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红花绿叶》500字观后感七夕爱情电影观后有感

时间: 家锐21251 分享

  《红花绿叶》是导演刘苗苗执导的电影,讲述的是一对新婚回族夫妻的故事!以下观影影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红花绿叶》观后感一

  我很喜欢刘苗苗导演的电影,很有趣一点是我第一次看到何冰演戏是《家丑》,第一次看到蒋雯丽演戏是《家事》,第一次看到曹翠芬的表演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第二次就是刘苗苗执导的《杂嘴子》。那电影极好,曹翠芬演的也非常棒,还有《马蹄声碎》,我觉得都挺有意思的。我觉得第四代最好的女导演是电影学院的张暖忻,已经去世了,第五代女导演应该是刘苗苗。

  具体讲这个片子。我刚才想了一点,刚才好像有老师说过,这个片子提到了女性意识。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不是宗教性的电影,也不是老少边穷的。为什么不是女性意识的电影呢?这个片子主要是这个男性在那儿彷徨、纠结,对自身进行反省,谁在反省谁才是这个影片的主体,而那个女性她只是在承受着。我认为这个片子不是一个女性意识的片子。

  基于这个条件来讲,刚才浩月说得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有一种很古朴的感觉,这个古朴来源于哪儿呢?现代人不会这样的,就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状态。

  大量的爱情电影都是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在一起,他们以后会吵架吗?故事就停留在这儿了。而这个故事,好像生活一直在继续,我们几乎很少看到有婚内恋的电影故事,这样的故事讲得太少了,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不光是中国。婚内谈恋爱的,我有个哥们结婚的时候写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结婚标语是这样写的。不是结了婚就万事OK。婚内恋比婚外恋还要动人。

  《红花绿叶》在讲这样的一个婚内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这也是一个电影最动人的地方。我以为我得了这个癫痫病,这个世界就随时变得无法继续,我不能够结婚、生活不能继续。他每触犯这个女性某一点的时候,他的妻子每次都容纳他,你以为生活会越来越糟糕,但是生活往往告诉你一次比一次要美好。

  所有家里人都认为生活会越来越糟糕,也许会没有孩子、没有妻子,或者妻子一去不回来了,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生活永远超过你的想象,这个想象是美好的。很多电影,反映的是生活要超越你想象中的丑恶,这部电影是超越你想象的美好,生活绝对是值得你留恋的。两个人的情感永远处在一个敌退我进,共同走在一起。

  经常有一句话叫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听着起鸡皮疙瘩,其实应该要祝天下眷属都成有情人。这个电影就是讲这个的。

  《红花绿叶》观后感二

  《红花绿叶》是非常不同的一部电影。它展示的这个世界,跟汉族文化中的世界有很多不同,无论是民族、信仰,还是生活方式、话语方式、情感模式、服饰,以及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都有很多不同。对汉族人来说,片子里面很多的行为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都是比较陌生的。

  我们小时候,经常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电影,像《冰山上的来客》,我小的时候对少数民族有一些皮毛的了解。但是这些年我不知道什么原因,真正进入公众视野的关于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少之又少。一方面国家在讲民族融合,但其实整个少数民族生活对于汉族人来说很陌生,因为所有的电影都是以汉族的价值观、汉族人思考的方式,来展示和构思故事的。比如在这个电影一开始,男孩自己有病,他不愿意结婚,我想汉族人肯定不会这样想,汉族人肯定会想办法找一个老婆,男主人公一般是不会退缩的。这种做法我个人觉得,可能跟信仰有关系。

  这是一部非常沉静、内敛、高贵的电影,这种沉静、内敛、高贵,某种程度上是跟信仰有关的。就像男孩有一句话讲得很让人感动,他们的爱情、他们之间的互相认知一直与神的教育有关,所以他说把疼痛交给阿西燕、把考验交给我。这是电影里非常核心的台词。他其实表达了爱情的真谛,真爱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承担。爱情这个话题,因为这几年关于爱情、亲情的电影很多,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一个台湾的电影也很清纯,这部电影也很清纯,但两种清纯还是有很多不同,大概也与信仰有关。

  电影中似乎也触及了一些西海固民众遇到的现实问题,中间有一个细节,就是医生迁走了,移民了,但电影没有展示后面的矛盾,我想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想移走。有些有关系的就要先走了,没关系的就留了下来。

  刘苗苗对于宁夏问题的了解比我们深入得多。我相信这个民族,有很多你值得表达的问题,你是想表达的。但是你表达以后,就不一定能公映了,所以你只能做这么多。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部片子的整个风格跟它的民族气息、跟信仰的气息都很合拍,你看了电影后会觉得你进入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对于大众来看很陌生,可能对生活在宁夏的人会熟悉一点。

  在一个国本并未完全确立的国家,导演或是作家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我在想一个问题,假如现在朝鲜有个导演,我相信朝鲜也是有美好的日常生活的,否则那里的人也活不下去。这个导演拍了一部关于他日常生活的影片,或者他是一个诗人,他写了一些关于朝鲜日常生活很美好的诗,这些作品究竟怎么评价?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在那样一个封闭的国家,他们的任何作品我们可能都不会诊视,可能会图新鲜看一下,但并不会认为它会对人类文明增加了什么东西。同样我们看50年代、60年代的电影,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诗歌,其实也有一些展示当时日常生活的电影或诗,但一旦过了那个年代以后,很快翻篇了。

  在那样一个时代,比如导演做了一个选择,做了一些与日常生活形态有关的作品,再过多少年,你想了解当时的生活,这些电影仍然是有文献价值的。

  不过,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把古柏所面临的困境,只归结于疾病,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够真实。我相信对他那样一个家庭来说,他们面对的问题要比这个复杂很多,不仅仅是男的有病、女的有前男友那么简单,我觉得某种程度上简化了他们面临的社会现实。

  当然,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对爱情理解的不同。最终阿西燕回去的时候,古柏在床上讲了一句话很好,他说我现在遇到的比我做过的最好的睡梦都要好。一个人的命运中有再多的黑暗或迷宫,但是爱总能带来一些诗意和魔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遇到爱情时,觉得一下子天地开阔了。

  我们最早对于自由的很多体会,都是来自于爱情的,因为只有爱情,会让你摆脱一些的社会束缚。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能够拍一部这样非常真实的、有信仰的人才能懂得的爱情电影,至少可以让观众换一种视角来看待爱情,这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验。

  《红花绿叶》观后感三

  《红花绿叶》里有一段话: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把一个孩子带到红尘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更接近神意的了,真主已经给了你慈悯。我看到这段话掉眼泪了。

  《红花绿叶》是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部关于西部题材的电影,但是导演没有把这个题材猎奇化,也没有边缘化,也没有把它处理得非常阴暗和压抑,而是给了人应有的尊严。我觉得这才是人文精神真正的体现,因为真正的人文精神是说你不会在文明之中硬要分出三六九等来,这是真正的有平等之心。

  我个人感触最深的一点,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平静朴素,特别自然的影片。这种叙事方式我觉得在当代的电影中已经越来越稀少了。随着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我们丢失了很多非常珍贵的东西。其中最珍贵的一个东西就是平静、朴素、自然的去讲一件事,心平气和的讲一件事,非常真挚、充满感情的讲一件事。这样风格的叙事不管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电影里,甚至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觉得现在都非常的少。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缺陷的话,可能就是这个男孩他太好了,以至于让我们觉得他稍微缺了一点反抗精神。很多宗教都有关于“安忍”的训诫,这个男孩的行为是合乎这一点的。最近我看到齐泽克给《罗马》写了一篇影评,其中提到,对于女主角克莱奥来说,善良也有可能是一种陷阱。

  这其实一部非常理想化的影片。包括这个小镇的整体社会氛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男孩的形象都非常理想化。

  我特别佩服苗苗老师的一点是,她真的不多一笔,不少一笔,所有的人都恰如其分,非常地自然,这体现了苗苗老师非常深厚的功底。所以我也非常希望苗苗老师这部电影能够更多的让观众看到,我觉得我们当下不缺那些猎奇的、热闹的片子,反而是这样的娓娓道来应该去看。

  《红花绿叶》观后感四

  看完《红花绿叶》,我都没感觉到自己被感动到哭了。这部片子刚开始的时候,我想已经很久没有在银幕上看到农村和农民了,但是看着看着我就发现其实无关农村,也无关少数民族,因为它讲的是一种普世的情感,非常有普遍性的感情和人物。一对男女如何克服他们之间的障碍和矛盾,如何面对他们的命运和情感。

  电影建立了很具体的现实情境,在农村,西北,少数民族,但又超越了这个情境。导演削弱了现实的复杂性,把焦点放在人物关系的变化上,普通的人,普遍的情感,使得故事获得了某种寓言的意味,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是超越具体的时代和地域的。

  虽然这个故事看上去讲得不剧烈,很云淡风轻,但是其中的感情是非常充沛的。这种叙事的从容和平静,反而是导演经过了人生沉淀的一种状态,感觉她历尽了人间的悲欢,对人生和世界才能有这样的胸怀。这个电影是有宗教的情怀和情感的,这种宗教感不是具体的伊斯兰教或佛教,而是一种悲悯的情怀的体现。

  另外说一下我对片名的理解,《红花绿叶》,在视觉上你首先想到的就是乡土中国的象征,同时也隐喻了红男绿女,男的盖的是红色的被子,女孩盖的是绿色的被子,我觉得隐喻的是男女,另外也象征生命的和谐和繁茂。我是这样理解的。

  总之这个电影挺让人感慨的,是导演人生体验和人生观的一个表达。导演对人物的感情投射我觉得也感染了观众,至少感染了我,因为我看到最后的时候会非常期望这两个人能够特别幸福的生活,也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特别健康,会产生这种情感。

  导演对人生的认识挺打动我的,比如说里面提到的残缺和全美,人生既是残缺的也是全美的,这种生命的感受和感悟,非常的感动我。

  《红花绿叶》观后感五

  好莱坞电影改变了电影工业的制作标准,也改变了一代人的观影习惯,即电影文本搭载的信息量要成批量集中爆发,但局部简短。宏观意义上来说,人们的大脑和视觉感官越来越适应快节奏的内容输出,大脑在在短时间内无法对成批量信息作出完整的解读。通俗来说,单个信息越简短,大脑接受信号速度越快,当单个信息乘以N倍,大脑这个机器就会处于片刻宕机状态,即上头。这也是实现工业化以后,人们更喜欢简单粗暴的英雄片而非复杂的文艺片的原因之一。

  人们对文艺片普遍印象是“缓慢”,大多数人是拒绝这个缓慢的。商业大片有多巴胺分泌、荷尔蒙刺激,文艺片只有“慢”。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文艺片的存在,是让人们在快节奏中找到“慢”的快感。情感表达趋于真实,情景设置上也呈现天然的放空感。

  《红花绿叶》就是典型的文艺片,其人物矛盾冲突看似很微小(没有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进行强调),只是淡淡的在人物表情中能捕捉到。古柏的选角真是好。将那份自卑感、与人群的不适、与生活的无抗争感以及内心的矛盾,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素人表演才有的美丽效果。明星脸反而有种不是土生土长,刻意而为之的怪异感。

  文艺导演刘苗苗拍了一部文艺片,表达的爱情也充满了文艺气息。这不同于市面上流传的爱情片所传递的价值观,奋不顾身的爱,勾心斗角的爱,第三者插足的爱,霸道总裁爱上平民女孩... 《红花绿叶》就传递了一份真挚纯真的感情。真的太纯真了,演员在镜头前自然的生涩感,给这份爱情故事增添了可信度。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经历了生活苦难沧桑后的人讲述的故事,有种与生活和解的超脱感。

  不上岗上线,不歇斯底里,不生离死别,不悲欢离合。像《四个春天》里的父母,平淡才是生活最难得的艺术。

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