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看信仰观后感3篇

时间: 乐平0 分享

观看信仰观后感1

国庆长假期间,我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一共三集,我是连续看完的。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说实话,看这部纪录片时我的眼中始终饱含着热泪,一来是深受感动和震撼,二来是为中华民族有这样的优秀儿女感到无比的骄傲。

《信仰》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代表人物,这些人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说他们平凡,是因为他们都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生活;说他们伟大,是因为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共产主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许多人都在寻找着救国救民的真理,但要想检验真理是否行得通,就得把它放到实践中去。历史证明了有这样的几十个人,他们所选择的事业在中国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日后也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道路。从此,他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千千万万的人加入到他们中间,为实现心中的理想社会,他们甘愿奉献出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选择了就要坚持,能够始终践行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和信仰,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一直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很难想象到底需要怎样的毅力和勇气。期间,需要摒弃一己的私欲,经得起各种诱惑,还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用信仰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做到了。战争年代的__、刘胡兰、夏明翰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用生命守护了自己的信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雷锋、孟泰、王进喜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们,用信仰支撑起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孔繁森、李林森、杨善洲等党员干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无悔于当初的选择。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被他们感动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我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仰呢?作为一名教师,教好学生是我的职责所在,看似平凡简单的事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要做好就更难,要做到一辈子一如既往的好那就是难上加难。然而这点困难与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相比那是不值得一提的。静心思考,我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我对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认识还不够深入。教育是立国之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今后的发展,要看这个民族的教育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能孕育出民族的希望。如果每一名教师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混日子”,那学生就没有未来,往大了说,国家和民族也就没有未来。所以,看似平凡的岗位却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只要认识到了这些,自己就不能、也不敢再继续“混下去”。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下决心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认识,不断的充实自己,重整自己的信仰,一生坚持下去!

观看信仰观后感2

经过寒冬的孕育和暖春的洗礼,在1920年那个炽热难耐的8月,一朵绽放异彩的火花擦亮了灰暗时代的天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以纤薄的姿态和闪耀的内心绽放在中国土地上。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每个有志之士的内心;它更像一只内劲十足的号角唤醒了每个中国人沉睡而麻木的心灵。于是,一团小小的火焰迅速以燎原之势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袤而身陷囹圄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中国共产党在这团火焰的感召下成立了,而它的成立,更像是人们唤醒心中信仰的标志。

随着纪录片的深入讲述,一颗闪亮的火苗也钻入了我的小小内心世界。信仰,是人们对自我内心的坚定,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换个角度说,它更是一种深深的博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柔软的角落,那里埋藏了一颗名叫爱的种子。当人们麻木、困惑的时候,这颗种子选择了沉睡。当人们内心的柔软被触动时,这颗种子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苏醒、生根、发芽、壮大,人们称之为爱的力量。信仰,就是一种深深的爱。它不是个人的小我,而是大我的博爱,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责任与担当。共产党人的信仰,正是深厚而绵延不绝的博大关爱。他们关爱的是人民,他们担当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伟大责任。当纪录片讲述到渣滓洞、白公馆革命英雄事迹的时候,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几名共产党人用被面当旗帜,用黄纸当五星做成了五星红旗,小心翼翼的藏在楼板之间,他们约定要在新中国胜利那天抬着自己的旗帜,满含热泪的走向党,走向神圣的信仰。那是一种多么深厚而纯粹的爱。只有这样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才是永恒的信仰。

泰戈尔曾说,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信仰-我们的故事》就像一只充满阳光和力量的鸟儿,带着共产党人的信仰飞到了我的面前,它的魅力让我折服,它的讲述让我心醉,它唤醒了我心中那颗装满爱的种子,让美好的信仰生根发芽。也许,我还不是很了解共产党人的信仰;也许,我对这种信仰的知识面还停留在中学的课本上;也许,我还是个刚刚入门的新人。但是,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了一个充满魅力、让人自豪的信仰。只要心是诚挚的,信念是坚定的,信仰就会在我的心中绽放光彩。

站在信仰的旗帜下,我又有了新的想法。二十二冶的发展历史,有着浓厚的新中国钢铁行业的奋斗印记,它在新中国的前进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央企,它与国家的行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新时代的到来,对央企的发展是个严峻的考验,对二十二冶的发展更是艰巨的历练。我们不能因为它现在的困难嫌弃它,甚至抛弃它,而应该坚守我们的信仰,让这个伴随我们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旧貌换新颜。其他行业,有许多在建设新中国历程中贡献突出的“老企业”经历危机的洗礼,重新焕发光彩。在钢铁行业,甚至是相关行业,也有“老企业”改革成功的案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相信二十二冶这样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老企业”不能重新绽放光芒呢?二十二冶,员工8000多人,共产党员3000多人,这样一只庞大的拥有共产党人神圣信仰的队伍,更应该坚守住我们的信仰,团结一心,让二十二冶不是真的“老去”,而是摒弃旧貌,与时俱进,重新发光发热,让信仰之光在这里更加明亮耀眼。这就是新时代下赋予基层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观看信仰观后感3

近期,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利用国庆假期我静心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一幕幕珍贵的历史画面,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热泪盈眶的感动,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片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雷锋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王进喜骨癌晚期依然惦记着油田建设……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们在所从事的事业中抛洒汗水,奉献生命?即是一种“信仰”!因为在他们奉献的背后都有一个为国家兴旺和人民幸福而毕生奋斗的信仰。

人有了信仰,就有目标,有了信仰,就有力量。正因“信仰”,才会使得一批批的共产党员为了革命的事业置生死于度外;正因“信仰”,才会使得一批批的无名英雄面对险境奋不顾身;正因“信仰”,才会使得一批批的优秀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

有了信仰,便有了精神力量;有了信仰,便有了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激情。在学习与感动的同时,也让自己进一步明确了应该怎样做一名有“信仰”的教师。教师的信仰是什么呢?我想:只要践行一个“爱”字就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对“爱”的最好诠释。对教育事业奉献是一生的忠诚,这一教育信仰,需要我用一生来努力践行: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在党旗下宣读的誓言,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本职工作常葆热爱之情,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在工作中,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谦虚谨慎,务实肯干。另一方面,要有默默的奉献精神,默默无闻付出,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情。

《信仰》给予我们鞭策与激励, 让“信仰”为我们导航!身为人师,如果我们都能做一个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我坚信,在“信仰”的指引下,教育事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46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