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国学经典 > 国学经典诵读后感

国学经典诵读后感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国学经典诵读后感

  当我合上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这本书时,突然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讲。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经典诵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后感篇一

  当我合上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这本书时,突然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讲。

  我读的是五年级上册。这本书中,一共有六个单元。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里有三首诗。这三首诗所描绘的夏日,都是美不胜收的。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单元。我觉得这个单元写的景色非常美丽,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首古诗:《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意思是:夏天到了,白天越来越长,绿树底下树荫浓密,楼台的倒影映入池塘。微风吹拂,水面上波纹晃动,就像水晶做成的帘子。棚架上开满蔷薇花,满院清香弥漫。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诗人对山亭夏日的安详、静谧的向往,同时,我还深深地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夏日,虽然烈日炎炎,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到处都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在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经典诵读”。当我读到“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的时候,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是啊,认识一个人的前提条件就是“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也就是说,为人处事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这样,用自己的心关照别人的心,才能做到关系融洽。“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互认识的人到处都是,可是,有多少是“知心”朋友呢?也许,你会说:“当然都是啦!”但是,不是光在一起玩儿乐的朋友才是知心朋友,像那种不光想着自己还想着别人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啊。

  说完朋友,我们再说说为人处事吧。“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让我懂得:只有光明磊落、朴素大方的人才能得到好报。像那种整天做坏事儿的人,比如小偷等等,就疑神疑鬼、寝食不安、永无宁日,而且惶惶不可终日。

  除了这些,还有第二单元的“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更是让我明白:要相信真实的东西,而不要偏听偏信;而第三单元的“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又让我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第四单元的“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让我懂得:凡事需三思而后行;第五单元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使我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第六单元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让我明白要珍惜时间。

  这本书,我真想再读上千百遍啊!

  国学经典诵读后感篇二

  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中国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唐诗,是我们民族的传家宝!在我还没上学时,妈妈就教我读唐诗。

  在唐诗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不少历史,也找到了无数的乐趣,认识了许多扬名中外的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可我更迷恋宋代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十二岁能诗赋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称,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他的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只因为他的诗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他的爱国激情,因此,在众多的诗人当中,我尤为敬佩他!他不畏强权,主张整顿朝纲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满悲愤的《关山月》,深切地体现了陆游的忧国忧民,那博大的胸襟让我不禁涕然泪下。“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金人入侵,强占国土,可这些富家子弟却紧闭大门,在家里享福享乐,弃黎民百姓于不顾,让他们背井离乡!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锈得短了弦,这怎能不叫人气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读着读着,两行热泪不禁从眼眶中滚了下来。我为这些胆小鬼,卖国贼感到气愤,为老百姓感到不平,为自己感到后悔。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却不像陆游那般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平时什么新闻呀,报纸呀,我从不光顾。受我青睐的只是那些赶时髦的流行歌曲,什么超级女生,“状元360”,我是常挂嘴边。爸爸常劝我说:“孩子,你也长大,该关心关心国家大事了,该看看新闻了。你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呀!”我呢,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有时,老师布置收集新闻,我也是被动地随意摘抄一些……这是多么不应该呀!读了陆游的诗,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从今天开始,我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噢!古诗,谢谢你。你让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纠正,怎样去学习。

  古诗,我们的传家宝,你真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的传家宝!

  国学经典诵读后感篇三

  从4月份开始,郭河中心小学全面进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第二阶段活动——写《弟子规》读后感。

  郭河中心小学从2011年2月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坚持每周一、三、五的集中诵读,每周二、四广播站译文播报,在校园悬挂《弟子规》全文和注释的条屏,再通过班级自主的多形式《弟子规》诵读活动,让学生不仅诵读国学精华,更了解到《弟子规》的为人、处事的基本做法。有了这五个多月的诵读活动为基础,今年4月初,少先队大队部倡议五、六年级学生把自己诵读《弟子规》的感受写下来,并通过班级评比推选一些优秀作品到少先队大队部。自4月18日起,利用集中校会和红领巾广播站播送这些优秀习作,帮助低年级同学进一步理解体会《弟子规》的深刻涵义。

  在为期一个月的第二阶段活动结束后,少先队大队部将继续组织开展第三阶段的班级诵读评比活动,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更加深入的开展——————

  11月2日上午收到学校短信通知,邀请家长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展示会,这是孩子上中学以来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做为家长再忙也得去参加,一是给孩子加油,二是趁机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由于到的比较早,让我有机会仔细欣赏一下学校,首先,学校的整洁干净让人感觉赏心悦目,小花园不大,但花草树木修剪整齐,长得郁郁葱葱。其次,板报、名人格言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偶尔几个孩子从身边经过时,一声声甜甜的“阿姨好”足以见学校对养成教育的重视。我也在窃喜,给孩子的选择没有错!

  下午三点时分活动准时开始了,观众台座无虚席,往舞台看去,第一个竟是学校音乐老师和舞蹈兴趣班同学的一个开场秀。他们的表演一下子把大家带入到一片喜庆热闹的氛围中。今天一定会是场特别的国学经典朗诵展示啊。

  果然,正式开始之后,我大开眼界。原来,国学朗诵可以有这么多方法诠释啊。先是七年级同学奉上的《木兰辞》,用舞蹈、歌唱、朗颂给家长呈上了一场丰盛的国学诵读表演盛宴。八年级同学的朗诵,则让家长们领略了一番原汁原味的国学。大家仿佛回到远古时代,看到学堂里端坐的学子们在抑扬顿挫地诵读经典词句。尤其是老师参与其中的,更让活动锦上添花,甜美的歌声与曼妙的舞姿不时博得广大师生的阵阵掌声。

  一个小时的展示活动接近尾声,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也喜在心中。相信这次的国学经典诵读让孩子们收获不少。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和台下的学习,孩子增强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领悟到了朗诵艺术和语言艺术独特的魅力。————

  “经典”虽然已流传了千百年,但是名家的风范丝毫没有褪色。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道家虽然没有儒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棰 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聆听着《兰亭序》悠扬婉约的音调,眼前浮现出了王羲之雄逸流动、妍美流便的《兰亭集序》。

  虽然文中流露出很浓重的消极情绪,但作者能够驳斥幻想长生不老的虚妄,一反清心寡欲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

  《归去来兮辞》写出了陶渊明辞官归田的意志。全文素怀洒脱,逸气流行,真挚坦诚,可谓情真、事真、意真、境真。它所抒发的情感简单明快,强烈奔放,丰富深厚,有脱离官场的喜悦和归隐田园的乐趣。赋中不仅表现了作者质性自然、恬淡闲适的襟怀,而且还显示了作者高傲的个性与坚贞的节操。此外,还饱含着作者对于人生深沉的哲理思考。

  时间如手中的一捧细沙,从指缝间悄悄溜走了,但是千百多年来名家们充满智慧的思想会依然如沙滩上的贝壳般,在浪花的冲刷下,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国学经典诵读后感相关文章:

1.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观后感3篇

2.诵读国学经典心得感想3篇

3.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4.国学经典诵读会读后感

5.国学经典诵读有感600字

6.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3篇

2365308