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邓世昌纪念馆观后感

邓世昌纪念馆观后感

时间: 春娜703 分享

邓世昌纪念馆观后感

  邓世昌纪念馆是海珠区人民政府1994年在邓公殉国100周年之时,在邓氏后人用朝廷的抚恤金扩建的邓氏宗祠内建成的。下面是邓世昌纪念馆观后感,欢迎参考!

  邓世昌纪念馆观后感篇一

  也许因为连日的奔走劳累,从深圳回到广州,我便感冒了。上午乖乖地躺在沙发上输了半天液,下午还是呆不住,于是约了小琦、小龟一起下了楼,又到附近的邓世昌纪念馆转了一圈。

  邓世昌纪念馆位于海珠区宝岗大道的邓氏宗祠内,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出生地。邓世昌从小留意经世之学,关心国事,一心立志报国。长大后他目睹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横行霸道,18岁便告别父母到福州船政学校学习航海,毕业后从戎报国,担任了海东云、振威、致远等舰管带。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黄海上中日战舰各炮齐鸣,硝烟滚滚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冲杀在前,在日军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船身倾斜,但是邓世昌临危不惧,他对全舰官兵大喊:“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 然后他毅然驾驶军舰撞向日军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人同归于尽。后“致远 ”舰被敌军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坠落黄海中,有随从用救生圈想救他,却被邓世昌拒绝了,他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最后,一代民族英雄与全舰官兵200多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为国捐躯后,人民群众感动于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于他的浩气长存,自觉为他立碑塑像,并有高邑为他写下诗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只可惜即使有这样铮铮铁骨的英雄,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最终还是签订了让中国人充满了耻辱的《马关条约》,从此中国割地赔款,丧失主权,成就了日本帝国的日渐强大。

  其实,邓世昌纪念馆是集参观、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参观完了邓世昌事迹展,我们还参观了文房用品展。其中最打眼的应该是文澜砚了,这是一款罕见的端砚,砚石重800公斤,岩上还有一颗寓为“海上明珠”的天然黑珠。

  参观完毕,我们转到后院。这里亭台秀丽,树木繁盛,葡萄满枝,另有着一番清幽。小琦、小龟一会儿探身看看世昌井,一会儿摸摸水中莲,最后索性坐在了院中绿毯一样的草地上不想动身了。

  这样转悠了半天,看落日的余晖渐渐透过葡萄架斜射到草地上,看小琦、小龟快乐地玩耍,我的精神似乎又恢复了常态。

  邓世昌纪念馆观后感篇二

  清明节里的一天,我拄着双拐带着我刚上小学的儿子,第一次走进了海珠区二龙街邓氏宗祠里的邓世昌纪念馆,这既是还我多年的心愿,也是为了教育儿子认识这位出自我们广州海珠区本乡本土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国人对他的事迹早已捻熟于心,他是中日甲午海战时中国致远号巡洋舰管带, 1894年9月17日,在弹药打尽之后,他毅然驾驶军舰高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遭鱼雷袭击,壮烈捐躯殉国。记述这一段历史的电影《甲午风云》曾经万人空巷,我那时候还小,由于双脚行动不便,不能到电影院里观看,那时候也还没有电视机,我只能在家一次又一次地收听收音机里播放的电影播放片断,“撞沉吉野!撞沉吉野”!气吞山河的怒吼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邓世昌纪念馆是海珠区人民政府1994年在邓公殉国100周年之时,在邓氏后人用朝廷的抚恤金扩建的邓氏宗祠内建成的。整座祠堂为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古朴庄严,画栋雕梁,很有岭南建筑特色。大门两侧是光绪皇帝题写的对联“云台功首,甲午留名”,前堂为“光裕堂”一幅文官打扮的邓公巨幅半身照片摆放正中,相片中这位威武英烈却显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祥和善良,画像背后有民众捐赠的接龙古碑,及碑上的九龙壁画,几间侧室展出有黄海大战中,中日双方各种战舰详细资料和照片。战况图解,有水兵的枪械、军服的仿制品等等……把当年惨烈的战况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里还有一座邓公身穿海军军服,手持望远镜作战时的青铜塑像,目光如炬,威武慑人。步入中庭,顿觉树影婆娑,凉风阵阵,清爽宜人,转入后园有一株蘋婆树,原来这是邓公少年亲手所种,这棵百年老树曾在十几年前被台风吹折,不久后就枯木逢春再发新枝,似是邓公英灵不灭。纪念馆的后堂为“英光堂”,顾名思义是英烈光芒永驻之纪念堂,这里悬挂有当年威海渔民敬赠的百年牌匾:“保国为民”、“邓公世昌德政”等,还有著名雕塑家曹崇恩近年的作品——高1米92的邓世昌铜像,造型逼真细致,一如旧照片上的邓公重返人间,激起我思绪万千,儿时聆听收音机的记忆清晰地浮现脑海。

  据展览馆历史资料记载,这次黄海大战发生在1894年17日上午,中国北洋舰队由丁汝昌指挥,参战的有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平远、广丙等10艘军舰。日军舰队由伊东估亨指挥,参战的军舰有松岛、严岛、桥立、吉野、高千穗、浪速、扶桑、秋津洲、千代田、比睿、赤城、西京丸等12艘军舰。

  12时50分,双方相距5300米,旗舰定远首先开炮,黄海大战正式开始,经过将近7小时惨烈的大海战,双方战舰

  邓世昌纪念馆观后感篇三

  星期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妈妈来到邓世昌纪念馆参观。

  登上六级台阶,来到宗祠正门。只见门上贴一幅门神。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邓世昌的画像,大约1米乘1米。画像左右各有一对木匾和一匹飞驰的跑马。在宗祠的左边挂着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右边墙上挂着历代爱国主义英雄的画选,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抗日英雄崔去病、甲午战争邓世昌、、、、、、这些画面使我们更加缅怀邓世昌这位爱国主义的英雄。

  穿过大堂,来到天井。天井四周低树婆娑,灯笼高挂。中间有一只要两个人才抱得起的有40公斤重的大宝鼎,鼎的旁边有一棵红果树盆栽,它有“红果之王”的美称。每当幼叶刚出时,红果树上猩红片片,果实累累,像华灯高照,美丽极了。

  穿过天井,来到大厅。大厅中间有一个邓世昌的铜像,他神态凛然,威风八面,铜像四周都是邓世昌的平身图画。邓世昌是清光绪年间的人,他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优良,从小有远大的理想。长大后,他为清朝水师立下不少的功劳。甲午战争爆发后,邓世昌驾驶“定远”号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夕阳西下,春风抚面,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邓世昌纪念馆,但他勇于为国捐躯的崇高品质和英勇气节永远地留在我心中。


猜你喜欢:

1.党员参观邓世昌纪念馆心得

2.党员参观邓世昌纪念馆心得体会

3.邓世昌纪念馆简介

337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