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时间: 东艳1204 分享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大地震,是近百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痛的一幕。下文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赏这部催人泪下电影。说实话,在只单单看影片名字与宣传海报,我的确认为这会是中国一部以真实的事情而改变的灾难片。而在影片开头不久,地震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这让我深信不疑,这,的确是灾难片。慢慢随着情节的发展,原来影片讲述的是地震灾难后的亲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原来著名的冯导,也啥时候开始玩起了标题党。看着那一个个流离失所,支离破碎的家庭。一个个高耸的建筑瞬间倒塌的情景,一个个粗壮大汉也抵不过地震带来的灾难。不禁让我感叹到,活着真好。

  整个影片的观赏过程中,三段情节让我记忆深刻。一是唐山地震后,元妮在面临一块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的抉择。或许我还没成为一个母亲,或许我没有办法感受到元妮的痛苦。但是我只是设身处地的想想,想想平时我妈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会的元妮,内心必定是痛苦的吧。或许是因为是男孩,或许因为是弟弟,或许因为那个年代大伙还处于重男轻女的阶段,所以元妮选择了弟弟。我不诧异,这个是故事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我看到方登听到妈妈那句“救弟弟”的时候而落下的眼泪,是绝望的,是痛苦的,是让她无法理解的。我内心波动了一下,虽然没有落泪,但是还是深深的被感触到了。32年,方登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直没有原谅元妮,这是大家都理解的。直到最后,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与弟弟方达相认后,了解到其实这么多年母亲一直都是有愧于她,都还惦记她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母亲。或许吧,血浓于水。这点我承认我做不到。或许我是方登,我会选择一辈子都记很她吧。

  二是汶川地震后,一个母亲面对自己被水泥板压住双腿的女儿,有一个抢救员因为救她的女儿而受伤,她在不忍有更多的救援队员受伤的情况下选择让医生帮自己的女儿截肢。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吧。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还是很让人为之感动。其实母爱是伟大的,不光是电影,现实亦是如此。

  最后一个是影片临近结束,方登回到元妮家与母亲相认的那个情节。这个是全局唯一一个让我眼角有湿润的片段。在这,不得不说,徐帆的演技相当好,把这个情节片段演绎的入木三分。在影片的最后,同样是一段感人的母女对白,张静初的演技相当平平,一大段感人肺腑的对白,加上全局不可缺少的哭戏。张静初的演出想让令我没有感觉,只是有“哦——是这样的”的心理。或许是女儿的歉意,或许是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徐帆把元妮这个角色把握的很好,我也看到很多观众在这一幕是在一旁悄悄地抹眼泪的。只可惜,很多令人感动的情节,都是草草了事,感觉才刚刚入戏,感情酝酿的很好,内心有感触,就快哭了,结果一段剧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我想如果把一些没有必要的删除一些,着重对一些亲情的刻画,这部影片会更加的让人深刻。

  影片中有几个电影情节片段让我有些疑惑。第一唐山地震后,方登被水泥板压着那么久,还被人当尸体抬上大卡车,最后因为一场雨醒了过来。的确,她没死。不但没死,恢复的也相当快,醒过来大气也不喘下,也不觉得疼,立马能下地,立马能走路,还走得相当利索,不禁让我感叹,小女孩子复原能力果然强,还是我老了二是在影片拍摄到,95年的时候方达作为一个残疾人,开着宝马回唐山找母亲。95年,一个残疾人,95年的时候汽车有自动挡么?残疾人如何开手动挡的宝马?无奈!

  整部影片中,一些角色的台词也十分搞笑。影片结束后,我还与几个朋友说起剧中台词,其中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什么师不重要”,另外还有陈道明的“上不了大学也没事,上了也要交很多费用。”其实,每次当元妮喊“登”“达”的时候,我总会在想,怎么不叫“登”“泡”,多有喜感。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地震感想作文

2.快把我哥带走电影观后感范文 观快把我哥带走有感

3.关于地震安全知识读后感

4.2017年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

5.致青春电影观后感

407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