学校利用“书香”指导课改活动,陪伴教师成长,激励团队进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引学校课题研究。(4)坚持问题研究,显现科教兴校战略。一年又一年,我校教育工作者怀着深厚的问题意识,在办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以更大的勇气直面问题和研究问题,以实干的精神推动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乡小学教育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备相应的发展条件和空间,但也清醒的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距县城较远,教师外调严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平均年龄在47岁以上,老龄化严重。

  (2)随着计生环境的宽松,农村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学校承接幼儿 3

  入园,学龄儿童入学的压力增大。部分村存在着恢复完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落差使新课程难以达成较高的目标。

  (4)学校的组织管理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民主、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5)学生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盲区多。

  (6)学校的硬件建设虽有改观,但高效的教育网络尚未形成。

  三、今后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

  (一)总体目标

  建设优质、现代化的农村小学,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按照“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实施精细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完善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现我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二)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的基础上,高扬课程改革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4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3)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xx、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四、具体目标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十三五”期间,学校借助国家实施学校“薄改工程”建设的快车道,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1)争取立项,建设xx幼儿园分园,xx小学、xx小学幼儿班独立建园。

  (2)完善小学生活设施,争取建设xx小学本部教师周转房2000㎡,以满足外地老师住校和住宿学生管理的需要。

  (3)对学校原先树木门框楼房进行维修。

  (4)添置办公设施,实现教师办公无纸化。

  (5)完善学校网络设施建设,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作用。

  (6)更新音、体、美器械,充实学校藏书。

  教师十二五总结篇二

  五年来,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率全系统干部教师五千余众,凝心聚力,团结奋进,锐意改革,使我市教育事业保持了全速前进的“速度”和“热度”,教育综合水平逐步跨入沧州一流、全省前列:各学段教育协调发展,在省市各项活动中频现亮点,高考成绩稳居“沧州前三”;累计投资7亿余元,实施硬件建设项目200余个,资金投入达前10年的3倍之多,项目数量为前10年之和;引进研究生和北京师大、东北师大等本科生在内的高素质青年教师695人,占全市教师总量的1/7。同时,全市城乡257所学校(幼儿园)协调发展、8万师生(幼儿)和谐奋进,黄骅教育相继高标准通过“普三复检”、“普高”、两轮“省教育督导评估”等9项国家及省级大型教育验收。现将五年来的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采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五年来,从发展思路到制度创建,再到工作落实,逐步形成了完整、健全的发展链条。一是有成型的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对以往工作中的问题症结、发展瓶颈,结合黄骅教育实际,在全系统倡导并建立起科学的质量观、清醒的政策观、警觉的安全观和奋进的工作观,这“四观”,已形成全系统抓工作的纲和基本点,全系统围绕“四观”各尽所能,工作有创新,不跑偏。同时,作为领航员、监督员的局机关,以打造团结型、学习型、效能型、廉政型、服务型“五型”机关为目标,认真践行引领、服务、创新、提质的机关工作主旋律,身先士卒,做好了表率。二是有超前的举措制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并逐步完善了三项体制:教育干部聘任制改革,将全市6所科级学校的干部聘任权划归教育局,全市各级各类公立学校教育干部管理走上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将全市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务及各项教育专项经费全部纳入市教育支付中心管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财局管”;建立教育系统党委,实现了党务工作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为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沧州范围内率先创建局长听课制、教学质量首责制、常规管理监控制、业务指导订单制、教研人员基地制、评选工作关联制、教师末位整改制、纵向进步奖励制等8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机制。针对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市域内无序流动的问题,顶住压力,早于省政策两年出台了《关于控制生源流失及违规流动的意见》《黄骅市中小学招生管理办法》等文件,有效遏制了学生盲目流动的乱象,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同时,为了实现初中和高中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我市把初中的生物、地理率先列入中考范畴,善作善成,这项工作同样走在了沧州各县市前列。三是有狠抓落实的力度。全市各学校勠力同心、密切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系统高度统一,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首先是局校团结,突出表现在教育局和科级学校之间的团结,另外是校级之间的团结。在高中招生方面,黄中和各初中学校劲往一处使,2011年开始,就实现了90%以上的优秀学生留于本市就读,并逐年降低,现目前已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各初中学校按照教育局明确的任务、指标,以生为本,从人人成才的角度出发,将大量实用性人才输送到职教中心,职中的招生数量连年稳居沧州市同类学校首位。

  二、建立“全方位”的发展机制。五年来,教育局抓教学、抓硬件、抓队伍、抓稳定,实现了四个方面协调发展。一是抓课改,着力提升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抓教学、提质量”是教育工作的中心,我市自2012年开始,把课改作为“提质量”的重要抓手,坚定地走上了课改的道路。四年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优化班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开展活动等具体举措,使课改工作得到梯度推进。目前,我市已经呈现出争当课改名校、争做课改名师的良好局面,学院路小学、第三中学、第二中学、南排河镇中小学等一批学校脱颖而出;同时涌现出一批课改工作的积极探索者和勇敢实践者,仅2014年就有6位教师代表沧州市参加河北省优质课评比,其中4人荣获一等奖,另有1人参加全国比赛荣获特等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敢于质疑的能力、自觉学习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随之提升。同时,教育局深入推进“课改”工作,创建“课改基地校”、“名师工作室”等在课改方面的先进做法、先进经验被《中国教师报》、新浪网等教育媒体和综合媒体报道推介,产生广泛影响。教育局长受邀参加两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获评“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我市获评“全国教育区域创新成果奖”,成为河北省唯一获奖个人和单位。2015年7月我市与中国新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课改节”,来自北京、重庆、湖北、陕西、四川、山西等全国各地的近400名专家教师与我市100余名干部教师与会,我市有40名教师获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受邀出席活动,并高度评价了黄骅教育于课改工作的实际成效。这次活动展示了黄骅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推介了黄骅教育,推介了作为河北省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的黄骅。二是上项目,积极扩大教育事业的承载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怡人的现代化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物质基础,着眼于黄骅教育的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我们下大气力建校办学。五年来,面对“省30强县市不予安排校安工程专项资金”等不利因素,通过加强与上沟通、左右协调,并广结善缘,采取超强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本级资金及社会善款7亿余元,努力克服立项、征地、清表等现实障碍,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近200所,新建高标准体育场5个,全市中小学的图书储备、各种仪器及信息技术装备等实现大幅提升,使全市学校“脱胎换骨”。在乡镇,新建、改建、扩建乡村中小学校、幼儿园150余所,全市校舍D级危房全部消除,10个乡镇全部拥有了新建教学楼,近2万名农村学生在家乡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在城区,实施学校、体育场、师生宿舍楼等300万以上规模建设项目15个,现已投入使用的11个,其余的最晚明年也能竣工。在仪器装备方面,全市中小学的实验器材、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设备等各种教育设施五年投资达7000万元。尤其是2014年,我市投资4000万元,在河北省率先实施了覆盖全境,辐射到每个教学点的县域规模最大、投入最大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目前,我市中小学全部实现了“三通两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全市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强队伍,全面提升教育队伍的战斗力。在实施教育干部聘任制改革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造成的师资短缺问题,努力摆脱农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困难,全力锻造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育队伍。这几年,狠抓教师引进,积极向上级建言争取编制指标,5年招聘、考录高素质青年教师695人,占全市5年事业编制招录总数的81.5 %,特别是2012年,黄骅市172个事业编制指标全部被教育系统纳入。同时,考虑到农村学校的实际困难,在政策范围内,将编制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需要。扎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这几年,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培训中小学教师达20000人次,每年投入的专项培训经费达200余万元。尤其是结合当地教育实际,黄骅全境120余所乡镇中小学分成31个教研互助体,开展联片教研的做法收效不菲。由于同一个片区的中小学通常基本情况相似,有共同的需求,大家围绕相同的主题开展研修活动,以教研的方式促进中小学教师交流,从而实现初中与小学教学上的无缝衔接,同时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很多乡镇学校和城区学校结成对子,实现了共同提高。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广大教师干事创业、增效提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重要举措。广大教师在清风劲吹的教育氛围中,始终保持奋力执着前行的进取心,除加强正面思想教育外,我市充分利用教师节、师德标兵评选等重大时间节点及评选载体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近三年的教师节用于先进表彰的金额都达到30万元,受表彰人数达数百人。在积极培树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的同时,对在职教师乱办班、乱征订、乱收费、收受礼品、接受吃请等等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坚持有错必究、执纪必严。通过扬清激浊,目前,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比敬业、比奉献、比育人的行业正气愈发浓厚。四是保安稳,全力打造教育阳光形象。切实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断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增强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加强学生的校外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遏止青少年犯罪和校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是这五年全系统的努力方向和所做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强调“最大的隐患在于对隐患视而不见”,广大干部教师的防范意识得到切实增强,“防患胜于防火”永驻在心;同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一些影响教育发展稳定的难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和稳控,从未形成负面舆情,引发次生事件,为正常开展工作扫清了障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形成“接力跑”的发展格局。上至高中教育,下至学前教育,我市各学段的教育五年来齐头并进,立体式协调发展,在各自的“赛段内”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为学生步入下一学段的学习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通过小学增设以及闲置校舍改扩建和新建幼儿园,黄骅幼儿在全市规范化幼儿园的入园率达到了93.8%,远远高于国家及河北省2020年幼儿入园率75%的标准。“学前教育小学化”在我市也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局规定,小学一年级实行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一方面打消了家长怕孩子上小学跟不上班的顾虑,另一方面根除了部分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的噱头,并多次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同时,积极通过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内部典型引路、园际交流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让教师有能力做到幼儿教育游戏化,极大地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义务阶段教育精彩纷呈。广大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道德情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2015年全沧州中考统一阅卷,我市中考成绩,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继续缩小,重点校的成绩堪比沧州市区名校,乡镇初中公助生分数线高出有些县市100多分,为高中阶段提供了可持续的生源支撑。在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同时,五年来,我市学生多次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演讲比赛获奖,参演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节目,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各类比赛获奖人数达563人,这些对于县域学生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也是令人欣喜和备受鼓舞的。每年的“六一”文艺汇演、中小学生运动会、“欢乐广场”消夏晚会等等各种文体活动都会令群众点赞,得到领导表扬。2012年10月12日,黄骅市代表沧州接受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调研,刘延东对我市义务教育工作给予良好评价,《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或转载。三是普高教育水平大幅提升,高考成绩自2011年起,连续5年持续提升:2011—2015年,一本上线率分别为6%、6.8%、7.6%、12.4%、15.9%;二本上线率分别为:19.8%、23.1%、26.2%、36.1%、39.2%。其中,2012年曹锟同学摘得沧州市高考文科状元;2013年李亦斌同学考取北京大学;2014年,开始实现整体跨越,黄骅市获得沧州市普通高考18个奖项中“先进县市奖”“特殊贡献奖”“特色奖”等14项奖励,获奖数量、一二本上线率、上线人数增幅、各科成绩平均分全部跻身沧州各县首位,黄骅中学综合考核排名沧州第一;2015年高考,一本上线达到324人,在2014年的高位上,继续增长50人,超过一本分数线50分的高分考生有74人,李昀熠同学以692分的成绩,摘得沧州市理科状元的桂冠,刘书婷同学以632分列沧州文科县市第一。四是成职教育同步发展。基于让每位学生成人成才的科学教育质量观,全市初中学校向黄骅市职教中心输送了大量有志于技能型工作的毕业生,同时职业教育紧贴市场变化,进行改革,成效同样显著。五年来,市职教中心招生数量始终遥居沧州第一;模具、物流、汽车制造等10余个极具当地特色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2012年该校于炳瑞同学以707分夺得沧州市高考对口升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2014年高考对口升学一二本上线率高达57%,排名沧州首位;黄骅市教育局被授权直接评审境内沧州市职成系统先进。职业教育基础硬件建设取得新突破,目前投资1.72亿元的职教中心迁建工程正在如期推进,新学校建成后,职业教育将进入标准化、规模型、内涵式发展的全新时代。五是特殊教育走上规范化道路。总投资960万元的特教学校2013年初正式投入使用,这在沧州东部是首家独立的特教学校,从此结束了我市无独立设置特教学校的历史,残障儿童在入学、康复治疗及就业培训等方面拥有了更加优质、更加完善的服务平台。

  在肯定五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与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的趋势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上“好”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城区公办幼教资源短缺,致使儿童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城区小学学位资源紧张,市直小学“大班额”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师资队伍整体性缺编、结构性缺编,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全力把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推向深入,为黄骅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添砖加瓦。

  教师十二五总结篇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所有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回顾十二五期间,无量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了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无量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依法治教,弘扬依法治教精神,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十三五的重要课题。

  一、基本情况

  无量山镇位于东经100°28′——100°40′,北纬24°42′——24°56′之间,是大理、普洱、楚雄、临沧四个地州的交界地,国土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白、哈尼、傣、傈僳、瓦、纳西、回、布朗11个民族,总人口37009人,除汉族外其它民族人口17390人,占总人口的49.49%。高寒偏僻,经济收入以烤烟、核桃、茶叶、畜牧业为主,是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少数民族贫困镇。

  全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占地面积20667㎡,建筑面积5241㎡。小学14所,占地面积64794㎡,建筑面积21269㎡。在校学生3826人,其中中学在校学生1163人,小学在校学生2663人。教职工总数246人,在职教师230人,其中中学79人,小学151人。小学临时聘用人员16人,现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共421人(其中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41人公办幼儿园所,在园幼儿280人),保教人员25人。有镇成技校1所,村成技校13所。小学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初中毛入学率106.1%,辍学率1.97%。幼儿入园率达39.1%。

  二、“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无量山镇始终坚持“科教兴镇”和“人才强镇”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的同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小学、初中质量稳步上升,全镇呈现出小学基础不断巩固提高、初中质量全面提高的良好态势,为“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抓组织建设。根据各级党委指示精神,建立健全无量山镇教育党总支、中学和各学区党支部领导班子,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发展教师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四群工作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了全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抓作风建设。从师德师风建设入手,着力加强教师作风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政治师德学习活动,学校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3、抓“两基”巩固提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动态监控,完善控辍保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仅2013年度就发放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376.35万元,发放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12.2967万元,中央和省补我镇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220.0511 万元。“两基”主要指标稳中有升,2014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06.1%;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1.97%,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 17周岁中等教育完成率达100%。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得到巩固提高,推进了义务教育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

  4、抓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得到提高,2013-2014学年,中考282人,高中上线153人,较上年增8人,上线率54.26%;州属高中上线3人。640分以上10人,600分以上33人,500分以上167人,最高分679分。初中毕业升入职中就读36人,州技校就读12人。六年级参加考试635人,综合成绩1787.45;小学总成绩为12744.31。无量山镇中学七至九年级综合成绩均居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名,中小学综合成绩连续7年居全县乡镇第一名,无量山镇中心学校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奖励的个人和集体均名列前茅。同时,镇党委、镇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前提下,也积极筹措了资金,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5、积极抓好学前教育和成职教工作

  ⑴学前教育

  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政府和学校领导积极相应上级号召,依靠社会新开办民办幼儿园1所,克服重重困难开办学校附属的公办幼儿园7所,在园人数由“十一﹒五”末的115人增加到现在的421人,入园率由“十一﹒五”末的不到10%提高到现在的39.1%。

  ⑵成职教工作

  严格控制新文盲的产生,巩固了扫盲成果,使全镇青壮年人口的非文盲率保持在100%。镇、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结合实际需要,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农村实验技术培训,五年累计培训30000多人次,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

  6、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了危改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校安工程和薄改工程,积极争取希望工程等社会资金的支持,把中小学危房改造与学校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2011年—2014年共撤并丰收、阿几苴、乐所、母耳、茶厂、麦地平等6所学校,对原有的D级危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目前D级危房已经全部拆除。中小学浴室、和平小学浴室、红星、保平、光明、德安、保台、牛街、发达小学总投资150万元;马街小学食堂120万元;保平小学学生宿舍楼240万元;保平小学教师周转房130万元;红星小学教学综合楼430万元;和平小学食堂140万元;中学学生食堂240万元;华山小学学生食堂130万元。十二五规划的校舍改造工程总投资1580万元已经基本完成,校园美化绿化:保平小学8万元、可保小学3万元、古德小学3.5万元、卫国小学8万元,完成投资22.5万元。

  7、抓住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机遇,积极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⑴无量山镇中学配置了1间多媒体教室,23套电子白板;和平小学配置了1间多媒体教室,9套电子白板;保平小学配置了15套电子白板;马街小学配置了3套电子白板;红星小学配置了4套电子白板;牛街小学、华山小学、保台小学、光明小学、德安小学、可保小学、新政小学、发达小学、卫国小学配置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项目。

  ⑵无量山镇中学、和平小学、保平小学、马街小学开通了光纤网络;牛街小学、华山小学、保台小学、光明小学、可保小学、新政小学、古德小学开通了宽带网络;红星小学、发达小学、卫国小学开通了无线网络。

  ⑶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以无量山镇中学、和平小学、保平小学为示范点,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的培训,同时带动马街小学、红星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运用。切实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逐步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运用,促进了全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8、抓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按照中小学布点及办学规模,科学合理地定编、定岗、定责,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全面实行校长目标奖惩责任制,每年与校长签定目标奖惩责任书,每学年考核一次,根据考核情况聘用校长,兑现绩效工资。全面实行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办理民办幼儿园办学许可证2所。制订了《无量山镇中心学校财务管理细则》和《无量山镇中心学校学生食堂和小买部经营管理整改方案》,强化后勤财务管理,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部的管理,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9、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在广大教职工中深入开展远离黄、赌、毒教育,加强“师德、师能、师艺”修养,真正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主人翁意识,要求广大教师做到爱岗敬业、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二是建立和完善了教师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制度,把教学和科研、教研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渠道培训教师,用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武装教师。五年来全镇教师中有80余人学历得到提升,其中51人取得本科学历,教师学历得到大幅度提高,2014年教师学历达标率达标率99.3%;先后派31人次参加学科带头人培训,62人次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短期置换培训4人次,新课改培训30人次,教育信息技术培训96人次,中小学班主任培训47人次,中小学校长任职岗位培训37人次;同时,在镇内组织二级培训3次和校本培训9次等系列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出台《无量山镇中心学校教师人事调整方案》、《无量山镇教师职称评审竞聘考核办法》和《无量山镇教师年度履职考核实施方案》,建立规范有序的教师流转制度。实行新招聘的年轻特岗教师到红星、新马街学区等学校定期服务制度。

  10、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⑴按照“小学为基础,初中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为保障,以科研为手段,以队伍为灵魂,以常规为主线”的具体措施,制订了《无量山镇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惩方案》、《无量山镇中心学校中小学教研活动奖励方案》、《无量山镇教师推优评先实施方案》、《无量山镇中心学校工作督查指导制度》、《无量山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校长一日常规工作》和《教师一日常规工作》。

  ⑵加强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和督促工作。检查教学常规工作以备课、改本为主,对各学校每学期最少全面检查一次。要求中心学校人员每星期最少深入学校一次全面督促检查工作。为了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能力,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出好一份复习试卷,平级间进行学习、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严格组织各种考试,严抓考风考纪。

  11、抓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

  ⑴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制度要全面、细化。

  ⑵加强安全工作的痕迹管理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电子文档、档案盒分年度建档,痕迹要图文并茂。

  ⑶要建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一事一查,一周一查,一月一查,各校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手册。

  ⑷各校制作并悬挂安全工作意见箱,意见箱一日一开,收集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

  ⑸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成立中小学、幼儿园以校长、园长直接领导下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校园的值班、巡查、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制度,实行安全工作经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校园基础设施及设备,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食物中毒、火灾、交通、触电、溺水等事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从严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原因,无量山镇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中小学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村级小学硬件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各种功能教室无法满足目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二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巩固任务仍然很艰巨。三是学前教育发展艰难滞后。民办幼儿园仅有2所,还没有独立设置的的公办幼儿园,而且办园条件较差,入园率和保教质量都较低,严重满足不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四是小学教研开展不够,教学常规检查缺少领导参与,跟踪落实不够,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镇小学教学质量与全县相较仍有一定差距。

看过“教师十二五总结”的人还看了:

1.十二五教师专业成长总结

2.2016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总结

3.十二五小继教学习心得体会3篇

4.2016教师个人年度总结

5.十二五教师学习计划

6.十二五继续教育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7.教师办公室总结

327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