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时间: 吉智0 分享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5篇

《黑天鹅》讲的是一个芭蕾舞蹈演员尼娜从一只压抑脆弱的白天鹅,终于释放出自己,蜕变为一只超越自我的黑天鹅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影黑天鹅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篇1

电影《黑天鹅》是一部心理惊悚片,看后却也有着些许释放和感动。尤其是在看了相关影评之后。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Lily,其次是Tina。Lily热情奔放,不加掩饰,举手投足间流露完美。Tina心理压力极大,无论是母亲加压还是自己施压,都使她越来越怯懦。“黑天鹅”是Tina长期以来一直被压抑的自我。最后“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完美结合象征她的超我的实现。

在表演的最后,Tina不再压抑自己,选择了释放,从而也获得了所有人对她的认可。

面对压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宣泄手段,片中多次出现这句话:“人要活得轻松些。”Tina本身就已经很努力很优秀,她所需要的只是克服自己。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Tina最终战胜了自己。她成功了。

有关心理分裂、人格分裂,一直是让人惧怕的话题,因为有太多的恐怖事件涉及心理问题。有时我在想,如果在古代出现这些情况,人们顶多把他们叫做“疯子”,至于“精神病人”、“人格分裂”等听起来就很吓人的名词,恐怕古人们都还闻所未闻。看来,活得简单些就会相对幸福些。

人的发展,遗传占一部分,教育占一部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占大部分;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管生命线、事业线还有爱情线是长是短,是好是坏,最终仍在自己手上,仍在自己的掌控中。每一刻,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都掌握着自己这片领土。

每个人都是上帝精心创造,然后“丢弃”到世界上来的。上帝对人如此放心,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活出自己的价值。

凶杀、暴力、滥交、嫉恨……这些仍然存在,牺牲、和平、忠诚、友谊……这些却是更让人向往的。人心趋向,在这一瞬就可看出。

对《黑天鹅》的观后感颇多,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直面压力,升华压力。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篇2

在Z的推荐下去看了电影《黑天鹅》,想来写写感想之类的东西曾经是语文老师那么津津乐道于布置的回家作业,今天我也忽然来了兴致,想提起笔写点什么了。

女主角妮娜二十八岁了,是一名普通的舞蹈演员,她勤奋刻苦,她的梦想是有一天站在舞台的中央当一次主角。一年一度的选角又开始了,主角的重任需要分饰两角,至善的白天鹅和充满诱惑的黑天鹅。老艺人的退出和新同事莉莉的到来都让妮娜措手不及。面对老师“你没有激情”的苛责,面对和她个性截然相反的竟争对手奔放的莉莉,面对视她为浮木极力想抓住她的母亲,胆怯、脆弱、爱哭的妮娜能否完成她华丽的蜕变呢?

很庆幸的'是故事的结尾我们看到了白天鹅的委婉与凄美也同样看到了黑天鹅的诱惑与邪恶。然而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励志电影,当看到主角最后用生命舞动眼里散开病态的光芒,当看到奄奄一息的她却又无限满足的一句我曾经完美过,我的心里一片唏嘘,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太凝重,这个代价太惨烈。

是的,就像Z推荐时说的,影片带一点惊悚,带一点激情,然后Z为了推荐我去看还特地加了句,不要紧的呀,这个是追求艺术呀。而我却笑而不语,我的心里却不喜欢这样的追求方式,我和所有的观众一样,希望妮娜能站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芒,但我更羡慕莉莉,舞技一般,长相一般,却如此轻舞飞扬,将人生洒脱地淋漓尽致。所以,当妮娜精致的脸庞挣狞地出现在镜中,当现实与虚幻不分,她被各式各样的恶魔追逐,当故事结尾时,她后背普通的泡疹被抓出了黑色的羽翼,让我来告诉你,她已经疯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黑天鹅》还是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女主角华丽丽地蜕变,而我也在些些的小惊恐中淡定了下来。突然就想轻轻地哼哼一声:活着其实很好,请再吃一颗苹果…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篇3

重温黑天鹅,又是另一番感觉,关键词:多重人格,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

好多感觉但没有头绪不知从何写起,那就从完美主义说起吧,完美主义的确是一种失败的人格学说,直接导致走火入魔丧心病狂,因为不风魔不成活,不只是戏,是所有的东西,只有把自己迷失其中,才能捷近完美。个人认为越是完美的东西牺牲越大。中国的中庸之道确有其道理,凡事有个度,适可而止。越度总会付出代价,小则伤心失望,大则极度崩溃,丧失生命。从她母亲这个角度上来看给我的启示是把孩子当做自己实现梦想的工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非常非常懦弱无力的。在她那追求完美到几近病态的妈妈的“精心呵护”下,Nina的精神世界其实早已十分脆弱,充满了挣扎。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吃哪碗饭就是吃哪碗饭,不要让你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在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会伤了你历经世事沧桑的希望。

最近在翻看一些人的文章,无论大小人物,无论影视还是文学作品,有感而发的人越来越多,包括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世界开放了,还是我们大胆了,反正时代是进步了,言论自由了。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篇4

我总是慢一拍,直到现在才被推荐看《黑天鹅》,这确是一部准确反映当今社会人性的经典影片。导演采用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一个悲观版本:白天鹅因绝望而跳下悬崖,在这一背景下,充分运用音箱和色彩的细致变化,再配上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成功地提出了一个矛盾的问题“人性有恶(黑)和善(白)两面,当恶的一面完全被排斥,人的生命呈现机械、没有活力,当恶回到个体身上时,生命那么有张力,舞动全世界,可是个体却倒在了血泊中:死亡,完美就意味着死亡?”

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多年与访客的共同实践证明:完美不仅不是死亡,而且是一个新生的过程。老子有言“天之道,利而不害”,道就是事物本身的规律,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可以体悟到;我们每个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唯一的“自我(道)”,当我们转向这个“道”,一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此开启,生命一定从此辉煌而持久。

问题是妮娜的生活完全被她母亲以“爱的名义”完全控制了,你那没有选择的成为母亲的“Sweetgirl”,背负着母亲“罪恶(失身而葬送舞者前途)”的后果,妮娜只允许自己是“圣洁的白天鹅”,拼命地压抑那本能的“黑天鹅”,但本能的力量是无限的,最后,无奈的妮娜只能选择把辉煌的生命还给母亲(死亡),但是实现了母亲的愿望。

另外一种假设:倒下的妮娜仅是皮外伤,在医院小住一段时间后回到芭蕾舞团,并且主动寻找一位咨询时陪伴,和咨询师一起向着“成为本质上的真实自我转变”,远离母亲设定的虚假样式,远离幼年的面具,日益听从自己的生理存在和情感存在最深处的声音,并且发现自己带着更大的准确性和深度,原来越愿意成为自己最真实的自我,那她就是涅槃重生了。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篇5

认认真真看完了电影《黑天鹅》,实在让我震撼,疯狂完美的舞者,黑白交替的人性,压抑束缚的欲望,真真假假的梦想,自我毁灭还是自我救赎?人格分裂、自我扭曲后的完美诀别,该嗟叹还是赞美?

正如影评人士所说:白天鹅代表着日神精神,强调适度、节制、美德和优雅;黑天鹅所代表的酒神精神则更为原始、更为蛮夷,却也更逼近本质,它追求的是忘我之境,致力于摧毁日神式的清规戒律,是生命与其本质的全面融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黑天鹅。那只黑天鹅代表释放激情,也是人性中诡谲狡诈的阴暗面。白天鹅,脆弱、敏感,自我保护和自我封闭意识强,但潜藏的黑天鹅却渴望着爆发,在欲望的觉醒中蠢蠢欲动。白天鹅是那么的脆弱,黑天鹅是那么的强势。可是走向黑天鹅张开翅膀那一刻的路却是如此的艰难。白天鹅和黑天鹅在一起代表着一个人矛盾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游走在黑白之间,即所谓的灰色地带。黑与白的争斗不停的折磨着我们。致黑致白都是极端的,走向极致的道路是痛苦的。追求极致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或成魔,或成神,结果也是极致的。也许,游走在黑白之间或许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张敛兼具,在矛盾中的挣扎的点点滴滴成就一个人最终的个性,决定人生的'胜负。

黑天鹅易让人迷失,稍不慎则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迷失自我,虽能释放欲望,但纵欲也是危险的。而白天鹅相对安全,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虽然生活无法充满激情,如一潭死水,却也不至于淹没自我,只是生命无法到达更高境界,或无聊之至的生活令人厌倦而毫无生气,压抑久了也会疯狂。穿越酒神式的迷狂挣脱日神式的压抑,生命便可达至一种随心随性的境界。

而这个境界,尼娜最终达到了――付出生命为代价,却没来得及享受。白天鹅是她成为一个完整的舞者,黑天鹅的出现却让她释放激情,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家。代价是惨重的,这种追求完美的方式过于残酷急促,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接受以及享受。

生活中,作为我们自己,我们会为我们的追求或是说以父母的期望作为唯一生存目的吗,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是偏执还是坚持?追求完美,方式真的需要如此极致?女主角尼娜是达到艺术的完美,但她的人生确实一塌糊涂,生活与梦想,孰轻孰重?也许,梦想就是他的全部生活,那么太过于苍白可悲以及脆弱。

还是游走于黑白之间,呆在灰色地带最为安全。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相关文章:

祖国70周年成就展观后感5篇

70周年成就展网上展馆观后感精选

2019新中国国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3000字【五篇】

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

地球毁灭的时候人类该怎么办

关于“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学习心得5篇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全球女演员富豪榜最新排名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900字范文精选高中

《小公主》读后感500字左右十篇

137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